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出家功德与利益▪P16

  ..续本文上一页是问我们是否有行菩萨道!要当菩萨的条件,是问我们是否有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人,方可堪称名副其实的菩萨。

  

  同样的道由,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播种,耕田不播下种子,永远都是荒田,五谷粮食无法收成;修行不发菩提心,等于不发愿成就佛道,没有种下菩提圣因,如是累生累劫修行,欲得成就佛道,遥遥无期,终无是处。

  

  出家剃度

  然能如愿以偿,又能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广度无量众生;因此,出家的功德与利益,就在自度度人,自利利他当中,逐渐圆满成就。

  

  出家修行安住于如来正法,观诸法毕竟空性,当下与诸法空性相应,一切烦恼空性不可得,因而证入涅槃。涅槃(梵语nirvana)就是解脱,涅槃就是诸佛之法性。涅槃之性,无苦无乐,是故涅槃名为大乐。

  

  涅槃乃金刚不坏身;一切众生烦恼覆障,不见佛性,以不见故,不得涅槃,众生不知道诸法自性空,所以没有办法脱离六道生死;出家修行能观一切诸法毕竟空性,空幻不实,无有定相,此人则能入道,证悟大涅槃。

  

  大智度论云:『一切诸观中,空观为第一;一切诸法中,涅槃为第一』出家修行,能观一切法无自性空,没有实体可得,本自空性;若能知道诸法空性,就能知道涅槃,若能知道涅槃,则能证入自性涅槃的境界,自性涅槃具足有无量性功德。

  

  出家修行者,最后的归宿,最后的终程,就是要证入自性涅槃的境界,一旦证入自性涅槃的境界,出家修行的宗旨,也就在此时此刻,大显光明,万德庄严,威德显赫,大放光芒的时候。

  

  证入涅槃的境界,是每一位佛门弟子的理想与归宿,因为证入自性涅槃,当下即解脱生死,远离六道轮回,断尽一切诸烦恼,所要办的生死大事,即告圆满成就。

  

  证入自性涅槃的境界,在成唯识论有提到四种涅槃的层次,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二、有余依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

  

  一者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真如理,随缘变造一切诸法,虽有烦恼垢染,而本性清净,具足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众生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无有分别,故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二者有余依涅槃:

  烦恼(梵语klesa)之障虽灭,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名有余依涅槃。

  

  三者无余依涅槃:

  烦恼

  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故名无余依涅槃。

  

  四者无住处涅槃: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故名无住处涅槃。

  

  发大菩提心,因而出家修行,坚持戒律,奉行如来正法,以大智慧力观照诸法无自性空,离种种妄执,契入法性而得解脱。 一切法空性或寂灭性,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所以要从一切法上去观照体认,而不是离一切法去体认的。从一切法本性空寂的深观来看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被销融了,可以依世间而出世间,而出世间也不离世间。

  

  出家修行,学佛的主要目的,在依缘起而体见法性,证法性,名为法身(梵语dharma-kaya),才能现证涅槃,成大菩提。若能当下现证涅槃(梵语nirvana),成大菩提,出家修行的宗旨,就达到彼岸了,所谓出家的功德与利益,也就在此时此刻大放光明,威德显赫,佛光普照的时候了。

  

  出家修行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是有无量无边的好处,被人类所肯定,所认同,大家才会踊跃发心出家修行;假使出家修行,没有什么功德与利益,没有什么好处,那又何必出家呢?出家岂不是多余了吗?何必多此一举呢?

  

  所以我们要明白,出家修行不但为了自己能够证入涅槃,得大菩提,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已!同时,也要兴起大慈悲心,广度无量众生,令无量众生,都能证入涅槃,得大菩提,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若能如是发大菩提心而出家修行,是名真佛子,是名正见出家,就不愧是大丈夫出家儿,能够堪任如来家业,荷担如来法身慧命。

  

  径山禅师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出家修行是要办我们的生死轮回大事,为证悟涅槃,得菩提而勇猛精进,是为了成就无上佛道而发心出家修行,乃是一件神圣大业;因此,必须具备大丈夫的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喜大舍之心,以及无量劫所修的福德智慧,因而累积成熟,方得如愿顺利出家成就。

  

  国王将相只能办好国泰民安,国强民富,但是对于出家修行方面,证悟涅槃,得大菩提,解脱生死轮回大事,国王将相就没有办法啦!国王将相能统理百万大军,统理全国人民上下,却不能统理自己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无法统理,当然要受起心动念所摆布、所控制,心不能自在;因此,国王将相也还是免不了受轮回生死之苦,也是凡夫众生之一,没有特权可免,也不能例外啊!

