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拾了几只不值钱的贝壳而已。
佛法的功用,是在令人如法修持,了生脱死。
死亡、出生,佛经中说,都是最最痛苦的事,唯其神经组织尚未健全,那种痛苦是直觉的,是没有分辨力和记忆力的,故也可以称为无知,这一无知,是从投入母胎时起,中阴身一入母胎,灵智就混沌了,等到出生数月乃至一年以后,才始渐渐地恢复,但与生前的灵智,已是隔了一层生死的障蔽,已经难知生前的事;这一障蔽,粗看是不好,细看还是好的,如果没有这一障蔽,满眼都是恩仇,甚至看到六亲颠倒,人畜不分了;要是当真如此,人还能够平静地生活下去吗?
死亡是痛苦的,但也未必所有的死亡都有痛苦,宿业重的人痛苦多,宿业轻的人痛苦少,一些无疾而终的老人,根本不会有多大的痛苦;有些中风而死的人,先从脑神经麻痹,昏迷死去,也不会太痛苦;能以心力控制,有些能够生死自主的再来人,能够说走就走,那也不会痛苦。最痛苦的是病伤而死,临死之际仍能神智清醒的人,加上对于生的贪恋、对于死的恐惧,这些人,如果是夫妇恩爱,儿女情长,那就死得特别痛苦了。
当然,佛经所说,绝不会错,佛经所说生与死的最大痛苦,生时是官能直觉的痛苦,死时是神识与肉体分离时的感受,是指神识的纯精神的感受,不是物质的神经的感受。这一种感受,因为是纯精神的,所以不易让已生的人或未死的人发现,但却不能就说佛经有错。对凡夫而言,死亡是痛苦的,所以不必希望死得如同睡觉一样,死亡时的痛苦,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从痛苦中死亡的人,如果他是很有修持的佛教徒,你也不可说是修持没有用,更不可说是佛法不灵验,尤其不能武断他不了生死而将下堕三涂,要晓得,这是往世的业报,与现世的修持无关。修行人,应该在越是痛苦的情形下,越发虔诚修持,恳切发愿,所以真正的修道人,不求身无病苦。病苦能消业障,这正是还债的途径,乃至可说是重罪轻报的好现象,不但不恨,相反地是应该欢迎病痛之光临的。
了生死的方法,不出二种:一是以自力修持戒定慧,一是以他力的弥陀接引往生西方。如果自己的愿力弘大,愿意生生世世广度众生,生生世世行菩萨道,那么,只要愿力坚强巩固,身心持戒谨严,虽然不能自主生死而如圣位的菩萨,也将必能如愿。
如果自觉愿力不够坚定,没有不堕三涂的把握,那就一心求愿弥陀的接引。
最要紧的时刻,是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愿行菩萨道的也好,求生极乐国的也好,务须正念分明,一心向往。但是,临命终时的正念分明的工夫,必定先从未死之前的平时做起。虽说但能临终十念弥陀圣号,即可往生西方净土,可是,若非宿世的根机,仅靠临终的十念,恐怕已经无法一心不乱地念上十念了。所以,学佛的人,修持的工夫,一定要从平时做起,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以修持了几天又停顿几天,持了几天戒,又去荒唐几天,用了几年功,又去放逸懈怠几年。最糟糕的,有些人平时很精进,一到病时就慌了乱了,甚至颠倒了,不信佛了;他们以为佛法不灵,修行人没有好报,反而生病!有些人念佛吃素几十年,一旦病重,到临终时,竟在家属亲友的怂恿下开了荤,信了外道,这真是最最可惜可悯的事。正像投资开矿,开到快要见着矿藏的时候,竟然放弃不开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是信心不够深切的结果。所以我要劝告同道们︰大家必须要一往直前,不馁不退地修持下去,必须要切切实实、不间不断地修持下去,才能见到真工夫,才能得到真受用。临命终时,便是最好的考验。平时勤学的好学生,绝不会被老师考倒,平时勤修的佛弟子,绝对经得起临命终时的考验。这一点,不但自己要坚定的信,切实的修,还要感化诱导各人的家属子女,共同来信,共同来修,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协助你到临命终时的应考,不致反而来把你考倒。
也许有人要问︰一定要临命终时一心不乱,才能决定往生西方净土,一定要临命终时正念分明,才能如愿转生行菩萨道,那么,如果是在意外事件的灾难之时或恐怖之处死亡,怎能保持心念的不乱与分明呢?在那种情况下死亡的人,岂不是不能往生也不能如愿了吗?
