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01问~150问▪P2

  ..续本文上一页离得很远,怎么办?请开示。

  古代的大德说:能否往生,就看这个人有没有信愿;品位高低,就看这个人念佛功夫的深浅。由此看来,不管念佛功夫的深浅,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虽然有品位高低,但一旦往生,即使是下下品,也已经摆脱轮回,远远胜过在二十八天。居士所说的二六不断、念而不念、一心不乱,都是上上品的因,做不到这个程度,只要具足信愿,每天早晚念数百声、数千声,中下品也有份。

  134.净土法门,十方共赞,处处指归,最为殊胜。弥陀成佛已经十劫,在十劫前有没有这样的法门?这个法门是弥陀独创的吗?没有弥陀,那么众生成佛就非三大阿僧祗劫不可了。是不是其他佛的善巧方便不如阿弥陀佛呢?

  这个问题分三个方面来回答。一、净土法门即是念弥陀圣号的法门,弥陀以前,没有弥陀,自然就不能念。各佛共赞,即是赞叹念诵弥陀圣号。十劫以前,并无弥陀,十方各佛凭什么开这个法门呢?二、弥陀法门,持名往生,这是依赖弥陀的愿力,按照经上所讲,是弥陀独创。至于众生成佛并非都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上乘利根的人,也能顿超,不过稀有难得,不普遍罢了。三、佛佛道同,善巧方便没有高低,只因为弥陀因地发愿特殊,所以果地利益众生也特殊。古代的大德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各佛不及的地方大概就在这里吧!

  135.念佛时,手数念珠,数完一百零八粒,轮到佛头珠时,必须将念珠翻转过来,回头再数,手数念珠,不能越过佛头珠,含有乘愿再来的意思。但一般人手数念珠,总是越过佛头珠,对不对呢?

  数珠念到佛头时,穿绳必有小空闲处,掉转头来,才好掐珠再数。如图省事,越过佛头,那一段珠已与佛头紧贴,没有空闲的地方,不好数珠了,为了灵便起见,还是掉转珠头为好。至于乘愿再来的意思,如果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未尝不可,但没有看见有记载。

  136.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字,闻释迦牟尼佛的名字,得多少功德?消灭多少生死重罪?在无上道会退转吗?如果单念释迦牟尼佛,也能往生吗?

  此功德不可思议,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能够听到佛名,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恩泽。有多少功德,便灭多少重罪。但往生一事,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念弥陀。

  137.弟子除了念佛外,还念咒、背经,并且受持《金刚经》一部,是否太杂,改为单念一句弥陀呢?

  咒和经典,既然念诵已久,就不必舍去,只是每天念诵一遍就可以了,执持名号,应该做到二十四小时不断,这就叫做净念相继。求专当然有益,杂修自然分心。

  138.坐禅时,全身震动,有师傅说,这是外道,应该控制。请开示。

  你既然是修净,怎么又去修禅?修禅修净,左右不定,怎么行呢?修禅要有师承,即使有师承,脚踏两只船,不免落水。所谓不禅不净,二门都破。如果没有师承,闭目枯坐,恐怕就会落到黑山鬼窟,全身震动还是小毛病,一味盲修瞎练,更怕有大魔境出现。

  139.静坐念佛微微感到头痛,因有脑神经衰弱,是否因病业所感,或一心专念,不予理睬?

  你的情况,病和业兼有,或者还有念不如法。如果念佛时,不能心平气和,过于紧张,也会发生这种病态。你说“一心专念,不予理睬”,正应该这样。但必须控制妄念,调和呼吸,不急不缓,绵绵密密,如深潭流水,不兴微波,病态自然就会消失了。

  140.因病体弱,常思假身虚幻不实,返观本性了无可得,这是弟子静坐和平时的修持,间以持名念佛回向,是否妥当?

