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圣严法师教禅坐▪P11

  ..续本文上一页医,以前他也很怕自己会生养到智障的子女。但自从他成为一个智障学校的义务校医后,才发现智障的孩子,其实也有非常纯真和乖巧的一面。师父前天开示要把智障儿当菩萨看待的自动还债观念,他觉得他在他的工作中得到了印证。 

  

  另有位师兄因事业投资关系,经常前往大陆,发现正如师,, 父所说,大陆的人更缺乏身仪、口仪和心仪,比台湾的人更没有礼仪。他发心要把在法鼓山所学到的禅心、佛心带到大陆去弘扬。

  

  我们每个人都有太多的烦恼,断烦恼便成了一项最重要的课题。如能做到不要太重视自我,不要太主观,以空无的观念去对应烦恼的现象,并把心胸打开,去无限的包容、做平等的关怀一切人,相信将如师父所说,我们会体验到「烦恼就是智慧的泉源。」

  

  第七组报告:往住坐卧皆是禅

  

  我们这组的成员,来此之前,跟社会上大部分的人一样,对佛教不了解,经这三天的学习,对佛教有了比较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回去之后,将尽可能把正确的讯息,传播给我们的社会。

  

  经过三天的禅修熏陶,有些粗略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打坐在心理上有助于培养定力、专注目标和掌握自己。

  

  (二)长期持久的打坐,可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来应付繁忙的工作和生活。

  

  (三)在工作上应建立一明确的观念,即是「有部属才会有主管」。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较懂得尊重人,对于和部属相处及领导有很大的帮助。

  

  (四)我们都知道行、住、坐、卧皆是禅,这三天中学到的经验是,当快步经行时,不但要勤,且动得俐落;慢步经行时,不仅要慢,且慢如蜗牛。人生正是如此,顺境来时如快步经行,痛快无比。逆境到时,却仿如蜗牛爬行,漫漫长路无止尽。但无论顺逆都不要忘了要如师父所说的:「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师父结语

  

  安全的方法与正确的观念

  

  从第一届社会菁英禅修营开始,就有关于禅修营名称及饮食方面之建议,但是我们一直未有改变,是有原因的。

  

  每一届禅修营报名的人数都很多,限于法鼓山的人力及场地等等因素,只能录取三、四十位。各位均是从众多报名的人当中遴选出来的,确实是带动社会发展及进步的菁英。

  

  有人提到这几天被照顾得太周到,希望也有动动手的机会。其实过去三届都有象征性的请学员菩萨们扫地、抹桌椅、擦玻璃窗等简单的事,可是发现大家似乎不会做,做得并不好,比如说,玻璃窗越擦越模糊;而且因为要工作,没有休息,结果一上课就打瞌睡。所以这一届就取消工作,让各位菩萨在这三天中接受完全的服务、招待,以便好好地学习。

  

  三天下来,已有人发心要做义工了,这是被人服务后,惭愧心出现,自负心减少之故。今后不管你们是到法鼓山的农禅寺或到其他什么地方做义工,这个禅修营的举办,已算是成功了。

  

  有一位菩萨建议,在禅修营举办前,先在媒体上做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以便来参加。这可千万使不得,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报导,但不能做广告。

  

  我是秉持将自己所懂的佛法,来会通世间法,以生活化的方式,传授给大众,我个人特别强调,要以「安全的方法」和「正确的观念」并重,方法是佛法的实践,观念是佛法的方针。用佛法的实践和方法指导世间的平安与净化,是我多年努力的一点心得。

  

  有人询及社会菁英禅修营结束之后的后续修行问题。各位如有兴趣,以后可以参加禅七的修行。将来法鼓山建设好了,会一个梯次一个梯次、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定期举办。在法鼓山未建设好之前,农禅寺也有定期的禅修活动。农禅寺的环境没有法鼓山这回禅修营的理想,各位如欲体验苦修的滋味,欢迎到农禅寺来。

  

  (本文由苏丽美居士从录音带整理成文,再经圣严法师逐字逐句三番删修,定稿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圣严法师教禅坐》第四篇 结营前的综合讨论 完

  

  

  

  第五篇 禅修的功能

  

  菩萨的意义

  

  诸位菩萨,我谨代表本禅寺欢迎诸位来参加我们的华人社会菁英禅修营。

  

  今天课程的重点有两个:第一是禅坐的方法和概念,第二是禅坐的精神和功能。我们会让诸位学会打坐的基本方法,也能获得正确的禅修观念。至于禅坐的精神及功能,有三个层次:一是自我肯定;二是自我提升,又叫作自我的成长;三是自我的消融,完成自我的消融,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了。

  

  我称诸位是「菩萨」,诸位一定很不习惯,因为一般人印象中的菩萨,是供在佛龛的偶像,诸位怎么可能是菩萨呢?其实菩萨的意思是对自己用智慧化解烦恼,对他人用慈悲救济苦难。有智慧使心中不起烦恼,有慈悲使心中没有敌人。能够做到这两点,就是菩萨。诸位相信自己还不是菩萨,可是来参加禅修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菩萨精神,培养智慧和慈悲。如何才有智慧?能够肯定自我,成长自我之后,就能消融自我,能够消融多少自我?就有多少智慧的功能。如何能有慈悲?能够消融自我,自然能够包容他人关怀他人,能够包容他人关怀他人,就是慈悲的表现。

