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生净土▪P7

  ..续本文上一页国者,也可消业往生,便不易为人接受。那唯有强调依靠弥陀本誓愿力的救拔,以及密乘神咒的加持了。

  二、多消少带最可靠

  根据我在第二天晚上所讲净土既有四种,那么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就没有一人不生净土。可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须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方能往生。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呢? 根据《无量寿经》所载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所说,只要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乃至仅仅十念称名,也一定可得往生,这是由于阿弥陀佛愿力加持的缘故。可是,如果根据《阿弥陀经》则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念佛未得一心不乱,加上善根浅,福德薄者,就不能生弥陀的净土。《无量寿经》的十八愿说,除了犯五逆罪及诽谤正法的人,一切众生凡是欲生彼国者,都得如愿往生。然在《观无量寿经》却说,五逆十恶之人亦为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收为极乐国土的下品下生。因此,在净土法门中就产生两派观念:一派是至少人人可以带业往生佛国的下品下生,另一派认为往生之时业障必已消除。

  曾经有一位老先生向我预约说:「师父啊!当我死后,我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如何去?」「师父要帮助我。」「谁先去?」他想了又想说:「师父,当然是你先去。」他是盼望我赶快往生,然后带他同生西方净土。其实只有阿弥陀佛才有这种力量。《无量寿经》说,那是因为久远劫前,世自在王佛的时代,有一位法藏比丘,他是阿弥陀佛的因地菩萨,早已发了这种誓愿,愿在成佛之后成就清净国土,接引一切众生。

  所谓「愿生西方九品莲」,意思是说,九品莲花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将凡夫众生接引而去;莲花化生的世界,既是凡夫生存的世界,当然还有烦恼,这就是带业往生,而不是消业往生,须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救拔,虽然自己修行不够,不能解脱,但还可以往生西方佛国净土。其实能有九品莲花,纵然是下下品莲,也比没有的好。

  如果我们的信心不足,时常存著:假如真有西方极乐世界,嗯!也可以去看看。于是半信半疑、半推半就之下,跟著别人行善、念佛、修供养布施。请问这种人是否能生西方净土呢?当然可以,不过只能往生在净土的「边地」,什么叫作「边地」?是胎宫、也是莲胎,这是指莲花尚未开,以相当长远的时间,坐在莲花胎中,既无罪报,福如天国,就是缺少闻法修行的机缘。

  虽然说,临命终时,十念弥陀名号即可往生净土。如果我们平时不信佛、不念佛、不修供养、不种善根,仅靠临命终时求愿往生是太冒险了。生前不念佛,临命终请助念团来助念求往生,当然也有用,毕竟不如自己及时念佛更可靠。我们必须在一听到佛法时,不论年龄老少,均应马上念佛、持戒、修供养、种善根、修福德,才有往生较高莲位的希望。

  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可自私自利仅求自己能往生净土就好,而不管这世间还有许多的众生在苦难之中受折磨,我们要以慈悲和智慧来帮助救济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实践菩萨道的三聚净戒。

  古代祖师们解释弥陀经中的「善根、福德」,是要众生多念佛、常念佛、勤念佛。所谓「念佛」也有两种方法:1.用口出声念,是有相念佛;2.用心思惟念,时时刻刻与佛的慈悲和智慧相应。不论出声不出声念佛,念念与佛相应,方谓之真念佛;工夫深了即成实相念佛、无相念佛。有相念佛尚是带业念,无相念佛,即成消业往生。

  其实准备带业往生的人也须学著消业,一点一滴地慢慢消除,此生虽没有办法全部断尽所有的罪业,罪业消得越多,则莲品的位子也升得越高。否则,连想得到下品下生也会有问题了。

  记得在一星期前,有位女居士前来请问我说:「师父,有人说定业不可转,如果是真的如此,则我们忏悔、念佛、修善都没有用了,反正该受的果报就是要受,修行根本没有用,是不是?」我问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父亲已病一年多了,我什么都做了,譬如到庙里烧香许愿,替菩萨装金身,也供养了僧众,请他们诵了《地藏经》,拜了水忏,也积极地参加了梁皇宝忏的法会,可是我的父亲并没有好转起来。」「你父亲现在多大年纪?」「八十三岁。」

  接著我告诉她:「业」虽然有定与不定的问题。可是「罪性本空」,罪业的本性是空的,只因为你的心不空,所以会受报。如果你的心已实证诸法无我,则无罪、无业,当下即是解脱。

  于是她要我教她父亲心空的方法,如果心空业消,病就应该好了。问题是她的父亲能够观色即空吗?能够观法无我吗?若不能则心不空,业也未消。如影随形走,不能说只要身体而不要影子。除非心无执著,既无分别,也没有心,无心就无我,无我当然亦无罪业的果报体了,一旦心病医好,身体的病也会转好,这是消灾延寿的最高法门。这位女居士听后非常地高兴,希望赶快回家告诉她的父亲,心空就可消业除病的好方法。不过,我也告诉她,若依念佛法门,纵然未得心空,也能业消病除。

