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否帮我?
晓:为什么?
问:看透红尘了。
晓:真的?你今年有二十岁吗?孔老二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你比孔圣人还“圣”,人家是四十方不惑,五十才知天命,看破红尘。你现在才二十岁就看透了。我已出家这么几年了,接触了不少的出家众,还没有发现有一个是真看透红尘的。每一个出家人的背后差不多都有一个不忍猝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轻易不示于人前令知。年轻人说看透了红尘而要出家,我实话告诉你——你不仅是没有看透红尘,而且根本还没看见红尘!不错,有一本《出家功德经》,出家有功德,但我先要给你做个预测——你如果现在出家了,早晚一定会后悔的。或许你到时候迫于习俗在僧团中强熬,你会活得很难过、很不自在。
问:法师你呢?
晓:我也不能说当时出家是正信。好在遇上的上绍下梵老师父。出家后我也曾有过动摇,好在有老方丈领路。借口看透红尘而出家的人,我敢说他出家时的心态偏得厉害。出家后若遇不到好师父绝对做不了一个好和尚。
问:大和尚怎么样?
晓:大和尚也不例外,出家时也没几个因正的。老和尚传记中写的,那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你根本搞不清哪真哪假,传记的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一个朦朦胧胧的形象。我们知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才最美,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的就不符合美学原理,失去了“美感”。传记本来就是文学作品,是艺术品。艺术品本来讲究的就是美不美,而不是真实不真实。大藏经中的高僧传还可以看,但里边也运用有夸张手法。我记得哪一个高僧,是唱念极棒,传记中说“声传十里”。你算算声传十里,人的发音声强得多少分贝。不可能的事!高僧传的可信度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但现在的传记作品,完全是文学作品了,可信度有百分之五十就不错了。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他这怀疑更厉害,只信百分之二三十。辛弃疾有一首《遣兴》,中间有这么两句,“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问:法师你为什么打击别人要出家的积极性?
晓:现在收徒太滥了,需要把把关。在我口中绝不会劝人出家的,至少目前我有这个想法,或许以后我想法会变,但目下还没变。可是,假如你已经剃度出家了,那么我会说出家有很大功德。嘴是两张皮么,说啥都是看自己。一定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叫做应机说法,人不同、地方不同,说的话也就不同。
问:一会儿结束后我们想去放生,师父与我们一块儿去吧。
晓:我休息一下,就不去了,我这儿有一些钱,你们带去买些东西随喜随喜吧。
问:那你来给鱼说说法吧。
晓:也不用,我不会说鱼话,语言不通,它听不懂的,没有用处。鱼现在需要的是活水,而不是别的,你们赶紧把它放水里,它会感激不尽。阿狗、阿猫或鹦鹉还可以训练,鱼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不行,我要教它就得去适应它的环境,我还真的没有这本事。
问:种种善根呀。
晓:请老和尚说最好,老和尚德行高得多。
问:上座部与藏地都是吃肉的,好不好?
晓:吃什么都没关系,汉地吃素是汉地的习俗而已。普献法师还是慧律法师讲的,我一时忘了,他说,你把世界上的青草吃完也吃不成佛的,因为佛是修出来的而不是吃成的。若吃青草能成佛,牛比人殊胜,它永远吃草,但人身最难得而不是牛身最难得。但你现在到外边一定要吃素,不然你会坏了佛教的形象。上座部及藏地主要从平等心入手修行,故而有什么吃什么,不加分别。汉地从修慈悲心入手,故而吃素。还与梁武帝的倡导有关系。
问:菩萨是什么意思?
晓:你是游玩的吧?
