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业力不可思议

  如本上人佛书著作-业力不可思议

  

  

  代序

  

  民国七十七年十月间‧南国气候‧乍凉还暖。

  

  有一天,笔者在路边看到一张海报:

  

  上如下本法师将于本月份某某日,一连三天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演讲,讲题为『正法的分辨』。

  

  久闻如本法师辩才无碍,过去的弘法讲座,诸如在台中慈善寺开示:『佛法对戒律的看法』,屏东中正艺术馆开示:『学佛的认知与肯定』,以及在其他地方的开示:『出家的功德与利益』,『从学佛开始到归依佛门的肯定』,『心地法门』‧‧‧‧‧等,据云听众均是人山人海。

  

  因为笔者服务公职的关系,他的每一场精采『人生哲学』讲座,均错过机会,这次乃决定抽空『一亲耳目』。

  

  那几天聆听『如本』法师开示,心中法喜充满,深感不虚此行,笔者返回工作岗位(按:笔者服务于高雄监狱,忝任科室主任),决定尝试邀请他,看看能否莅临宏法。

  

  语云:『火要照亮在黑暗的地方,雨要降在干旱的所在』,监狱可说是最佳的弘法道场了,蒙如本法师的慈、悲、喜、舍,在百忙中,慨然允诺此『甘露法雨』之行,真是佛度有缘人。

  

  十一月二日上午九时至十时三十分,位于高雄县大寮乡的高雄监狱『教诲堂』内,座无虚席,约有三百五十位受刑人,鸦雀无声地静心聆听『如本』法师的开示,讲题为:『业力不可思议』。

  

  在听讲中,偶尔传出哄然掌声,原来是法师的『如珠妙语』,赢得了『满堂彩』。

  

  当如本法师讲到:『祇要凡人尚未证道,天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时,台下的『新生人』,更是掌声不断,乃在他们的心声中,愿意透过佛法的忏悔,将来出狱后,做个社会上的新生人,诚如法师所言:『化业力为愿力』也。

  

  这一场九十分钟的精采演讲,句句珠玑,笔者除了录音转送台北一心圆有声出版公司发行外,特别再以文字加以记载成册,虽然就『事相』而言,此讲座是向监狱人犯开示,但以演讲之『理相』而观,此题材值得推广于社会大众,这次演讲的宗旨,具足有三大特点:

  

  一、 此次演讲,语调中没有一句『监狱』,『犯人』,『受刑人』等字眼,乃如本法师均以『各位同学』称之,以示在三宝功德感召之下,犯罪人或是社会上的自由人,均为志同道合,成为同参学佛者。

  

  二、 误触国法,深陷囹圄的受刑人,虽是有一道有形的围墙使之暂时失去自由,然因佛法僧三宝之加被,以忏悔之愿力,致使心中坦荡荡,重新做人,心无罣碍。反观社会上某些自由之身者,声色犬马,红男绿女,恣情纵欲,他(她)们心中也有苦闷的象征,乃自拘禁于『心之狱』的无形围墙,迷误了本性。由是此篇演讲,亦宜予『墙』外之社会人士普沾法喜也。

  

  三、 地藏经曾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

  

  因此,如本法师在此篇演讲中,提示道:『吾等众生,尚未证果,依佛法而言,均属不定业』,既是受业,则此项闻法,焉有墙里,墙外之别?

  

  基上结论,笔者随缘,有此福报,恭闻法音,不忍独享,乃征得如本法师的同意,随侍作『录音』暨『笔录』,以广为流布,虔愿大众,藉此法雨滋润,体解大道,同登净土,阿弥陀佛!

  

  惭愧白衣优婆塞

  吴正坤 合十

  

  

  

  

  业力不可思议(一)

  

  演讲:释如本法师 记录:吴正坤居士

  

  诸位长官!各位同学!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众生心地无明,受无明支配,不得洞彻诸法实相,生心染污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因而造作一切恶业,因造作恶业感召无量苦,如是起惑、造业、受苦,有如车轮辗转,终无止息。

  

  若能遇到诸佛菩萨,乃至知识的指点迷津,必能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趋向解脱之道,是故,善知识难遭难遇,要能与佛菩萨相逢,因而得闻佛法,实在真不容易,必须要累生累劫于三宝门中,广植无量福田,勤修三宝(梵语tri-ratna)事,方能遭遇佛菩萨的出世,乃至听闻正法。

  

  业障(梵语karmavarana)深重,知见不正,三毒炽盛,欲见佛闻法,困难甚困难,佛经称之为八难处,就是说,要亲近如来正法,由于自己的业障太深重,或知见够差,始终难与三宝真理相应,何谓八难呢?分别叙述如下:

  

  八难:

  一、地狱。

  二、饿鬼。

  三、畜牲。

  四、北俱卢洲。

  五、无想天。

  六、盲聋喑哑。

  七、世智辩聪。

  八、佛前佛后。

  

  地狱、饿鬼、畜牲三者难:

  属于三恶道,因为业障太重,很难见佛闻法,甚至佛法呈现在三恶道的面前,指导它,劝化它,亦然无动于衷,如隔千里,甚可怜悯!

