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我们修道实在非「见性」不可,因为见性是转凡入圣关键所在,无论任何宗教,乃至释迦佛陀任何一位传人,他的派系如果远离见性,这个派系是不了义的,这个派系是不圆满的,是成不了佛的。所以「见性」在佛的弟子而言,是立于第一关键所在,也就是非修见性法门不可。你常念「阿弥陀佛」,念到最后往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仍然会教你如何见性成佛。
有一位禅师在海边坐禅,他看到海浪和海风,心里就有所悟了,如何开悟呢?他说:
「海里无风浪不起,心识犹如幻,
见心无所生,一念不生即是真。」
这位禅师有一天坐禅,坐着坐着见海浪冲到海岸轰轰作响,海水倒退,发出嘶嘶的声音,风再吹来,海浪再冲到海岸边,接二连三,海水被风吹起,海浪扑向海岸,一浪接着一浪而有所觉悟,他说:海里如果没有风,海浪当然就不会起,海浪之所以起,就是因为海风吹袭撩动推挤,海面忍不住被风吹袭的状况,因而起了波浪。
「海浪」暗示了我们修道人要了解,如果没有外面的人事物,没有一切五欲六尘境界的摧残、鼓动,你没有理由见境生心,对不?什么事都要构成「缘起」。你会贪心,也要有贪的对象,没有贪的对象如何起这个贪念呢?你会起淫心,也要有淫心的对象才构成缘起。
「心识犹如幻」我们的心也是一样,今天会起心动念到百货公司买东西,今天会开车到鹅銮鼻去玩,到台北野柳游玩乃至到乌来游玩,去任何一处游玩,是什么人带你去的?是心意识带你去的。但是心意识同样是如幻如化,不常在的东西,所以禅师悟到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因而见性成佛。
「见心无所生,一念不生即是真」他看到无生无灭的心,心之所以会生灭,当然与我们无始劫以来妄想、无明和习气有息息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你要见性成佛,必然要顿断妄想意识和习气。他已经看到了,看到心无所生,无所生当然就无所灭,灭是对生而言,没有生何来灭呢?生是因为有死再幻生出来,死是因为有生才构成幻灭。所以他悟到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因而转凡入圣。他说「一念不生即是真」「真」就是真如,清净光明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所以佛教有一句话:「凡所有法之构成,全都是缘起的,不构成缘起,一切法不能存在。」
有一次,一位外道问释迦佛陀佛法及世间法,释迦牟尼佛四两拨千金,这「四两」代表无上的真理,不论他说什么法,释迦佛陀都有办法把它破掉,粉碎了外道的思想,最后这位外道请教释迦牟尼佛:「佛陀世尊,既然我的任何一个法都无法破你的法,却让你一一道破,请问你平时讲什么佛法?」他回答:「吾论因说因,吾说缘起。」一句话震撼了人天,一句话说出了真理的本来面目,这位外道当下就悟入了。会听就听这个窍门而已,要领悟也是这个窍门而已。
「吾论因说因,吾说缘起。」这在【阿含经】说过,凡所有法者,皆是缘起之法,离开缘起法一切法不能存在。既然缘起之法是无常法,无常法就是性空,这样诸位了解吗?所以说「吾论因说因,吾说缘起。」这位外道当下就证入初果阿罗汉境界,即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不久就证成四果阿罗汉。
所以我们听闻佛法要听「因缘法」,离开因缘法没有佛法,佛法之所以佛法就是因缘法,因缘法是佛法的大本营。远离因缘法哪里有一切法呢?没错!这支麦克风是因缘所生,我的身体也是四大地水火风所和合的,这间房子也是钢筋水泥、水电、装潢,乃至土木师傅、模板师傅种种之组合而成因缘法,外至山河大地,这个地球也是因缘法,也是地水火风所和合,离开地水火风,这个地球如何能诞生?之所以能够诞生是因缘所生。所以佛陀说「吾论因说因,吾说缘起。」这一句真理震撼人天,这位外道当下证成初果阿罗汉。
会修道的人,可以看出外面因缘生灭之法,当下是幻化、是无常的,不是永恒不变的,然后回光返照进入自己的心中,原来我们的心意识也是如幻如化,在如幻如化当中,见到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你看「见心无所生,一念不生即是真。」因此见性成佛。我们将这位禅师在海边看海浪,而有所开悟的经过再念一遍:
「海里无风浪不起,心识犹如幻,
见心无所生,一念不生即是真。」
没错!我们的心意识本来是幻化的,如梦幻泡影不是永恒不变的,你在还没开悟证果以前,都随着这些心猿意马在起心动念,让你不自在很难过,让你造无量业,受无量的生死,全都是因为你的心意识无法净化,无法达成解脱的原因。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讲经的时候一针见血,针对四众的弟子,发出真理梵音,他说:「弟子们,你不要相信你的心,因为你还未开悟证果,心生生灭灭,如果相信你的心会被你的心误导,因为你的心是幻化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相信心会被心误导。」他接下来又说:「等你开悟证果见性以后,你才可以相信你的心,因为你若见性以后,了解你的心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垢不净、光明自在解脱的,你才可以相信你的心喔!」
