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四)▪P6

  ..续本文上一页而已。次一等的人才埋头著书。

  问:你是写不来吧?

  晓:做一个人,若连篇文章也写不出来,那确实是太笨了。你只要有论点,佛教是个百货店,什么样的论据都可以找得到,你只要化些精力,哪怕你要论证刚晓是条狗,论据也能找到。所以,最重要的是,你得有自己的思想论点。当然,高明的人只要有思想论点,不一定非要通过写文章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现在太多的倒是,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却能写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你看看现在充斥各种佛教杂志的,纯是不疼不痒、可有可无的文章。若这文章只是做为打补丁——补白,倒还罢了,可却是正儿八经地占着版面。这种情况呢,是我们办杂志的人的悲哀,也是整个佛教的悲哀,没有人能写出象模象样的、能拿得出手的文章。最悲哀的是一些“名人”,他们不爱惜自己的名誉,要么一篇文章投好多家。比如有一个×××,是唐××老先生的儿子,他写了一篇《论阿赖耶识的伟大意义》,竟然把全国各地的佛教杂志、报刊投了一个遍儿,几乎全部佛教杂志都登了这篇文章,我们《甘露》好在是季刊,周期长,发现了这件事儿,才避免了再发。我记得在北京开佛教期刊会时——那个会是《佛教文化》与《法音》联合办的——何云先生发言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只问大家一下,我们的作者在哪里?我们的读者在哪里?我们的编者在哪里?”这是真的现实问题呀!还有一些和尚,发表不少文章,其实他们字都不识几个,那是枪手给写的,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你何苦来哉?有人写诗,不会写却要强写,那写的根本就不是诗!

  问:不是诗是什么?

  晓:是跟形势的顺口溜。他们不爱惜名声。他们写诗,可以说既是对诗歌艺术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糟蹋。

  问:西方极乐世界的不退转位等于此地的几地?

  晓:西方极乐世界的阿鞞跋致,与几地根本没有关系,也可能还是凡夫,也可能是地上乃至等觉菩萨,这都有可能。

  问:净空法师说过是八地以上。

  晓:那根本不一码事儿,西方极乐净土比其它净土殊胜的地方就在于凡夫也可以往生,一往生就是阿鞞跋致。西方的 佛国佛土,不但有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还有凡圣同居土,那就说明了有可能生到那儿还是凡夫。弥陀经上说那儿还有无数的阿罗汉。那儿有九品莲花,还有的人生到那儿的边地疑城,这当然绝对不可能是八地以上菩萨。净空法师是弘扬净土宗,他当然只挑好的说,生到西方的有八地菩萨是不错的,但不能说都是八地以上,假如说一往生就是八地菩萨,那八地菩萨也太不值钱了。不过我没有听到过老法师的这段论述,是什么带子上说的,你告诉我,我记下来。若真如你转述的,那就是真的有漏洞。

  问:凡夫咋能是阿鞞跋致?

  晓:阿鞞跋致只是不退转。退转这事儿,需 具四缘才成立——亲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还有一个是什么呢?看起来不服老不行,真是年纪大了,老记不住。想往上进也得具备四缘——亲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还有一个。亲因缘是自己为求上进而发起的精进的心念;等无间缘是前后念的相续,是这精进心念的前念;增上缘是阿弥陀佛愿力及所现的一切,如莲花池、鸟、树之类的;另一缘不记得,就算了。四缘具备,当然上进!而退转时,亲因缘——自己懈怠的心念;等无间缘——此懈怠心念的前念,前后念的相续;增上缘呢?没有。四缘不具备,怎么退转?既不退转当然就是阿鞞跋致了。

  问:往生极乐世界的不退转与八地菩萨的不退转有何不同?

  晓:登八地的不退转位菩萨,他是因为退转四缘中的亲因缘不具备,有增上缘而没有亲因缘,所以不退转。往生极乐世界则是退转四缘中的增上缘不具备,有亲因缘而没有增上缘,所以不退。

  问:我家的孩子实在不听话,怎么办?

  晓:问问题你捡值得问的问,这孩子的事儿既不值得问,而且说实话我也回答不了。在这方面你们是内行,我是外行。你没办法,我更没办法。

  问:在杀人的同时又救了人,这因果帐怎么算?

  晓:做两笔帐来算就对了。比如我杀老虎救了某人甲,到什么时候老虎找我算帐,这是恶缘。而某甲感谢我,这是善缘。

  问:五百商人出海的故事你知道吧?

  晓:在佛经中五百商人出海的故事挺多的,你问哪个?

  问:商主杀了起坏心的人那个。

  晓:知道,这是《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中的故事(经文在《大正藏》第十二卷),在经的下卷上有这个故事。这故事怎么了?

