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拾了幾只不值錢的貝殼而已。
佛法的功用,是在令人如法修持,了生脫死。
死亡、出生,佛經中說,都是最最痛苦的事,唯其神經組織尚未健全,那種痛苦是直覺的,是沒有分辨力和記憶力的,故也可以稱爲無知,這一無知,是從投入母胎時起,中陰身一入母胎,靈智就混沌了,等到出生數月乃至一年以後,才始漸漸地恢複,但與生前的靈智,已是隔了一層生死的障蔽,已經難知生前的事;這一障蔽,粗看是不好,細看還是好的,如果沒有這一障蔽,滿眼都是恩仇,甚至看到六親顛倒,人畜不分了;要是當真如此,人還能夠平靜地生活下去嗎?
死亡是痛苦的,但也未必所有的死亡都有痛苦,宿業重的人痛苦多,宿業輕的人痛苦少,一些無疾而終的老人,根本不會有多大的痛苦;有些中風而死的人,先從腦神經麻痹,昏迷死去,也不會太痛苦;能以心力控製,有些能夠生死自主的再來人,能夠說走就走,那也不會痛苦。最痛苦的是病傷而死,臨死之際仍能神智清醒的人,加上對于生的貪戀、對于死的恐懼,這些人,如果是夫婦恩愛,兒女情長,那就死得特別痛苦了。
當然,佛經所說,絕不會錯,佛經所說生與死的最大痛苦,生時是官能直覺的痛苦,死時是神識與肉體分離時的感受,是指神識的純精神的感受,不是物質的神經的感受。這一種感受,因爲是純精神的,所以不易讓已生的人或未死的人發現,但卻不能就說佛經有錯。對凡夫而言,死亡是痛苦的,所以不必希望死得如同睡覺一樣,死亡時的痛苦,是正常的現象,所以從痛苦中死亡的人,如果他是很有修持的佛教徒,你也不可說是修持沒有用,更不可說是佛法不靈驗,尤其不能武斷他不了生死而將下墮叁塗,要曉得,這是往世的業報,與現世的修持無關。修行人,應該在越是痛苦的情形下,越發虔誠修持,懇切發願,所以真正的修道人,不求身無病苦。病苦能消業障,這正是還債的途徑,乃至可說是重罪輕報的好現象,不但不恨,相反地是應該歡迎病痛之光臨的。
了生死的方法,不出二種:一是以自力修持戒定慧,一是以他力的彌陀接引往生西方。如果自己的願力弘大,願意生生世世廣度衆生,生生世世行菩薩道,那麼,只要願力堅強鞏固,身心持戒謹嚴,雖然不能自主生死而如聖位的菩薩,也將必能如願。
如果自覺願力不夠堅定,沒有不墮叁塗的把握,那就一心求願彌陀的接引。
最要緊的時刻,是在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願行菩薩道的也好,求生極樂國的也好,務須正念分明,一心向往。但是,臨命終時的正念分明的工夫,必定先從未死之前的平時做起。雖說但能臨終十念彌陀聖號,即可往生西方淨土,可是,若非宿世的根機,僅靠臨終的十念,恐怕已經無法一心不亂地念上十念了。所以,學佛的人,修持的工夫,一定要從平時做起,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以修持了幾天又停頓幾天,持了幾天戒,又去荒唐幾天,用了幾年功,又去放逸懈怠幾年。最糟糕的,有些人平時很精進,一到病時就慌了亂了,甚至顛倒了,不信佛了;他們以爲佛法不靈,修行人沒有好報,反而生病!有些人念佛吃素幾十年,一旦病重,到臨終時,竟在家屬親友的慫恿下開了葷,信了外道,這真是最最可惜可憫的事。正像投資開礦,開到快要見著礦藏的時候,竟然放棄不開了,爲山九仞,功虧一篑!這是信心不夠深切的結果。所以我要勸告同道們︰大家必須要一往直前,不餒不退地修持下去,必須要切切實實、不間不斷地修持下去,才能見到真工夫,才能得到真受用。臨命終時,便是最好的考驗。平時勤學的好學生,絕不會被老師考倒,平時勤修的佛弟子,絕對經得起臨命終時的考驗。這一點,不但自己要堅定的信,切實的修,還要感化誘導各人的家屬子女,共同來信,共同來修,唯有如此,他們才會協助你到臨命終時的應考,不致反而來把你考倒。
也許有人要問︰一定要臨命終時一心不亂,才能決定往生西方淨土,一定要臨命終時正念分明,才能如願轉生行菩薩道,那麼,如果是在意外事件的災難之時或恐怖之處死亡,怎能保持心念的不亂與分明呢?在那種情況下死亡的人,豈不是不能往生也不能如願了嗎?