  对凡夫而言,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在生时勤于念佛,勤修供养,广种福田,以报恩的观念来消自己的业障。这也是我们法鼓山提倡「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用此来协助凡夫多消一点罪业,生前多消一分罪业,西方的莲花品位,也就跟著升高一点、长大一些。(一九九三年四月二日农禅寺清明报恩佛七第六晚开示)

  西方净土与人间净土

  一、清明报恩佛七开示一

  (一)环保餐巾

  在斋堂里,为了提倡环保,以耐久的棉质小手帕,代替餐巾纸,使用过后,清洗晒干,继续使用。不仅在佛七期间使用,佛七圆满,带回家去,再到农禅寺时,仍请随身带来,并且希望诸位,到其它任何地方用餐,也都养成用环保餐巾手帕与环保餐具随身携带的习惯。佛七期间,手帕免费结缘。平时来寺须请提供成本用钱买,用到不能再用为止,如果即用即丢,那又违反惜福有福的道理原则了,物尽其用,不可浪费糟蹋了自然资源。

  (二)时时处处一声佛号

  今天是星期假日,可能有很多随喜菩萨或你们的亲友来寺参加念佛,可以见面,但不可谈话。昨晚我已开示过了,你们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地方,心中口中只有一声佛号。在佛殿上绕著经行是出声缓慢念,坐下之后,先以出声快念,越念越快,然后止静,则用默念。出声念时不论快慢,均应把心置于佛号,随众念佛;默念之时,也以同样的速度用心默念。若你独自在工作、经行、喝水、吃饭、上洗手间,也无一处不是念佛的时间。

  (三)社会福利

  下午四点,台北巿的黄大洲巿长等,特来看我们,我们代表农禅寺信徒的全体大众,将一年来零星捐入的社会福利善款,分作三笔捐出:1.台北巿政府的社会局,2.农禅寺直属地北投区的社会科,3.法鼓山所在地金山乡的消防队。这三个单位大约有十数人来寺参加受捐仪式,由黄巿长代表受款。这是我们佛教徒为社会提供的奉献,包括你们诸位在内的本寺全体信众,因此也获得无量功德。

  (四)难修易修

  念佛是易行的方法,也是难修行的方法。所谓易是指的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就能修行得力。所谓难是指的要念至心无杂念,日夜二十四小时不离佛号,那是念佛三昧的完成,就很困难了。

  (五)午餐后休息片刻

  我们早上四点起床,晚上十点休息,只有六小时不到的睡眠,若是体力很弱感到很困的人,在饭后,工作结束时可到寮房躺下来休息二十分钟。与其下午打瞌睡,不如先去睡一会。如果不想餐后去休息,在佛殿上可以拜佛、经行,不可游荡、谈话。有好多随喜念佛的菩萨们,请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念佛,不要交谈,以免影响他人用功修行。若想说话,回家再说。

  (六)只念佛不说话

  精进组的菩萨们,佛七期间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绝对禁语不讲话。

  禁语的原因有二:1.内心的话不须向外说,养成不脱口而出的习惯。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禁语是教我们不仅谨言惜语,而要话到嘴边也不说,有了烦恼向内消,就不会影响他人,也不会苦恼自己了。2.我们是来念佛修行的,平时话说得太多了,心中胡思乱想的事也很多,好不容易有此七日专心念佛的机会,实是难得的因缘,应好好把握,那有那么多时间来说闲话。

  第一晚我已说过,在任何时地都应该念佛,无论出声或默念,心中只有一句佛号。听到别人说话,或其它噪音,心中要一边念佛一边观想那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用不同的声音念佛,看到的一切形相,都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听到的一切声音,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

  如果你不小心地说了一句话,或者心中也忘了念佛,马上要起惭愧心,告诉自己:我是来念佛修行的,不是来听人说话、自己杂语、胡思乱想的。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起惭愧心,纠正自己,渐渐地自然就能专心念佛了。

  (七)以惭愧心念佛

  时时刻刻用口念、用心念。用自己的心,照顾自己念佛的声音和念佛的心。照顾就是观照自己是否正在念佛。一旦发现自己离开了佛号,马上要提起惭愧心,再把佛号提起来。所谓惭愧心,并不是要我们非常地难过悔恨,而是知道之后立即改过就好。当然,起了惭愧心以后,就是忏悔,如果知过不能改进,就要用忏悔心来拜佛了。

  (八)如何回向

  另一观念告诉诸位:发现许多人,成天念佛,也常常回向。有的人念佛,希望为自己消灾、满足一种心愿,有的人念佛,是希望家人或自己的事业成就、业障消除、家庭平安、身体健康,希望以念佛功德回向。

  回向现世利益也是正确的;不过在此七天之中,不要时时做回向,因你们来参加佛七,已有回向的心,而且每天念佛功课告一段落会唱回向偈,每天晚上又有大回向,所以应该不断地念佛,不可老是做回向而误了念佛的时间…

《念佛生净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为甚么要做佛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