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P2

  ..续本文上一页离心即无功夫。心佛相依,借口持念,耳闻,此乃用功之命脉处。

  

  ◎口念耳听心记数

  

  佛家有「多散众生数息观」,每个众生都是心散乱的,天南地北地乱想,这就离不开轮回六道;佛陀大慈悲,教我们不要乱想,断绝凡心,回归正念。怎样回归正念?数息是一种方法,但没有佛功德力,还是念佛好。念佛怎样念?平时你一面念还是一面天南地北地想,现在要叫它不要想;初步你听念佛的声音,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明明白白,心中念一句你知道一句,乃至百千万句,句句你都清楚。照这个方法念,久之怎么不得一心?如何不得三昧?「三昧」就是正定不邪思。

  

  ◎散乱念佛也成佛

  

  只要万事放下,执持一句阿弥陀佛,现前就能得到三昧,心归一了嘛!放不下,千念万念又怎样?当然也不是没有用,念念消罪障,念念也是在为成佛打地基喔!都是功不唐捐、德不虚弃的。不要以为千念万念得不到一心,就都没有用。句句都有用,这是真实的功德,连散乱念佛都能成佛道,怎么会没有用?远游浪子回家途中千步万步辛苦都未到家,但总是步步接近故乡,最后一步就回到老家。

  

  ◎身口清净带业生

  

  凡夫能做到至诚,诚之至极,那就是一心。就算你是下根之人,心很散乱吧!只要有个至诚心在,口中佛号无间断的念,那些散乱就没用了。就像你虽有贪瞋痴,但能至诚念佛、遵守佛戒祖规,又怎会造杀盗淫呢?我们凡夫就是要在身、口业上注意清净,虽意业不能清净,但是一定要把握至诚心。身、口不造恶业,以至诚心称佛名号,虽然念佛时心散乱,但因有诚心,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这就叫「带业往生」。

  

  ◎莫念烦恼专念佛

  

  你不要一面念佛,一面打着那些杀盗淫的妄想,那彻头彻尾就是贪瞋痴在作祟;这不是在念佛,简直是在念坏事、想作恶!错误啦!赶快摄心于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念佛对治烦恼敌

  

  你要理烦恼,烦恼上愈加烦恼,烦恼就变成魔鬼,变成杀人的敌手了。烦恼愈想就愈烦恼,世间有句话:「是非以不辩为解脱」、「退一步海阔天空」,理不了的。那怎样?当然要用方法对治,就是念阿弥陀佛回敬,万事平安。

  

  ◎一句弥陀法中王

  

  念佛功夫一直用不上,就应当生大惭愧心;自觉业深障重,方致多生障碍。惭愧心一生,就能发出至诚心来念佛。「一句弥陀法中王,杂乱纷飞也无妨;万里浮云遮天日,人间处处有余光。」只要能抱定至诚心,蓦直念去,保住身、口不造恶,虽散心持名,亦能「带业往生」。

  

  ◎制心一处猫捉鼠

  

  用功要加心力,制心一处。古人说过:用功要如猫捉老鼠,把全副精神聚在一起。你一面念佛一面想其他事情,当然愈念妄想愈多。一切妄想不要理它,应该做的事情你安排个时间,到时候做就好了嘛!何必老是找苦自生妄想?

  

  ◎一行念佛收摄心

  

  念佛时好好地念,其他的行暂放在一边。用这一行先把心收摄好;心不收好,身、口没办法安静。心怎样叫做收摄好?就是完完全全是觉悟、是佛念,不能有一点昏沉散乱。一昏散、无明,就造世间恶业障--大的来说是杀盗淫;小的来说是嫉妒障碍、我慢贡高,不知什么叫惭愧!

  

  ◎不念自念如妄想

  

  有人说:「好奇怪!念佛能不念而自念,这真是不可想象。我很想念都念不来,怎能不念而自念?梦都梦不到,人家讲了我也不相信。」那么请问你:你打妄想,叫它不要想它要想;好的不想,偏偏要想坏的,这你应该能领略到吧!妄想打熟了就能不想而自想,所以说念佛念到某一程度,就能不念而自念。以前是颠倒想,现在把它转过来念佛、念法、念僧;这一切都是利人的,自他快乐。你那些妄想、颠倒、烦恼,一切都是害人害己的,小而害自己,大而害世界国家;那都是自己的敌人,你还把它当好宝贝,舍不掉、离不开!诸佛如来这样慈悲来教化你,要你离妄想、离五欲,你还不愿意,这是妄想,不想而自想。

  

  ◎睡梦念佛功夫成

  

  你真能发起至诚心念佛,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日久功夫相应时,睡也是阿弥陀,那才可说没有空过光阴。你睡着了,仍能听到念佛声,这就对了;若一躺下即呼呼大睡,什么也不知,就是还未达圣境界。念佛功夫好的人虽睡眠中作梦,仍在梦中念佛,用功应至此境;时到功成,终能得一心不乱,入实相定,往生西方是上品莲台呢!

  

  ◎八苦定静真功夫

  

  用功要有真功夫,否则不必到命终才起颠倒障,现前只要有一点烦恼来,就什么功夫都没有了。这样怎么抵得住生死大苦?功夫要达到--在病苦中仍能有安身之法,到临死八苦交煎时仍能定静,那了生死方真有把握。「阿弥陀佛」这声圣号必要把握得住、念念不忘,才是真功夫呀!

