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常经▪P15

  ..续本文上一页是用得尽的;佛宝是无穷尽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我们自性当中也有佛宝,悟了当下这念佛心,里面具足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这里所谓的三宝,是指有形象的三宝,或者是小乘三宝,或者是住持三宝。

  

  归依了三宝,就有无量的福报和功德,佛经上记载,归依三宝就有三十六位善神守护,现前就能得到利益。归依三宝,等于已经注册的学生,能得到学校的保障,学校里面种种设施,如图书室、体育馆……种种设备、环境,都可以去享用,另外,还有老师的指导。如果不办理注册,就得不到这些好处。归依三宝也是一样,自然得到十方佛法僧三宝的慈光加被,三十六位善神的护持。现在归依了,虽然不能成道,凭归依三宝的善根,将来弥勒佛出世的第一个法会,是度受过三归五戒的人;第二个法会,度受过三归的人;第三个法会,度称念佛圣号的人,所以就证明三宝是最尊最贵的。以前苏东坡赞叹三宝说:「茫茫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炎炎火宅内,三宝为雨泽;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

  

  《法句譬喻经》里记载,过去天帝五衰相现,知道自己不久将死,死后会到一陶师家投胎为驴子,所以心中非常愁忧苦恼。天帝知道三界当中能救人离苦厄的,只有佛陀,于是赶往佛所,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且以至诚的心伏地受三归依。在未起身时,天帝的神识已到陶师家的母驴腹中作子。这时母驴无意间走到瓦坏间,破坏了许多的砖瓦陶器。陶师看了很生气,就拿棍子打母驴而伤及胎儿,于是天帝的识神又回到自身中,因归命佛法僧的功德,又回复天帝身。由此证明,归依三宝实在是个大功德、大福报。

  

  人因为有贪瞋痴,所以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中轮回,白天也是无常,晚上也是无常,被黑、白无常杀鬼所追逐。然而要出离三界,要息灭贪瞋痴,就必须要归依三宝,修戒定慧。另外,修善虽然是好事情,可生到天上,但天上也有死亡,还是无常,所以是白无常;造了恶业,一定是堕落地狱、畜生、饿鬼,所以是黑无常。要脱离无常,超越三界,就必须要受三归。归依以后,不但能得到十方佛法僧三宝的慈光加被、善神护持,更进一步,从外面的归依佛法僧三宝,见到自性的佛法僧三宝,这样就是真正的三归依。受三归依有这些好处,所以说三宝是最尊最贵,值得每个人归敬、依靠,值得每个人归命。

  

  「是谓正因能普济」,什么是正因?能够超三界、得到解脱,能够超凡入圣、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增长福德智慧,这就是正因。能够归依三宝就是正因,是正因缘,佛法说:「有因有缘事易成,有因无缘果不生,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新。」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这就是一种正因缘。在古印度对于世界的缘起有种种的说法,说世界是由时间所生,春夏秋冬四季所生;说世界是由东西南北四方所生、由梵天所生、由极微尘所生、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生;说这个世界是由于神我所生……说法很多,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每一种外道都有他的说法、看法。

  

  佛法是讲因缘所生,慢慢去观察,这个世界没有哪一样不是因缘和合产生出来的假象。例如氢氧结合成为水,这就是因缘和合所生。水,如果遇到高温,又变成了气体上升;气体上升遇到冷,又变成云、变成雨,乃至于变成冰雹。所以,世间上一切诸法,无论是生理上的一切境界,无论是动物、植物,都是属于因缘和合。有人说,现在有复制的动物,有复制的羊、复制的牛,佛法是讲因缘、轮回,这如何解释呢?在《金刚经》里讲,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这些复制动物就属于化生,化生还是属于佛法所说的因缘和合,变化所生。总之无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要靠仗因托缘所生。如修感应法门,修世间法、修出世法,还是一个因、一个是缘,一个是心、一个是境,心境相遇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法,所以因缘和合是正因。在佛经里有很多关于因缘的道理,如天台宗慧文大师看到龙树菩萨所著作的《中论》,里面有四句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悟到这个因缘法,就开悟了。菩萨悟到因缘法,是藉因缘来做种种佛事,离开因和缘,这个世间一切法都不能存在。小乘知道因缘是假,所以就不要因缘,执着一个空,也是悟到因缘的道理。

  

  佛法里记载,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就度了舍利弗。因为因缘法是正因缘,契悟正因缘,就能悟到种种的道理,如悟到假有、悟到真空,乃至于悟到中道,都是离不开因缘所显出来的道理。另外,佛法里四无生偈,也是讲因缘法,「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所有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不是自然而生,如果认为是自然生起的,就属于外道。举例来说,树不能生树,一种是用种子播种,播种总是要泥土、水分、空气;一种是插枝,把树叶子剪掉,插在泥土里面,除了有泥土,还要有水分,这都是缘起。所以无论是插枝、播种或接枝,这些都是诸法缘起。人必须要男女的交合,树必须仗因托缘,才会一代繁一代,这就是「诸法不自生」。诸法也不是从他生出来的,也不是共同或无因而生出,所以一切法都是缘生无性,都是无生。把这四无生偈慢慢去思惟,自己当下这念心也能契悟到不生不灭,因为是正因缘。正因缘能够启发我们的智慧,能够契悟空性、契悟假有、乃至契悟佛性,所以称为正因。由于三宝住世,才能使每一个人脱离苦海,才能够超凡入圣,所以是正因。

