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神通与人通▪P18

  ..续本文上一页小时,午前三小时,午后三小时,夜晚八时大家就寝,睡眠八小时,每晨,大家都去听演讲,晚饭后则游戏一小时。」

  

  他们「在家里用膳是允许的,但多数人都情愿在公共食堂会餐。」

  

  「其中也有对外贸易,意在得铁。……男女都要学习打仗,……他们可以雇用佣兵。……奴仆是犯了大罪的人而所受到的谴责者,或外国人因逃亡而被役使于乌托邦中者。……在他们之中,有许多宗教,而互相容忍。如有病人而不能治好时,则劝病人自杀。」

  

  在这本书中,主要是在歌颂共产的优点,但是依照上面所摘录的几段内容看来,所谓理想,也只是徒有其名而已,甚至还不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来得美丽,最多也只是儒家理想大同社会的初步实行,在乌托邦中,有奴仆,这可以说是西方思想的特征之一,即使在基督教的信念中,耶稣的信徒也不过是上帝的一名奴仆而已。在乌托邦中,也会和外邦发生战争,可见乌托邦本身虽然安静,但是它的环境却不能保证为绝对的安全。而且乌托邦的和平,也仅是世界上的一个局部现象,所以离开中国主张的「大同世界」还差得远。其实,乌托邦的形成,不过是古希腊巿府政治的一个美化,却谈不上是人间的理想社会。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大多数的人们,对于乌托邦的实际情况是不够了解的。

  

  第三,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是中国正统思想的最后境界,也是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最终目标,这在世间法中,直到目前为止,要算是最完美,也最可能做到的一种理想社会了。虽然〈礼运大同篇〉的前半段,中国国民,多半已经熟悉,但是为了便利分析起见,笔者仍旧将它摘录出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天下为公」要比乌托邦的僻居一个小岛,而有强邻压境的危险,安全得多,也美满得多。「选贤与能」要比上帝之城的独裁统治,民主得多。「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要比耶稣基督的「特选」方式或只爱信徒的态度,博爱得多,也伟大得多。「盗窃乱贼而不作」,要比乌托邦中人人都学打仗,时时准备作战,安定得多了。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人的理想社会,要比西方人的设计,前进多了。但是,这是人间世的终极点,所以仍不能发挥人生的超越性和最高性,人间的社会再美满、再理想,终也不能超脱生死和成坏的界限。如〈礼运大同篇〉所说︰「使老有所终」,人生的终点,便是死亡的起点,如果只讲求现实的安乐,而不追求死后的慰藉,那么对于我们短短数十年的生命,岂不感到悲哀和空虚?再说,在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里,「鳏寡孤独」和「废疾者」的痛苦,也不是我们用人力可以避免或补救的。何况,我们这个地球世界,在天文学中的地位也极渺小,其寿命数目之大,虽属天文单位,但却不能保证它的永不毁灭。所以,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虽好,那也只是理想社会中的一个过程,成者就是佛国净土的一个阶段。

  

  第四,佛教的理想社会──佛国或者是净土︰在佛经中告诉我们,诸佛的国土,数量很多,但是最为我人向往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弥陀净土,一个是兜率天的弥勒净土。东晋释道安发愿上生弥勒净土,庐山释慧远立誓往生弥陀净土。往生西方的目的是花开见佛,享受净土的乐趣,并可超脱三界轮回,永不沉入生死苦海。往生兜率内院的目的,则在发菩提心,预备乘愿再来,度尽苦海众生。根据理想,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本质没有两样,依照现实,则出世与入世,两者稍有差别,所以近世高僧,如太虚大师等,都愿往生兜率内院,而表明佛教救世精神之伟大。

  

  

  但是世间浅见人士,都以为佛教的人生,过于消极,因为学佛的最后目的是在超脱三界,离开这个世界,而不是来努力于这个世界的建设。事实上,离开这个世界是学佛的目的,建设这个世界才是学佛的手段。中山先生将建设一词,分为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四类,并以心理建设为四大建设之首,那么佛教的建设也是着重于心理建设方面的,并且是属于纯粹的和平建设。国家建设的目的,不外乎家给户足,国富兵强,扩大至世界,则为大同理想的实现。

  

  佛教的教化,是在使得人人各安本分,不但「诸恶莫作」而且「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一切众生的事情,佛教徒不会去做,凡是有益于大众福利的,佛教徒则「从善如流」。如果世界上的人类全都成了「依教奉行」的佛教徒,不但人类可以和平相处,即使所有的动物,也都受着人的保护了。那时候不比「大同」更好吗?可见佛教建设的路线,与儒家的远景,是「殊途而同归」的。不过佛教并不以「大同」的景象,为建设的终站,在此之后,还有更大的远景,那就是断烦恼、出三界、离生死,不但自己要离开三界的生死轮回,更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跳出生死的苦海,所以佛家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弘愿。