  

  菩萨的意思,便是用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如何自利?是使自己少一些烦恼,多一些智慧。如何利人?让自己多一些慈悲的心肠,让别人少一些苦难的困扰。

  

  

  身心的放松

  

  今天课程的第一个项目,是教诸位学打坐。打坐的基本要领,是先放松身心,才能放下身心。现代人,尤其是生活在美国纽约的人,都是非常紧张,上班赶时间紧张,在公司办公室紧张,下班开车紧张,回到家里和先生、太太孩子在一起时,也有可能紧张。假日出去玩乐时也很紧张,赶紧出去,赶紧回来。最近报纸上有一则台湾的消息,说有四、五个人在一家卡拉OK里又唱又喝又吃,很兴奋的玩乐之后,下了楼出电梯时,紧紧张张的争先恐后,正巧遇上从外面进来了四、五个人,也是紧紧张张的要进电梯,两队人马,便在电梯口发生了冲突,结果新来的一伙人,忿怒地开枪,把另一伙准备离开的人,打死了几个,打伤了几个。如果他们在我们东初禅寺或者农禅寺打完坐,走出寺门,一定很轻松,即使有人紧紧张张地冲进来,打坐之后出来的人遇到他们,一定会轻轻松松地说:「阿弥陀佛,对不起,你先请。」

  

  我们想在紧张的环境内求生存,就需要放松身心。然而,许多人希望放松自己的身心,却没有门径。告诉诸位,学习打坐,就能够让我们练习如何放松身心。(以下有关练习放松和打坐的具体方法从略)

  

  

  

  打坐的功能

  

  打坐的功能有三项:第一是达到身心平衡,第二是达到精神稳定,第三是达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开发。

  

  身心平衡:就是身体平衡和心理平衡,这就是身心健康。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强壮像水牛,心理脆弱像老鼠,就不能说健康。

  

  精神稳定:精神的含义比较难理解,那不是心理,也不是生理,但是跟身心有关,它会产生无形的功能,会从有形的行为表现出来。

  

  智慧及慈悲的开发是什么?如果有了身心统一,以及自己和宇宙统一的经验,精神就能统一。如果把精神和身心的执着超越了,就有智慧力及慈悲心开发出来。这里说的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学问,而是绝对的决断力。

  

  

  

  打坐的反应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

  

  第一类现象是痛、麻、酸、痒,其中除了心痛和头痛是有病以外,其他如腿痛、腰痛、肚子痛都是正常现象;麻的情况通常都在腿部,并没有危险,有两种麻法:一种是站起来时,觉得两条腿不是自己的,甩甩腿,慢慢地走几步就好了;另一种是麻痹,腿上有一块皮肤捏着时好象不是自己的,不要紧张,过一殷时间自然会好。酸的情况,通常是在腰部或者是在关节,起坐以后,用手按摩几下就会好;我们打坐时为什么要用大毛巾盖住两腿?就是为了避免风寒,以免酸痛发生。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皮肤养,这是体内有一种浊气或油垢,经过皮肤毛孔排出时,会感觉痒,另一种是骨头痒,这是经络的气脉不顺,才会发生。打坐时调整气脉的运行,就产生了养的感觉。最好不去管它。

  

  第二类现象是暖与热、凉与寒。发热发寒是生病了,不能打坐,要看医生诊治,清凉感和温暖感就很好。像

  

  第三类现象是气动。在打坐时出现动的现象,分为两种:一是气动,一是灵动。气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规则地动,一种是规则地动。

  

  不规则地动是每次打坐时就会出现,但是动的部位,动的方式不固定,有时手抖,有时腿跳,有时头摇。规则地动是每次打坐都在固定的一个部位,发生动的现象。

  

  动的时候会有大动和小动的不同。我有一个弟子,可谓本领大得很,有一次打坐时因为有人大声咳嗽,结果使他「砰」地一下跳起来,翻个斤斗,再坐下来。人家受到惊哧,他还在那里坐得好好的。过了几年以后的现在,已平静了。另外有一位女医生,现住在美国,她学打坐已经十来年了,最初开始时,全身的气动很厉害,到现在,动的现象越来越少。还有一位住在我们附近的女画家,她的气动不仅在打坐时,即使在做家事时,只要多用一点力一接触家具,马上会有反弹的现象,当她知道排气的方法后,现在已经正常了。

  

  打坐时发生气动的人,如果你学会排气,可以从脚底心、肛门或者从喉咙呃气的方式排出。不管气动发生在身体的那一部位,你的注意力不要放在鼻孔或小腹的出入息,要放在脚底心的涌泉穴,注意一段时间之后,气动的现象就会消失。有人因为动得厉害,不能继续打坐,就暂时不打坐…

《圣严法师教禅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入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