  

  ◎执持圣号达一心

  

  「阿弥陀佛」这句圣号只要你能不断地执持,散乱由它散乱,到最后自然就能达到一心,不能执持谈何一心?何谓「执」?好比把一件东西紧握在手里。不但要「执」住,还要有恒心,不要让它掉了,这就是「持」。所谓「执持」就是「念念相继,无有间断」,就像上午念佛,下午也要念;今天念,明天还要念,这就是执持。平时要念,有苦难时更要念,念到大家苦难解脱方罢休!到那时则念未来佛,广于十方世界度苦恼众生。

  

  ◎至诚念佛必生西

  

  如果你身还在造杀盗淫,口还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样连人都做不好,怎可能念好佛?你能守戒:身不乱动、口不乱说,念佛又能合乎弥陀的大愿,这样决定能生西方。因为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至心就是至诚心;又能欢喜信受、好乐的执持名号,一句佛号念得法喜充满、清净安然。此时,世俗之情完全沾染不到,这样念佛,百念百生、万念万生,决定万修万人去。凡夫能如此念佛,就能往生西方凡圣同居土。

  

  ◎修行功果分四土

  

  如果你念佛已达一心,不为贪瞋痴所乱,证到阿罗汉果位,那就不是凡夫,就能往生方便有余土。证了罗汉果再能发菩提心度众生,不为尘沙惑所阻碍,以度众生的功德回向西方,就能往生实报庄严土。在实报庄严土修得清净了,就到上上实报--常寂光净土,与佛同住。四土完全依修行功果而分配,这是非常的公道,不会委屈人的。

  

  ◎一心不乱无瞋爱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就无我了。什么叫做一心不乱?被人家骂,你听进去能像赞叹你一样;被人打一捶,就像拍拍你的肩一样。没有瞋恚、贪爱这些烦恼,那就是定力,一心就是有这种不乱的定力。得这样的功夫,那多么自由自在!要想得此法乐,你就必要做到上述之功力。

  

  ◎功夫相应圣者心

  

  念佛就是要回归到自己本有的清净心,如果你能念到对世事淡然,不被它沾染,这就叫做「功夫相应」。功夫一相应,那你太伟大了!虽然还是凡夫身,但对一切境都是圣者的心念了。这没有其他秘诀,只要至诚多念佛就相应。

  

  ◎老实念佛净业成

  

  如何使意业相应?就是念佛的时候,不要理它散心、一心,就是安守本分,继续无间的老实念佛。从朝至暮,不论行住坐卧、穿衣吃饭、种种病苦、不如意事,一切逆顺境界,还是一声「阿弥陀佛」。假诸时间执持久了,功夫上了路就能任运而持。时候一到净业自成,不昏沉又不散乱,即可得到寂静轻安的法乐、证得念佛三昧。到那时妄想已成正智,愚暗有光明普照,智慧广开,任运行佛道。

  

  ◎佛我一如最净乐

  

  当我们将全部精神住在一句佛号时,「阿弥陀佛」四字听得清清楚楚;到达身心静极时,连四字佛号也无。亦不分何者是我、何者是佛,至佛我一如、物我不分之境,入于无相的佛国。唯念佛人才有如此最净之乐,世人无分啊!

  

  ◎打七念佛转凡心

  

  我们打佛七就是要克期取证,要先做到身不乱动、口不乱说,而后将心守好,在这七日中要有所成就。打七的作用就是要把八识里的坏念头打掉,如此才能把凡夫之心转为佛心,念佛即是转凡心为佛心。凡心可怜,佛心诚尊贵。

  

  ◎心佛一体互感应

  

  「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体而平等。由这个道理来说,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念佛其实就是念自己的心。佛是众生心中的佛,众生是佛心中的众生,众生念佛即念我们自己的心佛,还有不感应道交的吗?何况我们众生也是佛心中的众生,佛陀是大慈大悲,那会不慈悲他心中的众生?

  

  ◎因心念佛成果佛

  

  念佛就是念自己的心。当知因心虽是佛,但只是理即佛,未修功德,没有果佛的福慧相好,不是事相上功德圆满之佛。因此,念阿弥陀佛就是为了求阿弥陀佛--福德之佛加被我们,使我们因心能断恶修善,转凡心为佛心,将来也和阿弥陀佛一样成佛。这才是念佛的意义,也是念佛的目的。现在念佛修万行,将来命终往西方是为成佛果。

  

  ◎将心刻成弥陀佛

  

  大家只要好好把心专注在佛号上,是心念佛时,是心即是佛,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一念忘了佛号,与佛相背--背觉合尘,就彻头彻尾是一个迷惑众生。佛与众生同一个真谛实相性,法藏比丘有智慧,把自己刻出一尊阿弥陀佛;我们却聪明颠倒,将自己刻一个可怜凡夫像。念佛就是在造佛,一声声阿弥陀佛的念,就是一斧一凿的刻,把心刻成一尊阿弥陀佛来。迷惑众生压根儿既不知念佛亦不想刻佛,尘劫颠倒枉受诸苦,诚令佛陀无限悲伤也。

  

  ◎念佛法乐超欲乐

  

  要知佛者「觉」也,念佛当下就…

《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