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如人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
(四)识食(梵语vijnanakarahara),有漏识由段、 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65、大忏悔文有八十八佛,请问有其渊源否?
乃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之合称。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三十五佛出自大宝积经卷九十八优婆夷会。在丛林中,晚课所诵之大忏悔文,亦简称为八十八佛,乃取其文中所称念之八十八佛名号而言。
66、“一尘不染”做何解释?
尘(梵语artha),新译作境,境界。指六根感觉而缘虑之对象、对境。佛教称色、声、香、味、 触、法六者为六根之尘,而眼、耳、鼻、舌、身 、意为六根,六根对六尘(梵语sad visayah)而生六识,若根尘相对六识清净无垢,称为一尘不染。后世援用此一佛家语,转以形容东西之洁净,行为境地之清净,为官之清廉等。
67、佛门中常听到“一境四心”,不知是何定义,请慈悲释疑?
一境四心又作一水四见。譬如一水,本无有异,兹因天、人、饿鬼、畜牲果报不同,故于一水而见有四相分别之异。何等为四?叙述如下:
一、天见是宝严地,谓诸天福德殊胜,其所见水,悉成溜璃众宝庄严之地。
二、人见是水,谓世间之人所见之水,清浊虽异,而皆是水。
三、饿鬼见是脓血,谓由宿世悭贪,罪障深重,堕饿鬼中,长劫不闻浆水之名,既因饥渴所逼,望见河水,意欲饮之,连趋岸傍,皆是脓血。
四、鱼见是住处,住处即窟宅。谓鱼以水而为住处,潜跃游泳,不见水相。
68、请开示“世尊八相成道”之真相!
就是八种仪相,又作释迦八相、八相成道、如来八相、八相示现、八相作佛等等不同称谓。乃佛陀一生之化仪,从降生至涅槃(梵语nirvana)的历程,分为八个重点,分为八种相,自古有此说,至后世,通常系指如下之八相成道:
一、降兜率相:谓菩萨(梵语bodhisattva)从兜率天将降神时,观此阎浮提内迦毗罗国,最为处中,往古诸佛出兴,皆生于此,尔时菩萨即现五瑞,现此瑞已,于是下生,故称降兜率相,何等为五?分别如下:
菩萨现五瑞:
(一)、放大光明。
(二)、大地震动。
(三)、诸魔宫殿隐蔽不现。
(四)、日月星辰无复光明。
(五)、天龙等众悉皆惊怖。
二、托胎相:谓菩萨将托胎时,观净饭王性行仁贤,摩耶夫人前五百世曾为菩萨母,应往彼托胎。大机之人,见乘栴檀楼阁;小机之人见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诸天作诸伎乐,从右胁入,身映于外,如处琉璃,故称托胎相。
三、降生相:谓四月八日初生时,摩耶夫人在岚毗尼园,手攀无忧树枝,菩萨渐渐从右胁出,于是树下生七茎莲花,大如车轮,菩萨处于花上,周行七步,举右手而言:“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尔时难陀、跋难陀龙王于空中降温、凉二水,灌太子身,时其身呈黄金色,具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故称降生相。
四、出家相:谓太子年至十九时,出游四门,见老病死之相,厌世无常(梵语anitya),心思出家(梵语pravrajya),至父王处禀白,愿听出家,父王不许,于二月七日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宫乃至净居天宫。诸天见已,到太子所,头面礼足白言:“无量劫来所修行愿,今者正见成熟之时。”太子遂于后夜乘马至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剃除须, 发,故称出家相。
五、降魔相:谓菩萨于菩提树下将成道时,大地震动,放大光明,隐蔽魔宫,当时魔王波旬,即令三女乱其净行。菩萨以神力,变其魔女皆成老母,魔王大怒,部众,上震天雷,雨热铁丸,刀轮器杖,交横空中,挽弓放箭,箭停空中,变成莲花,不能加害,群魔忧戚,悉皆迸散,故称降魔相。
六、成道相:谓菩萨降伏魔已,放大光明,随即入定,悉知过去所造善恶,死此生彼之事。于腊月八日明星出时,豁然大悟,得无上道 ,成最正觉,故称成道相。
七、说法相:谓菩萨成道已,便欲说法度诸众生,即自思惟:“诸众生等,不能信受甚深法义,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时梵天前白佛言:“今者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润益成立,今正得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入于涅槃,而不说法?”是时如来受梵天王请已,即往鹿野苑中,先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轮,及说大小乘种种教法,故称说法相。
八、涅槃相:涅槃(梵语nirvana)谓如来度化世间四十九年,将入涅槃,二月十五日,于拘户那城婆罗双树间,卧七宝床,其林忽然变白,犹如白鹤。尔时佛陀受纯陀长者最后供已,与文殊师利等言:“诸善男子(梵语kula—putra),自修其心,慎莫放逸。”遂于中夜进入涅槃,时为纪元前三八三年。如来涅槃后,诸天人等以千端缠里其佛陀之身,七宝为棺,盛满香油,积诸香木,以火焚之,收取舍利,分为八分,起塔供养,故称涅槃相。
这八相成道为小乘(梵语hinayana)所有,另据大乘起信论等载,则无“降魔”,而加“住胎”一相,称为大乘八相。上述乃北传佛教所主说之八相成道;南传佛教则主说四大事,如佛传碑像中所刻画之降诞、成道、初转*轮、入涅槃等四相,称为四大事。又成此四大事之地,称为四大圣地。
69、当人类死亡之后。如何知道他往生何道?去处如何?请慈悲开示!
