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第一辑)▪P5

  ..续本文上一页位大弟子也只不过是无量无边中之十位而已!十位大弟子表征各人所长,十位大弟子合并起来,才是一味的佛法,仁者!明白吗?现在分别将这十位大弟子叙述如下:

  舍利佛—智慧第一

  目犍连—神通第一

  富楼那—说法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

  大迦叶—头陀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罗侯罗—密行第一。

  38.真有极乐世界吗?

  是的,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一般人往往以感觉器官能直觉的就肯定,以感觉器官不能直觉的就否认,这种观念是很冒险的,有时候心存这种观念,在一生中,会因此时常失去一些感觉器官之外的真相与真理。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信圣人之言的果报。

  学佛就是学觉悟,不是学迷信,不知道实际情况而信,这叫做迷信;因正确认识一切实际真相而信,这叫做正信。佛(梵语Buddha)是觉悟的人,佛将觉悟的人生观与宇宙观,一一公开无私,阐扬让我们明白一切真相,好让我们不至于迷惑人生与宇宙的窠臼里。

  极乐世界就是非感觉器官所能接触的境界,非物质界所能衡量的,要证成果位者才能亲证亲历的,佛是大觉悟者,佛陀慈悲将物质界之外的世界告诉我们。

  阿弥陀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隬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39.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表征大悲心,文殊菩萨表征大智慧,普贤菩萨表征大行,地藏菩萨表征大愿,这是以狭义立场而言,每尊菩萨都代表自己本有的风范与特征;在广义的立场而言,每尊菩萨也都具足大悲、大智、大行、大愿;并不是观音只有大悲,而无大智、大行、大愿,也不是文殊只有大智,而没有大悲、大行、大愿,更不能说地藏只有大愿,而无大悲、大智、大行,有关这点,是为佛门弟子与一般社会人士所误解的。更进一步而言,四大菩萨有的大悲、大智、大行、大愿之总集合,才是圆满的一尊佛。

  有些弘法者,阐扬文殊菩萨,却贬抑观音、普贤、地藏菩萨,或有人阐扬地藏,却贬抑文殊、观音、普贤菩萨,或阐扬普贤菩萨,却贬抑观音、文殊、地藏菩萨,如此一来,都是不正确的一端,佛法是完整的,佛法是圆满的,佛法是一味的,佛法是贯串无碍的,不可以偏概全,断失佛法大义,诸佛会叫冤枉,菩萨会说还我大意,历代祖师会大力澄清,不可不慎!

  40.何谓“三量”?

  三量是佛法为了证实一切真相的方法。

  1.现量:不用意识思索,能够直觉亲证到的境界,譬如六根触六尘(梵语sad visayah),能正智契真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手触火,当下能肯定了知是也。

  2.比量: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有人。

  3.圣言量:又称为圣教量,因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称之圣言量。

  41.何谓“阿鞞跋致”?

  这是印度(梵语avinivartaniya),华译为不退转,是菩萨的阶位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到达此位。佛陀告诉我们说:只要我们一心专念佛号,能达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必得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净土,就能永不退转,直到成就佛道。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

  不退转有三种含义:1.位不退。2.行不退。3.念不退。

  42.女众每个月皆有生理期,在生理期期间,常流不净,是否可上大殿礼佛上香?

  无妨,只要身心保持洁净,一切依法而行,上大殿礼佛上香,乃至做早晚课,佛高兴都来不及了,怎么不可以上大殿礼佛上香呢?佛深怕我们懈怠,在生理期的期间,能如此殷勤勤修佛法,佛会随喜你的精进,起欢喜心,预祝您早成道业,请安心吧!

  43.父亲得肝癌,我是三宝弟子,是否可告诉家父?他堪受得了吗?

  为了父亲能往生净土,应该提早告诉他,这才是真正行孝道,不然等到他的身体更衰弱才想告诉他,那时候他欲求生净土,已经气力不足,振作不起来,反而害了他往生净土的机缘。

  当然你要告诉家父得癌症之际,须要找个适当的机会才告诉他,虽然他听到这种坏消息,一时会痛苦万千,身心不自在,绝望的情绪,不断燃烧著,只要你有耐心陪著他,慢慢疏导佛法正确的理念给家父听,相信家父若得到佛法的滋润,人生观会有所转机的,毕竟,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所必经一回的,你说是吗?

  44.人刚命终,如何处理才得体?

