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天心明月 20· 富贵常在、慧命永存▪P2

  ..续本文上一页磕头拜托哩!但如能知足安乐,则虽贫却仍是有余。以有余故,还可以周济别人。

  

  认知与创造

  

  三、认知的有与创造的有。什么叫认知的有?在此看到一块石头,如果你够博学的话,也许能说它是大理石、是花岗岩,但还止于认知而已。而创造的有,是在看到一块石头后,可以动手雕一雕,把它变成一尊菩萨来。同样说卜卦好了,这个人有什么个性?什么命运?我能一览无余,铁口断言,也是认知而已。而创造乃能把他的优点开发出来,把他的缺点慢慢改掉,于是命运就转了。

  

  仅于认知的人,只好到处去寻找他所要的东西,然找遍天涯海角,却不一定能找得到!而能创造的,拿来「点石成金」则到处都是。刚刚讲到艺术,艺术不是非到美术馆才有,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则到处是艺术。故我们不止要由认知去了解、更要由创造去升华。

  

  对立与统一

  

  四、对立的有跟统一的有。对立的有,是从我与非我的对立而说的:我有一只手表、一栋房子……其余则不是,以不是故,还贫穷也。而统一的有,则身心、内外、天地、万物一切合一,既全部是我的,也一切不是我的。在统一中早超越我与非我的界限。故不复有贫富的差别矣!

  

  所以要从占有,进一步到享有,从不足到有余,从认知到创造,从对立到统这才能成全真正的富有。

  

  贵

  

  其次讲贵,很多人认为贵就是被别人尊重。然别人何以会尊重你呢?一、因看在财富及地位,这是一般人最容易联想到的。其次是专业与技巧:如一位核能工程的专家,他即使不是很有钱,也会因专业的关系而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三、事业成就。四、道德气节。

  

  自尊自重

  

  一般人对于贵,都是从别人对我的认定尊重才确认的。但那是果而不是因。对自己的尊重认同,这才是因,现在的人都是重果而不看因,所以不惜用很多哗众取宠的方法,去打知名度。然后再从别人的尊重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实是颠倒的事!

  

  有所为有所不为

  

  然自己当怎么尊重自己呢?我认为不出:有所为及有所不为。我们这个时代,或称为民主时代,或称为群众时代。很多人自己没意见,只跟着群众的屁股跑,所以一切随波逐流。像这样的人,怎可能有所为及有所不为呢?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没有真正的贵族。英雄没落,小丑登场。即使有些人被抬上展示台,然黄袍加身所改变的仅是外表,而内在从没有改变过。所以要从自尊自重,有所为有所不为里去体会真正的贵。

  

  以智慧主导

  

  但是这里又有个问题,我是很尊重我自己呀!我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可是人家却只说我是老顽固!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还当分两点讨论:一、是以习气做主。二、是以智慧为主导。有的人因自己喜欢吃酸的,就把甜的全部踢掉,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吗?当然不可能!所以真正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要透过智慧去抉择。

  

  一个有智慧的人,自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若他能把该做的做好,不该做的坚持不做,自然能得到大众的认同尊重。所以就佛法来看,真正的贵是要从定慧里去成就的。慧是知何者该为何者不该为,而定是能择善固执。在世间看相算命的也说:如一个人能穏定,能清朗开明。则即使他现在不富贵,将来也必定富贵。相反的,如轻浮、躁动、鲁莽,则即使现在高官厚禄,过不了多久,他一定要摔下来的。

  

  由于真正的贵是从定慧成就的,因此,人当然比不上天富贵,而天中欲界天比不上禅定天,禅定天又比不上小乘的一果、二果、三果、四果,比不上菩萨,比不上佛。然而佛、菩萨的果位,却又是从真正的发心去修学才成就的。因此,一个人如真能顺佛法去修行,则他当下就比帝王将相富贵多了──虽然外貌上看不出来,可是他的因已具足了。种西瓜的因,结的当然是大西瓜,种绿豆的因,结出来的一定是小绿豆。顺治皇帝曾说:「为君三百六十日,不如僧家半日闲。」其实僧家何止悠闲自在?更且还高贵无比呢!

  

  富贵常在

  

  因此,我们不必口口声声讲富贵如浮云、富贵如泡沫。如果只看到果,只抓到枝叶,那当然非像浮云、泡沫不可。但如能从真正的因──定慧去着手,必将是富贵长在。因此,对世间人,我要说富贵很好,我也喜欢,但是要从因上去找,而不要在果上面计较。又在当代的佛教中,往往有一个我很不以为然的讲法──一个人必须先修福,才能修慧,而所谓修福就是去做一些杂七杂八,甚至没头没脑之事。事实上,真正的福或富贵,都是要从定慧去成就的。因此,今天虽主讲「富贵常在」但重点在于「慧命永存」。只有慧命永存,才能富贵常在。

  

  由是大家今天既能学佛,又能进禅堂,当下就已是一个很富贵的人。而你还不知道,还不觉得。所以对我而言,我不会羡慕世间任何一个富贵的人。必须有这样的肯定,才能安心办道,否则过一段时间后,看人家一个个爬得的比我还高!心中又有很多不平的情结。心若摇摇摆摆,不能专一,则甭讲修行了。

  

  超越统一

  

  富贵到最后,是富而不富、贵而不贵。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起我执,不会起我见的。所以即使别人很尊重,自己也无所谓。富而不富,贵而不贵,从统一的成就而超越我执,那才能究竟圆满。

  

  民国八十二年七月四日,讲于龙善寺禅一

  

  

《天心明月 20· 富贵常在、慧命永存》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