  静坐则不可常思,常思是身静而心不静。静坐只有止观,念不起,叫做止,念若起,随时觉察是妄,叫做观照。能了自性无得,那妄念还从哪里生起呢?这就叫做照破,但这种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了解。差之毫离,谬以千里,不可不慎重啊!如止不能止,就以念佛代替,自念自听,这样就有止有观了。如果回向,就是发愿,愿不要虚发,发得真切,一定就会有所成就。

  141.《阿弥陀经》上说,人临命终时,如果能够念佛,从一天到七天,念得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但身体为病苦所逼,不能出声正念,甚至心念能力都不足,变成忆佛想佛,能够往生吗?

  定期七天,那是平素健康时的用功,并不是对临终来说的。到临终时,片刻难待,怎么还能有七天呢?临终时如果能够忆佛想佛,就是心不颠倒,一定能够往生。否则即使口在念佛,心不在佛,就没有什么作用。

  142.人命终时必须念佛念得清清楚楚才能往生,否则即使念佛一生,也会堕落三恶道,不能遂愿。我建议佛教寺院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收留莲友临终备用的房间,由和尚或皈依居士到时候助念,这样就能做到自度度人了。因为现在佛化家庭,非常不容易,甚至一家之中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临终阻碍更大。所以希望能够实行这个计划。

  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议论,二是方法。先说第一。正念清楚,才能往生,很对。但不清楚,则要看他的八识田中的善恶种子,哪个起现行,不能直说堕落三恶道。再说第二。净土法门,古代早有助念的办法,现在许多地方也都成立了助念团。但是家中有阻力,没有适当的公共场所,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平时念佛精进努力,临终时有充分把握,排除干扰,顺利往生。二是平时广结善缘,临终时自然能够得到莲友的帮助。但最后能否往生,归根到底要看自己最后一念是否正念分明,所以真正的解脱还是要靠自己。

  143.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号,就有一尊佛从口而出,这是神通呢,还是感应呢?

  大师的境界,后学不才,难以测知底细。从理上来说,神通来自定力,感应也来自定力。因此,善导大师的境界,一定兼有神通和感应。得感应就会出神通,出神通就是得感应,两者确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念佛而口中出佛,显然是向众生示范念佛的神力,目的在于感化众生,说是感应当然可以,说是神通也未尝不可。

  144.净土法门贵在念佛求生净土,如果念阿弥陀佛就往生西方净土,如果念药师佛就往生东方净土,如果没有念佛,全念大悲咒,像念佛一样,口念耳听,专心致志,持之以恒,那么这个人命终后,谁来接引,往生什么地方?求大德指示。

  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来迎接,《阿弥陀经》有这样的记载。念药师佛,药师佛就来迎接,《药师经》没有这样的记载。念大悲咒,就有念大悲咒的功德,至于往生什么地方,必须依靠自己的愿力。如果没有愿力,仅仅断了几分疑惑,恐怕就难以生东方或西方净土。古代大德说:能不能往生,就全看有没有信心和愿力。所以没有愿力,就不能生东方或西方净土啊!

  145.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就是说他的法身充满虚空,但又说六方有恒河沙一样多的佛,于是我就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阿弥陀佛的法身已经充满虚空,那么六方恒河沙数佛坐到哪里去?

  佛有三身,你所问的是法身。法身是没有形状的,就像虚空一样,以空入空,相互之间还有什么妨碍呢?以前的大德用灯光来作比喻,非常恰当。就是说一室千灯,每盏灯的光都能和其他灯光互相融合,即使一室万灯,也不会互相有妨碍啊!体会了这其中的意思,你的疑问也就解决了。

  146.往生西方,莲花化生,没有父母,如果离开莲花出生以后,那么依靠谁来抚养长大呢?

  花开出生,自然和净土圣众身形相等。好像我们这个地方的竹子,笋尖一冒土,一夜之间就能长大,并不是要继续几年。在西方出生的人,都有金色美好的相貌,并且获得了神通,哪里还需要受人抚养呢!

  147.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都是佛土,为什么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就不会再退道心,再入轮回了,而生到娑婆世界的人,就会退去道心,永远轮回呢?

