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法门▪P11

  ..续本文上一页答:『生死轮回够可怕了,发心工作,为了解脱生死轮回之苦,怨言从何起?我要让怨言生起也生不起,何有怨言之有?』

  

  请问老菩萨:『你那么坚定信心,来学佛念佛,乃至在佛寺工作不休不停,什么力量给你的?你能慈悲说几句,布施给我听听吗?』

  

  老菩萨答:『我智慧浅薄,不能说出很深的佛法,但是我绝对深信,诸佛是圣中圣,无量阿僧趾劫,从未打妄语,从未说谎话: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是天经地义之事。我发心欲成佛是因,不间断的念佛学佛,听经闻法,乃至佛寺工作,皆是缘的助成,最后福慧圆满,成就佛道,成就佛道当下就是果,这一连串的因缘果报给我力量,师父啊!你说是吗?』

  

  我听完老菩萨的这些话,内心深深的祝福她,一切如愿,一切成就,恭禧她有如此的正知正见,难得甚难得,最后,我又问她几句话:

  

  请问老菩萨:『你对自己往生净土肯定吗?』

  

  老菩萨答:『有凡夫就有圣人,有秽土就有净土,有轮回就有解脱,有生死就有涅槃,一切的一切,都是相对待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普劝我们要殷勤发愿,求生西方净土,早求解脱,脱离轮回之苦,今生此世,有机缘得闻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易行易入易成就,怎么可以白白让自己空过,虚度人生,又沉沦六道呢?岂不是很严重的对不起自已吗?向前一步是极乐莲池,退后一步是三涂火坑。』

  

  就如此一般,与老菩萨对答三十分钟,总觉得她虽然字认识不多,但听经闻法多了,发心工作多了,智慧自然现前,再加上无量劫前,她自己的善根大展流露,双管齐下,一拍即成,对学佛念佛,发心工作,乃至求生西方净土,不疑不惑,坚定不拔,道心勇猛,永不退转。

  

  时间总是会过去的,人总是会老的,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日,上午十点,黄静女老菩萨,由于用功修行,勤念佛号,曾经有多次的感应事迹,今天修行有得,已能自知往生日期:

  

  她告诉她的大媳妇说:『妈妈学佛念佛,听经闻法,在佛寺广修福报,无非为求生西方净土而努力,佛是圣人,不会辜负我们的,我再七天后,西方三圣就要慈悲接引我往生,妈妈在此预先告诉你们,知道吗?』

  

  她的大媳妇听了这一番话,整个人都愕住人,是好是坏,是真是假,不得由知,大惑不解,又惊又喜,心里矛盾不堪;因为,大媳妇也是佛教徒,半信半疑的,接受这一番话。

  

  隔了数日,第七天早上,黄静女老菩萨很安然无事的,把身体沐浴完毕,穿上新衣服,穿上新的鞋子与袜子,外套就穿著海青一件,手拿着一0八颗的念珠,很自在的坐于藤椅上,手掏着念珠,喃喃念着佛号,令全家人集合围绕其旁,请家人勿悲伤,不要哭泣,不要说伤心的话,往生是一件喜事,不要颠倒想。

  

  往生后八小时内,不得搬动,更换衣服,不可动用荤食祭拜,应以素食供奉,请出家师父来开示助念,一切皆以佛法仪式办理后事,不得有违犯,时机已到,阿弥陀佛与圣众,欲接引我往生净土,我该走了,大家请保重!话一说完,老菩萨很安祥的,在大众念佛声中,徐徐自在而往生,与世永别。

  

  黄静女老菩萨的往生,给佛教界,带来一股震撼力,那就是,往生净土的条件,不分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智是愚,是富是贵,是美是丑;只要能发大心精勤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广修福德因缘,那么,往生净土是绝对平等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往生去的;若能如是正见,是名正见往生,往生净土必成,无可疑惑也。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

  

  净土法门者,纵然是大根机,大智慧,圆顿者,皆可勤修此一法门,因为,净土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归宿;净土法门者‧中智慧,偏缺者,皆可勤修此一法门,因为,净土法门是菩萨(梵语bodhisattv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声闻(梵语sravaka)三乘者的归宿;净土法门者‧属于下根机,下智慧,愚痴者,亦可勤修此一法门,因为,净土法门是三界六道众生的归宿。

  

  净土法门上中下根机的人,一律皆普被,究竟之处,一路涅槃门,涅槃门即是净土门,涅槃门即是净土门,是故,三世一切诸佛,苦口婆心,哀悯众生,能勤修净土法门,共登彼国。

  

  净土就是禅,禅就是净土,离净土无禅,离禅无净土,净土与禅,正等无异,离净土别有禅,此禅并非禅;离禅别有净土,此净土并非净土,何以故?净土即是清净本性,禅亦是清净本性,清净本性何有二?有二即非本性,是故,无二之性,是名佛性,净土与禅亦复如是。

  

  若能正见这道理,何有净土与禅之别?我们要明白,究竟归宿,无二无别,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正是此意。

  

  假使认为禅不是净土,此人乃诳妄无知,不能体解佛意,如何而说呢?因为,禅就是自性清净,自性清净就是自性净土;净土不能离开自性,自性不能离开净土,净土与自性,正等无异,方便说是净土,净土何尝不是自性,是故,离开自性别无净土。

  

  总而言之,说禅非净土,是邪见,说净土非禅,是愚昧;说禅是上根机,顿教者所修,此人诳妄无知;说净土是中下根机钝根者所修,此人不明佛意,为智者所怜愍,所同情!

