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早出城周行四海,时间到了就飞行回来。白象是很稀有的,是象中最尊最贵的;现在的象是两个牙,六牙白象是代表转轮圣王过去修六波罗蜜,所以感应这种珍贵的白象。第三、马宝,马宝也能飞行,所谓天马行空,和象宝有同等的功效,所以有时候骑马,有时候骑象。第四、神珠宝,我们现在是用电灯照明,转轮圣王的时代没有电灯,所以用珠宝照明;中国也有用珠宝来照明,这珠宝称为夜明珠。神珠宝比夜明珠还要光亮,夜明珠只能照一个寝室、大厅,这神珠宝的光,随国土大小,都能明照内外,使晚上与白天一样的光明。第五、玉女宝,转轮圣王有很多的妃子,相貌端正,颜色如玉般透剔,而且身上到冬天就产生温暖,夏天就发出清凉,所以是一种宝,称为玉女宝。第六、主藏宝,又称为居士宝,这人宿福深厚,眼能彻见地中埋藏的宝物,也能知这些宝物是有主或无主。其有主物,就卫护之;若是无主物,就可供转轮圣王使用。第七、主兵宝,就是足智多谋的武将,如同现在的三军总司令,能够统领大军东征西讨、南征北伐,保卫国土。此人统领有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和步兵来镇伏天下。象兵,过去古人在作战的时候,把象训练好,每只象有四个兵护着象的四脚,由象去冲锋陷阵,所以称为象兵;马兵,再加一倍,为八位士兵来护这个马去作战,每一组都是由八位士兵组成,就称为马兵;车兵,又称为车军,车军再加一倍,是十六位士兵组成来护这车,由车作战;步兵又加一倍,三十二个人为一组,手拿刀剑作战,称为步兵。
转轮圣王无时无刻都有七宝镇随身的福报,不但如此,他的儿子很多,所以说「千子常围绕」。眷属有眷属之乐,就证明转轮圣王福德也有、眷属也有,所谓人丁旺盛,称心如意。所以世间上转轮圣王是最尊、最贵、最富的。这么富贵、富足,这么称心自在,可是还是脱离不了无常。
「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无论天上或转轮圣王还是有寿命,有始就有终,有成就有坏,所以须臾不暂停,须臾是形容时间非常的短。世间上一切都是无常,时时刻刻都是在生灭当中,以整个世界来看,有成、住、坏、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人类都有生、老、病、死;不但是动物,植物也有生、老、病、死;心当中的念头有生、住、异、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时刻都是在无常当中。这个世界除了自然的生、老、病、死以外,还有人为的生老病死,如现在可以用药物来繁殖,乃至复制;空中有很多的微生虫,乃至于田里面农药一洒,不知道死了多少动物。所以观察这个世界每一天,乃至于每一分、每一秒钟都是有生,都是有死。
人身上的细胞也是如此。在医学上来讲,身上所有的细胞,在七年当中新陈代谢会换掉一次,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细胞死亡。如头上的头皮,身上的臭汗,都是细胞死亡排泄出来的。外面有死亡,内心也有死亡,所以人时刻都在生灭、生死当中。假使这个人,这一生有七十岁的寿命,过了一年就减少一年的寿命,过一天就是死掉了一天。一般人认为:「我今年增加了一岁」,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是增加一岁,而是寿命灭少了一岁。一年是由十二个月组成,过了一个月就是死去了一个月;一个月是三十天所组成,过了一天就死去了一天;过了一小时,寿命就减少了一小时;过了一分钟、过了一秒钟,寿命就死掉了一分钟、一秒钟。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是须臾不暂停。
众生时时都在无常、变化当中,最后「还漂死海中」,在六道轮回当中漂流不停,有时人道,有时天道,有时畜生道,有时饿鬼道,有时地狱道;有时善道,有时恶道,漂流在生死大海当中,头出头没,没有穷尽。一时下沈,一时上升,善道就是上升,得到暂时一点快乐,快乐过去了,业障现前又沉到恶道当中受苦,所以「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随着善恶业缘去受苦受难。
业有黑业、善业、净业、不动业和白业。黑业就是五逆、十恶;做善事,称为善业,善业是在人天道上享福。除了善业、恶业,还有净业,诵经、持咒、打坐、建道场,就称为净业,净业成就了是在净土。净土还是无常,如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还是要入涅槃,所以净土也是有期限的。不动业,就是修四禅八定。这些缘、这些业,即使是善报,结束了还是要受众苦,所以明白了以后,三界当中无论随什么缘,都要去受众苦。「众苦」就是很多的苦,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乃至于无量诸苦。像心里起烦恼也会受苦,外面给我们种种压力、冲击也会受苦,所以随着善缘、恶缘,都是在苦海当中受苦受难。唯有白业,漏尽烦恼,证得道果,超脱三界,才能脱离无常。
--------------------------------------------------------------------------------
(十五)940403
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
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
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
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
