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导师于九十五年度星灯营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要有远大的抱负,以佛法来说就是要普度众生、成就人间净土;就大众而言,就是要天下太平、世界太平。这样一来,人生不是只为自己,而是为了广大的社会大众,是不是很有意义呢?如果只是追求自我的享受,为了吃、穿,这样子的人生并没有什么意义。要把自己的生命扩大,怎么扩大?先从自己做起,开花、结果,然后再亲民、止于至善。在这里下工夫,我们的心就是活水源头,始终有用不完的智慧,生命是无穷尽的;如果没有在方寸之间用功、下工夫,心就是一滩死水。

  

  朱熹〈观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就是本,相信大众都希望智慧增长,追求智慧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一个是治本、一个是治标。治标方面,例如学心算,把心集中到一点,也可以开智慧。什么是治本?清净心、无住心才是根本。举例来说,为什么别人的智慧比我高?因为我们的脑子过去都想名利财色、吃喝玩乐,这些东西把脑袋占满了,没有空间了,所以智慧心就没有了,心水有尘垢,浑浊了,智慧就没办法显现。

  

  现在明白了,知道要沉淀心水,有了过失马上改过、向善,反省、检讨,定心、净心,这就是一条智慧大道。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检讨,经过一年半载,知见就超人一等,这就是找到活水了。《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心就是清净心、无碍心、广大心、平等心、不动心。例如,知道这个人的相貌很好,知道就好了,不要再去看眼睛、眉毛、嘴巴长得怎么样,不要再去想了。如果妄想一大堆,就不可能有智慧。

  

  大众亲近佛法,是一个大福报,知道这些道理是不容易的,这就是一条菩提大道,有福德、有修行,再配合智慧、技能、心愿,心水慢慢沉淀了,浑水就变成清水,化腐朽为神奇,也就是佛经所说的「转识成智」。识,就是种种妄想、分别、执着、障碍,把它转过来就是智慧。人生找到这么一个方向,就很有意义,光明是无穷尽的。绝对不会感觉到无聊、没有事做,因为具有智慧,自然有丰富的工作机会。

  

  

  

  --------------------------------------------------------------------------------

  

  (五)951224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要想平天下,先要把国家治好;国家没有治好,不可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是国家的小单位,如果家里面男盗女娼、乱七八糟,怎么治国?第一个,福报不够;第二个,威望不够,如《孟子》所说「望之不似人君」,嘴歪眼邪、心术不正、偷鸡摸狗的,哪里像一国之君呢?

  

  所以,要治国就先要齐家。怎么样齐家?要修身。修身,身体要健全。身体如何健全?不是指强健体格,而是要有人格、品德,把所有的坏习惯通通修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修身。就佛法来说,具足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就是修身。

  

  行如风,走路像微风吹动一样,身心都很自在,具足威仪,不是左歪右斜、东张西望。这些要在平时努力,平时做不好,哪里有未来?如何才能修身呢?要正心!心要摆在当中,端端正正、堂堂正正的,不要歪掉了;心歪掉了,行为就会产生偏差。

  

  心要正,先要诚意,意诚就能正心。诚,就是不欺骗,如《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社会上一般人都提倡诚正、诚信,不但有信用,还要诚,不要骗人、尔诈我虞。所以,三纲领、八条目是世间法中做人做事最高的哲学。

  

  怎样才能达到意诚?要致知。致知,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佛法来讲,就是要有正确的知见。如何才能达到致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是重点了。格,就是改革、袪除。物,指心中的垃圾,这就是贼人。王阳明先生说:「捉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要格物,先要改革自己。

  

  学会了八条目,再配合智慧、技能,将来一定能做大事、建大功、立大业。佛经里说,菩萨要向五明处学习,第一个是内明,明白佛所说的五乘因果妙理,要检讨反省,使心像一面镜子,不落一丝尘垢;像一潭止水,不起一点波浪,要有正知正见。此外,还有外明──医方明,要懂得医学;工巧明,要懂得科学;因明,要懂得哲学、逻辑学;声明,要通达语言文字。如普台中小学学生要学四国语言──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大众也应加强语言学习,能通达外语,全世界都是你的;语言成了障碍,就会寸步难行。

  

  

  

  

  --------------------------------------------------------------------------------

  

  (六)951231

  

  

  

  儒家说「内圣外王」,一个是尽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责任,其次,是作为一个学生,学业要有成就。现在大学很普遍,大学生愈来愈多,但是每个人的专业都不一样。

  

  普台中小学除了校训──「敬、慈、和、真」之外,还有四字箴言。这四字箴言不分等级,小学适用,中学适用,大学也适用。今天将这四字箴言送给各位,作为结业的礼物。第一、「会」,什么都要会,除了文学语言,还有游泳、围棋、钢琴、胡琴……要博学多闻,不要浪费时间、对不起自己。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口一天比一天多,在这么多人当中,没有几把刷子是很难生存的。大家都会,就要看看会到什么程度,当中就有差异了。不但要会,还要「熟」。等于开车一样,你会开,他也会开,这是会;熟就不简单了,一个指头也可以掌握方向盘,这就是熟练。熟之后是「巧」,所谓熟能生巧。最后是「精」,精益求精。每一种学习都要达到这四个标准,要自我要求,「会、熟、巧、精」,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将来毕业了,人家找不到事情做,你凭自己的本事、凭自己的德行,就有做不完的事情。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成就的,不是偶然的。

  

  希望各位把佛法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上,才不愧此次参加星灯营讲习。第一个是知见要正确;第二个,学习不要虎头蛇尾,要「会、熟、巧、精」。人容易懈怠、堕落、原谅自己,各位正在学习的黄金时代,自己要有一个标准,要自我要求。现在多吃一点苦头,吃苦就了苦,了苦就有福报。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很疼爱,「学校课程太多,压力太大……」学生讲这个话是偷安,自己原谅自己,家长也讲这个话是过于疼爱小孩,所以自己要知道努力。压力不是件坏事,人没有压力,不容易成功,压力可以给我们考验,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要聚精会神,苦其心志,要发大愿。「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依着这个原则多磨炼、多努力,将来国家大任才有大众的一份。

  

  凡事都要经过一番努力、经过一番苦头才能成就。佛经里面讲「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现代人讲「没有白吃的午餐」,是一样的道理。过去说「十年寒窗」,现在不只十年,要读二十年,实在不简单,如果没有恒心、耐心,大学毕业大概就停止了。所以,还要继续努力,「百尺竿头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大学毕业是百尺竿头,还要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才能掌握全世界。

  

  今天是星灯营结业,师父送给大众的礼物,一是最宝贵的知见,第二个,四字箴言「会、熟、巧、精」,学到了,受用无穷。祝福大众,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学业成就,吉祥平安,功德圆满。

  

  

  

《导师于九十五年度星灯营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