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万声的佛号。
民国四十九年六月五日起,令大众每晚轮流助念,初七立遗嘱,付后事;十一日上午,持衣物沐浴毕,披袈裟,穿新鞋袜,预备往生,面对西方,不忘生西,紧接着,下面就是律航大师,往生前的慈悲开示:
律航大师云:『汝等幸得信佛,又得出家,更幸中之最幸者。我今告诉你们,修行法门甚多,而以念佛最为方便,最圆顿殊胜,汝等看我念佛二十余年,有目共睹,现在我欲临命终,自己能达到念佛一心不乱,求生西方净土,这是最好的证明。』
他开示佛法完毕之后,即刻站立起来,举高两袖,甩甩手,显示出自在自得,心中没有任何丝毫罣碍,接着:
律航大师又云:『诸位同参道友们,我岂不是很好吗?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一点也没错啊!我律航老来能出家,又得汝等道友助念往生,这就是福
因缘呀!若不出家修行,此时,被妻室儿女啼哭纠缠,怎么能够一心念佛呢?若不能一心不乱,又怎么能够往生净土?诸位同参道友们!精勤念佛吧!我是最好的见证者,珍重!』
律航大师开示完毕后,即鸣钟集众助念,大师亦随众念佛,初紧而急,渐小而止,就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世寿七十四岁,僧腊十二年,停灵三日,而容光焕发如生,茶毗获五色舍利数百,顶骨现莲花色,半露舍利。
律航大师一生当中,由文人进入武将,再由武将进入空门,由空门再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一关又一关的突破,艰难甚艰难;修行如战场,修行要提起大智慧,杀尽一切烦恼贼,使清净本性大展流露;念佛法门亦复如是,有佛念即无妄念,有妄念即无佛念,佛念与妄念不能同时,佛念战胜妄念,即成圣者;妄念战胜佛念,即成凡夫。佛念与妄念同此一心念,佛念战败佛念即成魔;妄念被战败,妄念即成佛,佛与魔,不一不二,迷悟有别,染净有别,是名不二法,是名中道法,是名实相法。
△ 七、民国倓虚大师▽
倓虚大师‧名隆衔,又名今衔,河北宁河王氏子,俗名福庭,母梦梵僧求寄宿而生师,三岁不能呼父母,惟言『吃斋』二字,师六岁之时,其母又梦师为僧,十一岁入塾读书,十四岁习商,当时已有出世之志,年十七岁成婚,有朝一日,于夜梦至冥司,亲睹地狱(梵语naraka)极苦之状,出世之志更为坚深。
二十六岁之时,八国联军入京,逃至营口,对中医精通博深,设济生堂药店,师一空暇,即研讨楞严经,深有会心。
民国六年之春天,师四十三岁,发大勇猛之心,决志出家,为证悟佛道而发大心,为普度无量众生而立志,于是,潜赴天津,礼涞水高明寺,印魁和尚剃染,同年秋天,赴浙江观宗寺谛闲大师座下,受具足戒,后来留寺习教,智慧高远,悟证奇速,不愧为佛门龙象,随后,受付天台宗四十四世之法眷。
民国九年,与观宗寺住持禅定法师,为了要请大藏经,因而北上募缘,抵达营口,其俗家之药店亦存,师即为妻开示佛法,其俗妻当下法喜充满,即归依禅定法师,于是,发大信愿,长年累月茹素念佛,大师俗家有四子,其第二之子,旋而出家修道。
倓虚大师,生平教演天台,行宗净土,大师状貌伟梧,声如洪钟,每当升座,弘宗演教,四众云集,叹未曾有;先后讲弥陀经二十四遍,心经、金刚经、楞严等经论注疏,各数十遍,皆指归净土;教导后学,修习止观念佛,逢人亦谆谆劝以念佛法门。
大师一生当中,为佛教,为一切众生,皆全力以赴,从未有怨言,始终一心,创建十方丛林九所,宏法支院十七所,设佛学院十三所,造就僧才。
倓虚大师门下以念佛功深,得入念佛三昧,预知时至而往生者,不计其数;若教化学佛者,要看破、放下、自在,那么,看破就是般若德,放下就是解脱德,自在就是法身德。
大师长年累月讲经说法,四十年来,直接受其熏陶,与间接蒙其影响,而归向佛门,约数百万人。
五十二年五月十日,开讲金刚经至十七分之处,忽感疲倦,饮食减少,仍谈笑自如,风趣横生,经由医生检查无病。
六月十六日回弘法精舍,自知时至,因此,准备后事:
倓虚大师对阿众云:『人生如戏,生如是,死亦如是,现已演完之际,应收场矣!』
话一言毕,有人劝其服药:
倓虚大师云:『药能治病,不能治命,人命以无常为定律,无常(梵语anitya)到来,谁亦难逃,我自己生死,自己能作主,亦自知去处。』
同时,大师又对弟子等,诸多咐嘱,勉各自重,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二时,自抚脉膜,最后:
倓虚大师云:『脉已断,请扶我起,我要去矣!』
说毕,跌坐结弥陀印,在大家围绕念佛声中,安详而逝,年八十九岁,僧腊四十六年,建佛七有四十九日,圆满茶毗,白云缥缈,香闻数里,获得舍利数千,骨花五大盘。
一代圣僧,为佛教、为众生、为求得自度,身心尽瘁于三宝,发挥了菩萨悲悯众生之怀,乃末法时代,稀有难得之大心菩萨,值得后人嘉许,值得后人赞仰。
