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的功德▪P9

  ..续本文上一页位禅宗的大德来,他说念佛不好,要提倡教我们修禅,那我们前面几十年功夫,岂不是白费了?这是不是善知识?给诸位说,这不是的。如果真是善知识,他是禅宗大德,到我念佛堂来讲开示,一定也是赞叹念佛,赞叹《弥陀经》,赞叹《无量寿经》,使我们对所修学的经论,对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同学更增长了信心,这个法师就是真正的善知识;如果是破坏我们的道场,就不是善知识,是恶知识,他不是给我们带来建设性的,他是来破坏的,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说实在话,这是一个最低的佛学常识。

  

  我念佛,我修净土,过去我在香港讲经,一九七七年,香港大屿山圣一法师请我到他道场讲开示,圣一法师是禅宗道场,我一进禅堂,我很佩服,在这个时代,还有人每天按照禅堂规矩去坐香,我还没见过,所以看到非常欢喜。我到禅堂要讲什么呢?还好过去讲过《六祖坛经》、《金刚经》,口头禅还有一点,赞叹禅宗,赞叹他们的老师圣一法师,赞叹他们同学,赞叹这个法门。这是对的,如果说禅不如净,净有把握,那你不是破坏人家几十年的修行?那就犯了很大的过失了,这事绝定不可以。

  

  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师请我到他那去讲演,演公的道场是修弥勒法门的,我是阿弥陀佛净土,我到那里,弥陀净土一字不提,赞叹弥勒净土,弥勒净土我没学过,我学过《华严》,《华严经》弥勒楼阁那是无比的庄严,赞叹弥勒净土,赞叹这个法门,使他们的信徒对演培法师更相信、更尊敬,我们这次去就成功了。

  

  诸位也许常听到佛门有个术语,「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到人家的道场,赞叹他的道场,赞叹他的老师,赞叹他的同学,这个叫「僧赞僧」;而不可说净土法门好,往生靠得住,弥勒菩萨兜率内院条件很苛刻,不容易去啊,你这样讲,人家修了二十五年了,你就把人家信心破坏了。甚至于我还听说有的法师讲经,信徒都跟他跑掉了,这个是最大的忌讳,还得了,这个不可以的。

  

  这就说明修学要一门深入,佛法的法门很多,大乘经上讲得很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随着自己根性去选择,选择之后就贵在一门深入,果然能依一个老师,依一个道场,一门深入修学,没有不成就的,所以这个第一是门门第一,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我们看《华严》是我们的典范,你看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个人所修学的法门不一样,他去参访。细细观察经文,我们明白了,每一位善知识自己谦虚,赞叹别人。现在的善知识不一样了,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和《华严经》所示现的完全相反。所以佛法今天是衰,不是兴,我们台湾的佛法是衰相,不是兴相,台湾佛法很热闹,形式上的热闹,大家有钱嘛,世间法里面大家都在比赛钱,一个个我的房子比你大,我的车子比你高;佛教也是如此,我的庙盖得比你辉煌,我的庙盖得比你大,在比赛啊,在搞这个,道与学就忽略了,如何建立学风与道风,这才是佛法兴衰的关键。

  

  底下一个世纪,科技发达,资讯发达,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我们立刻就知道,所以下一个世纪的道场已经不是一个形式的寺庙,这个东西已经过了时代,会被淘汰。下一个世纪道场的形式是什么?电脑、资讯,所以底下一个世纪,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电脑,每一个人都有电脑,电脑和全世界联线的,你要什么东西,一按钮都出来了,是这么一个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改变了。

  

  你要读经,无论世界那个图书馆所藏的经典,你一按电钮,目录全都出来了,想要那个,电脑画面上全部呈现出来,是这样的,不必到寺庙去了。学习东西,将来的学生不必上学了,在家里电脑面前就读大学了,就参与考试,毕业文凭就从电脑输入给你了。

  

  在美国确实如此,家庭主妇不要上街去买东西,电脑一按,东西就为你送来了,你的付款,银行已经付给他了。你要能想到下个世纪,人是怎样的生活,我们佛法要如何来弘扬,要懂得这个事实;将来佛法人才在那里培养?一定是大学研究所,而不是佛学院,这就是现在人所讲的,你要有前瞻性眼光,你要看到底下这个世纪是怎么样的一个心态。现在电脑资讯日新月异,必定走上这样的趋势。

  

  现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有不少的地方,已将《大藏经》输入电脑,做成电脑软体,将来的弘法必定也是在电脑,到那个时候不用电视这个萤幕,用电脑的萤幕了,电脑的萤幕就代替了电视。所以你要听那个法师讲经,一按电钮,无论在什么地方,法师的形像就现在你面前,有音声,有文字。我们如果没有这样的眼光,你就跟不上时代了,在六度里,你不是精进,你落伍了。

  

  真正的佛法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领导这个时代,怎么会落后呢?这是我们要明白的,而且这个事情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应该从那个方向,那个角度去发展,自己就清楚,就明白了。