你看世间有多少人,随便相信别人的心,甚至相信自己的心因而发许多愿、许多誓,到后来「半夜吃西瓜反症」有没有?有,为什么说「半夜吃西瓜反症」呢?因为和人家订契约、海誓山盟发誓以后,半夜想一想心又有所变化,风云变色,因此第二天又否认了昨天和人家说好的契约。所以说我们人的心,始终在生生灭灭幻化无常,不要相信你的心会被你的心耽误,会被别人的心误导,道理在此。
我们凡夫之所以无法开悟,就是无法见到这个「真」就是「真如」,「真」的相对就是「幻化妄想」,化幻想为真如,这是修道当今之务。所以「一念不生即是真」就是说我们的真如本性,不能住一切念、一切相、一切尘、一切境,如果有尘、相、境的存在,你的心当下就有生灭,无境就无生灭,无尘就无生灭,无起心动念就没有生灭,既然一念不生当然见到「真」,「真」就是「无生灭的涅槃自性」。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里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不然说了一牛车到最后我们还摸不着头绪,原来修道就是一念心不生,即如如佛,这是转凡入圣的关键。要成佛必须要先见「体」,体见「一心不生」,见到那个不生不灭的光明本体就对了。既然不住一切心会见到体,再由体起作用叫做真空妙有,如果见到空,见到解脱,但不能起妙用,即和二乘的阿罗汉没什么两样。所以说「真空妙有」道理在此,「无住生心」亦同此理,名词不一样而已。
所以我们要达到「无住生心」不是困难的事情,「无住」就是心里不住一切妄想之心,心里无尘无境无妄想,唯一的是不生不灭的光明本体叫做无住。无住接下来又生心,什么意思?「生心」就是「妙用」,是由解脱的自性起了慈悲喜舍,无尽的大慈悲心,行化三千大千世界,度化无量有情,叫做生心。这个心和以前那个心不一样。凡夫心生生灭灭是不能信赖的、是没有安全感的、是无常变化的、是瞬息万变的。现在这个心叫做「妙心」,「妙」者无所染、自在解脱的意思。所以说「无住」是开悟证果必经的过程,「生心」就是大慈悲心的流露叫做「真空妙有,无住生心」。
如此说来,开悟证果成佛以后,我们的法身是如何呢?一位开悟圣僧将他开悟的经过如此说:
「诸佛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若心行处灭,是真如法门。」
意思是十方所有诸佛的法身是寂灭相,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法身如果能够用语言文字来表示的话,这是方便再方便的方便法门了。因为法身本来就是没有形相,如本常说一句话:佛性,总不能说他是白的,或是红色的吧;也总不能说他是黑的吧!黑红绿白像彩虹那样,全都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他,何况是用色彩来形容就更加的离谱了,所以说诸佛的法身是寂灭相不可以言宣的。
但是,不会因为不可言宣、看不见、摸不着就否认了清净佛性的存在。世间人之所以无法信佛,之所以善根不会成熟,之所以铁齿嘴硬也因为他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所以无法相信,要他相信比杀了他更痛苦,这也就是他善根无法流露的原因。如果他多生累劫有修行,知道法身是无相寂灭性的,渐渐的,就算不鼓励他,他的善根也会慢慢成熟,这与多生累劫修行听经闻法,多种善根有密切的关系。若知道我们人有一个佛性,有一个心意识,那么这个人多多少少具有善根,渐渐也有开始萌芽、成长、茁壮的时候。之所以无法相信径而否认佛性的存在,否认心意识的存在。认为人死如灯灭,人死如枯木什么都没有了,因此心惶恐乃至持断灭论、无神论,他不相信有来世,所以善根永远被铁齿嘴硬、愚痴所隐没。
「若能心行处灭,是真如法门。」何谓真如门?即解脱门、涅槃门、成佛之门是也。这要达到「心行处灭」的阶段,譬如一席讲经法会结束,构成度众生的条件以后,我们不要把众生相放在心里,把所有佛法、一切相放在心中;「心行处灭」是名解脱,我随时随地都在涅槃当中。如果我说完后,还执着全国人民百姓听经闻法的大众,执着一切相的话,这样叫做生灭门、凡夫门。你走到百货公司去,走到超商买一堆东西,看一堆东西,乃至看到外面所有的景致、红男绿女,回来以后完全不会放在心里。「心行处灭」嗯!恭喜他!此人自性妙用解脱。如果回来后把一切人事物仍然放在心里,把百货公司超商所有的物品,仍然放在心里耿耿于怀,那此人自性没有解脱,没有真如法门可言。
所以说「船过水无痕」就是解脱的功夫,手划虚空,虚空不会留下痕迹,这是真功夫。鸟儿飞过虚空,鸟儿的羽毛、影子不会留在虚空,解脱就像这样,叫做「心行处灭」。船过不留痕,由此喻论渐渐入性,体会到了以后修道就有个门路了。所以修道没有秘诀,只问你道理有没有通达,有通达的话「心行处灭」法身是无相的,按照这个道理去修…
《见性成佛 第十三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