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者能随缘变现一切法,这是说第二义谛,第二义谛是讲诸法因缘生。第一义谛呢?不是缘生法,缘生就缘灭嘛!缘生有始,缘灭有终,有始有终那是假的,不是真理。真理是无为法,法尔就是如此;事相上就不是自然的,是落于缘起因果。因此事相上不能讲自然,要在因果上讲自然;有良因必感好报,不会有苦果的。这是自然的道理,法尔的真理啊!
六、修因感果缘生法
因果,比如两手一击就会发出音声,这是自然而有的。我们的手有没有声音?没有,你把手拿来化验分析也没有,一击就自然有;因果自然就是这样,自然如是。你修好因决定感好果,快乐的好果是自然而有的;你做恶遭恶报受苦,那也是自然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是未报,时间没到。」善人还没享到长寿、富贵的善报,那是时间未到;时间一到,决定有报。皇天不负苦心人,诸佛菩萨绝对是大慈悲,只要你做善事,功德永永远远都存在的;做了恶事,不管跑到天上、地下、大海里,终究无处可逃,到时自然要受恶报。
我们有与佛同一体的佛性,只要能修四摄六度种种佛法、修超人之道,将来你因圆果满就成佛。你守五戒:仁义礼智信,你就暂住于人的本位;若违反这些,那就失去了人的本位。你能行十善就会升天。一切事物都含概在因果之内,都是修因而感果的。
佛法是讲因果不讲自然,「自然」并不合乎佛法的道理。佛法讲什么事皆因缘所生法,那有自然的?那「因」又从那里生呢?从本体、无性而生。佛法讲无性,是指一切事物无性;因为一切法皆是幻化,现前虽有而不真实,但不是说什么都没有,无性之性才是真正的本体。好象海水本是平静的,为什么有波浪?因为有风,风吹海水打起浪来;若没有风的「缘」,就没有浪了。虽有浪,浪是假有,当知浪的本身是水;凡夫人性也是如此,若破除无明风,就回归无性。无性即空,空即实相,实相即是法身佛。
七、空色不二真俗谛
以上所讲的人性、佛性,虽是二个名词,其实同是一个理体。体,到底是什么呢?告诉诸位!佛法的真谛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相是第二义谛,也就是俗谛,皆是虚妄的假法;但在虚妄之法上应了解到当体不可得,那就叫做空,空才是真真实实的真谛。「空」有二义,请注意看下去!
空,并不是没有,一般人以为空就是没有,不错!茶杯内没有茶当然是空的,但佛法所说的空不是这样;空才是真实有,正因为茶杯中心是空的,才有它的用。就像太空,如果太空的「空」也是没有,怎么还有「太空」这个名词?太空正因为它是「空」,所以才有无量无边的银河系星球、山河大地。如果不是空,试问一切山河大地又在那里生、存?一切法从空缘生,因空而有,空包含一切法、长养一切法。记好!空是名词,并不是空无没有之空。
又正因为虽明「色即是空」,更要明白「空即是色」,空是第一义谛,有空才能生一切法。因此,第二义谛不能离开第一义谛,离开第一义谛那里有真理?事相没有了根本,恍恍惚惚、飘飘浮浮的,就会随着因缘而散灭。所以我们最宝贵的就是有一个真理,真理就是空性,也就是佛的性、人的性。但千万要记得「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有人以为这一切是活生生的事实,怎么说它空呢?我们要正确了解佛法,不要把佛法错解了!空,不是在没有的地方看,是从有的地方去看空。空是指本体无形了不可得,非是因缘生法;缘生法现在虽有是假有,虽是假有,有它的功行在。如茶能止渴、饭能止饥,茶饭不是真的,否则到了肚子,茶老是茶、饭老是饭,怎么变化营养?就因为它是假的,所以能变化,有假的功用在。
佛法一面讲空,一面在事相上抓得紧紧的,告诉我们要断恶修善。不是讲空,就随便干坏事:「空了嘛!做坏事那还有地狱?」不是这样邪说!当知空中有地狱、空中有天堂。因为空才有,不空就没有,这地方差之毫厘,谬以万里。佛法叫人一切看破,为什么还叫人精进呢?看破是叫你在财色名食睡上看破,不看破就有苦,看破就能放下,放下你就自在;当下就自在,那还等到明天?噫!我们不都是很聪明吗?为何于此又糊涂呢?
八、凡夫成佛是本分
虽然十方有无量的众生,我们也是各有各的凡夫心;其实大家都是同一个体,同一个心。真理只有一个,好象太空只有一个;但是你有你的房子空,他有他的屋内空,各人家的房屋内都有空,其实你房里的空就是太空,没有太空,怎么有这座国父纪念馆的大厅堂?大家现在坐的空间就是太空之空,离开了国父纪念馆的空,也没有个太空喔!馆在太空内只是一些些极微耳。
太空是一个,但分成无量无边的空––我们的口有空、鼻子有空、耳有空,乃至毛细孔都有空,无量无边的空都是一个太空、都是同体。
诸位!我们说到这里应该都明白,无量的凡夫心都是佛种子,现在之所以当凡夫,就是真如(佛性)颠倒了;我们要把它顺过来,好好修佛法就能成佛。人佛一体,成佛不是分外事,是本分应承当的。有人这么问:「能不能在一、二个钟头内,就说到佛法的真谛?」那需要一、二个钟头?一句话就说到了:「凡心就是佛!」你不要当自己是凡夫,你就是「真谛佛」嘛!这一句话即是真谛,明白了吗?俗谛虽有是假的,真谛虽空即是无相之实性。
祝福大家将来都要成佛!祝福大家同成佛道!成佛道你才快乐,祝福大家快乐、快乐!
