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简单地按着以前的老路走,该继承的继承,该深化的深化,该兴革的兴革。这是社会、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任务。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不一定都是好东西,有错误,有真理中夹杂着谬误,有走了形的真理,这些清理工作都需要做。
问:你对现在的出家人有什么看法?
晓:你是在家人,就不要问这问题。而且,我是出家人,是当局者,常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应该看得比我更清楚。
问:你出家后有没有后悔过?
晓:后悔的事情很多很多。
问:我是指你后不后悔出家这件事?
晓:我不好直接回答你,鲁迅有一封给萧军的信,你看看。
问:哪一封?
晓:话说得太明就没意思了。
问:你对佛教理论界有何看法?
晓:我对整个中国佛教界的了解并不多,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知道一些,给我的印象是理论的钻研还是比较缺乏,所有的只是朦胧的感受。
我自己很是浅薄,对前人的学说、理论的理解,对于新问题、新观点的思考,对现实社会的把握等都不够。有人说我愤世嫉俗,我自己不承认,因为没资格,我没有自己的一套东西,若仅仅是“喊口号”,那没用。解构的目的在于重建,除旧的目的在于布新。对境况不满,不满又能怎么样?你得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王元化说,我们有许多悠久的传统观念慢慢地都改变了,但意图伦理这一传统未变,一直一脉相承。意图伦理在佛教中同样有其地位,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问:佛教的一般信徒怎样?
晓:信徒的情况更严重。比如大部分人都称自己修净土宗,但可以说对净土宗大部分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知半解也谈不上,这不仅可悲,而且可忧。
问:我原来是按照净空法师的书学习,现在有很多人反对净空法师,我该怎么办?
晓:很简单。我问你,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
问:有。
晓:有就行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问:那我现在怎么办?
晓:你是给你自己学的,是给你自己修的,你不是给净空法师学的。这不就完了吗?
问:问题是我现在对净空法师的说法产生了怀疑,而且我照线索找找书,发现净空法师的话确实成问题。
晓:怎么说呢?对于净空法师的有些观念,我也不感冒。但是,人家接引了多少众生?这就是无量的功德!
问:他讲的我现在想想,那简直是废话,浪费资源,浪费人们的时间。
晓:千万不要这样说,他的思想你可以不接受,但他的人格魅力是很吸引人的。
问:净空法师自己说,他的开示完全没有准备,是随口说的,自己说完之后,别人问他,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刚才讲的什么。这种态度就很不负责任。
晓:请放我一马,咱别再说人家净空法师了好吗?
问:有些话我是藏在心中好久了,憋得难受,一吐为快。他还说学佛后再回头看看世间的学问,什么哲学家、科学家,都不值一提,他们太浅了。这话简直是……我都没法说。
晓:你这么说我就忍不住想接几句,你说话也得负责任,净空法师的东西我也了解不少,据我所知,老法师从没说过这话,这话是老法师的那些不成器的学僧说的,他跟老法师学过几天,自己又特别笨,老法师的思想精髓没学到,却鹦鹉学舌,学舌也学不好,对老法师的话断章取义。别说你,我还听到过更严重的,说“老法师的开示是自性的流露”,这是我们佛学院藏学法师亲口告诉我的,那么若是我,对于说这话的学僧,先打三十棒,然后让他面壁思过去。“净空本没错,只因名太高”,我若说是净空法师的学僧,那些笨居士们就对我高看一等。老法师冤枉啊~~我们不要再诽谤老法师了!
一般来说,你由净空法师的东西接引而入了佛门的,到后来都会反过来对净空法师的思想不 满,这就对了,这样你就学佛上路了。
问:家里让我成家,可我是学佛的,不能结婚,怎么办呢?
晓:谁说学佛就不能结婚?
问:经上说家庭是拖累。
晓:是拖累你也得结婚呀。人不能惹事儿,但也不能怕事儿,要勇于面对现实。你作为在家人,结婚是正常的,不结婚反而有问题。在家人的基点是家庭和睦,这个可别弄拧了。
问:《楞严经》上说不让结婚。
晓:《楞严经》上提到了阿难、文殊、二十五圣等,根本没有提到你……你贵姓?
问:邓。
晓:《楞严经》上根本没有提到你邓某人,你怎么说《楞严经》上不让你结婚。我倒是知道佛教中有教人夫妻之间怎样相处,主仆之间怎样相处,君臣之间怎样相处等。
问:我想到庙里去住几天,适应一下出家生活,可庙里只让住三天,这能否通融。
晓:当然能,你去与当家师商量商量。
问:庙里让住三天,这三天有什么说是吗?