  问:杀人却生天。

  晓:生天是因为他救了其它的四百九十九个商人,而不是因为他杀了一个人,这个别弄错。

  问:你给讲讲这个故事吧。

  晓:在定光佛时,曾有五百商人一同出海去采宝。其中有一个人,比如我们叫他某甲吧,这某甲呢,起了坏心,他想害了其它的商人,然后自己独霸财宝。其时,阎浮提有个大导师叫做大哀。海神知道某甲起了坏心,就用神通力告诉了大哀导师,海神说,“这些商人都曾发过大菩提心,假如说某甲真的杀了他们,其罪可是无量无边,请导师你想个办法,能够既不伤害这些商人,又不要使起了坏心的某甲恶业成就”。这个大哀导师想了七日七夜,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他想,“假如说我告诉那些商人,说某甲要害他们,那么商人一定要杀了某甲,杀人一定得恶报。若我一个人杀了某甲,我一个人得恶报。与其商人们都得恶报,不如我一个人得恶报。”于是,大哀导师“(以权方便)害一贼命”,杀了某甲。而其报应呢,大哀导师“命终之后生第十二光音天”。大哀导师是释迦牟尼的前生。故事就这么简单。

  问:里边没说恶报呀~~

  晓:我记得曾给说过,都知道我刚晓既长有脚,又长有手,我这里呢,说了手而没有说脚,没说是没说,但我长有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故事中说了善报,说是生到了第十二光音天,而没有说恶报。即使没有说恶报,恶报也一定有,这里只是没说而已。写文章的都懂,假如说一件事儿与整篇文章的内容无关,哪怕它再精彩,也得舍去。

  我劝大家看原经,不要只听听我讲这个故事就停步不前了,这样得少为足可不行。经典原文在讲这段故事时,中间有这么一句话,是大哀导师的原话,“设我独杀亦当受罪”。这是很要紧的话。

  问:假如说现在有一个杀人狂,他要来把我们这些人统统杀死,该怎么办?

  晓:给你三十棒!你凭空弄这些毫无意义的假设干什么~~

  问:管他有无意义,我只是假设,你说怎么办?

  晓:你怎么办呢?

  问:杀了他行不行?

  晓:在商人的故事中,大哀导师是想了七天七夜,实在没有更恰当的方法才杀了他的。你既然能杀了他,我想你做到临危不乱该不难,你组织一下大家,一齐动手,把这杀人狂绑起来,是不是更好一些呢?在商人故事中,海神的话该是处理这样的事儿的原则,“既不使商人受到伤害,又不使某甲的恶业成立。”假如说你杀了他,那还要警察干什么?你杀了他,你就不是你了,你是侠客。

  问:你也是俗人一个。

  晓:作个俗人倒没关系,千万别成为废人就行了。

  问:为什么是侠客?

  晓:你看武侠小说中,侠客都是只顾自己“快意恩仇”,其实是黑帮,眼中根本没有官府。

  问:故事中说那些商人都曾发过菩提心。大哀导师却说,若我告诉了商人们,某甲要害他们,那么商人们就会杀了某甲。既发了菩提心,怎么会杀某甲呢?

  晓:商人们虽发了菩提心,但还是凡夫,凡夫若一愤怒,当然会杀人了。只要没登地,都是会的。到八地才不退转。刚才我说过,舍利弗也有嗔恨心。舍利弗是大阿罗汉呀~~若单从个人修为上说,阿罗汉是究竟的,比菩萨要高(若从发心度众生方面来说,阿罗汉不如菩萨),舍利弗还有嗔恨心,何况凡夫商人了。 

  问:六祖的故事中,一个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是幡动,惠能说是心动,这实在难理解。 

  晓:本来呢,说风动也好,幡动也好,也都没有错,应该说是风也动、幡也动、心也动。风动的同时幡就动很好理解,而心动稍微难点儿。当幡向东时,你的心同时也向东,幡向西时,你的心同时也向西。详细解释很麻烦。什么风呀、幡呀的,连同三千大千世界,都是阿赖耶识“外变器界做依报”之业用。风动幡动的本质当然是心动了。

  问:难道心不动,幡就真的不动了吗?

  晓:确实。

  问:那么,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动了没有?当我的心在想今天中午吃什么饭时,心根本与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无关,难道旗就不动了?不可能吧?

  晓:好。一方面来说,天安门广场的红旗也是你的心识(阿赖耶)“外变器界做依报”(之业用),或者说是你的心识的相分,所以,它永远于你的心不可分离。你现在在想午饭,只是心力偏向于午饭而已,这时红旗那方面的心力太小了,你几乎觉察不到……

  问:觉察不到怎么知道有?

  晓:不要抢话。一千年前的人从来没有觉察到万有引力,但它照样存在。存在不存在与觉察到觉察不到没有关系。就象有人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一样,其实信则有,不信也照样有。有没有与信不信没有关系。

  另一方面,佛教在承认自相续的同时从来没有否认过他相续。你的心识这时候没在红旗上,但天安门广场周围的人的心在红旗上,国旗守护班的战士的心识在红旗上,所以红旗照样在动。

  问:有的法师们可是说,不管外界动不动,你的心只要不动,就于你没有关系。

  晓:这说法在我这儿坚决否定!外境动你的心一定动,因为外境是你的心识(阿赖耶)外变器界做依报之业用,外境与心识根本就是一回事儿,可他们却把它…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