  

  『净土法门』,究竟极处,乃『常寂光净土』是也,是诸佛法身所住,尽虚空,

  法界,无处不包,无处不

  ,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正如此意,净土法门,深广不可测,遥不可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赞共宣净土法门,如是百千劫,欲赞叹净土法门,终不能尽。

  

  三贤十圣亦然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由此可见,净土法门之义,广说略说,横说竖说,总说不能尽,唯佛一人居净土,所以说,净土法门不可思议,殊胜庄严,乃四圣六凡之归宿。

  

  若有人诽谤净土法门,破坏净土法门,其罪应堕地狱,受苦无量,如佛经所说,分别如下:

  

  杂集经云:『诽谤念佛人,千劫堕泥犁地狱;若赞叹念佛人,灭

  身中百劫极重恶业。』

  

  大行和尚云:『人不志心念佛,亦谤佛者,逐即谤法,直入阿鼻地狱(梵语Avici)中,受诸苦痛,无有出期。』

  

  如上面所说,赞扬净土法门,其功德难思议;诽谤净土法门,其罪恶亦不可思议,因此,正信佛门之弟子,不可不知,不可不谨慎,不得草率也。

  

  现在略举四位大菩萨,欲往生西方净土的发愿文,供养诸位大德,诸大善信,分别恭录如下:

  

  观佛三昧经,文殊菩萨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剎(梵语Sukhav=ati)。』

  

  华严行愿品‧普贤菩萨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

  

  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云:『最胜方便,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

  

  楞伽经‧佛告大慧云:『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梵语Sukhavati)。』

  

  上面所略举的四大菩萨,皆一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欲面见阿弥陀佛,亲近阿弥陀佛,闻佛说法,往生之际,能尽除一切障碍。其余诸大菩萨,修净土法门者,无量无边,枚不胜举。

  

  法无高下,应机则宜,药无贵贱,应病则良;如来一代圣教 广说净土法门,无非应大地一切众生之心病而施设。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才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众生若无八万四千烦恼,佛何用说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说,佛所演说的一切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病,众生无心病,佛就不用说心药啦!也就是说,众生无烦恼,无心病,那岂不是众生都全部成佛了吗?成佛还要佛来教导吗?不用啦!佛已经圆满一切果德之圣人,皆得无学究竟位矣。

  

  净土法门‧不论男女老少,僧俗二众,不论富贵贫贱,智愚美丑,国王或乞丐,文武百官或庶民,空闲与忙碌,皆可一律平等共修净土法门,勤求念佛,但能『一心不乱』,随各人所念佛之功行大小,往生净土之品位即有高低,念佛功行高,往生莲花位即高,念佛功行薄弱,往生莲花位即低,是故,生彼佛国土,莲华分三辈九品。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念佛,都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只要死心踏地而念佛,那么,一切时,一切处,皆可自在自得而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没有一人不可往生净土的。

  

  明朝莲池大师‧乃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把念佛法门,很普及于生活当中,把人的一生概括于念佛,念佛融注于人生,念佛与人生打成一片,水乳交融,不一不二;若如此一来,没有一个人敢推卸责任不念佛,除非此人没有善根,或邪知邪见,或对净土法门迷惑无知,或懒惰懈怠,不然的话,没有理由不念佛,如果自己没有道理,又不肯念佛求生净土,得解脱(梵语vimokso),免轮回,此人是糟蹋自己,令自己活生生的,又堕落于生死轮回中,动经尘劫,受无量苦,甚为可怜,值得怜悯!

  

  现在分别恭录如左,供给诸大善信,共参共修,叙述如下:

  

  若人富贵 受用现成 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 家小累小 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 宗祀得托 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 孤身自由 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 安受供养 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 免生恩爱 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 趁身康健 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 切近无常 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 光景无多 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 精神清利 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 心无事扰 正好念佛

  若人处忙 忙里偷闲 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 逍遥物外 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 知是火宅 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 通晓净土 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 别无所能 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 律是佛制 正好念佛

  若人看经 经是佛说 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 禅是佛心 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 悟须佛证 正好念佛

  

  普劝世人,火速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人人正好念佛,不分男女老少,年龄大小,智愚美丑,皆可念佛,毕竟人生无常,幻化了不可得,世间本是暂住,任凭你有多大权威势力,亦然奈何不了无常的侵袭吞灭,财色名食睡,终归乌有,贪恋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亦终归于梦幻,贪也贪不得,得也得不住,住也住不了,了也未曾了,世间本是幻化了不可得的世界。

  

  浮生若梦,一切皆空,每个人都知道,也能说出道理,而终日却在五欲六尘中,经营追求,从来都没有醒悟过来,如此一日度一日,得过且过,麻木不仁,行尸走肉,了此残生,甚为可怜!

  

  得人身实在不容易,既然已得到人身,又虚浪人生,继续沉迷红尘梦境,造无量业,轮回(梵语sam=sara)六道,其苦无涯,若欲脱离此苦,即应万缘放下,死心念佛,为成就佛道,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蒙佛接引,解脱轮回生死之苦,同登彼岸。

  

  最后‧愿以『净土法门』之缘分,普施法界一切有情,令法界一切有情,勤求出离生死苦海,发大勇猛心,死心踏地而念佛,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要旨,广修无量福

  因缘,大家手牵着手,互相提携,互相鼓励,有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归宿,于西方极乐世界再相逢!珍重!

  

  

  

  

  

  

《净土法门》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业力不可思议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