看破‧放下‧自在,为学佛要旨,而修净业者,尤须看破放下,方能自在念佛,得一心不乱,临终方无罣碍,自在往生,一旦顺利往生净土,无量劫生死大事,当下齐同了办,断三界,脱六道,免轮回,证悟涅槃,圆成正觉,大放光明,普度群生。
△ 八、民国张善德居士▽
张善德居士‧台湾省,台北市人,幼年即已归依三宝,善根深厚,生长在佛化家庭里,大学毕业之后,有意念出家的动机,时常跑道场,到处参访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因为经常在佛寺出入,其父母深怕孩子出家,又是独生子,在种种巧妙安排之下,结果出家不能如愿,当下结婚生子,有了家庭之累赘,他对人生之苦更有所肯定,于是勤求出离心,日益倍增,同时,也受过了在家菩萨戒。
张善德居士,除了公事外,平常都以念佛为主,日课三万声佛号,持之以恒,从未间断;佛寺里若有法会,义不容辞,很踊跃参与法会,协助出家师父琐碎之事,常鼓励别人正信佛法,归依三宝,普劝他人放生,印佛书,建道场,其发心之勇猛,始终不变。
民国七十二年五月六日上午八点,他在家里的客厅,念佛静坐,得到『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之境,于定境中,看见极乐世界殊胜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空中有金碧辉煌的七宝楼阁,池中有诸大莲华,有青黄赤白等等颜色,更以黄金为地,极乐世界常有天, 乐鸣空;阿弥陀佛正在彼佛国土,为诸天人、菩萨说法。
出定之后,自知裟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实在太污浊,五欲六尘易污染修道人之心,此世界修行不易入道;难怪佛陀慈悲苦劝我辈众生,应发大心,求生西方净土,亲听弥陀说法,早证菩提,而后乘愿再来此裟婆世界,度化有情,裟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实在不能对比,天壤之别,心里有深深的感触。
自从见此种种瑞相之后,佛号又增加到五万声,如是持不断,经过数月,张善德能预知时至,肯定今天要往生,就留下几句他念佛所感应之法要,告诉其妻:
张善德言道:『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者,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若间断心一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则与佛无缘,既与佛无缘,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因此,要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佛不二,则能感应道交,现前见佛,若能见彼阿弥陀佛,即可见十方诸佛,既然见十方诸佛,即可见自性天真佛,即可得自性大用现前,依此自性大用起大慈悲心,广度一切众生,此名净土禅,亦名禅净土。』
他把话说完之后,于床上吉祥卧,请求大众助其往生,在大众念佛声中,只见他的唇动微微,二十分钟后,就徐徐安祥归西。
张善德世寿五十一岁,幼年善根深厚,不动不摇,甚难可得;能自知时至,留下法语,因此,自在往生,生死大事了办,永断轮回,生彼佛国土,永不退转(梵语avinivartaniya),一生补处,直至成佛。
△ 九、民国黄静女居士▽
黄静女居士‧台湾省台南市人,老来方学佛,对佛法认识不多,礼仪不晓,就是有一个好处,她为人忠厚善良,学佛法很低声下气,很肯上进,佛法听不懂就发问,因为她肯用功的关系,反而由不认识字中,慢慢的也认识字了;由不懂佛法之下,听多了,也逐渐懂得佛法了;佛门礼节一窍不通,学久之后,比那些贡高慢我的人,要来得清楚了;日积月累,永恒不变,早晚一定要到开元寺上香礼佛念佛,佛寺有法会,每场都赶到,大风大雨阻扰不了她的菩提道心,照常穿著雨衣,搭乘公车到佛寺,跟一般人上下班一样,别人上班赚钱,她说:我也上班赚钱,是赚三宝钱,这三宝钱是无形无相的,就是功德法财正是,不是新台币物质之财,是为成就佛道的功德资粮。
一旦到了佛寺,什么工作都肯发心来作,不论是煮菜煮饭都会,排桌椅,洗桌椅,拖地板,清洗厕所等等工作,难不了她,她这么低声下气,广学佛门中事,实在太伟大了,我曾经问过她,为何如此发心于佛教工作,我与她对答如左:
我问老菩萨说:『请老菩萨,你学佛多久啦?』
老菩萨答:『学佛几年没有用,只有十二年,发大心,解行并重最要紧,只说不行等于零,会说会行是智慧人。』
我又问:『你以何心来佛寺工作?』
老菩萨答:『我为菩提心来佛寺工作,别无他心,简单一句话,就是为成就佛道而发心工作。』
请问老菩萨:『你工作中,会有怨言吗?』
老菩萨…
《净土法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