  这个问题,古代大德在经文后面早就有详细的注解,查阅后就自然明白了。这里再补充几句。第一,意念不一就不会往生极乐世界,爱欲不重就不会轮回娑婆世界。意念专一就会往生净土永不退转,妄想太多就会堕落尘世轮回生死。第二,生到了净土,周围就全部都是净缘,无缘不促进自己道心上升,因此就永远不会退转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秽土,生到了这个世界,无缘不促进自己欲念增重,所以绝大多数会退去道心。第三,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净因成熟的人,已经觉悟,不会退心。轮回娑婆的人,都是业力所牵的人,被妄念迷惑,难以觉悟,所以就只能堕落。简单的说是这样,要详细地说,即使洋洋万言也难以说尽。

  148.《药师本愿经》也说往生琉璃净土,就会永不退转了。虽然没有说胜过极乐,但比娑婆好多了。那么我们生东方净土不也是一样吗?况且念药师佛,现世就能求财得财,求一切得一切,为什么不先享受现世利益,再往生东方呢?这样不是比求生极乐更加舒服吗?

  你居士如果能够生到药师琉璃净土,自然就会永不退转了。只怕你去不了,就谈不上退不退的问题了。东西两个净土,往生不退,当然是一样,但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就大不一样了。看经文不能粗心大意,以免到时无效,反而怪佛不灵验。而且居士贪恋现世享受,本来就是尘根未尽,还想到琉璃世界生芽,哪里有这样的事呢?没有净因,哪里有净果啊?

  149.以前还不像现在这样深信的时候,闭目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常常有一尊穿白衣,执锡杖的和尚显现在眼前。在梦中恐怖时,这尊白衣和尚都会来解救。但到现在,这种境界,专心去想都想不出来了。是不是现在比以前退步了,还是从前的境界是不正当的?我虽然修的是净土法门,但不知道怎样去观想极乐国土。虽然丈夫时常提醒我要观想西方国土的庄严境界,才能往生,但我仍然观不出来。我的修法是不是哪个地方不对头?毛病在哪里?请您老开示。

  以前见像,现在不见像,都不要执著。应该一心念佛,不去理它才对。如果执著,反而是病。修习净土宗,有四种方法,即实相、观像、观想、持名。前两者暂时不多说,观想和持名合修,从莲池大师以后,大多不再采用,只是主张专念名号,单刀直入,比较稳当。因为观想依照《十六观经》去修,现在的人都很粗心,难以进入细境。经上说,如果是其他观想就叫做邪观。没有掌握观想的方法,就很容易走入歧途。莫如诚心念佛,做到心起念,口出声,耳听声,再加上信心和愿力,求得心不散乱,就一定能够成就净业,何必要去观想呢!

  150.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课和念佛都不间断,但仍旧一样。前天,看了《高僧传》,里面有一位法师病了,梦见佛祖给他指示念诵《涅槃经》,然后病就好了。我是不是也可以模仿他念诵《涅槃经》,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呢?人家说您老在医药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我已经患了很多年的肝病,右肋时常作痛,透过背后肌肉也有小肿。我相信我的业重,不愿就医(因行动不自由,脚动病就发作),只以虔诚的心念佛治疗,可是功力不见效,敬请老居士赠给我一个治病的方法。

  修法贵在专一,最怕朝三暮四,脚踏两只船。要知道所有佛法都能圆融无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就要看各人的情况,当然是应该采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念六字洪名,就是治病良药,只要诚心坚持,一定能愈百病。经上明明告诉我们,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已拥有珍宝,为什么还要寻找其他办法呢?再说老居士念念不忘长年患病,执著幻躯如此严重,贪恋娑婆兴趣太深。知病是苦,就当舍离,否则就谈不上往生了。鄙人虽然稍懂医药,但医药不能消除业障。敬赠你几句话,无论是求往生,求去魔,求愈病,都要立定主旨,决不动摇。这就是坚持念佛一法,不再节外生枝了。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01问~150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