這倒不一定的,因爲信心與願力,只要深切了牢固了,它就牢牢地印在我們八識田中,它就有力量左右我們的神識的動向。比如一棵樹,從小就把它的重心拉向東方,那麼,當它成材之時,不論被風吹倒也好,被人砍倒也好,它倒下時的傾向,必定是向著東方。這就是平時的工夫,可以決定臨終以後神識動向的最好比喻。
當在病重的時候,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貪戀家屬親友乃至産業寶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亂,應該一心念佛,念佛功德相好,念自己皈信叁寶的功德,加持自己的正念分明。不能出聲,應當默念,並勸家屬勿在病危的時候送醫院,勸大家陪伴念佛,使得自己的身心,融洽于念佛聲中。如果壽數未盡,也可靠著念佛的功德,使得病痛速愈。
關于臨命終時及命終之後,應該注意的事項,弘一大師有一篇文章,叫作〈人生之最後〉,說得頗爲精當,讀者不妨參閱。現在摘其大要如下︰
病未重時,亦可服藥,但仍須精進念佛,勿作服藥愈病之想。病既重時,可以不服藥也。
若病重時,神識猶清,應請善知識爲之說法,盡力安慰。舉病者今生所修善業,一一詳言而贊歎之,令病者心生歡喜,無有疑慮,自知命終之後,承斯善業,決定生西。臨終之際,切勿詢問遺囑,……若欲留遺囑者,應于健康時書寫,付人保藏。
傥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則可順其所欲而試爲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須強爲。
臨終時,或坐或臥,皆隨其意,未宜勉強。若自覺氣力衰弱者,盡可臥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臥時,本應面西右
側臥,若因身體病苦,改爲仰臥,或面東左
側臥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強製。
大衆助念佛時,應請阿彌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臥室,令彼矚視。
助念之人,……宜輪班念,相續不斷,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須問病人,隨其平日習慣及好樂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隨默念。
應免除引盤小木魚,僅用音聲助念,最爲妥當。或改爲大鍾、大磬、大木魚,其聲宏壯,聞者能起肅敬之念。……此事必須預先向病人詳細問明,隨其所好而試行之。
既已命終,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動。雖身染便穢,亦勿即爲洗滌。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命終前後,家人萬不可哭。
殓衣宜用舊物,不用新者。其新衣應布施他人,能令亡者獲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墳。此等奢侈事,皆不利于亡人。
七七日內,欲延僧衆薦亡,以念佛爲主。……家族亦應隨念。
開吊時,宜用素齋,萬勿用葷,致殺害生命,大不利于亡人。
談神通與人通
日前,在幾位師友的閑談中,說到今日時局的緊張、人心的沈悶、人性的墮落,無不同聲悲歎。其中有人以爲,今日的佛教中若能出現幾位具有神通的大德,我們的社會人心,必將大大地改觀。筆者對此因有所感,而寫下這麼一篇文字,以便求正于諸位讀者師友之前。
所謂神通,在佛教的解釋,應該包括凡聖共有的五通及聖位獨具的六通在內。五通便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這五通,外道凡夫都可以禅定的工夫修煉得到;六通者,以此五通,再加一個漏盡通便成。也就是說,前五通的境界,在六道衆生之中,無論學佛與否,只要下了禅定的工夫,到了相當的程度之後,便可求得,所以上至天神,下迄人及畜生,都可能得到若幹神奇之力,故在我們的曆史乃至當今的世界上,往往會産生一些神奇古怪的現象,尤其是在半開化或近乎原始形態的一些區域中。可是這在佛法來說,雖然承認它的存在,也可以證明它的存在,但卻不以爲那是人生自救的最好出路。換言之,有了前五通,只能在叁界生死之中顯顯本領,卻無法跳出生死的大海一步。
正像小說《西遊記》中所寫的孫悟空一樣,他會七十二變,他能一個虎跳翻出十萬八千裏,但總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去。衆生修行,非到第六漏盡通得著之後,才是真正的通出了叁界生死的輪回。以禅定的境界來說,那是到了四禅天以上的境界了,可是不修佛法,不依正法修行,無論如何也到不了這樣的境界。
說起神通,對我們總會産生若幹向往的情緒,試想︰如有一天,我能坐在家裏便可利用神足通的力量,在短短的時間之中,便能遊遍了整個的地球,甚至于整個的太空,不用噴射機及潛水艇等任何交通工具,要到那裏,就到那裏。最繁華的都巿如紐約、芝加哥、華盛頓、倫敦、巴黎、羅馬、維也納……,最冷的北極,最熱的赤道;可以遊覽古木參天(最高的大樹達二百英尺)的原始森林,可以觀光撒哈拉大沙漠,也可以欣賞一番人煙滅絕、草木不生的南極景象。上至喜馬拉雅山頂看雪景,下到六英裏以下最深的海洋深處跟水族們談心;再上到太陽系外的銀河系,乃至銀河系外的那些恒河沙數,運用現在最大的望遠鏡也望不到的宇宙群島或宇宙中的所有星球,下入地層之下的熔熔地心,既不會累,也沒有危險。我們不用無線電的收音傳真和電視等的機器,便可看盡世間所能被人看到的一些景物事象,如紐約的地下火車、北極海上的冰山、沙漠上的仙人掌、倫敦的大霧、夏威夷的火山、尼加拉瓜大瀑布、埃及的金字塔,揚子江的叁峽、桂林的山、黃山的花岡
;火星上究竟有沒有人?太空其他星球上的風光又是如何?也可盡收眼底了如指掌。我可以利用天耳通,要聽什麼就是什麼,那時我可以不用長途電話,不用收發報機,不用派地下工作人員…
《神通與人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