这倒不一定的,因为信心与愿力,只要深切了牢固了,它就牢牢地印在我们八识田中,它就有力量左右我们的神识的动向。比如一棵树,从小就把它的重心拉向东方,那么,当它成材之时,不论被风吹倒也好,被人砍倒也好,它倒下时的倾向,必定是向着东方。这就是平时的工夫,可以决定临终以后神识动向的最好比喻。
当在病重的时候,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贪恋家属亲友乃至产业宝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乱,应该一心念佛,念佛功德相好,念自己皈信三宝的功德,加持自己的正念分明。不能出声,应当默念,并劝家属勿在病危的时候送医院,劝大家陪伴念佛,使得自己的身心,融洽于念佛声中。如果寿数未尽,也可靠着念佛的功德,使得病痛速愈。
关于临命终时及命终之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弘一大师有一篇文章,叫作〈人生之最后〉,说得颇为精当,读者不妨参阅。现在摘其大要如下︰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既重时,可以不服药也。
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健康时书写,付人保藏。
傥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须强为。
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尽可卧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
侧卧,若因身体病苦,改为仰卧,或面东左
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瞩视。
助念之人,……宜轮班念,相续不断,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须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随默念。
应免除引盘小木鱼,仅用音声助念,最为妥当。或改为大钟、大磬、大木鱼,其声宏壮,闻者能起肃敬之念。……此事必须预先向病人详细问明,随其所好而试行之。
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
殓衣宜用旧物,不用新者。其新衣应布施他人,能令亡者获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坟。此等奢侈事,皆不利于亡人。
七七日内,欲延僧众荐亡,以念佛为主。……家族亦应随念。
开吊时,宜用素斋,万勿用荤,致杀害生命,大不利于亡人。
谈神通与人通
日前,在几位师友的闲谈中,说到今日时局的紧张、人心的沉闷、人性的堕落,无不同声悲叹。其中有人以为,今日的佛教中若能出现几位具有神通的大德,我们的社会人心,必将大大地改观。笔者对此因有所感,而写下这么一篇文字,以便求正于诸位读者师友之前。
所谓神通,在佛教的解释,应该包括凡圣共有的五通及圣位独具的六通在内。五通便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这五通,外道凡夫都可以禅定的工夫修炼得到;六通者,以此五通,再加一个漏尽通便成。也就是说,前五通的境界,在六道众生之中,无论学佛与否,只要下了禅定的工夫,到了相当的程度之后,便可求得,所以上至天神,下迄人及畜生,都可能得到若干神奇之力,故在我们的历史乃至当今的世界上,往往会产生一些神奇古怪的现象,尤其是在半开化或近乎原始形态的一些区域中。可是这在佛法来说,虽然承认它的存在,也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但却不以为那是人生自救的最好出路。换言之,有了前五通,只能在三界生死之中显显本领,却无法跳出生死的大海一步。
正像小说《西游记》中所写的孙悟空一样,他会七十二变,他能一个虎跳翻出十万八千里,但总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去。众生修行,非到第六漏尽通得着之后,才是真正的通出了三界生死的轮回。以禅定的境界来说,那是到了四禅天以上的境界了,可是不修佛法,不依正法修行,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样的境界。
说起神通,对我们总会产生若干向往的情绪,试想︰如有一天,我能坐在家里便可利用神足通的力量,在短短的时间之中,便能游遍了整个的地球,甚至于整个的太空,不用喷射机及潜水艇等任何交通工具,要到那里,就到那里。最繁华的都巿如纽约、芝加哥、华盛顿、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最冷的北极,最热的赤道;可以游览古木参天(最高的大树达二百英尺)的原始森林,可以观光撒哈拉大沙漠,也可以欣赏一番人烟灭绝、草木不生的南极景象。上至喜马拉雅山顶看雪景,下到六英里以下最深的海洋深处跟水族们谈心;再上到太阳系外的银河系,乃至银河系外的那些恒河沙数,运用现在最大的望远镜也望不到的宇宙群岛或宇宙中的所有星球,下入地层之下的熔熔地心,既不会累,也没有危险。我们不用无线电的收音传真和电视等的机器,便可看尽世间所能被人看到的一些景物事象,如纽约的地下火车、北极海上的冰山、沙漠上的仙人掌、伦敦的大雾、夏威夷的火山、尼加拉瓜大瀑布、埃及的金字塔,扬子江的三峡、桂林的山、黄山的花冈
;火星上究竟有没有人?太空其他星球上的风光又是如何?也可尽收眼底了如指掌。我可以利用天耳通,要听什么就是什么,那时我可以不用长途电话,不用收发报机,不用派地下工作人员…
《神通与人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