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有分 第二集 国父纪念馆佛学讲座开示(82、7、10–11)编辑组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

  

  

    国父纪念馆佛学讲座开示(82、7、10–11)编辑组

  

  第一天 - 人佛一体

  

  总统府黄资政尊秋先生、台北市大家长––黄大洲先生、国父纪念馆高馆长、政府各界首长、社会贵宾、各乡父老,诸山长老、各位法师、老居士、大居士,以及诸位善男信女们:大家好!

  

  妙莲仗三宝功德,及各位信众发心护持,又承蒙全省诸位远从高雄、台南、台中、台西,以及宜兰各地都赶来参加,这正是「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亦即大家是特来护持佛法、助佛法宣扬,不是来听我说什么开示的。

  

  妙莲非常非常的惭愧,虽然出家有年,对佛法所学只是一点点,所行也只是一点点,不敢在诸位面前有所开示,只因大家有缘,共同在一起学习佛法而已。讲错的地方,请诸位先进们指教;假如有一、两句对的话,希望我们共同勉励奉行。

  

  一、莫负一体行人道

  

  今天晚上的讲题叫做:「人佛一体」。总纲来说,也就是人性与佛性同一体,体性平等,无有高下。有高下者是自我不发愤向上,夫复何言?

  

  以我们人的本性来说,人为万物之灵,又与天地并称为三才,这是何等的高贵尊严!其实我们人的体性与佛本是平等没有高下,也是「无上尊」;但事实上我们很可耻,与佛陀没法相比的,佛陀是无量功德圆满,我们有什么?我们从佛性中迷昧颠倒了,变成下劣凡夫,在事相行为上,我们太可惜没有做到与佛一样,这如何对得起佛陀、父母、国家、众生给我们生存之恩?

  

  我们凡夫智慧没有用在正思惟,事上没有培福德,更没有依佛陀的戒定慧向上发展;反而依着自己污浊邋遢的贪瞋痴向下堕落,连人的本位都站不好,弄得大家在一起不知共勉、互相协助,反而互相嫉妒、障碍,这样就太辜负本有的人性了。所以在事相功德上我们应该要迎头赶上,追到与佛平等,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否则太辜负了与佛平等一体之性,不羞吗?

  

  人性就应该要行人道,如果所行与人道相反,那人性就不叫人性。本来「性」是没有定名的,是随因缘而立名;你若能奉行五伦八德,那当然你是个有人性的人;如果与此相反,甚至做不合乎人道的事情,害国家、害人民,这就叫做兽性。兽性也有其范围,可是若做得超过这范围,那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那个人做的事情连禽兽都不如!」一个尊贵的人,却被骂做「连禽兽都不如」,这实在太对不起父母、祖宗,也对不起自己的灵性了。

  

  行人道之人性就是天性,实在也就是佛性,所以人佛是一体、没有两个。既然明白了与佛一体,就应该要行佛事,怎可行魔事,违背本有的灵性呢?生而为人就决定要奉守人道,这没有讨价还价的。一个人不行人道,坏起来时真是不得了。我们平时讲老虎毒、蛇毒,不错!虎、蛇是毒,但老虎究竟吃了几个人?蛇咬了几个人?人要是坏起来,那比虎、蛇真不知要毒多少万倍?所以人决定要行人道,保持人性升华,进取佛道以完成事修功德,真实达到平等一如、尽九界同归一真,则诚所谓:诸佛度众生之大事毕矣。诸君大德,我们能胜任人道,同时发广大菩提心,则人道升华即是佛道,佛道圆满即是佛果成就。

  

  二、化度世人须佛教

  

  我们想要国家强盛、人民安宁,那孔孟之道不能不宣扬。孔孟之道在二十世纪的今天是人间的真理,我看再过个二十世纪、一百世纪,还是真理––做人的真理。在人道来说,我非常敬佩孔孟之道;可是以佛学来说,虽然将人做好了、尽忠尽孝,这就是完美的人了,但还是离不了人生苦。有生必定有死,生死之苦不能除,这就是人生的无量大患,何况其中还有病苦、求不得苦、怨憎会等无量苦?佛陀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其实人只要到四十岁后,就知道人生是苦了;没到四十岁,你还错觉世间好快乐!

  

  以苦为乐,这就是愚蠢的凡夫;做事情都是要占便宜,这就是小聪明的凡夫。佛道又是怎样呢?吃亏给自己,好处给别人,一切以利人为前提,讲感谢(善意),不讲报复(恶意)。今时人道不能遵守又怎么办呢?这就须要宗教了,宗教之中尤其须要佛教。因为佛教讲慈悲是无限的,人佛一体、众生平等,叫你宝贵自己的真性;你只要依照佛法的戒定慧修,将来也能决定成佛。我们人有心嘛!什么是佛?心就是佛;什么是心?佛就是心。什么心?清净心、最圆满的心。什么是恶?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一切我要占便宜,吃亏是别人的。如果大家都这样,自身都好不起来了,国家怎能安乐、怎能好?要想好,只有改凡心修佛行。惟愿世界所有领导人能推展佛行,转人间成佛国不是难事。

  

  希望我们这社会还是要以佛学来化度,不以佛学来化度,社会要想平安、和谐、无争,怎么可能?佛法有什么好处呢?叫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要诸恶莫作,世界才平安;一定要众善奉行,大家才有福慧。敬请在座诸位长官父老们!大家若共同来修佛法,是我们国家人民万福。

  

  三、止诸恶业作众善

  

  修佛法,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向那里下手呢?其实佛法何止八万四千法门?无量的众生各有不同的心,佛陀就有无量不同的法。举要言之,其实八个字就可将佛法概括尽了,就是刚才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再收摄起来,就是一个「戒」字。戒,犹如国家的「法」,国有法、家有规,一切的团体都有规则,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大家若不守法,国家糟糕了;学佛的人不守戒,等于人不守法一样糟糕,众生有难!

