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神通与人通▪P19

  ..续本文上一页过,我们虽然无法揭开这个谜底,最低限度,也该明白这个谜的大概情形,否则,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岂不变成一个无聊和愚蠢的综合了。

  

  能够将过去与未来,解释得比较清楚的,除了佛法的因缘和因果,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佛法讲因缘,也讲过去、现在与未来,但在因缘法则中,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地球──我们的世界,虽有它的成长和毁灭,但它没有老子所说的「太初」或基督教所说的「创世」,也没有「物极必反」或「世界末日」,地球(或任何一个星球)的形成,是由于许多游离元素的聚集,并非来自任何神的创造,地球的崩溃,乃是各种物质元素的解散,并不等于全部的消失,一切的生灭现象,在时间上是因与果的永远延续,在空间上是因与缘的聚散流转。所以我们对于世界的形成,不必感谢「神」的「恩典」,对于世界的散坏,也不必抱有恐怖的心理。地球,只是我们无穷的生命旅程中的一个旅馆,除了地球,我们还有无量数的世界可住。因为,当我们的地球毁坏之后,太空之中,也许又有一个「新世界」的发现或出现。不过,我们的寿命很短,世界的年龄却很长,人类有历史到现在,不过四、五千年,地球形成到目前,却不知多少亿万年了,况且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还轻得很哩!要等到地球旋转的速度减低,地面的空气逃脱,地壳的组织松弛瓦解,那真不知还有多少万个亿万万年了,至于地球会不会跟其他的星球相撞,照天文学家的判断,太空的星球,除了很小很小的流星之外,都各有各的轨道,谁也不会侵犯到谁,唯有彗星(或称扫帚星)是比较不规则的,但它要和地球碰上一次,实在比中爱国奖券的机会还要难到不知几千百倍。何况彗星的星体,是一种极其稀薄的空气(比地面空气密度还小二十三万倍)集团,万一它和地球接吻,也不致造成世界的末日。

  

  再说时局的演变,和战乱的结果,是不是也会造成世界的末日,并且有人预言,将来的战争,可能以月球为发射火箭的中心,发射的目标则以地球的任何一个大洲,为爆炸毁灭的范围,控制火器的方法,乃用按钮操纵的无线电波。照这样说来,只要登陆月球的试验成功,我们的地球便会面临死亡了。其实,这些假想,完全是出于懦夫的白日见鬼,我们知道,野心家的侵略,无非是在夺取更多的资源和奴役更多的人口,如果这一个集团,将另一个集团彻底消灭以后,他们所得的是什么呢?如果将地球捣毁了,他们又准备往那里疏散呢?太空的星球虽多,但有的离我们太远,有的却不适合于此一世界人类的生存。太阳系中的行星,月球离地球最近,但据天文学家研究结果,月球上没有生物没有水,连空气都成问题,至于火星,由光谱的观测,知道火星的氧气少于地球的百分之一,水蒸气少过地球的百分之五,已不是动物生存的环境了。再说如果人类能够控制太阳系或银河系乃至整个的太空,那又何必单在地球上战争?其实这也是多余的想法。

  

  由于这点理由,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战争不会毁灭地球。然而,另外又有人说,现在全球的人口为二十六亿左右,据推算,到五十年以后的中国人口,就有二十六亿之多了,那时候,粮食岂不成了问题,粮荒的结果,岂不又是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的目的岂不是在减少人口的大多数?这种悲观的推测,简直令人胆寒心悸,因为由于人口和粮食的等差之中,人类未来的历史,实在是悲惨世界的写照!如果真的如此,我们对于目前的和平,根本就不用争取了。其实这是十九世纪英国人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翻版,马氏曾说,世界之粮食以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之繁殖则以几何级数增加,并料定那些没有饭吃的人们,必在大自然的筵席中退位,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因为他们就没有想到,人类的社会是进化的,人类的发明也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人类的发明,并不全部由于战争的刺激,如养蚕缫丝的发明、蒸气机的初创等等,都是进化过程中的自然发展,那么到了五十年以后的人类,就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来生产粮食吗?要不然,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岂不成了莫须有的空想或梦想了?现在且让我们根据佛法的原则,看看地球世界的远景。

  

