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命中之新生命▪P2

  ..续本文上一页心始终没办法超越时间。除此,还希望自己的生活空间要扩大、要净化、要有新鲜的空气,结果反而造成这个世界更多的空气染污。由于对时间、空间的追求,就产生我执、法执,就有能、有所,这念心始终不能超越,不能得到解脱。

  

  如果我们专心静坐,时间、空间都放下,只注意自己当下的这念心,没有妄想、没有颠倒、没有昏沉,清清楚楚,灵明不昧,此时这念心就超越了时间、空间,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甚至感觉只有几秒钟、几分钟,乃至于没有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不觉得外面已过了几百年、几千年。这并不是神话,这些道理确实可以透过禅修、静坐而得到见证。在禅堂里用功,有这种境界,就是「坐到一支好香」。能坐到一支好香,新生命就开始了,而且感觉身心很愉快、很平静、很安详、很自在、很喜悦,这就是「禅悦为食」。

  

  

  

  --------------------------------------------------------------------------------

  

  (五)950226

  

  

  

  「禅悦为食」的道理说起来很容易,要能做到就必须真正下一番功夫。首先要训练腿功。刚开始练习时,双腿又酸、又麻、又痛,但是要有恒心、有信心,经过一番磨炼,经过一年、两年,腿就不酸、不麻、不痛了,这念心也容易静下来。有的人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因为每个人宿世熏修的程度不同,如果前世修得很好,今生只要一努力,很快就会相应;如果过去生中没有修好,就要靠现在努力,一样可以相应,因为每个人都有这念心。这念心在哪里?就是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知道香、臭,舌根知道酸、甜、苦、辣,意根能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精打细算,这些都是觉性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这念心,但要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首先要经常检讨、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过失?有没有造恶业?这个道理在佛法中称之为觉察、觉照。「觉」就是警觉心,譬如脖子后面有只蚊虫,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后面,也没有听到蚊虫的声音,怎么知道是蚊虫?因为觉得脖子在痒,就告诉自己是蚊虫在咬,这就是知觉。保持知觉时时刻刻存在,我们的知觉就愈微细、心就愈宁静,能观察入微、明察秋毫,这就是一种智慧。每一个人都希望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从清楚、明白、宁静的心当中产生出来。佛经上说,众生心是粗中之粗,菩萨心是粗中之细,佛心是细中之细。如果大众从现在开始,知道自己的这念心在何处,知道这念心的作用,就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

  

  所谓「净化」,即是把过去不好的习气改正。过去喜欢乱讲话,属于口过,从现在开始,口业要清净。身体喜欢乱动,喜欢到处跑,现在就要改过,不好的地方不去,好的地方才去;好事才做,不好的事绝不做,身根就能清净。意根要达到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身口意由这个方向契入,慢慢地心就得到宁静、由粗变细。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能作主,何谓「作主」?就是能管理好自己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不但不能管理自己的六根,还放纵六根攀缘六尘,所以妄想纷飞。

  

  

  

  --------------------------------------------------------------------------------

  

  (六)950305

  

  

  

  何谓六尘?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尘。尘就是尘劳、灰尘。也就是说,六根攀缘外面的境界,使我们这念心产生疲劳、尘劳,就像一个人走远路,走得风尘仆仆,整个面孔都是灰尘,耳也是灰尘、眼也是灰尘,实在很难受。又譬如,大家喜欢看花、看青山绿水、看各种表演、各种形形色色……不论是看好的、或看坏的外境,看久了以后,眼根疲劳,就会打瞌睡,知觉就会昏沉、糊涂。耳根也是一样,不论是听歌、听音乐等,经一小时、两小时……听久了耳根就会麻木,因为「声」是一种「尘境」、是一种刺激,刺激久了,脑神经就会昏沉、麻木。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要追求一个新生命,就要在六根对六尘时,不起染着心、不起贪着心。《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要「无住生心」,不论外境是好是坏,这念心都不为所动,就能够超越、能够解脱。道理明白了,在事上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做起。最基本的就是打坐、诵经或念佛,这些法门主要是为了对治我们的妄想。诵经的目的,是启发我们心当中的一卷无字真经;念佛的目的,是要明了我们心当中有一尊自性佛。所谓「诵经有一卷无字经,念佛有一尊自性佛。」自性佛、无字经就是每个人心灵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佛经所讲的「觉性」。

  