  

  「戒」字在佛法的意义怎么讲呢?叫止、作。「止」就是诸恶不能做:不但大恶不能做,小恶也不能做。「作」就是做诸好事,善决定要做到:不但大善要修,小善也要修。不要以为善小而不为,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日积月累就变成大善;小恶天天累积就变成大恶。

  

  「戒」之一字就是叫你不但不能做大恶,连小恶也做不得;不但要修大善,小善也要修。你能修小善,将来才能修大善;小恶不断,将来你就做大恶,害国家、害人民。所以你做恶固然犯戒;如果不行善、不利益人,那也是犯戒––犯了不奉行、不精进的戒。戒要执持:不作诸恶,奉行众善。

  

  佛陀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固然是不要害人、要利益人;实在说来,完全是利益了自己。因为利益人,得到好处的还是你自己;你害人,别人有福不见得就被你害,可是最后还是害你自己。你不爱人,总要爱自己吧!你真能爱人就是爱自己。大家要宝贵、尊贵自己。为什么要尊贵?体性与佛一样嘛!应该要无条件利益一切人,最低限度不能害人。

  

  四、勤求佛法开智慧

  

  我们说人与佛一体,体是什么呢?若讲起来,对佛学没研究的人是不容易懂的。但一切学问,初学、初听的时候,怎可能一听就懂?除非是神童、再来人,否则普通人不会一听就明白。但是「功不唐捐,德不虚弃」,这次听不懂,可是佛法一进入耳根就种于八识田中,佛种子就种下去了,下次再听时不但会懂,还勉强能行;不但能行,还能得佛法真实之受用,这就是佛法最高贵之好处。

  

  千万不要害怕今天听不懂,明天就不来了,那永远都不能懂、永远没智慧!你要是今天听不懂,明天再来;明天听不懂,后天再来,反正有生之年都要在学问上追求。人生活到老要学到老,学到老还有好多学不好,应该要有这种心来学。愈是不明白愈要追求,追求、追求就会明白了。因为你的心性与佛平等,你有大智慧、大福德嘛!只是被历劫以来凡情所做的事情湮没罢了。

  

  好象厨房的玻璃,不但有灰尘还有油烟,将玻璃的光明遮蔽了;不要紧!用清洁剂擦嘛!一次擦不了,多多地擦就会光明了。多多听闻佛法、修佛法,将来业障消,你智慧光明就有了;有了光明,自然就会断恶修善。为什么?修善使大家安乐嘛!做恶使大家苦啊!只要开了智慧,就不愿意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所以要受教育,明白道理就不会做糊涂事了。

  

  不过小聪明是用不得的,小聪明就是只要利自己就好了,甚至为了利己而不择手段害人。其实你害了人就害了自己,若把这知见弄清楚,谁还愿意害自己?不会的!所以最重要的,人还是要亲近善知识,受正智慧的教育。那些邪教育、邪学说害死人,千万学不得!万万做不得!

  

  五、真如理体是自己

  

  复次,体者理也––本原真理,真理就是万物的本体(万物含概情与无情)。这只是强立一个名,究竟它是什么样子呢?能拿出来看看吗?不可能的!它是无形无相的真谛之理,凡夫眼怎能看到?就像盲眼的人,一点东西也看不到。看不到就没有吗?事实摆在那里,怎么没有?真理是决定永存的,它亘古今而不变,先天地而有,不随着天地消灭。约时间来说,前无始后无终;约空间来说,广大无边际。佛体是如此,凡夫的体也是如此,无二无别、平等平等;但这要佛眼才能洞悉啊!其实凡眼也见、手也触到,就是不知,奈何啊!

  

  真理在凡夫来说就是我们的清净心,不是污浊邋遢的妄心。那我们凡夫能不能感觉到这清净真心呢?告诉诸位!平时我们无量无边的妄念,压根儿不能剎那停止。妄者虚而不实,若真实怎会消灭?这就须用至诚心念佛,才能消除妄念。就在前妄念已断,第二念未生之中,那一剎那的心,空空寂照、照寂空空的同时,就是清清净净的真心。凡夫功夫相应时只能微微领略这一点点,再多就没办法领教了。当然,你能穷追不舍、精进不懈,念寂情亡,真心全现、湛然不动。

  

  你想全体领略、全部承当吗?容不容易呢?容易到极!那是你本有的,就是你自己嘛!「体」者就是真正的自己,在佛法叫做「真如」。「真」者真真实实,不随三世所变迁;…

《往生有分 第二集 国父纪念馆佛学讲座开示(82、7、10–11)编辑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