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圣严法师教默照禅▪P21

  ..续本文上一页不犯戒也不还俗,但是经常在惩罚自己,原因是不知道如何让自己不受环境影响。在家修行者则根本难以防范,随时随地会跳进陷阱里去,所以更需要修行默照。因此,不论是出家人、在家人,都要用方法、用观念指导,不要忘了经常要拜佛、忏悔,这样比较容易生起出离心。

  

  当身心环境遇到障碍,就要惭愧、忏悔,这是由自己的业所造,不知道是在过去生或这一生,不能够埋怨他人。然后,要发菩提心、出离心、感恩心、回向发愿心,用佛法修行,一定可以成就。

  

  菩提心,是指发愿成佛,但成佛是个空洞的名词,所以要先行菩萨道。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求佛道,是亲近所有的善知识;度众生,则是慈悲地为众生奉献,而且不求回馈,绝对无条件的持续奉献下去。有人认为发菩提心,只是为了成佛,这就好比想要发财,只求上天赐予钱财而不努力是一样的,用这种态度所发的愿是没有用的。想发财必须懂得如何经营,成佛也是一样,要经营菩萨道,这才是菩提心。

  

  

  

  

  

  

    〈第九天:晚上〉以感恩、回向心面对顺逆因缘

  

  一、感恩心

  

  在天主教或基督教的宗教信仰中,吃饭时要先感恩,以前我觉得很奇怪,是自己在工作,自己在煮饭,为什么要感恩上帝?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世界足球赛冠军是巴西队,在宣布冠军时,他们不急着上台领奖,而是全队先在台下做祈祷,感谢天主,因为天主站在他们这一边,让他们得到冠军。这在其他的足球队看来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天主只保佑巴西队而不保佑我们?有个评论员就说:「宗教信仰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天主,这个荣耀是得不到的。」据说他们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天天在为比赛祈祷,直到最后拿到冠军,当然要感谢天主。这种信仰的力量是有用,可以使得信心坚强。

  

  (一)感恩佛、法、僧三宝

  

  感恩,是表示自己所得,是要靠他人的协助和赐予。但是以禅修的立场,修行是自己的事,佛说「自修、自悟、自证」,自己修行,自己开悟,自己证明自己开悟,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还要感恩?可是,如果没有佛法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以及指导观念,就会成为盲修瞎练。方法是佛所教的,方向则是佛所说的,所以应该要感恩佛。

  

  释迦牟尼佛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成佛,然后将成佛以后所得的智慧,无条件、无保留的奉献给众生。佛法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代代相传;有些是以语言或文字,有些是运用心法,一代一代直接的心与心彼此相应。禅宗尤其重视心法相传,心法一断,法脉也就断了,只剩下文字和语言。文字和语言只是表面,心法则是根本。但无论语言、文字还是心法,这三种方式的佛法都是由人在传承,所以我们要感恩这些代代传布佛法的人。

  

  三宝就是:佛、佛说的法,以及传法的僧。僧,就是佛教弘法的团体,是以出家人为中心,所以要感恩弘扬佛法、传递佛法的佛法僧三宝。当然,在家居士也可以成为一个团体,《法华经》里甚至说到,只要传递佛所说的法,不论传递者是人或动物,都应该要感恩。其实凡是清净的、精进的,能够将佛法传持的团体,或团体中的人,都是应该尊敬及感恩。

  

  (二)感恩父母及众生

  

  佛说修行法身,必定要以肉体的色身做为工具来修行,否则就没有着力点。因此,要感恩有这个身体,能用身体来修行佛法,而身体是由父母所生。曾有位男众居士,从小被父母遗弃,他在孤儿院长大,到现在都是用孤儿院院长的姓。他听到我说要感恩给我们身体的父母,就来见我说:「我连父母都不知道是谁,一生下来他们就把我遗弃,我没办法感恩他们。我要感恩的是孤儿院院长,是他将我带大的。」

  

  于是我对他说:「我小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父母把我生得瘦小,打架打不过人,又笨笨的,骂架也骂不过人,我讨厌我这个身体,也讨厌父母为什么要把我生出来。后来渐渐长大,感恩父母没有把我丢弃,因为在一个很穷的生活环境里,无法给我很好的教育,而我又瘦、又小、又笨,只有做和尚去。如果我的身体强壮,乡下人大概就会被送去做苦力。现在我做和尚做得很快乐,所以感恩父母给我生了这么个没有用的身体。至于你,今天如果不是被送到孤儿院,而是在一个有钱人的家里,可能会变成一个浪子,书读不好,钱随便花。因为你是个孤儿,没有什么可依靠,知道必须努力向上,所以你要感恩你的父母。」他听完后觉得很惭愧,马上跪下忏悔,表示知道要感恩父母了。

  

