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见性成佛 第三十五天▪P2

  ..续本文上一页来请又不出定,大家判断已经往生了。老和尚入很深的禅定,大家议论以后就将他火化,反正师父往生了将他火化。这下糟了,火化过后老和尚出定找不到他的身体才知道,啊!这下事情不妙,我的弟子境界未到,不知我入大禅定当作已经往生将他火化,找不到他的肉体。晚上他徒弟在坐禅用功时,用境界来通报他说:「师父是入大禅定,你轻举妄动没请善知识来鉴定,就将我火化了,你误了我无法在娑婆世界住世来度众生,你要怎么说?」徒弟不知要如何,哭笑不得向师父忏悔。你想想看?所以一个人如果入禅定时,你若不知道当作他往生了,这样会误了大事,像老和尚就是个例子。我们的意思就是要告诉诸位,有入定有出定,这还不究竟,但是有入定有出定就不简单了。

  所以我们修道必须达到「动静一如」,才堪称为圣人。再念一遍:

  「动静一如,并非理悟,应须证得,超越动静,即名圣者。」

  这点非常重要。诸位,修道有禅定要入定也好,出定也好,要超越动静一如也好,乃至像诸佛的境界也好,第一项一定要「见性」。所以我们订这个题目为「见性成佛」,有深深的潜在道理和意义存在。因为凡夫众生修道,不是用真如涅槃之性在用功,都用妄想意识的分别、用污染之心、用取舍得失的凡心在处事待人,既然如此,那里能超越解脱呢?因为进入凡夫之心为人处事,注定此人将受污染之心,感召未来的因果,被绑住了,佛门称为「业力」。所以我们修道见性以后就产生「愿力」,化「业力」为「愿力」就对了。但是最重要的要有这种愿力,首先要见性,所以见性之人堪称为祖师,是善知识。他所用的功不会污染、不会落下因果,因此当下自性解脱出离三界。所以修道首先以「见性」为要道理在此。诸位不用客气、不用谦虚,不可说我不敢想啦,我没希望,你千万不要这么说,因为你我大家都有一个「性」,佛教所讲佛性的性,本性的性,既然你我有一个佛性,这样修行就有希望。既然有希望,我们要拿出信心,发大愿,为明心见性来努力就对了。如果你有一个佛性一切都好说,除非你是草木石头,这就另当别论了。既然有一个性、一个知觉、一个心,这样修行就有希望了。所以要运用一位开悟圣僧说出开悟心境:

  「众生本具佛性,如水与冰,无水即无冰,众生之外无佛,众生不知佛在近处而远求,如在水中却叫渴。」

  「如在水中却叫渴」这句话最重要。众生,也就是六道众生,人人都具足了佛性的存在,不是我有你无,你有他无,若是这样叫做不平等,事实也并非如此。问题在你我大家只要是做人,六道众生人人都有佛性,有佛性如水和冰一样,无冰即无水,无水即无冰,冰和水是温度的差别而已,但是冰和水有共同的性质,H2O氧化氢,质一样,因温度不同产生一个是固体,一个液体如此而已。是温度使它的质,变成有硬的有软的,冰和水的原料一样,这样一切都好说。性在众生来用变成众生性,在佛来用变成佛性,在畜牲用变畜牲性,阿修罗来用变成阿修罗性,性没有两样用有差别。但是,它的果报就随着用而划上等号。所以我们的作用很重要,你的动机很重要,观念很重要,这是构成你以后果报的问题。你的动机正确、愿力正确、思想正确、观念解脱这样与佛没什么两样。问题是你的观念不同,违背真理颠倒妄想,无穷无尽的造业,你的动机和作用,哇,所作都不是圣人之业,是凡夫之业当然感召六道众生的果报。

  所以修道要由「因」下去修,等到产生果报就来不及了。果报无法修,果报无法转修行,要「因」中转,「果」中不能转,果是产生果报的时候了。好比我做男生,我做男生无论如何美容,改善我身体的机能,都无法变成女性。已经构成女性是果报的时候了,想要转为男性,难啊!

