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問答(第四輯)▪P10

  ..續本文上一頁志食、意念食、業食。于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長相續諸根者,此即成實論所謂以思願活命。如人望梅止渴,精神食糧等。

  (四)識食(梵語vijnanakarahara),有漏識由段、 觸、思叁食之勢力而增長,以第八阿賴耶識爲體,支持有情身命不壞者,如無色界及地獄之衆生以識爲食。

  65、大忏悔文有八十八佛,請問有其淵源否?

  乃五十叁佛與叁十五佛之合稱。五十叁佛出自觀藥王藥上菩薩經,叁十五佛出自大寶積經卷九十八優婆夷會。在叢林中,晚課所誦之大忏悔文,亦簡稱爲八十八佛,乃取其文中所稱念之八十八佛名號而言。

  66、“一塵不染”做何解釋?

  塵(梵語artha),新譯作境,境界。指六根感覺而緣慮之對象、對境。佛教稱色、聲、香、味、 觸、法六者爲六根之塵,而眼、耳、鼻、舌、身 、意爲六根,六根對六塵(梵語sad visayah)而生六識,若根塵相對六識清淨無垢,稱爲一塵不染。後世援用此一佛家語,轉以形容東西之潔淨,行爲境地之清淨,爲官之清廉等。

  67、佛門中常聽到“一境四心”,不知是何定義,請慈悲釋疑?

  一境四心又作一水四見。譬如一水,本無有異,茲因天、人、餓鬼、畜牲果報不同,故于一水而見有四相分別之異。何等爲四?敘述如下:

  一、天見是寶嚴地,謂諸天福德殊勝,其所見水,悉成溜璃衆寶莊嚴之地。

  二、人見是水,謂世間之人所見之水,清濁雖異,而皆是水。

  叁、餓鬼見是膿血,謂由宿世悭貪,罪障深重,墮餓鬼中,長劫不聞漿水之名,既因饑渴所逼,望見河水,意欲飲之,連趨岸傍,皆是膿血。

  四、魚見是住處,住處即窟宅。謂魚以水而爲住處,潛躍遊泳,不見水相。

  68、請開示“世尊八相成道”之真相!

  就是八種儀相,又作釋迦八相、八相成道、如來八相、八相示現、八相作佛等等不同稱謂。乃佛陀一生之化儀,從降生至涅槃(梵語nirvana)的曆程,分爲八個重點,分爲八種相,自古有此說,至後世,通常系指如下之八相成道:

  一、降兜率相:謂菩薩(梵語bodhisattva)從兜率天將降神時,觀此閻浮提內迦毗羅國,最爲處中,往古諸佛出興,皆生于此,爾時菩薩即現五瑞,現此瑞已,于是下生,故稱降兜率相,何等爲五?分別如下:

  菩薩現五瑞:

  (一)、放大光明。

  (二)、大地震動。

  (叁)、諸魔宮殿隱蔽不現。

  (四)、日月星辰無複光明。

  (五)、天龍等衆悉皆驚怖。

  二、托胎相:謂菩薩將托胎時,觀淨飯王性行仁賢,摩耶夫人前五百世曾爲菩薩母,應往彼托胎。大機之人,見乘栴檀樓閣;小機之人見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諸天作諸伎樂,從右脅入,身映于外,如處琉璃,故稱托胎相。

  叁、降生相:謂四月八日初生時,摩耶夫人在岚毗尼園,手攀無憂樹枝,菩薩漸漸從右脅出,于是樹下生七莖蓮花,大如車輪,菩薩處于花上,周行七步,舉右手而言:“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爾時難陀、跋難陀龍王于空中降溫、涼二水,灌太子身,時其身呈黃金色,具叁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叁千大千世界,故稱降生相。

  四、出家相:謂太子年至十九時,出遊四門,見老病死之相,厭世無常(梵語anitya),心思出家(梵語pravrajya),至父王處禀白,願聽出家,父王不許,于二月七日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宮乃至淨居天宮。諸天見已,到太子所,頭面禮足白言:“無量劫來所修行願,今者正見成熟之時。”太子遂于後夜乘馬至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剃除須, 發,故稱出家相。

  五、降魔相:謂菩薩于菩提樹下將成道時,大地震動,放大光明,隱蔽魔宮,當時魔王波旬,即令叁女亂其淨行。菩薩以神力,變其魔女皆成老母,魔王大怒,部衆,上震天雷,雨熱鐵丸,刀輪器杖,交橫空中,挽弓放箭,箭停空中,變成蓮花,不能加害,群魔憂戚,悉皆迸散,故稱降魔相。

  六、成道相:謂菩薩降伏魔已,放大光明,隨即入定,悉知過去所造善惡,死此生彼之事。于臘月八日明星出時,豁然大悟,得無上道 ,成最正覺,故稱成道相。

  七、說法相:謂菩薩成道已,便欲說法度諸衆生,即自思惟:“諸衆生等,不能信受甚深法義,若我住世,于事無益,不如遷逝無余涅槃。”時梵天前白佛言:“今者世尊,法海已滿,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潤益成立,今正得時,雲何欲舍一切衆生,入于涅槃,而不說法?”是時如來受梵天王請已,即往鹿野苑中,先爲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谛*輪,及說大小乘種種教法,故稱說法相。