  佛法是要我们求得解脱(梵语vimoksa),离苦得乐,乃至往生净土;因此,人一旦刚命终,在这个时刻,第一件事要做的,马上要想到请出家师父为命终者助念与开示佛法,因为开示佛法可令命终者意识导归正念,正念若提起,跟随大众念佛,以求得清净一心,自力与他力相应,当下即可蒙佛慈悲接引往生净土。

  45.佛菩萨那么多,到底念那一尊比较好?

  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佛菩萨的确非常之多,那么到底念那尊好呢?佛门中常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这位仁者啊!证成果位的佛菩萨,一律对众生平等的,佛菩萨彼此之间也不会互相嫉妒,只要你虔诚的念,念那一尊都可以,有关这点,我们可以尽管放心,所以当你想要念佛之际,就选择你喜欢念那尊佛或菩萨即可,也可以说,选择一尊你觉得会生起欢喜心的一尊来念,或选择一尊认为与你较有缘份的一尊来念。

  念佛贵在“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摒除杂思妄想为重,只要念一尊佛,念得妄念不起,念得清净本性现前,这就达到念佛的宗旨,因为我们是以“一心不乱”作为往生的支柱,而不以念很多佛菩萨为荣,假使佛菩萨念很多尊,结果内心反而易生起种种分别心,不易入一心的境界,这么一来,念那么多尊的佛菩萨有什么用呢?切记!

  46.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有:多财鬼、少财鬼、饿鬼、恐怖鬼、厉鬼、孤独鬼、啖血鬼、啖气鬼、恶毒鬼王等等,鬼道众生的果报很多,千奇百态,完全依他个人过去造作何等罪业,因而感召不同的鬼道世界。

  鬼附身是常见常闻之事,并不是可怕或稀奇新闻,只要个人业障(梵语karmavarana)现前,因缘成熟,冤亲债主找上门来,你逃也逃不掉,避也避不开,轻者容易发楞!重者自言自语,甚至哭笑无常,手挥脚舞,如同拍电影的导演,自导自演自唱,别有一番风味,但是没有因果观念的医师或精神科分析家,都把他当做精神分裂症来看待,叫他吃镇定剂,或打麻醉药,结果把这位业障现前者,整得哭笑皆非,最后白白的送死。

  我们要知道,鬼道众生要附人的身体,也必须要有附在对方身体的条件,譬如说:过去无量劫前,你曾经杀死人,欠别人的生命债,因果现前,当下被冤亲债主找到,那就由不得你啦!又如你欠别人的感情债,也会找上门来;强暴奸淫之类,也会找上门来。

  诸位!鬼道众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既然来了就是有因缘而来,无因缘是不会来的,这点也请大家放心!

  47.吃素与吃斋有何不同?

  不食众生肉,仅食植物类,不食一切众生肉,亦不得食五辛,何谓五辛?就是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也。若能如是而食,是名吃素。吃素可成熟我们的慈悲之心,吃素不会与众生结恶缘,吃素会远离一切恩怨,吃素会逐渐消业障,吃素会净化因果纠缠。

  菩萨戒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菩萨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何谓吃斋呢?吃斋绝对不是吃素的意思,吃斋是过午不食之义,吃斋有包含吃素,但吃素未必包含吃斋;这是一般人把吃素说成吃斋的语病;吃素是吃素,未必有吃斋;吃斋一定有吃素,身为佛门弟子,应该要如此理念,若能理念这点,是名真佛子哩!

  48.朋友与亲戚有病苦,当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际,相命的人与老一辈的人,告诉我说,会犯煞!犯冲,会带来不如意,使我一直不敢任意看护病人,是否真会犯煞!犯冲呢?

  佛法讲因缘果报,无因则无果,果由因而来,我们没有造恶因,去看护病人,绝无后遗症可言,更谈不上什么犯冲犯煞之恶言!

  江湖郎中与相命者喜欢制造一切玄谈,让你不易想通,模棱两可的话,来控制一般无知之辈,使无知者屈服在江湖郎中的玄谈中,这一系列的玄谈法术,佛门称之为邪命。

  佛陀大慈大悲常鼓励佛弟子,要关心病人,要照顾有病苦恼者,乃至探望安慰病人,普令病患者早日身体健康,恢复正常。

  菩萨戒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梵语福田punya-ksetra),是第一福田。”

  49.依大乘佛法而言,佛有三身,何等为三?

  1.法身(梵语dharma-kaya):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2.报身(梵语sambhoga-kaya):报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3.应身(梵语nirmana-kaya):又名应化身,为化度众…

《佛学问答(第一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