问:是。
晓:菩萨是“觉有情”,有情就是我们,“觉有情”是汉语的使动用法,使有情觉悟,就是说观音、文殊这些菩萨可以使我们这些胡涂虫明白事理。
问:法师,我回去找到书上的依据了,你看看这一段,这是老和尚开示,上边明明写的清清楚楚虚云老和尚是八地菩萨。
晓:不要给我传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和尚开示也不行,老和尚在“骗人”,文明一点儿说是方便权巧。有人说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印光大师喝斥“我是印光,哪里是大势至。”在九华山佛学院第二届开学,或者是第一届毕业,我记不准了,当时庐山东林寺方丈果一大和尚讲话,他中间说了这么几句——仁德法师就是地藏王菩萨,圣辉法师是道明和尚。地藏王是什么?经中说是十地菩萨!你若没一点儿智能,看书把你看到邪路上去。你看老和尚开示应该看他教的怎样用功,而不是看到上边说虚老是八地就出来向人标榜自己知道。难道这么一本开示录就说了这一句?这句才是最无关紧要的!你这才真叫书白看了。该忘的不忘,该记的不记。况且,虚云老和尚是八地、是十地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我即使知道他是什么果位,可虚老吃饭我刚晓总不会饱。所以修还是得靠自己,来不得半点投机。现在是要向虚老的修行精神、修行方法学习,而不是标榜自己知道他是什么果位。
问:老和尚不会说假话的。
晓:好心做了错事的可不少。
问:大家公认的事你也反对。
晓:人应有点理智。举个例子来说,仪润法师编有一本《百丈清规证义》,这很著名吧~~中间写九华山金地藏,是这样写的——《神僧传》云,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迹新罗王家,姓金,号乔觉……这够明白了吧,《神僧传》上这么记载的!可是我们翻一下《神僧传》,《神僧传》收在《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神僧传》中根本没有这话。仪润法师编造的。现在九华山还是这么认为。这个观念在九华山人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了,善良的人们都被仪润骗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只听别人说,老让别人牵着我们的鼻子走。除了释迦,任何人都不可信。有疑问,就找经典,这多好了,为什么不读圆满的经论,却看不圆满的杂书呢?我希望大家读原典,而别读什么小册子之类的。我当初学佛时,刚开始读的那些入门书,现在细想起来,那根本不是佛法,只是相似佛法,甚至可以说是邪法。记住!任何人的话都不可相信,连我刚晓也是整日里在胡说八道!说得吃了不少西瓜霜,可吃过西瓜霜后接着说的还照样是胡说八道。
问:任何人的话都不可信,佛的却可信!?
晓:即使佛说的,你也得经过思维而后再相信。
问:凭意识的思维分别不会坏事吗?
晓:《长阿含经》(第三卷)中说有四大教法,其中第一就是对佛的话也要思维之后再相 信。大乘经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或者,“极善思维之”。这就是说必须得经过思维才能够决定是否可以信受。有一句坏话,“思量即不可得”,很多人都受它的流毒影响,不去思维,不想,你应知道,不想的结果是将来生到无想天,这是外道!有人给加了一句,使它变成了“思量即不可得,不思量更不可得”,这就对了。一定得思维,不然的话,佛还是佛,你还是你,二者毫不搭界。况且,还有些魔化现作佛,大藏经疑伪部中的伪经,可以说就是魔假冒佛说的。
问:我又听了一遍录音,关于阿赖耶,还有疑问,它怎么可能是一呢?
晓:谁说是一了,绝对不是一。
问:可你明明说是一呀。
晓:明师说是一,我幷没有说,你既然听,干脆就再听一遍,我最后引用《大乘起信论》中说“不一不异”!我当时之所以附和明师,是因为开始时私下明师给我聊过一会儿,他说自己在专修净土……明师现在到哪儿去了?好吧,不管他了——他认为阿赖耶为一也好,为多也好,不影响净土要求的不间断、不夹杂,信、愿、行三资粮,我一驳他,他就要想这赖耶了,必然对念佛有影响。你若认为是多,那就“多”好了。我同样可以举出不少“多”的例子。不知小师父你所选的宗派法门,我就没办法给你讲,你若选净土,可你认为赖耶为多,我就告诉你多对,二十颂有“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显扬论十七上也说,众生各一阿赖耶,你若学唯识,则我就给你详细说它的体、用等。
问:我刚结婚,俩人关系很好,可我也相信极乐世界好,然而实在放不下,怎么办?
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你掂量掂量,分清哪可比鱼哪可比熊掌后,自己决定。
问:放下净土吧,是取的烦恼法,放下家人,又实在不甘。
晓:那你还是放下净土吧。
问:师父怎么这样劝人呢?
晓:难道你让我劝人家离婚?你问问小伙子愿意吗?人家不愿意我不是说的废话吗?这不是骂了人吗?你想,现在我让他放下净土,目下可以使他家庭和睦,他这样可以做一个好居士,这不是很好吗?若放下挺好的家人,心就不静了,那么,他不出家就成坏居士,出家就是坏和尚。你愿意看见佛教徒中出一个坏蛋?不会吧~~
问:佛经说我们所居的地方是香水海、铁围山,而学生课本上说是地球。区别怎么这么大?
晓:怎么了?若无区别,佛教也不成为佛教,世俗也不成为世俗。
问:既然不一样,总有对不对吧?
晓:都对。平面几何对,立体几何也对;牛顿力学对,相对论也对。它们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就象举重,先是要划出多少公斤多少公斤的级别,不在同一级别就不放在一起比赛。我写一篇文章几十块稿费,不够买一本工具书,鲁迅写一篇文章,可以象模象样地请一次客,我怎么给鲁迅比,人家是大师,我呢?就是这样!所谓地球,那是在一个很小的时空观念中说的,虽然太阳系、银河系在我们心目中已经够大了。而香水海、…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