  

  「普济」,普就是普遍;济就是济度。用佛法来普遍济度一切众生、一切根机了生脱死,所以称为普济。也就是说,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人间、天上、地狱、乃至于十方世界,都能够得到佛法的滋润,所以称为普济。根机成熟的人,已经得度了;没有成熟的,就继续用功修行,也播种了;跟三宝没有缘的,就跟他结缘,所以称为普济。无论是上根、中根、下根,无论是六道轮回当中的哪一道,佛都不舍一切众生,「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所以佛法是三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乃至于上上根。因为众生有很多根机,所以佛说八万四千个法门,且开出种种的药方,佛既然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当然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基于这个原因,所以佛法是普济。

  

  普济什么呢?因为众生有生死,生死就是指心念的生灭,佛法就是要普济生死。一般人以为从母胎里生下来称为生,一口气不来称为死,这当然是生死;但佛法所说的生死,是指这念心的生灭。如人从早上起床这念心生起,起了床马上穿衣服,起床这念心又灭掉了,穿衣服这念心又生起来了,穿了衣服,又穿袜子、穿鞋子,穿衣服这念心又灭掉了,穿袜子、鞋子这念心又生起来了,穿了袜子、鞋子,或者是漱口,漱口这念心又生起来了,穿袜子这念心又灭掉了,漱了口……世间上的事情油盐柴米,上班下班,每一件事都是生死、生灭。一个人从幼稚园到小学,又是一个生灭,心时时刻刻都向外面攀缘,无论是善、是恶,都是生灭,就是一重生死。

  

  我们起一念慈悲心,慈心的果报是在天上;忽然这念心又变了,变得消极悲观,乃至于起了烦恼、起了瞋心,这念心又堕落了,都是这念心的生灭,所以这念心非常微妙。这念心能够使我们到地狱、畜生、饿鬼,也能使我们超凡入圣,水能载舟,水能覆舟,一切都是这念心,知道了以后,自己一定要修行。好的生灭,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坏的生灭,就是地狱、畜生、饿鬼,这都是生死;到天上也是生死,到人间也是生死,到地狱、畜生也是生死。如何离开生死呢?就是要契悟到空性,乃至于契悟到佛性、觉性,契悟到菩提心,就没有生死了。因为众生有生死,所以佛才开出八万四千个药方来普济众生。因为我们心有生灭,所以身体就有生老病死,这个世界也有成住坏空。

  

  生死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迷惑、愚痴当中产生出这种生死的烦恼。一个是迷,一个是愚,愚就是痴,因愚才会迷,因迷又变成愚痴,所以是互相在恶性循环当中。当我们眼睛见到外面好的境界,认为是实在的,不知道外面的境界是虚妄的,就被这好的境界迷惑了。如男性看到女性,身体很窈窕,听到声音很悦耳,颜色非常的鲜艳,就不知道这颜色是假、声音也是假,不知道身形窈窕是会变化的,就被这些假相所迷,因迷而想要占有,乃至于去造恶业,这就成痴了。因为心当中有痴心存在,就没有智慧,没有觉照,所以被外面境界所转,又是迷,始终就是这样恶性循环,所以才有生死,始终这样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受六道轮回之苦,所以称为「镇沉溺」。如同人掉到水里,一时候头出,一时候头没,又如人掉到烂泥坑里,一脚爬出来,一脚又陷下去,就是说众生始终在生死海当中,染了很多不好的习气,一时候想改过,一时候习气现前,又醉生梦死,所以始终从早上到晚上昏沉迷糊,就是镇沉溺。镇,是过去的习惯语,就是终日、整天。镇沉溺,不但是从早上到晚上,乃至于这一生都是在生死海当中,没有办法得到安定,所以称为镇沉溺。

  

  看到众生都是在生死苦海当中,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始终是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不知不觉、受苦受难,有如掉到烂泥坑、掉到水深火热的苦海当中一般。我们认为是苦海,可是在迷的众生,反而以苦为乐。例如告诉喝酒的人,酒不能喝,第一伤害身体、第二酒会乱性、第三酒能坏事,但是他觉得酒才好呢!酒醉如神仙,就是有种种理由喝酒。我们认为喝酒是劳命伤财,等于慢性自杀一样,可是在迷当中的酒鬼,甚至没有酒就不能活,迷失了本心。喝酒的被酒所迷,贪色的被色所迷,贪财的被财所迷,贪名的被名所迷,我们认为这是迷,可是沉溺当中的人不认为,所以成天起惑造业,造了业又要去受报,所以佛菩萨为了要拯救在迷当中的沈溺众生,发起大…

《无常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喜施获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