  然全身都变成女生一模一样了,但是思想观念还是男生的思想,这和多生累

  各人的造化有密切的关系。与生俱来有修的,所以感召果报和他的「因中」有关系。所以修行要因中转,不能果中转。好,问题来了,果也有人当作因,比如我做男生我不想再做人了,利用我这果报当作因来修,修四圣谛、十二因缘,修六度波罗密,把因造下去以后因圆果满、福慧成就、见性庄严的时候,那时就成佛了。佛由何处来?由「因」来。我现在所做的一点一滴,构成成佛果报的前因,所以修行要因中转。话又收回来,水和冰也同此道理,离水无冰,离冰无水,水和冰的质是一样,只是温度热冷因此产生质的当中,一个变固体一个变液体而已,但是水的质是一样的。同样的理由「众生之外无佛」佛是如何来的?是众生修行最后福慧圆满见性以后成佛的,这样离开众生并无佛啊!佛是由众生的净化而所得,叫做「众生之外无佛」。但是众生没有听经闻法,没有听到了义的道理,因此慧不能生,他不知道「佛」当下在近处而远求啊!这才是令人真正烦恼之处。他心就是佛了,离开心并无佛,但是众生迷而不觉,在不能自觉的状况之下而远求,求什么?求外在所有诸佛。如此,和以后见性成佛恰恰离了八万四千里远了。

  所以禅宗的道理,就是首先要承认你的心就是佛,这样一切都好说。离开你的心向外追求,就像在水中喊口渴,旁边就有一口水井,旁边有一瓶矿泉水,或是人在水中随时都可以喝上一口,他却不喝,在水边喊口渴,这样岂不是让世间人觉得很好笑,被笑为傻子。不错,你当下喝它一口就解决了,但他就是不喝,这是一种启示让人反省、暗示,让他善根流露让他回光返照的话,启示他,你的心就是佛不要远求,当下承认你的自性就是佛,如此去修你的福慧,庄严你的自性就对了,就不会在水中喊口渴了。既然我们的心是佛,向你的心用功夫就对了。远离你的心向外追求所有的诸佛,外面的诸佛是外面的诸佛和你不相干喔!否则,念佛之人也好、持咒之人也好、诵经之人也好、布施喜舍做功德的人也好,每天求佛,好,每天佛祖都让你看你又能怎么样?每天佛祖放光,你又能如何?佛祖每天摸你的额头,放大光明给你看,每天和你握握手。来,如本,我释迦佛和你握握手,我每天握手握到手快断掉了,我都成不了佛。为什么?佛是佛,我是我,客家人讲的汝是汝、俺是俺、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两人是不相同的个别体。佛是佛、我是我,不会因为佛祖为我加持放光,我就成佛,没这种事,这是方便权巧之法。最重要的是你要见到自性,因十方三世所有的诸佛也是自己三毒顿断,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净化,自己顿断、自己明心见性成佛的。十方诸佛也不是过去诸佛摸他的额头,与他握手啦,放光给他看啦,来让他成佛的,如果这样那么就不用修行啦!所以佛祖告诉你自作自受,你造什么因感召什么果报啊!不会因为诸佛的加持你就成佛,佛祖放光给你看你就成佛的,如果是这样,叫做佛门外道不是佛法。「行」要自己修,「业」要自己净化,「见性」自己要努力。

  所以佛门有一句话:「众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如果佛祖能度众生,如此一尊佛度一个众生,早就已经度尽了,何况十方三世诸佛,像恒河沙那么多,一对一,一尊佛祖度一个众生,无量诸佛度无量众生,早就该度尽了,为何如今众生还那么多度不尽呢?要知道「众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啊!」佛若要度你不妨演讲佛法让你知道,让你善根流露教你如何见性的方法,如何修福修慧,这样方便说叫做「度」。其实若真正要「度」就要「自性自度」。佛祖讲经说法度你是一种方便的教法而已,真正自己要度脱生死要自性自度,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喔!观念要摸清楚。就像你不读书,老师不断的鼓励你,鼓励是给你很大的方便而已,你自己不读书要如何完成你的课业呢?要完成课业成就你能不能毕业?成不成器?重大的责任在你身上,这非关老师的问题。

  佛祖也如同老师一样,教你出离三界顿断六道,方法听完以后结果不用功修行,这样诸佛奈何不了你呀!要走不要走、要修不要修,关键问题在你自己。修行也一样,点破你的心就是佛,结果你不修行,佛祖也奈何不了你呀!所以我们修道要记得,当你迷惘的时候,心外求佛,那怕经过了百千亿