  曾经有一个台湾的弃儿,生下来就被父母遗弃,送到一个基督教教堂的门前。教堂的牧师是位挪威人,他就把小孩送给一对挪威的医生夫妇,现在孩子已经十七岁,养父母带他到台湾来寻找亲生父母。透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的报导,还是没有人出来相认,有人问孩子说:「你恨你的亲生父母吗?」他说:「如果我恨我的父母,就不会回来了,我是怀念他们、感恩他们,所以要求养父母把我带回台湾见一见亲生父母。虽然没有见到他们,但我还是很感恩他们,我生在台湾,我的身体是台湾出来的。我的心中有两对父母,一对是生父母,一对是养父母,我对他们都是一样的感恩。」这真是个有善根的孩子。

  

  (三)感恩逆缘

  

  顺缘和逆缘是两种增上缘。顺增上缘,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恩人,都是在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提拔我们、指导我们,不论他们是有心或无心,有计画或没有计画,如果不是他们,我们不可能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细心一想,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多的。

  

  逆增上缘,是从相反的方向来影响,想要往前走,有人扯后腿;想往上爬,有人歧视你,使得你失去信心。中国人讲「打落水狗」、「落井下石」,已经跌倒,不但不扶起来,反而再踹你两脚,在这种情况下是很痛苦的。可是,如果有善根,阻力愈大,意志力愈强,愈是不断地改进自己、成长自己往前走。释迦牟尼佛在修行的过程之中,提婆达多就是他的逆行菩萨,累生累劫专门在跟他捣蛋,所以释迦牟尼佛可以很快成佛。释迦牟尼佛很感恩这位菩萨,在《法华经》里为他授记,预计他将来会成佛道。

  

  我也曾有过这种状况,当在山里闭关修行时,遇到经论里的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写信请教一位很有名的法师。可是这位法师因为和我师父之间,有些意见上的冲突,所以不睬我,我连写了三封信,就像石沉大海般没有回音。我当时真不是味道,认为这位法师真不慈悲,对他而言,这些问题很简单就可以回答我,他却不回应。可是这样的状况,促使我想办法自己找更多的经论,读更多的书,最后问题就解决了,对我反而是太好了。这位法师还给了我另一个阻碍,是我在闭关准备从山里出关时,有一个道场没有住持,他们还派了人来跟我谈,要我去当住持,当时我觉得去做也不错。可是这位法师得知后,就主张将此案取消,说我是某人的徒弟,怎么可以让我去当住持?由于没有去当住持,我就去日本留学,学成之后,我非常感恩这位法师。因为当初如果不是他反对的话,我现在可能还在当住持,不但日本去不了,也不可能取得博士学位,当然更不会有今天这个圣严法师。

  

  此外,当我在日本留学,日本有几个团体愿意供给台湾的出家人奖学金,只要台湾的机构出具证明,表示此人在台湾研究佛学,是个优秀可造之人,就可以申请。当时我就请台湾中国佛教会为我写推荐函,信中回复我说没有问题的,但等了半年却毫无音讯,打听结果,是因为佛教会的某位法师,与我的师父意见不合,不愿意给我推荐函。当时我想,这位法师真是不慈悲。但就因为我得不到奖学金,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反而读书读得特别勤、特别快,学位很快就完成。回到台湾后,我去感谢那位不愿替我证明的法师,我说:「感恩法师,我能很快拿到学位,也许你不知道是你成就了我,谢谢你。」

  

  因此,感恩不只是感恩顺增上缘,也不要忽略逆增上缘。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帮助了你,可是你是因为他们而有成就、有成长,这个力量是从他们而来。以这种感恩心对待他人,对自己是最快乐、最平安、最值得的事,不但心胸开朗,而且增长了慈悲心。如果见到每个人都是恨、怨、妒嫉、怀疑,一直都在烦恼痛苦之中,修行是无法得力。所以感恩实际上是帮助自己,因为感恩的对象没有得到什么,他们并不了解你,得到最多的反而是自己。

  

  在生活环境中,应该感恩所有的人,不论是在家庭中、工作中,任何时间遇到的人都应该感恩。如果用这种感恩心待人,我们的心始终是明朗的、爽快的、欢喜的,时时有「遇到一个恩人,又遇到一个恩人」的感觉,总比「我遇到个仇人,我又遇到一个敌人」要好。然而感恩心不是愚痴心,不要以为反正是感恩,他人踢你一脚,你要他再踢第二脚,这是愚痴。佛教徒以及修行人,不是愚人,而是有慈悲、有智慧的人。

  

  所以,遇到逆境现前要处理,不被逆境所困。不要认为反正是逆境,是逆增上缘,再来多一点都没关系。房子倒、失了火,或者是受了伤,还能安心修行吗?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连运用的工具也没有,修行也修不成。因此,能回避的还是要回避。

  

  二、分享修行利益就是回向

  

  回向,是将自己修行过程之中所得的利益,分享给其他人;譬如这次修行十天,愿意将十天修行的功德,分享给别人。但如果光只是这么想,也跟着大家跪在佛前做回向,这是一种信仰,不能说没有用,但是功能不大,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性格的调整。如果修行十天之后,观念、行为、心理上都有所改变,本来很容易发脾气,现在脾气变好;本来容易怀疑,现在相信人;本来容易妒嫉,现在不妒嫉而是赞叹;本来很自私,现在常常为人设想…

《圣严法师教默照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禅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