  

  四、北俱卢洲难:

  在须弥山四周有四个大洲,东边的叫东胜身洲(梵语Purva-videha),南边的叫南赡部洲(梵语Jambu),西边的叫西牛货洲(梵语Apara-godaniya),北边的叫北俱卢洲(梵语Uttara-kuru)。

  

  北俱卢洲所感的果报,远胜东西南三洲,北俱卢洲其状方正,此洲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衣食自然,为着乐故,不受教化,是故,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因此,列为八难之一。

  

  五、无想天难:

  又称之为长寿天,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就是色界第四禅天的无想天(梵语asamjnika)。言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外道修行,多生此处,障于见佛闻法,不能了生脱死,故称无想天难。

  

  六、盲聋喑哑难:

  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法亦不能闻,故名盲聋喑哑难。

  

  七、世智辩聪难:

  世人使着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邪智聪利者,自高自傲,不易低声下气,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舍本逐末,背觉合尘,故名世智辩聪难。

  

  八、佛前佛后难:

  佛出现于世,为人天大导师(梵语sasta devamanusyanam),令诸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若有缘者,乃得值遇,因而一一得度,超越生死;若生在佛前佛后者,由业重缘薄,既不得见佛,亦不得闻法,重重障碍,遇佛甚为艰难,故名佛前佛后难。

  

  也就是说,我出生之时,佛早已入涅槃,无法见佛闻法,名为佛前难;我命终之后,佛出世人间,大转*轮,广度无量众生,我却不在人间,无法见佛闻法,名为佛后难。

  

  诸位同学们!业力实在太不思议了,我们造作何业!必然感召何等果报!这八难(梵语astav aksanah)之处,由凡夫无明造业所感召的不如意处,一切的一切,自作自受,别人顶替不得,是名业力果报平等。

  

  业力能障圣道,业力深能入大海,业力如枭雄,业力如枷锁,业力如洪流,业不能腐蚀法身慧命,从无始劫来,众生与无明为友,不能亲近三宝,不能以三宝明灯圆照无明,是故,因无明起不觉,因不觉而起染污之业用,随业所漂流,如是沉沦三界,终无止息。

  

  诸位同学们!业力虽然如洪流、如枭雄,是无明的流露,能障圣道,但愿力也不可思议,学佛者对三宝的肯定后,具足信心,终无退堕,以勇猛坚强的愿力,支持自己的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令菩提心圆成信愿、慈悲、智慧。

  

  业力由无明不觉之用,愿力为真如之用,无始劫以来,真如(梵如bhuta-tathata)与无明(梵语avidya)和合为不一不异;业力是由无明不觉所用,而愿力为真如之用,真如与无明两者互为相熏;真如熏习无明,可转无明为真如,普令圆证自性;无明熏习真如,可转真如为无明之用,因而流转生死;然而真如虽处流转生死,终无变异,故名不可思议,犹如摩尼珠,本具光明,虽有尘垢所染,若弃除尘垢,复本光明,光明毫无亏损;真如本具之光明,受无始无明所依附,因觉无明,真如本具之光明自然呈现。

  

  真如历劫不衰,始终一如,虽处六道,未曾有减;若处四圣,亦未有增。是故,真如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真如在圣者心中,永远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学佛者能正见真如体相用之实际,因而参修,必得净化无明不觉,无明不觉若识破净化,业力就匿迹无踪,无由而起,何以故?业由无明不觉而起故。

  

  正见(梵语samyagdrsti)无明本体无有自性,空幻不实,不生不灭,无念无住,了不可得,那么,无明何尝是无明,不觉何尝是不觉,无明不觉与真如乃迷悟染净之差别,更无有异。

  

  无明当下觉,无明是真如;真如不觉,真如是无明。无明与真如不一不异,迷悟染净有异故。

  

  学佛者,心地能正念诸法实相、空有不二、色心不二、中道义谛,那么,起心动念、行住坐卧、搬柴运水、施为动作,何尝不是真如之用!念念无染,即念念菩提,念念觉悟,头头是道,何尝不是佛法!一举一动,无非菩提之华;来来去去,无非无生法忍;于六尘境界,不即不离,如如不动;一切时一切处,触目无生,处处菩提,时时是道。

  

  道(梵语marga)不可修、不可证、不可得、不可住、无法捉摸,但是道又何尝远离你呢?道在你左右上下、一分一秒、从未间断,从未远离。是你迷了道,不明道、不悟道、不证道,只怪自己不了道,不是道迷了你,道一切时一切处,皆呈现在我们眼前。

  

  道之所以道,本不可言宣,非语言文字所能传述,道本非迷非悟、非空非色、非心非境、非长…

《业力不可思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万德庄严菩萨道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