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导师于九十五年度星灯营开示

  导师于九十五年度星灯营开示

  

  (一)951126

  

  

  今天是中台禅寺九十五年度星灯营结业典礼,结业就是有成就了,有了成就之后,还要继续不断地提升、净化自己。无论是在家众、出家众,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就佛法来说,除了知识、学问以外,还要在道业上提升自己。

  

  我们每一年都举办星灯营,这个活动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一直都在学习、成长当中。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生命有限,知识无穷,尤其现在是科学时代,知识、资讯愈来愈多。举办星灯营的目的,是在确立知见。什么是知见?知见就是灯,知见正确了,这盏灯永远不会熄灭,会一直照亮我们自己;不但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大众、照亮整个世界,所以知见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讲「知见」,社会上讲「人生观」。人生观正不正确、清不清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生观错误,就会带来烦恼、愚痴、黑暗。各位在学校里听了很多道理,接受了很多知识,必须「博而约」。作学问不但要「博」,还要「约」,要归纳、要统一。好的,就要保留、要整合;坏的,就要去掉。「博而约,约而精」,最后就能达到一个成果。作学问如此,我们的人生观也是如此。

  

  学业要成就,离不开家庭,所以家庭要和合。如果家庭不和合,成长过程中就会产生偏差的观念。所谓「家和万事兴」,怎么样才能和合?要达到家庭的和合,必须要有传统的伦理道德。有了伦理道德,家庭一定会和合。什么是伦理道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就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做父母的对子女要有责任,有慈悲,负责子女的教育,让子女身体健康,行为正当,学业成就,这个就是因。为人父母有这些因,子女就知道回馈、尽孝。

  

  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兄弟之间不要吵架、不要嫉妒,更不要打架。「兄」,就是年长的;「友」,要友爱、和善,要照顾弟妹,「弟」才会「恭」,才会有恭敬心,才会知道「长幼有序」。「序」是次序,有前有后、有左有右。走路的时候,老大走前面;坐位置,好的位置给年长的坐,这就是序,是一种尊重。如果家庭里的成员都明白这些道理,就能家和万事兴。目前社会上很少人能做到,多数都在迷惑当中,所以家庭问题层出不穷。

  

  

  

  --------------------------------------------------------------------------------

  

  (二)951203

  

  

  

  伦理道德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原则。诸位都是大专学子,有渊博的学问,但是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人,就从家庭开始,如果不会做人、不会治家,将来想当主管、想独化一方,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道德,知见就错误了,所以伦理道德很重要。

  

  大家都念过《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虽然现在是科技、太空时代,但是做人还是非常重要。为什么?人格完整了,做什么事情都会左右逢源。人格就是我们的福报,人格高尚,大众都会尊敬你;如果人格恶劣,甚至会出卖父母、出卖国家、出卖朋友、出卖师长。大家不要轻忽这些问题,认为现在是太空时代了,不需要学这些古老的东西。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传统的文化历千古而常新,不管是几千年、几万年,永远都是真实的道理。尤其西方人现在要学东方文化,要研究孔子、老子的思想。所以,技能、学问、语言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格。

  

  父母对我们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如果对父母不恭敬,那就不是人,是什么?是畜生、禽兽,就会堕落。所以,星灯营最重要的是品德的熏修、人格的养成、知见的端正,这是很重要的,学习到这些,一生都受用无穷,这是大家的福报。

  

  在学校里面要尊师重道,过去对老师是很尊敬的,所谓「一字为师,终身为父」,「我跟您请教这一个字,您对我一解说,我已经了解、通达了,非常感谢您!」教一字,是很短暂的时间,但这个字很重要。例如,报纸上刊登有个母亲把儿子杀掉了,文章上写「母弒子」,这是错误的用法。中国文字里下对上称为「弒」,上对下称为「杀」,所以,一个字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堂堂一个大学生毕业了,甚至当了老师、当了教授、当了学者,一个字用错,人家就看你的笑话,因此不要看轻这个问题。现在大众都用电脑,电脑是很快,但最好还是多用笔记,多写一写,这是很重要的。刚才提到的就是属于道德、文化,也就是伦理道德。