  人们不了解佛法,总认为佛法是消极悲观和厌世的,如胡适先生所说︰「因为厌恶现社会,故悬想那些无量寿、无量光的净土。」但是梁启超先生的见解就比较深入了,他说︰「夫佛教本非厌世教也,然信仰佛教者,什九皆以厌世为动机。」这句话说得非常中肯,但也说明了佛教后天的不幸!佛法本身,乃是积极救世的宗教,尤其还是鼓励人生美化,启发社会创造的宗教。因为学佛的主要宗旨,是在「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佛法中有两句很著名的话:「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说我们的心,和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因此才会引起「无缘」之「大慈」、「同体」之「大悲」的菩萨(救世)精神。同时,佛法虽以「人生是苦」教化世人,然又歌颂「人身难得」赞扬人生的可爱,因为佛经上说「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人的境界,证得佛道的。所以佛法绝不厌恶现实的人生社会,并且还将现实的世界,给予无限的希望。佛经上说,释尊牟尼以后,第二个在地球上成佛的,还有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内院中住满四千岁(约人间的五十七亿六百万年),这在佛教来说,是绝对可靠的,也是绝对真实的,相传当释迦世尊入灭以后,十大弟子中头陀(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便拿着释尊的衣,到鸡足山中入定,等待弥勒下生,亲自将释迦的衣交给弥勒,可见佛教对于地球的寿命,有着多么坚定的信心了。

  

  再说,佛教对于地球世界的远景,也是非常乐观的,佛经上说,当弥勒菩萨下生人间的时候,我们的世界,早已有了永久的和平,并且人口众多,财富无量,没有烦恼也没有困难,那时候的人类之中,绝大部分都已信仰佛法,那是一个人间净土的实现。可见,佛教对于世界的前途,并不像基督教那样的悲观和恐怖了,而且这也是可能的展望,更是合理的憧憬。笔者以为︰近代的世界,虽然时常受着战争的威胁,但是人类生命的安全,远较古代有了保障,例如医药的进步、民主宪法和人权的尊严,都可说明现代文明的可爱;近代的世界,虽有民主和极权两大集团的对峙,但是除了政治性的不合作以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早已进入了「天下一家」的预备阶段,如果政治性的摩擦,一旦求得解决,世界的永久和平,还会不实现吗?中山先生说,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是在于彼此的互助合作。特别认为人类之间的矛盾是暂时的病态,统一的和平才是永久的局面,所以中山先生深信「大同世界」的真实性,这与佛教的理想,颇为相近,因为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果到达人人都信佛教,个个都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实行者的时候,那不就是人间的净土吗?那时候,大家都能集中力量于教育生产和建设方面,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人间的富足,可想而知了。如果有人说,要使人人信教,那该多么困难?但请不要着急,我们的时代,离开弥勒佛出世,还有五十七亿六百万年哩!因为时间太长,所以佛教徒们,每每祝愿弥勒佛早日下生。我们知道,释迦世尊到现在,不过是二千五百年的光景,正信的佛教徒,却已占了世界人口相当大的比率。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下一个结论︰地球是会有一天要毁灭的,但在地球毁灭之前的若干亿万年,大同世界或人间净土,却早已实现了,至于地球毁灭以后的人类世界,又是怎样?那是下面的一个问题了。

  

  二、人生何处是归宿?

  

  「人生何处是归宿?」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宗教问题,不过,要把这个问题解答清楚的哲学和宗教,却并不多。西方哲学,偏重于自然物理的探索,所以对人生问题,没有把握,有一位西方哲学家,把人生比作一个人走在一条山谷间的狭长的桥上,前面看不到尽头,后面见不到起点,上下也莫测高深,好象在五里雾中,什么也不知道。像这样迷糊与昏沉而恐惧的描写,的确也说出了多数人的感触,但是,他们却没有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于西方的宗教──基督教,虽说人生的前面摆着两条路,不是信了基督,进天国(永生),便是不信基督,下地狱(永死),然而他们却无法将这问题,求得合理的解决。比如刚出世的婴儿,是无知的,是无信仰可言的,为什么也要下地狱?再如没有听过耶稣福音的人,如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中国的尧舜孔孟,为什么也要和暴君尼禄,流寇黄巢乃至所有的顽臣贼子,受着同样的惩罚,一律都下地狱,这岂不是好歹不分的有失公平?再说中国的儒家,是东方思想的代表之一,儒家是以研究人生哲学著称的,但他们只限于人本主义的伦理范围,出生是人生的开始,死亡便是人生的结束,生前死后究竟怎么样,孔子则说「未知生,焉知死」了。中国人虽然幻想着有个「泉下」的境界,但那只是幻想而已,因为谁也没有去过「泉下」的经验,所以对死后的问题,儒家是存而不论的。

  

  尽管人生的问题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人们却从来没有把它忽略过;相反地,尽管人们如何地研究推敲,也不会找到有力的说明。曾有人这样问过胡适先生︰「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胡适的回答是︰「现在的人最怕的是有人问他这个问题,得意的人听着这个问题就要扫兴,不得意的人想着这个问题就要发狂。」为什么要扫兴、要发狂?因为大家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即使胡适本人,也是一样。古人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赏心乐事,可是一读到「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时候,又不难联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词句了。所以每当人们想到生与死的问题时,便会无可奈何地…

《神通与人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