  

  有精进而后才有禅定,六度里的禅定就是自己有主宰、有信心、有方向,他不是乱进,不是杂进,他有方向,他有目标,所以他充满了智慧,菩萨是以这个自行化他,达到登峰造极,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成佛了。所以成佛,在前面说过,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法整个教学没有迷信,用现代科学精神的尺度来衡量,它非常合乎科学,它没有违背科学的原理原则,说实在的,科学还赶不上它,这是我们修学不能不认识清楚的。

  

  到佛的果地上,第一个因素是平等心。菩萨是六度心,万法平等,十法界平等,六道平等,无有一法不平等,《华严经》上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圆」是圆满,「同圆种智」就是万法平等,一切平等,这是如来的果地。

  

  佛将一切众生分为十大类,第一个因素我们要晓得,我们要掌握这个大原则、大前提,修学才能得到效果,把我们自己弊病习气找出来,能找出来了,能发现了,这就是「开悟」;能改正过来,这就是「修行」,这就是「功德」。修行是「功」,你有功夫,修行的结果就是「德」,此「德」和「得」同意思,你真正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这些原理原则,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

  

  在无量法门里,我们非常幸运,幸运在那里?认识了净土,净土的认识非常、非常难,不要看到念佛的人很多,真正对净土认识的人不多;认识不清楚,他念这句佛号就不得力,为什么?他有怀疑,他信心不坚定,遇到逆缘,他说佛菩萨不保佑我,我念「阿弥陀佛」不灵,他就怀疑了,他就退心了。看到别的法门,他心动摇了,看到学禅的,他就想去参禅;看到学密的,他又想去念咒,他心里犹豫不决,虽然念佛,他没有功夫,当然他没有收获。所以认识净土是我们修学净土的先决条件,但是要认识清楚,非常非常的难,净土教虽然很普遍,要认识清楚却是真正困难。

  

  我对于这个法门的认识,给诸位说,我花了三十年时间,在许许多多大乘经论里面,才把这法门的真相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我是得力于《华严》、《法华》、《楞严》、《般若》这些大经,从这里面发现净宗第一殊胜,所以才回过头来专门修学。

  

  《弥陀经》上,蕅益大师讲的信愿行,绝定没错,这心要清净、要坚定;愿要强烈,我们的行就相应,和念佛就相应了,所以很不容易。我跟大家讲解,你们一听就相信了,你比我省了三十年的时间了,我三十年才认识清楚,今天给你一介绍,你就省了三十年了;你要是不相信,走我的老路,花三十年时间,说实在话,花上三十年时间,未必有这么幸运,许许多多的人,一生当中在经论里钻而没钻出来,还是忽略掉了,可见得这确是不容易,真正认识清楚、搞明白了,一心一意专修。

  

  修学一定要遵守经典里的理论,理论是我们深信不疑的基础,我们一丝毫的怀疑都没。道理明白了,方法也非常重要,从那里做起呢?《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句话,我相信大家都念得很熟,意思懂不懂?囫囵吞枣,说不懂又像懂,说懂又确实不懂。

  

  什么叫「发菩提心」?什么叫「一向专念」?「菩提」是梵语,翻成中文是觉悟、不迷惑,真正觉悟了。我们有没有觉悟?觉悟的人和不觉悟的人,思想言行不一样,迷惑的人随着自己的感情,随着自己的迷情过日子,所以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而自己不知道。觉悟的人,对于一切人事物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的生活如理如法,生活中得快乐。迷悟的差别,很大很大。

  

  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菩提心那有那么容易发,世尊有善巧方便教导我们,从生活上启发实现,所以菩提心就不是一个理论了,不是玄谈,落实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叫「真修行」。

  

  那从那里修起呢?佛给我们讲,从三福修起。真正发菩提心,真正觉悟的人一定孝顺父母,如果我们看到父母很讨厌,迷惑颠倒啊。现在年青人不愿意和父母、公婆一起居住,迷惑颠倒,这个不觉悟啊,真正觉悟了会和老人住在一起,会做到孝敬,所以佛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不孝养父母,你一天念十万句佛号,你一天拜十万拜佛,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还是要搞地狱、饿鬼、畜生,西方世界没有你的份,为什么呢?你没有发菩提心,你迷惑颠倒,这点重要啊。

  

  我在新加坡看到有一些同修听到我讲这个,原先跟公婆离开了,跟父母离开了,自己单独去住了,听到我讲的,不错,很难得,真的觉悟了,搬回家去和父母、公婆一起住了。我看到很欢喜,他觉悟了,知道从前做的是错误,现在回家孝顺父母公婆是正确的。

  

  第二句是「奉事师长」。老师对我们有教诲的恩德,老师的恩德和父母没有两样,所以对老师念念不忘,故修行的根本在「孝亲尊师」,老师不在了,我们也念念不忘。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李老…

《念佛的功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念佛心地功夫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