  八、涅槃相:涅槃(梵語nirvana)謂如來度化世間四十九年,將入涅槃,二月十五日,于拘戶那城婆羅雙樹間,臥七寶床,其林忽然變白,猶如白鶴。爾時佛陀受純陀長者最後供已,與文殊師利等言:“諸善男子(梵語kula—putra),自修其心,慎莫放逸。”遂于中夜進入涅槃,時爲紀元前叁八叁年。如來涅槃後,諸天人等以千端纏裏其佛陀之身,七寶爲棺,盛滿香油,積諸香木,以火焚之,收取舍利,分爲八分,起塔供養,故稱涅槃相。

  這八相成道爲小乘(梵語hinayana)所有,另據大乘起信論等載,則無“降魔”,而加“住胎”一相,稱爲大乘八相。上述乃北傳佛教所主說之八相成道;南傳佛教則主說四大事,如佛傳碑像中所刻畫之降誕、成道、初轉*輪、入涅槃等四相,稱爲四大事。又成此四大事之地,稱爲四大聖地。

  69、當人類死亡之後。如何知道他往生何道?去處如何?請慈悲開示!

  人死亡之後,投生何處,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死亡時的相狀,是可以驗知其人將來投生之處的,在瑜伽論立死相有六驗,由六驗即可明白亡者投生何處,何等爲六?分別如下:

  一、若作善之人將死時,先自足冷至臍,臍上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人中。

  二、若作善之人,頭頂皆溫,而後氣盡者,即生天上。

  叁、若自頂冷至臍,腰下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餓鬼(梵語preta)中。

  四、若自頂冷至膝,膝下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畜趣(梵語tiryagyoni)中。

  五、若自頂冷至足,足底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地獄(梵語naraka)。

  六、若羅漢聖人要入涅槃(梵語nirvana),或心或頂,數日皆溫。

  70、佛經雲:“摧伏四魔”何謂四魔?

  四魔(梵語catvaro marah),指奪取人之身命及慧命之四種魔。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等稱爲四魔,這四魔是修道者的大障礙,若能摧伏四魔,當下解脫自在,法身自然彰顯,不受輪回所束縛,出叁界、脫六道,今解釋如下:

  一、煩惱魔(梵語klesa—mara):指貪嗔癡習氣能惱害身心。

  二、五陰魔(梵語skandha—mara):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之苦。

  叁、死魔(梵語mrtyu—mara):指死亡能斷人之生存命根。

  四、天魔(梵語deva—putra—mara):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即是。

  71、爲何極樂世界全是正法期?

  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教主阿彌陀佛,現在亦然于彼國土爲弟子廣宣正法,令諸有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共證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成就佛道。若阿彌陀佛于彼國土緣盡,則轉他方國土又行度生,此時,觀世音菩薩(梵語Avalookitesvara)又遞補佛位,爲諸衆生宣揚正法;若觀世音菩薩于彼國土又緣盡,同轉他方諸佛國土教化衆生;此時,大勢至菩薩亦遞補佛位,大轉*輪,廣度有情,令發菩提道心,共證菩提(梵語bodhi),若大勢至菩薩與彼國土緣盡,則轉他方諸佛國土教化群生;此時,極樂世界諸菩薩衆亦漸證菩提,次第遞補佛位,爲諸衆生宣揚正法,終無停息,是故,極樂國土始終是正法時期。

  願我輩學佛弟子,應發心隨喜,早證彼岸,親聽法音,共證菩提。

  72、在家佛弟子,是否可在家裏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可以,佛弟子有兩大類,一則出家佛門弟子,二則在家佛門弟子。在家佛門弟子欲修行,于家裏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爲地藏本願經是一部孝道之經,同時倡導因果之經,更是具足道德之經,是一部相當好的經典,在家佛弟子可以盡管放心而誦讀受持。

  最近有一些不肖弘法者,根本對佛經半知半解,甚至對地藏菩薩本願經一竅不通,竟然說在家人不可在家裏誦地藏經,若誦地藏經會有許多鬼魅來糾纏,集合于家裏的前前後後,使家庭不得安甯,致使凶多吉少等等恐嚇之言,如此一來,使得沒有深入佛法的在家弟子,受此毒辣思想威脅,因而蒙蔽聖典之真相,致使不敢在家裏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實在是佛弟子的不幸!若論弘法者的過失,罪非淺矣,不但要負起一連串的因果之外,還須負起被他毒化思想的無辜佛弟子之因果;這輩受害者,一一墮入邪見之網,如是而不得自覺,如此邪見的思想,以訛傳訛,因盲引盲,這種破佛知見之弘法者,佛菩薩欲救不能,將來的果報當墮無間地獄,塵劫終不得出,何以故?

  大藏經雲:“離經一字,皆同魔說,依文解義,叁世佛冤;若不下叁途,莫謗正*輪。”

  73、十方諸佛皆有叁十二相,何謂“叁十二相”?

  叁十二相(梵語dvatrimsan—mana—purusa—laksanani)。指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叁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又作叁十二大人相、叁十二大丈夫相、叁十二大士相、大人叁十二相等等,略稱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與八十種…

《佛學問答(第四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