时间已到,今晚你们闻到了佛法,即使来回有塞车拥挤的小小苦,但是终生受用;不但自己受用,你的父母,乃至整个的国家、世界都能受用。我们要想世界安宁,大家要学佛;大家不学佛,永远不能安宁。最后祝福大家晚安,平安回府!
第二天 - 孺慕故乡
陈院长履安大居士、王副院长金平先生、各位长官,诸山长老、各位法师、诸位老居士、大居士,及诸位善男信女们:大家好!
一、三界有苦极乐无
昨天晚上所说的是:「人佛一体」,今天晚上要讲的是:「孺慕故乡」。
「孺」者幼童之通称,「慕」就是一种向往,至心希求想要达到,犹如幼子思念父母那样深切,所以叫「孺慕」。想到那里呢?到我们故乡。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由于时间宝贵,就不说这些了,我所要讲的是佛法故乡。
诸位!我们的故乡到底在那里呢?直接了当、不拐弯抹角的说,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之正西,相隔十万亿佛国土之外的一个世界,叫做极乐世界。这是一个只有最极清净快乐,无有众苦的世界,所以经云:「彼佛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彼世界没有苦,我们这世界却充满种种苦。这又怎么知道呢?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佛陀早在三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不但这地球是苦,其实三界都苦,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是指除了我们所住的欲界,还有色界、无色界,那是属于天界,都是苦。人间固然是苦,天上也苦喔!
对佛法没有深入了解的凡夫俗子总认为:人间虽是苦,天上是最快乐的呀!可是以佛法的观点来看,天上之乐比人间还要苦。就像常有一些信众告诉我:「老和尚!我们贫穷好苦喔!」贫穷当然是苦,你知不知道富贵比贫穷还要苦?他们说:「富贵人比我们贫穷人还要苦吗?」那当然!因为你没有富贵过,不知道富贵之苦。你现在想要富贵,可是到了富贵的时候你就知道:还是贫穷好!因为富贵确实比贫穷还要苦。
在生活方面,富贵当然比贫穷好一点,但是苦起来时,就比贫穷人感觉更加苦。天人之乐固然乐,到了五衰相现时,那种苦比欲界人还要苦。这很容易了解,就像八年抗战的时候,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逃难,他们那种苦比贫穷人苦得太多了。因为平时都是娇生惯养,一到做了难民,逃也逃不动。
难民的命那比得上一只蚂蚁呢?所以俗语说得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台湾的青年有福报,没做过难民。过去八年抗战以及内战,这些战争之苦我却是受够了、尝够了!每一回忆起来总是倍感可怕,不禁仍有余悸!
二、止恶修善求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人有生苦、老苦、病苦,还有人人最怕,也是最难解决的死苦!这是一律平等喔!不是富贵就可不死,永远享受人生,没有这回事!除非你回到故乡才可无量寿––永远不生不灭。说到生苦,刚出世的婴儿虽不知道生苦,但我们从每一个胎儿出生的时候,总是哭叫「苦哇!苦哇!」可以领略到苦的滋味。圣人有喻言:婴儿出胎犹如从大山小洞口缝中钻出之苦。
有一次,我问一位信徒,她是产科的护士:「刚刚出世的孩子总是哭,有没有不哭的?有没有笑的?」她说:「不哭是有,但要把他打哭。」为什么?「因为如果不哭,呼吸力不够,所以要打哭。笑的婴儿就从来没有见过。」这是证明有生苦。
病苦大家都受过了,没有人不怕的。老苦,虽然青年人还没有老,但是看看年老的人,吃也吃不动、走也走不快,一切都不如人,就知老了苦。还有死苦,一死,金银财宝、名利富贵,这一切都带不去;辛苦了一辈子,积了很多的财产,一点也带不去,空忙一世,这是多么伤心!为何不即早布施修福呢?太愚蠢了!有钱不舍的人就能永久富有吗?你自问可能吗?不可能啊!
人生是苦、无常,大地山河是不是就能长久、万万年呢?不是的!佛陀早告诉我们:「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一切都是无常的,这是我们最苦的地方、最要改良的地方。切不可再懈怠啊!今天修已迟了,你还胆敢待明日?
有没有方法解脱,不再受苦呢?有!我们释迦佛之所以出生在人间、成长在人间,就是要解除我们生老病死,以及人世间互相残…
《往生有分 第二集 国父纪念馆佛学讲座开示(82、7、10–11)编辑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