「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循环」就是像车轮一样,不断地转来转去,始终是没完没了的在那里循环。有时候欲界、有时候色界、有时候无色界,欲界当中又有种种差别,色界、无色界当中也都有种种差别,所以始终是像汲井轮在三界当中轮转。所谓「汲井轮」,就是过去的人挖井取水,在井上安一个木架,木架当中有个轮子,这轮子上套了一条绳子,绳子上头绑一个桶子;藉这个轮子,把桶放下去,放下去时这轮子会转,把水桶提上来时,这轮子也会转,上也转、下也转,始终在旋转当中,没有停止过。我们在三界当中,犹如汲井轮这样的轮回不息。
「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为什么会轮回呢?人就好象蚕作茧一样,缠缚自己。如憨山大师《劝世文》所说:「蚕为丝多命早亡」,因为人要取蚕丝,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但是自己缠缚自己,连命也没有了。也就是说人为了感情、欲爱这个情丝,所谓「情丝万缕」,就像蚕一样作茧自缚。一般人,没有情感还要去培养情感,这就是蚕在吐丝,情感愈来愈多,这丝就愈来愈多,到最后自己缠缚自己,所以自作自受,都是由于情爱、色爱,使得这一生没办法得到解脱。不但没办法得到解脱,还因此造作杀、盗、淫等罪过,这种丝吐出来以后,随着这个业就要受报,逃也逃不了,就像蚕作茧自缚,束缚自己在三界当中头出头没。
「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无上诸世尊,契悟这念本具心性,证到的智慧、慈悲、禅定,及所修的福报没有一个人能超得过。为世界最尊、最贵的佛、无上士,都要舍去这个无常身。如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在已经看不到,因为是无常。释迦牟尼佛是母亲怀胎生下来的,既然是有生一定是有死,不管是怎么样生,最后都是要死。在佛陀时代,有位须蔓女是从花里化生出来的,又如净土里面所谓的莲花化身,也是生,有生一定有死,除非证到无生。何谓无生?大众听法的这念心,是人人本具的法身,契悟了这念心,安住在这念心上,这就是清净法身佛,其余的一定是有生就有死。
如来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我们所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属于化身,是应化所生,是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所修出来的。既然有成就有坏,有生也就有死,因此佛的化身也是无常,所以佛最后还是要入涅槃。如来三身,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是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是无始无终;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是有始无终;化身是有始有终。世界上无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是无常的,只有达到寂静无为,证到常、乐、我、净的境界,当下这念清净法身佛才能完全显现,才能脱离无常。这里无上诸世尊,是指应化之身,应化所生,所以也是属于无常。
除了佛以外,还有独觉、缘觉,乃至于罗汉果位的声闻众。罗汉属于小乘,独觉、缘觉属于中乘,菩萨属于大乘。独觉是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看到世间上的无常现象,所谓「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悟到无常的境界,把所有世间尘事看破放下,最后这念心归于空,所以称为独觉。如果修十二因缘成道,就称为缘觉。声闻是因释迦牟尼佛说四谛法门,因声而证到声闻四果,就称为声闻,这些都是三界当中的圣者。圣者都要舍去这个无常身,例如罗汉证到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身,最后都要灰身泯智寂无生,都要舍去有为法,而取真空及无为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所以「有形皆归坏,不灭为真空,但见曹溪水,门前坐春风。」这就不是无常,所以要契悟到中道实相这念心,才能脱离无常。
「何况于凡夫」,凡夫成天在财、色、名、食、睡当中,追逐色、身、香、味、触、法,心念常在是非当中,这些都是凡夫境界。「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眷属包括父母、妻子、兄弟、儿女,乃至于朋友、同参、同事、同学。
「目观生死隔」,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眷属就相隔十万八千里,所谓黄泉路上,父子不相识。在生死两条路上是互不相识,在生的时候有情有爱,死了之后谁也不认识谁,什么都带不走,所以「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生死实在是无常的,死的时候一毛钱也带不走,再急也没有用。即使这一生中,有名有利,乃至于有很多的房屋、产业,有上百亿、上千亿的钱财,到最后还是要死。一口气不来,只有业随身,随着业报轮回生死,每个人想到这些事情都会忧…
《无常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