晓:具体说是呢,也有,但我一时还真说不出来,不过下去可以找找资料。
问:我倒认为这规矩没道理。
晓:这是习惯,习惯没道理可讲!大家学外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有些句子明明不合语法,是病句,但还照样说。老师就解释说,这是英语的习惯用法。你也没办法。“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谁能说不是病句?但我们照样说。
问:你有没有想过这事儿?
晓:老实说,我还真没有。
问:我倒在庙里呆过一段时间,也有很多不好的事发生。
晓:出家人也是人啊。刚才那一位小同志的问题,大概也有这原因,有些不如法的事儿不想让在家人知道。在家人总在红尘中打滚,猛然到庙里一看,会感到庙里太好了,但在庙里呆几天后,你就看清了真相,为了使你们对庙里有一个好印象,所以不准在庙里超过三天。
问:让看清真相又有啥关系?
晓:出家人慈悲,他爱护你才不让你看那些不好的。
问:法师你在前边儿说,佛度五种人——初果乃至四果罗汉,辟支佛,初地乃至等觉、妙觉菩萨,天道人,人道人,那么,地狱、饿鬼等众生怎么办?
晓:天道人、人道人中就包括整个六道。以天、人来代表六道,可不是地狱、饿鬼等道不度。
问:那么,人家既然已经成罗汉了,你还把人家往哪儿度?
晓:假如我刚晓本是菩萨根机,菩萨根机本是可以证得最圆满的佛果的,可是我现在却证得了罗汉果,这就是我走了弯路,我还自认为证得罗汉果已经究竟了,那么这时候,佛来度我这个“傻”罗汉到佛地去。辟支佛也是这道理,本来我可以证得佛果的,可我现在证了辟支佛果,吃了大亏还不知道,还在这儿洋洋得意,得少为足,这时候佛来度我这个可怜的辟支佛。这儿说的不是本来就是声闻种姓的众生。
问:我去过一次九华山,门票实在太贵了,作为佛教圣地,不收门票不行吗?
晓:不行!门票一定得收。为什么呢?在我们的心目中,九华山是佛教圣地,在党政官员的心目中也承认九华山是佛教圣地,比如李瑞环,他到九华山也说九华山是佛教圣地。但是,只承认又有什么用?在正式的文件中,都写作“九华山风景区”,这就是人家给九华山的定位。国家既然给它的定位是“风景区”,风景区就是旅游的,不卖门票怎么行呢?卖门票才是天经地义的,不卖反而成问题。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卖门票好,卖门票这件事是合法但不合理的。
问:不合理的法算什么法?
晓:法是人定的,它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况且人千差万别,谁的理算理?焦国标有篇文章,叫《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错,但到底谁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还是个问题!合法但不合理,被统治阶级的理往往不算理,只有统治阶级的理才算,而统治阶级的理就不以“理”的面目出现,却以法的面目出现,它带有强制性。怎么办呢?慢慢争取。前几年四大佛教名山的老和尚们,在全国政协会上提过这问题,但没抓住要害,只是说不该卖门票,说佛教徒心理上难以接受,这理由不行。你心理上难以接受 ,那只能说明你心理素质差。
有些和尚也太笨了。比如天台寺,它要修殿堂,在庙门口立了一块儿石头简介,上边儿写的就是,“天台寺位于著名的九华山风景区”,你是和尚,你写作“九华山佛教圣地”多好了,偏不。这算咋回事儿哩~~
我们老祖宗有句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要解决这门票问题,在目下来说,是正名,也就是说要把“九华山风景区”这个名字中的“风景区”仨字去掉。当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没有了“风景区”这仨字,在正式场合中只说“九华山佛教圣地”,那么就不能再卖门票了。问题就解决了。在目前大家还得买门票,这没话说。
问:我叔叔出过家,他说在佛学院里学的都是无用的东西,还不如老实念佛,有没有道理?
晓:无庸讳言,佛学院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说佛学院一无是处也有欠公允。这里我就不说大道理了。你只告诉你叔叔,在佛学院所学的东西,就象当兵的整日里练的齐步走、一二一一样,打起仗来的话,谁给你齐步走?但当兵的都明白,齐步走、一二一,这是基本素质,军人若连这基本素质都不具备,成什么军人?出家人若连佛教基本知识都不知道,成什么出家人!没有一个当兵的会傻兮兮地问整日练齐步走有什么用。也没有见一个学生问学算术、学物理有什么用。前十来年有读书无用的论调,现在已经没有了。艺多不压身,学什么都不会没用,说没用的人,他自己最没用。
问:我修本愿法门,你对此到底有何旗帜鲜明的看法?不要含糊。
晓:本来净土宗是信愿行三位一体的,而本愿法门过于强调信,信者得往生。我不知道这与基督教的信者升天堂,不信下地狱有何区别。你愿修你就修,但你的教理确实有问题。 …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