  ,也不可能见到你的自性佛。当你悟,悟什么?见到自性的时候,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时候,不离方寸当下就见到佛了。因为佛就是你的心,既然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何必离开方寸而向外远求呢?祖师说这些公案,说临近水边,又在水边喊口渴而渴死,会让世间人觉得很可怜,很怜悯。就像在饭锅边被饿死一样,好不好笑呢?不过佛祖看众生也是如此呀!你有一个光明的本性不会修行而远求,就像我们人在水边却渴死一样,不好笑吗?我们这样的譬喻很直接了,在饭锅旁边饿死了,很讽刺啊!在水边却渴死很讽刺啊!同样的,你有一个佛性,却不承认有一个佛性的大有人在。过去佛祖要度化我们的时候说:「六道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有人就在旁边说风凉话了:「成佛?我不相信,佛是佛我是我,我是那么卑贱你那么尊贵,是高高在上的,我不敢想。」你看信心就不够了。说你以后会成佛,回说:「成什么佛?怕是龙眼核芒果核︵台语佛、核同音︶了。」说这些令人伤心的话,有这种人吗?有喔,我讲经说法当中,也有很多人告诉他「以后你会成佛喔!」他就回你说「成什么芒果核、龙眼核。」一堆核就对了,讲了半天和成佛都毫不相干,听了真让你哭笑不得,替他很怜悯很同情。这与佛祖比喻,有如人在水中渴死没什么两样,在饭锅边被饿死没什么两样。你明明有一个佛性,过来人、明眼人、开悟证果的人说你有佛性,修行就成佛,他死都不承认也不相信。所以这种人佛经所说,多生累

  没有修行,没有亲近佛法。这种人还要沉沦累生累

  ,不知何时才能像我们这样。所以,你不觉得怜悯吗?不会同情吗?不会可怜吗?实在都有这些成份了。

  他又说,凡夫众生有此佛性,但是他不承认,也没有善根、慧根来成熟他、来承认这佛性。因此用妄想意识心,拼命不觉而造业、不知而造业或邪知邪见造业者到处都是,因此沉沦生死受无量苦了。所以我们修道要能保护自己,就像衣服,你要穿衣服不可不穿衣服就伤风感冒而病苦,在冰天雪地当中冻死。就像你有一个佛性不会用,你不会用,用出来都不是不生不灭的心、不是涅槃之心、开悟之心、无污染之心,用出来的都是妄想意识,在无形中亏损自己的德行,落入因果造业当中不知不觉,这和你有衣服不穿有何两样?有衣服不用而冷死,是不是很悲哀?就如你有佛性不会用又不知不觉,不能自觉来用,因此造业沉沦生死,这和有衣服而不用有何两样呢?所以你不会用也好或不用也好,或不能自觉来用也好,总是听经闻法以后,我们听佛祖的话就对了。我常说佛祖不会欺骗我们,我们多生累

  就是不听佛祖的话,因此妄想意识为人处事,污染之心处事,不知不觉造业,落因果、沉沦生死,这一切要怪谁呢?因为你不相信,善根不成熟,慧根不诞生,所以为你造下了这么多「涂涂大业」,因此沉沦生死。

  我常说我们多生累

  都在轮回了,不差这一世,让佛祖骗一次好不好?骗到最后开悟证果不好吗?如果佛祖会骗我们,为何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行菩萨道开悟证果?多少人出家修行变成圣僧,出离三界证成涅槃之人何其多啊!也很多在家居士修到开悟证果非常多啊!也有很多在家居士、出家众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以净土宗来说,以禅宗来说「见性」的人非常非常多,我们台湾宝岛见性的人也非常多。只能怪自己善根不够、慧根不够、智慧不够,你的智慧不够,不能说人家没开悟见性。人家已经超脱生死的人你还在这边毁谤人家,乃至无知造业,这要怎么说呢?那么,让佛祖骗一下没关系,何况佛祖怎么会骗我们呢?方便说而已。好,让佛祖骗一下好了,骗到最后开悟证果了。你看过去国王文武百官、高官显赫、名流仕绅、社会贤达,多少人学佛修道,最后成就「了生脱死」,证成涅槃的人非常多。

  所以我们修道不要自作聪明:「现在是太空时代,太空梭可以跑到冥王星、土星、木星、火星了,学什么佛?」你不要这么说,那怕是跑到别的太阳系他方世界,同样以这种科技,你的善根不成熟,你也是凡夫众生。多少科学家自以为是知识份子,天下绝顶聪明才俊,快死的时候也是辗转病床,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开悟证果也是凡夫众生生死轮回,做一个三界的苦命儿、六道的流浪汉!你看相对的,有学佛修道之人生死就自在,未临终前三个月他就知道了,这谁做得到?譬如六祖惠能大师好了,临命终往生前一个月就知道,他说一个月后,他就要在此处入涅槃离开世间,有问题的人,我所有的弟子尽量问,不然师父离开世间以后,你要问一些见性成佛的事,要问就难了。真的一个月到,他就自在坐化了、入化了,坐得端正挺直、坐化了,你有这个本事吗?标榜是知识份子,结果命终时,世间人说死得很难看的很多,抓床叩被、牵肠挂肚,往生不会自在,功夫假不了啊!

  

《见性成佛 第三十五天》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