  每个人都有觉性,只是还未开始觉悟,「始觉」还未开始。怎么说呢?虽然每一位都有灵知灵觉——眼睛能见、耳朵能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是六根在作用,都是这念心在作用,所以要净化六根、净化这念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知道净化,心里的烦恼太多,心就会像一潭浑水,愈来愈糊涂、愈来愈昏沉、愈来愈感觉人生无聊。人们无论贫富贵贱,最后都不免一死,有些富贵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这么多钱,最后什么也带不走,于是肆无忌惮地吃喝玩乐、花天酒地,非但造了恶业,甚至还会提前死亡。有些贫苦的人则是拚命去找钱,去偷、去抢,乃至绑票、勒索而触犯法律,自毁一生。这都是因为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没有找到新生命,觉得人生没有希望而灰心丧志,慢慢就失去了做人的信心,生活在灰色世界里,愈来愈痛苦、烦恼,最后穷途末路,有人选择自杀,有人则是玉石俱焚,例如现在的炸弹客,不仅造成很多家庭的悲痛,也毁灭了自己。这就是因为不懂得人生的道理,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不认识自己的真生命,以为人生就是短短的几十年,死了就了了,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

  

  其实,一旦觉悟了,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无穷尽的,知道自己有无穷尽的生命,就能产生无穷尽的希望;有无穷尽的希望,活在世上就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很有活力,不但能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同时也能尊重大众、爱护大众。

  

  

  

  --------------------------------------------------------------------------------

  

  (七)950312

  

  

  

  所以,新生命的开始最重要,觉悟就是新生命的开始。觉与不觉都在于自己,这念心觉悟了就是菩萨,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成佛了。「成佛」不是死亡,而是这念心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圣境。相反地,这念心不觉,成天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总是在名利财色当中去追求,这就是众生境界。更等而下之,起贪瞋痴、造杀盗淫、造种种恶业,新生命就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如果这念心起了邪见,新生命就变成魔鬼世界了。所以,无论是魔、是佛、是众生,是地狱或是天堂,都在自己的这念心当中,端看自己是不是能作主。心地光明就是净土,心有善法就是天堂;心当中黑暗、造作恶业,就是地狱、畜生、饿鬼;心有烦恼、患得患失,就是众生;一切都在自己当下这念心,成也是自己、败也是自己。

  

  中国有句俗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有河水、江水、海水和心水。江水、海水能够载舟,也能够覆舟。如果水面是风平浪静,就能使舟船平顺地从甲岸到乙岸;如果水面是波涛汹涌、大风大浪,这水就会导致翻船。心水如何载舟、如何覆舟?我们这念心起了恶念,发之于口就是恶言,动之于身就是恶行,这都是由起心动念所造成的。恶念、恶言、恶行会形成恶业,造了恶业则会堕落,这就是「水能覆舟」。相反地,这念心起了善念,心地光明,发之于口都是善言,动之于身就是善行,人生必然愈走愈光明,这就是「水能载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很浅显的道理,领悟这个道理,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的新生命,能够成就自己的心愿,到达目的地。

  

  所以,一切一切都操之在自己,自己要能作主。「作主」,就是这念心要能明辨是非,为人要有正义、有正气。是非善恶、正义、正气,就是靠我们这念心的认同。在台湾,大众喜欢拜妈祖、拜关公,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华侨也有同样的习惯,在虔诚礼拜的当中也要知道拜妈祖的意义,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妈祖是一位孝女,因为孝行而受到大家的尊崇,所以拜妈祖就要学习妈祖的孝行,知道对父母要尽孝。知道尽孝的这念孝心,也是我们的新生命。拜关公,也应了解其中的意义,后人尊称关公为「武圣」,在台湾又称为「恩主公」。拜关公就要知道关公的精神,并不是只拜塑像,关公是忠肝义胆之士,拜关公就要学关公的忠义精神,学到了这种精神,自然就能得到关公的护佑。

  

  一般中国的民间有不少人喜欢拜土地公,土地公是福德正神。「神」和人一样有正、有邪,土地公是正神,因为活着的时候心正、言行正、公平正直,所谓「生而为英,死而为神」,所以是正神。一般人认为用大鱼大肉、鲜花水果去拜土地公,就能增福增寿、多子多孙。如果自己平时言行不正,以为请土地公吃这么一餐,土地公得到好处就能放自己一马、就可以增福增寿,那他怎可能当土地公呢?因为这么一来就成了贪官,就不是正神了。所以,拜土地公,要学习端正自己的言行,心要正、要静、要公平正直、要修一切善法。土地公是正神,平时自己多做善事,为大众排难解忧、仗义直言,土地公自然就会来保护你。

  

  佛经里面讲,一个人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

《生命中之新生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