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家庭、有他的期望,要全身投入来修证、契悟,是不容易的事,但是可以参加精舍的共修活动,利用工作的年假或休假配合禅七活动。禅七的第一天传授八关斋戒,这是从「事」上入,往后六天渐次由「事」入「理」。什么是「理」?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大众契悟到这念无为心、清净心、绝对的心、真空妙有的心,就是无上菩提、清净法身,是净土宗所说的常寂光净土,密宗所说的大日如来,教下所指的菩提、涅槃,禅宗所悟的本来面目。契悟了这念心,就觉得人生很有意义、生活很有意义,生命是无穷尽的;一落心地,永为道种,所以「中台法门」要使有缘的人都能够契悟。大众只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一生一定可以达到不退位的境界。
「中台广传,落地生根」,就是将中台法门落实,使其生活化、普遍化,所谓「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佛法现代化,现代佛法化;佛法文化化,文化佛法化;佛法艺术化,艺术佛法化。」从这个角度来弘传真正的禅法、人生的真理,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这个法门是直截根源,不浪费时间,更不致于走错方向。
无论是仕、农、工、商、学、兵,各种行业,都离不开这念心去作用;这念心要有定力,要有智慧,才能稳重待人,处事泰然,这是很重要的。除非不愿意尝试,否则一旦接触这个法门,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契悟,有所感受。这个心法是随着时代的需要来推广、来弘扬。大众从中台法门来契入,很快就能成就,不会走远路,更不会走错路,所以称为中台广传,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药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只要一片或是半片,乃至于三分之一片叶子落在地上,经过几天就生根了。「地」代表我们这念心地,这个法门一落人耳根,落入意识,落到心地当中,立刻就生根发芽,所谓「一入耳根,永为道种」;菩提种子发芽了,很快就会成长、开花、结果,开菩提花,结菩提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缘觉果、菩萨果,乃至于无上佛果。这个法门很殊胜,又能普遍弘传,所以称之为「中台广传,落地生根」,在大众的心地生根。
三期传佛眼,第一期是「灵山单传」;第二期是「曹溪普传」;第三期是「中台广传」。从释迦牟尼佛一直传到现在,灯灯相传、光光相照。
悟了这个道理,还要修行、还要保任,才是真功夫。修行,要向内看自己,看自己的习惯、毛病,贪、瞋、痴、傲慢、嫉妒,这都是心在作用,要把心转过来,用智慧照破;还要作主,时时刻刻作主;能觉能照的心也要归于本体,清净、无为、绝对的无上菩提即现前,这就是净土,就是佛心。
所谓「三期传佛眼,真佛住中台」,这是中台山弘法利生的宗旨、目标。真正的佛在那里?不是在西方、不是在东方、也不是在南方、也不是在弥勒净土,也不是在西方净土,不是在任何一个方所,在那里?真佛住中台。
真佛住中台
佛法入门,有从事入,有从理入。所谓中台,有事、有理。从理上来讲,中台在那里?中台就是中道实相、灵明不昧的这一念心,称之为灵明妙觉;儒家称之为灵台,也就是指我们的心灵世界,能知、能觉的这一念心。用实际的例子来解释,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着有、不着无,不偏左、不偏右,离空、离有,不取、不舍、离一切相,这一念心当下即是、动念乖真,这就是中台,中道的灵台。时时刻刻保持这念心的存在,时时刻刻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能定、能静、能安,这一念心清楚、明白又能作主,这念心就是觉者之心,就是佛心,当下就是「真佛住中台」了。
从事相上来讲,中台就是中台禅寺,由事可以悟到理。师父经常跟大众讲:全世界的佛法在中国;中国的佛法在台湾;台湾的佛法在中台;中台山的佛法在那里?就是在大众这一念心。每个人能发如是心、如是愿、如是修行,时时刻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真正就是真佛住中台,这是从事到理。事做到了,理就现前,理悟到了以后,藉事炼心,最后到达事理圆融、事理无碍、事理不二。无论在修行上、在生活上,都能达到静也好、动也好,读书、做事、乃至于忙碌,但自己那念心始终安详、如如不动,这就是真佛住在中台!中台在那里?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就是中台。
我们中台山办了种种的活动、法会,建立道场,目的是在传佛心法,以达到「三期传佛眼,真佛住中台」的愿心。禅七当中希望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能安住这一念心,不打妄想,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就是定;有定,但是这念心不知道安住在那里也不对。有些人说,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念心达到无想,这不是木头吗?或者认为和无想定差不多。这不是无想定,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但是要无想、无念,而且还要清楚、明白,这就是智慧佛;这念心不动,就是如如佛;智慧佛和如如佛同时存在,时时刻刻不动、时时刻刻清楚明白、时时刻刻能够作主;能够保持三分钟,真佛就住在中台三分钟;保持五分钟,真佛就住在中台五分钟;保持十分钟,真佛就在自己的中台住了十分钟;保持半小时,就成了半小时的佛;保持一小时,就成了一小时的佛;这就是保养圣胎,这是不容易的,并非一般人所误认的悟了就了了。
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悟后还有很多的事情,所以古人说:「未悟之前犹自可,悟了之后事更多。」没有开悟的时候,表面上看,觉得自己修行还不错,持戒、打坐、礼佛、诵经、修六波罗蜜、修菩萨行、又自利又利他,仿佛自己真正是一位大菩萨。可是悟了以后,才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属于事,从事还要入理,理就是归于自心,归于这一念「无为心」。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将这念心安住在实相、安住在定慧上面,处处作主,这样就是真正达到「真佛住中台」。
《三期传佛眼 真佛住中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