  

  同学之间也是一样,要以文会友,而不是结交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社会里的每个人是相互依存的,你依靠我存在,我依靠你存在。如果没有家庭、没有父母,怎么能长大?怎么能读书?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学业如何成就?没有同学互相竞争、鼓励、关心,如何熏修、陶养?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要性,觉得我们身为人是一个最大的福报,这都属于观念上的问题。

  

  做什么事都必须「三思而后行」,不正确的知见就是垃圾、就是稗草,要把它放到旁边;正确的、好的知见就吸收。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作学问是一个加号,好的东西天天都要加上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格的培养也是如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哪些人在一起,将来就会受他的影响。和好的同学在一起,品德、学识会进步;跟坏的同学吃喝玩乐,就会堕落,这就是知见。「为学日益」,为学是个加号,天天都要增加,不增加就会退步。「为道日损」,道是什么?道,是我们的心要清净、要慈悲。什么叫作清净?心中没有垃圾、没有骯脏的东西,保持清净,这就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

  

  (三)951210

  

  

  

  人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除了家庭、学业、事业,还有善法、功德,这个大家都知道。至于心灵的净化,就不简单了。一般人心中有很多垃圾,要藉由反省、检讨、改过,把垃圾除掉。佛经里说:「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坏事自己承担」,这就是正确的观念。反之,推诿、怕负责任,有了过失也不敢承认。不但不敢承认,还制造一些假的证据来掩饰,这就糊涂了。

  

  心灵生活属于最高的道德,心清净了,就是圣贤的心。儒家主张「内圣外王」,是指内外兼修,学术、德行兼修,才能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因此「内圣」,指心中要检讨反省,不能存留一点点垃圾。起了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造作杀、盗、淫,懈怠、堕落,这些都是垃圾。把心当中的垃圾清除干净,就能具足正知正见,得到无穷尽的快乐。诸佛菩萨是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众生是以饮食为食,以色声香味触法为食,眼睛要看,不看好象少了什么;耳朵要听,要听好的、听他人的赞叹。众生都是贪图色声香味触法,心是染污的。众生心当中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所以佛开设八万四千种法门帮助对治。佛法就是心法,每个人心当中的种种垃圾,要靠自己扫除,做到了就能「超凡入圣」。心清净、心无住,就是圣,心量广大就是圣,慈悲喜舍就是圣,无人、无我、无众生、修一切善法就是圣,每个人都做得到。

  

  所谓「外王」,就是修一切善法,普度众生,安定社会,建立富强康乐的国家。在儒家来讲是世界大同,在佛法来讲就是建立人间净土,就现代来讲要达到世界和平。为什么要世界和平?「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独善其身,是自了汉。除了独善其身以外,还要兼善天下,这个就是菩萨行,就是「外王」。

  

  大家都看过《大学》,但是不觉得很重要。「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如果懂得《大学》,小孩通通变成大学生、变成大人。

  

  《大学》里有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能听法的这个心就是。明白这个心是本具的,就是「明明德」。为何要「明明德」?因为这一念心包含无量的世界、无量的功德、无量的智慧,非常地重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就是指心水。这个心起了烦恼,知见错误,消极悲观的人可能会去跳河自杀;反之,积极乐观的生活,就会觉得人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这一生活得很有意义、很光明。

  

  身为大学生,要研究《大学》,最低限度要把这些道理融会运用到日常生活上。「明明德」就是明白自己的觉性。「在亲民」,自己明白是自利,可是心量不够广大,所以,不但自己明白,还要使更多的人了解,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觉性、佛性,人生是很有意义的,不要自杀,不要悲观,这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自利、利他都圆满了,达到最高的境界──至善,即是止于至善。善有上、中、下之分,至善是最高点。这就是三纲领。

  

  要达到这三纲领,必须用八种方法,称为八条目。大众将来想建大功、立大业,想造福世界,就必须从自己开始。八条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要从格物开始。

  

  

  

  --------------------------------------------------------------------------------

  

  (四)951217

  

  

  

  我们…

《导师于九十五年度星灯营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