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何事情也不能成功。明白心性的道理,就知道人生的可贵,知道生命的价值是无穷尽的。既然了解自心当中含藏这些功德、智慧,就要开采这座宝山,否则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
(四)960603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当中都有一座宝山,无论是禅、净、密、律,一切法门都要销归自性。佛经里有个公案,琉璃王灭释迦族时,神通广大的目连尊者为了救释迦族人,把五百童男、童女装在钵中,送到天上避难。等到战争过后,目连尊者到天上一看,钵里的童男童女通通化成了血水,因为他们没有生天的福报。很多人想求生净土,如果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就知道真正的净土在我们心当中。心清净才有净土;心不清净,即使到天上、到净土,也得不到好处。明白这个道理,修行都来不及了,哪里还会懈怠?
因此,时时刻刻都要检讨反省,心当中不能有过失,有了过失要自己忏悔,犯了过错并不是对不起师父,更重要的是对不起自己。为什么对不起自己?修行本来是要求解脱,结果犯了过失、造了恶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净土就变成了秽土。外在的世界是随着自己的善业和恶业转变,心清净,佛土才会清净。佛法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不必到外面去求,要在我们的心当中去求。求什么呢?自己不要打妄想,不要起烦恼,不要起贪、瞋、痴、慢、疑、邪见,有了烦恼,立刻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把它化掉,就是这么简单。佛法中的三十七助道品可以化除心当中的烦恼,大众要把三十七助道品背下来,把《四十二章经》背下来,如果不知道这些法门,如何去化呢?一般人眼睛都往外看,不知道要看自己、检讨自己,所以并不清楚自心当中有什么烦恼。懂得反省、改过,新春开始就能找到一条菩提道,找到一条生净土的真实道路──心净佛土净。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果一分都做不到,迷迷糊糊地空过一生,那就是对不起自己。新春开始要除旧布新,何谓「布新」?除了环境要清洁,我们的心更要清净,心清净才是真实的修行。朝这个方向努力,必能找到一条新春的大道,找到一条菩提大道,这是无量的功德。
「新年新春万事新,日新又新在明心,直下承当照古月」,我们心当中有一个古佛、古月,若不直下承当,六根向外攀缘,这个古月就成了「今月」,这样的「月」就有生灭,白天看不见,晚上才看得见,而且晚上有了云也看不见。把「古月」找到了,自然而然不受影响,不论刮风、下雨、白天、晚上,时时刻刻都会放大光明。「古月」是每一位的觉性,能时时「照古月」,则「朝朝暮暮在逢春」!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去秋来,春天只有三个月就过去了,这是生灭。一旦明心见性,直下承当,朝朝暮暮都是在春天,如坐春风当中。
希望每一位除了庆祝新春,更要回光返照,有一个新的开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修一切善法,不执着一切善法。从过去到现在,大众都很发心,建设道场、建设普台国民中小学,今年筹建普台高中,是新的开始,大家要继续培养福德、智慧、慈悲,广集福慧资粮。福德、智慧、慈悲要不断地熏修、培养,就像我们每天要穿衣、吃饭一样。
《金刚经》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行要成就佛的智慧、佛的功德,佛的功德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菩提和涅槃。有了这个愿景和目标,就不会走远路,更不会走错路,否则,就容易退失菩提心。
--------------------------------------------------------------------------------
(五)960610
我们每一位都应该立志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才是最彻底的解脱。这一生做不到,来世还是得继续努力,而来世也要靠现在广集福慧资粮,如果现在的路走不正,来世和今世差不多,又是苦苦恼恼度过一生。所以从现在起,修福修慧,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始终不离正念,始终不离当念,始终不离开觉性。
觉性就是佛,觉性就是解脱,觉性就是净土,觉性始终清净。每一个人都有觉性,为什么却不能成道、生净土?因为这个觉性不清净,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古人说:「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觉性,就是一条大路,要想成佛,就不能离开这念心。这念心是一座宝山,一切具足,要在这念心来返照自己,这不是「明明白白一条路」吗?为什么「千千万万不肯修」?有些人因为信心不足,有的人对佛法则是半信半疑,有些人知道修行很好,可是还有很多放不下的事:「儿子要讨媳妇、要买房地产、等到事业成就了再说……」诸位要知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无常杀鬼是不等人的。
每个人都有成菩萨、成佛的资源,可是拥有这些资源却不知道运用,甚至于糟蹋了。知道修善法,这念心就愈来愈慈悲,愈来愈有智慧,愈来愈有福报,愈走愈光明。如果不修善法,贪求名利、财色,徒增烦恼、无明,将来堕入了三涂恶道,就是自己跟自己作对,对不起自己。既然明白了,要振作起来,「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从今种种譬如今日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现在开始还来得及,知过、改过,有罪皆忏悔,忏悔即清净。
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发愿成佛,慈悲、智慧、禅定圆满了就是佛,心中的烦恼漏尽就是佛。成佛不是求来的,而是由自己掌控,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一生就很有福气。古德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成佛,是最高、最上的期望,「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虽然成不了佛,也可以成菩萨。「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认为佛的果位太高,成佛的路途太遥远,认为自己是个薄地凡夫,不可能成佛,只要修善法就好,就离道愈来愈远。《六祖坛经》讲:「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佛是什么?智慧佛、如如佛,如如不动的这念心就是佛,平常心就是佛,平常心就是道。做什么事都要有智慧,要如如不动,就是这么平常、这么简单,翻过来是手掌、翻过去是手背,同样都是自己的手。说薄地凡夫不能成佛,这是错误的观念,大家要了解,薄地凡夫才能成佛,每一尊佛都是转化凡夫心而成佛的。所以佛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凡夫心是很宝贵的,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虽然凡夫心过去做了很多错误的事,只要从现在起不做就好了,过去妄想纷飞,现在不想就好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现在虽然没有发愿成就佛果,只想当菩萨,这也不错,菩萨的心不离菩提心,只是未能如佛一样圆满。菩萨好比初一的月亮,成佛是十五的月亮,月亮是一个,只是二者的光明不同。所以「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很多人不了解此理,认为:「我们这一生没办法成佛,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老老实实做人,就必须要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连五戒都没有做到,怎么算是老老实实做人呢?
修学佛法就如同到学校求学,受五戒是在人道的学校,修十善是在天道的学校。守五戒、修十善就像是修学分一样。修四谛是在声闻的学校,修十二因缘是在缘觉的学校,修六波罗蜜是在菩萨的学校。此外,还有成正觉的学校,修的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佛所说的教理,一切众生都适用,佛法当中什么都有,想要吃咸的,佛菩萨就准备咸的菜给你;喜欢吃辣的,就准备辣的菜给你;喜欢广东味的,就为你准备广东菜,喜欢吃臭豆腐,就为你准备臭豆腐。佛法里面各种酸甜苦辣的菜都有,端看自己要不要吃,吃了就能治病、饱肚皮,不吃,就不能治病,就不能饱肚皮。今天新春,把佛法所有的菜通通送给大家,希望你们照单全收,通通带回去!慢慢吃、慢慢享用,吃不完、受不尽,还能传给子子孙孙,同享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
最后祝福大众:新春快乐,吉祥平安,道业增进,发菩提心永不退转!
《九十六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