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讲于总统府2001年庆祝行宪暨国父纪念月会
一.对经济的复苏,企业要大小共存
二.对社会的治安,全民要同心协力
三、对族群的融和,大众要互相尊重
四、对国家的未来,眼光要瞭望全球
在五十六年前,时当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宣布结束训政时期,全民共同迎接宪政的到来。其时星云正在南京,直觉是:中国五千年的专制体制政权结束了,国家从此自由民主了!但是之后的数十年间,时局一直动荡不安,各种的纷纭扰攘,纷至沓来。时至今日,星云于行宪五十六年后来此谈「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一面感到荣幸,一面也不禁感慨万千。兹以「经济的复苏」、「社会的治安」、「族群的融和」、「国家的未来」四点,略表意见,请各位指教。
--------------------------------------------------------------------------------
一、对经济的复苏,企业要大小共存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史,举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乐,没有一项可以离开经济。经济与民生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厚实经济,富国裕民,则仁义道德也难以获得推行。管仲曾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孔子也说:「富而好礼。」佛教也曾以实际行动,帮助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北魏的僧祇粟与僧祇户,协助当时政府解决人民的饥馑;南北朝的寺库、唐代三阶教的无尽藏院,以及历代所从事的油坊、当铺、旅店、碾硙业等,都是繁荣经济、便民利国。现代的佛教,则以帮助政府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世道人心,以教化来辅助经济的发展。
经济可以改变世界,经济也可以改变人生!在经济繁荣的地方,文化、道德必然提升;无知贫穷,就会造成许多的罪恶。目前经济衰退,一些公司行号关门歇业,许多人赋闲在家,所以如何复苏社会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否则长此以往,社会的治安必然更加恶化,人心更加难以端正,国家自是难以安定。
经济,不只是金钱而已,如果扩大财富的内容,诸如我们的智慧、健康、道德、思想、观念、礼貌,甚至我们的平安、技能、明理、善缘、信仰、满足、惭愧、勤劳、节俭、计画、开源、节流、教育等,在在都是有形与无形的经济。遗憾的是,人类只把钱财、物质规范到经济的内容,没有把道德仁义也看成是经济的价值。
说到「经济」,全世界的经济早已走向全球化了。像纽约的道琼股市、华尔街的股票涨跌,都影响及于全世界。我们台湾往日的经济成长,也提高了在国际间的地位。
经济,它像海水的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有的地方衰退,有的地方繁荣,具有周期性,并不足为虑。反而目前最为大家所关心的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影响所及,过去一些小型企业,渐渐受到大财团所吞并,甚至国家和国家的连线,几乎垄断了经济。尤其现在的中小企业,又纷纷地出走大陆,企业集团过份膨胀的结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基础,一旦经营不善,造成骨牌效应,连带地许多仅存的小型企业都会跟着遭殃,这时受害的人何止千千万万。所以,对于大企业、大集团过份的发展,政府应该加以约束制衡,否则「富可敌国」,也不是好现象。对于小型企业,也要靠国家和大型企业的辅助,让他有成长的空间。如果大集团跟小企业能相互依存,大小互助,才能让全民都有发展的机会,让财富平均如活水一样流通,继而创造均富的社会。
说到均富的社会,经济、财富要像活水一样,流动的活水才不会发臭。钱财也要让它流动,富人的钱财,要造福平民;平民的努力,也可以换取富人的财富,贫富要相互支应。佛教所讲的布施、喜舍,就是要让钱财互相回馈,不只是买卖的贸易而已,也不只是股票的交换,财富应该成为人间爱心的交流。
现在新政府陈水扁总统,对于企业界的重视,对于社会福利的加强,目的就是要让经济平衡发展。如果政府能够更进一步在教育、道德、公益、爱心方面,唤起全民普遍的觉醒,随着经济的成长而提升道德的精神生活,必然有益于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
可惜目前社会上富有的穷人很多,因为不知足,不懂得回馈国家大众,虽有财富,也只是贫者。我们希望社会上多一些经济上虽贫乏,但人格高尚的富豪,让人不只是贪求,全民大众不要只是向「钱」看,人人都应该具有道德、和谐、责任、包容,彼此互相尊重。不投机取巧,不贪赃枉法,不要藉势苟得,不要非法经营,大家都做一个诚信的国民,如此,无论大集团、小企业,那才是国家真正的经济复苏。
--------------------------------------------------------------------------------
二、对社会的治安,全民要同心协力
目前台湾经济复苏,要让外国人前来投资,更要想方法让赴大陆的台商回流,让富有的人民放下身段,可以从事小本经营,提高士农工商的尊严,让大家感到台湾居民「人穷志不穷」的气节。经济复苏、工商起飞,固然重要,但是台湾社会的治安,更是刻不容缓,应该加强。社会的治安,不只是法律的制裁,也不只是警察的责任,应该要全民同心协力。我们的社会需要道德、良知来规范,像现在社会上贪赃枉法,假公济私,怎么能让普通小民心悦诚服呢?一些工商企业,偷工减料,仿冒造假,又如何取信社会大众呢?更有的人朋友之间互相猜疑嫉妒,中伤诽谤,能欺则欺,能骗则骗;每一个政党、团体,几乎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如何能模范整个社会呢?甚至邻里之间,搬是弄非,挑拨离间;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愚昧邪见、顽强固执、自私自利的人,彼此你争我夺,经常做出损人又不利己的事,这样的社会怎么会可爱呢?