人死亡之后,投生何处,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死亡时的相状,是可以验知其人将来投生之处的,在瑜伽论立死相有六验,由六验即可明白亡者投生何处,何等为六?分别如下:
一、若作善之人将死时,先自足冷至脐,脐上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人中。
二、若作善之人,头顶皆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天上。
三、若自顶冷至脐,腰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饿鬼(梵语preta)中。
四、若自顶冷至膝,膝下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畜趣(梵语tiryagyoni)中。
五、若自顶冷至足,足底犹温,而后气尽者,即生地狱(梵语naraka)。
六、若罗汉圣人要入涅槃(梵语nirvana),或心或顶,数日皆温。
70、佛经云:“摧伏四魔”何谓四魔?
四魔(梵语catvaro marah),指夺取人之身命及慧命之四种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等称为四魔,这四魔是修道者的大障碍,若能摧伏四魔,当下解脱自在,法身自然彰显,不受轮回所束缚,出三界、脱六道,今解释如下:
一、烦恼魔(梵语klesa—mara):指贪嗔痴习气能恼害身心。
二、五阴魔(梵语skandha—mara):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
三、死魔(梵语mrtyu—mara):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
四、天魔(梵语deva—putra—mara):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即是。
71、为何极乐世界全是正法期?
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教主阿弥陀佛,现在亦然于彼国土为弟子广宣正法,令诸有情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共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成就佛道。若阿弥陀佛于彼国土缘尽,则转他方国土又行度生,此时,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又递补佛位,为诸众生宣扬正法;若观世音菩萨于彼国土又缘尽,同转他方诸佛国土教化众生;此时,大势至菩萨亦递补佛位,大转*轮,广度有情,令发菩提道心,共证菩提(梵语bodhi),若大势至菩萨与彼国土缘尽,则转他方诸佛国土教化群生;此时,极乐世界诸菩萨众亦渐证菩提,次第递补佛位,为诸众生宣扬正法,终无停息,是故,极乐国土始终是正法时期。
愿我辈学佛弟子,应发心随喜,早证彼岸,亲听法音,共证菩提。
72、在家佛弟子,是否可在家里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可以,佛弟子有两大类,一则出家佛门弟子,二则在家佛门弟子。在家佛门弟子欲修行,于家里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地藏本愿经是一部孝道之经,同时倡导因果之经,更是具足道德之经,是一部相当好的经典,在家佛弟子可以尽管放心而诵读受持。
最近有一些不肖弘法者,根本对佛经半知半解,甚至对地藏菩萨本愿经一窍不通,竟然说在家人不可在家里诵地藏经,若诵地藏经会有许多鬼魅来纠缠,集合于家里的前前后后,使家庭不得安宁,致使凶多吉少等等恐吓之言,如此一来,使得没有深入佛法的在家弟子,受此毒辣思想威胁,因而蒙蔽圣典之真相,致使不敢在家里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这实在是佛弟子的不幸!若论弘法者的过失,罪非浅矣,不但要负起一连串的因果之外,还须负起被他毒化思想的无辜佛弟子之因果;这辈受害者,一一堕入邪见之网,如是而不得自觉,如此邪见的思想,以讹传讹,因盲引盲,这种破佛知见之弘法者,佛菩萨欲救不能,将来的果报当堕无间地狱,尘劫终不得出,何以故?
大藏经云:“离经一字,皆同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若不下三途,莫谤正*轮。”
73、十方诸佛皆有三十二相,何谓“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梵语dvatrimsan—mana—purusa—laksanani)。指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等,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
《佛学问答(第四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