  

  国王将相是否有善根可出家?又是一个问题;他有福当国王将相,但未必有出家修行的福报;花花世界,五花八门,那么迷惑人心,国王将相对五欲六尘是否能看得破、放得下、跳得过,这一层又一层,重重难关,实在是难割难舍,又是面临一大考验,不是用嘴巴讲一讲就成了,要亲身实践佛法才是贵。所以我们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

  

  华严经里面记载:『唯有到达佛的境界,方能堪称大丈夫;等觉十地三贤位,以及凡夫众生,皆不能堪称大丈夫;能堪称大丈夫,唯有佛一人。』

  

  现在将华严经所提到诸佛显示七丈夫种,分别叙述如下:

  丈夫用。

  丈夫种。

  丈夫正教。

  丈夫勇猛。

  丈夫精进。

  丈夫智慧。

  丈夫清净。

  

  由以上一点一滴、一字一句、一段一篇、一篇一

  ,已经广说略说,

  述出家的功德与利益,意犹未尽,未能道出出家有什么功德,有什么利益,有什么好处,内心深感惭愧!吃了那么多的三宝饭,内心实在由衷有所愧疚三宝,以及檀那之恩。

  

  愿出家功德与利益,此书能够作为拋砖引玉为鉴;同时,也预祝社会人士与佛门弟子,能够正见出家修行的本怀,也能引发每个人的菩提善根,让菩提善根因而大展流露,使无量劫来的菩提善根,继续培养它、庄严它、让菩提善根早日圆满成就,因而证大涅槃、得大菩提、解脱生死转回之苦,是名庆幸。

  

  出家(梵语pravrajya)修行要具足福报因缘,福报因缘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创造的;在培养中与创造中而累积出家修行的福报。终了因缘一旦成熟,还是可以出家修行的。

  

  现在分别举出两位发心出家修行者,所得到的功德与利益,无量无边,不可称不可数,有不可思议的无量福报,现在就分别叙述如下:

  

  佛说出家功德经有记载一位王子出家修行的经过,此王子仅仅出家一天一夜而已!竟然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与利益;这位王子名字做鞞罗羡那,一生当中,皆与婇女共同娱乐,耽于色欲,难以自拔,因此,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这位王子鞞罗羡那贪着五欲之乐,在经过七天之后必定命终,假使不舍离五欲之乐,又不出家修行,此王子命终之后当堕于地狱(梵语naraka)。』

  

  这时候阿难尊者,依照佛所说的话,想要帮助这位王子的困境,直接就去找这位王子,阿难尊者到了王子所住之处,就将佛陀所叙述的一番话,转达给王子听,王子听了这消息,内心非常忧虑恐怖,愁愦不乐,此王子接受阿难尊者说的教导之后,当下化悲恸为力量。对阿难尊者说:『我绝对跟佛出家,在这短暂的六日,我还是照常享受五欲之乐,到了第七日之时,我再辞别家里的眷属,必定出家。』

  

  阿难尊者当下许可,等到第七日的时候,这位王子畏惧生死,毅然决然,来到佛前,求佛出家,佛陀答应了他出家,当下剃度落发,显露出家相,出家后一天一夜,勇猛精进,修持净戒,二十四小时一到即便命终;王子命终之后,阿难尊者不知王子神识往生何处?因而请问佛陀,佛陀回答说:『此王子鞞罗羡那比丘,畏惧生死地狱之苦,因而舍离五欲,发心出家修行一天一夜,严持如来清净戒故,命终舍报之后,生四天王天,为北方毗沙门子,恣心受于五欲之乐,贪恋五欲,与诸彩女相娱乐,在此天上寿命五百岁,五百岁寿尽之后;转生三十三天,做了帝释天之子,具受五欲极大之娱乐,与诸天妙彩女,恣情欢乐一千岁。

  

  寿命终后生于焰天王子,纵情于天界色声香味触之欲乐,在此天享乐二千岁;命终又生于兜率天王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目视相欲,心自厌足,常谈法语解脱智慧之事,在此天享乐四千岁。

  

  命终之后往生自在天上,做自在天王之子,受种种五欲妙乐,于彩女中纵情享乐八千岁;命终又生他化自在天,做他化自在天王之子,这是属于天上第六天,在此天上的欲乐很微妙,是以下五种天所不能及,生于这第六天中,受尽了最妙之乐,心极迷醉,具足享受诸乐胜乐,在于此天受大微妙之乐有一万六千岁。

  

  这位王子鞞罗羡那,仅仅出家一天一夜,就能得到这么大的福报因缘,于六欲天上七番往返,享受五欲(梵语panca kamah)彩女微妙之乐。鞞罗羡那比丘以一天一夜出家之功德,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于天人,受大福报之乐。

  

  最后生于人间大富贵人家,财富珍宝具足,也同样享受这个人间五欲之乐,岁月不留人,壮年已过,身心逐渐衰弱,畏惧生老病死,二十劫以前所出家的善根种子,此时此刻又开始萌芽,因而出家的善根又大展流露,观看世间无常,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开,诸法无非因缘生,诸法无非因缘灭,因此,当下果断,舍离五欲之乐,摆脱家眷之束缚,而出家修行,剃除须发,身被如来法服,严持戒律,勤修精进,守持四威仪,常行正念,观照五阴苦、空(梵语sunya)、无常(梵语an…

《出家功德与利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临终遗嘱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