  

  也许有人要说,这个世界虽然不如理想,总比连空气都没有的星球好得多。这话不错,但是,佛经说「三界」犹如「火宅」,凡为有形相的世界,都不值得留恋,一切万物,包括所有太空的星球,无时不在生灭变幻。至于人类,会病会老也会死,只有离开这个「火宅」,我们才会长生不老。也许又有人说,如果我们个个信佛,个个往生佛国,我们的地球,岂不变成阒无人烟的死星球了?是的,我们希望这样,我们希望所有的众生,个个成佛。人们贪恋于世间的五欲,好象一群野狗抢吃一具死尸,人类虽觉恶心不堪,群狗还以为是绝佳的美味,这实在是愚蠢所致的悲哀!我们如能早日离开地球,岂不比等到地球毁灭时,接受自然的分裂更为好些?

  

  在此,必须加以区别说明者︰以上四种理想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是「大同」的孕育;基督教的「上帝城」是「大同」的反叛;佛教的「净土」是「大同」的超越。就其方法来说,摩尔的「乌托邦」是以「共产」作为手段;基督教的「耶稣再来」,是以「暴力」造成革命;儒家的「大同世界」,是以「人类互助」作为步骤;佛教的「净土」,则以「慈悲喜舍」用来接引。同时,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三种,谁也不能做到永存不灭的地步,谁也不能摆脱生死老病的痛苦,所以除了佛教的净土,谁也不能称为最高最后而又最为完美的理想社会了。(一九五七年八月,刊于《人生》杂志九卷八期)

  

  

  

  

  美丽的未来境界

  

    「未来」这个名词是很空洞的,也是难懂的,不过「未来究竟怎么样」?却是人人愿意而且急待知道的一个问题。尤其在本(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苏俄宣布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太空旅行的幻想,即将可能实现;同时,战争的方式和区域也就进入了更残酷更广大的飞弹阶段。因此,天真的商人,已经开始火星地产的买卖,据报载,截止十月七日的晚上,日本已有一百个商人,在抢购火星的地产;另一方面,基督徒们却因战争的恐怖和威胁,便喊出了「世界末日」快要降临的「福音」!那么,我们的未来究竟怎么样呢?且让我们根据历史的演变,科学的证明,以及佛法的解释,作为研讨和探测的资料,写出下面这篇综合式的文字。现在我们将这一个主题,分作两个方向来研究。

  

  一、世界将往那里去?

  

  当地质学和人类学尚未发达之前,欧洲人根据基督教《旧约.创世记》的推算,宇宙的形成,是西元前四千年左右,并且在「基督千年统治」的预言中,知道世界末日,是在西元后的十个世纪,直到现在为止,基督徒们,还在高喊着「耶稣近了,正在门口,只是还有一步」,便是「他驾云降临」,毁灭这个世界,拯救基督信徒的时候。他们并且说︰「在有文字记载的三千五百年的历史中,战争的时候竟超过了三千一百五十年。」尤其是新近的战争,动辄是氢弹和飞弹,世界大战的危机,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同时,在前一次大战尚未结束之时,后一次大战却已业在酝酿之中。所以基督徒们一口咬定,世界末日离我们不远了,最可笑的是基督徒的幸灾乐祸,每遇大地震、大冰雹、大旱灾、大水灾,以及火山的爆发、战争的发动,他们都以为这是《圣经》预言的征验,也是世界末日的预兆。但是我却要说︰基督徒们!努力为我们的社会奋斗下去罢!不要杞人忧天。因为我们有下面的理由,能将基督教的看法重新认定。

  

  先讲中国的神话,中国人相传,盘古开天地,盘古寿长一万八千岁,盘古死后,有天、地、人三皇,天皇、地皇各约十二人,每人各有一万八千岁,人皇九人,共四万五千六百岁。就是说,自盘古开始到三皇终了的年代,共约四十九万五千六百年。我们虽不知道由人皇的末世到黄帝的年代是多少,但是黄帝的年代,则相当于西元前的二千六百多年。从这个年代的计算,再看到近代地质学上的发现。据研究,人类的旧石器时代,约在西元前五十万年到一万年之间;又据近代发现的「北京人」或「中国猿人」,与我们的距离,也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再依照地质学家的报告,地球上第一次的所谓「冰河时代」,也在五十五万年前左右。这些资料,便告诉了我们,中国人的神话,远较西方人又更接近科学。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言归正传」了。世界的过去,虽从考古学的地下挖掘中,得到一些史前文化的蛛丝马迹,但总非常有限,至于世界的未来,我们也像没有罗盘的水手,飘流在浩瀚的大海中,不知何处是陆地的归宿。所以在世人的思想中,人生是一个谜,世界也未尝不是一个谜。不…

《神通与人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