我们知道,国家要从上层社会和大众传播媒体,以及各种教育机构,共同负起「强国强民」的示范。如从政者应知自己是公仆,不要官僚;从事教育者,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医护人员要「视病如亲」,工人要「除私从公」,商人要「童叟无欺」……;如果整个社会民众都能公而忘私,讲信修诚,惭愧感恩,相互爱语赞叹,彼此有情有义,则必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必然能增加国家的动力。
吾人如果希望建立一个道德公义的社会,必须要能「人人作警察」。警察执行任务,除暴安良,维护公共秩序;但社会之大,不是靠警察就能保卫国家的安全,欲得维护社会秩序,还需要全体国民,人人都有从事公平、公义,除邪安正的观念,个个都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
在美国,东方的儿童不懂得遵守公共秩序,不懂得维护社区的环境,喝完汽水后,任意把空罐子随手丢弃,后面的老婆婆看了非常不以为然,命令儿童捡起来,儿童以东方人的口气说:「关你什么事?」老婆婆说:「怎么不关我事,你乱丢东西,制造垃圾,污染环境,我们社区的房地产会因此跌价,这就跟我有关系!」这位老婆婆就是人人作警察的模范。
在西德,东方的青年住在公寓里,任何时刻都是开着电灯,另外的房客看不过去,叫他不用时关掉。东方青年说:「关你何事?」房客说:「你浪费能源,使国家陷于贫穷,怎么不关我事?」
中国人的民族性,凡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别人的侵犯,就会不惜一切地诉讼、打斗、游行、示威,这表示自力救助;但是换成别人的利益受损,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肯奉行公义,尽力保护,所以树叶子掉下来也怕打破了头,这就是懦弱。
其实,人在世间,人人都应该负有化导社会风气的责任,有道德的生活,社会才能和谐、家庭才能安乐、朋友才能守信、人我才能互助。现在的社区,也喊出「守望相助」的口号,过去我们的社会也尊重一些侠义之士,因为他们维护公理正义,所以能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我是这个家庭里的一份子,爱护家庭,人人有责,岂可制造家庭的纷乱。所以,人人作警察,人人维护公理正义,这是现代人应该建立的共识。
--------------------------------------------------------------------------------
三、对族群的融和,大众要互相尊重
人,常因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产生许多情结,例如国家情结、民族情结、种族情结、省籍情结、世代情结、内外情结等,其中以族群情结最为严重。
说到族群情结,南方人与北方人互有情结,中国人与外国人互有情结,外省人和本省人互有情结,原住民与平地人互有情结;不同的地域,就会产生许多的隔阂与成见,造成许多的纠纷与排斥。
其实,人性本来是一种,只因地球上的气候、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性格,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寒带的人茹毛饮血才能生活,热带的人到处随遇而安、随缘生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住,这是当然的生活。
其实,现在的移民政策,因为交通便利、文化交流,都不应该再有族群的情结。例如在台湾,外省的公婆拥有本省的儿媳,本省的男士娶了外省的老婆,外省的女性做了本省人的媳妇,所以应该没有族群的情结。可是现在台湾的政治人物,经常蠢蠢欲动,想要挑起族群情结,实在是非常的不智。当初陈水扁先生担任台北市长的时候,他宁可落选,也不挑起族群情结,实在是令人可敬可佩。
地方,一样的土地,一样的山水,一样的树木,甚至中华民族同样的肤色,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根本就没有情结。像美国,可以说是世界民族的大…
《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讲于总统府2001年庆祝行宪暨国父纪念月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