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妨稍微涉猎点儿,只要立定脚跟就好了。净空法师一再告诫要专一,主要就是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把握不住自己,随波逐流。可你看古来大德,哪个不是学贯三家?
问:你可以比古德吗?
晓:我目下就是要向他们学习,幷决心将来超过他们,不然佛教还有什么希望?末法时代就是这么来的,一代不如一代么~~总认为自己不如古德~~若肚子中有货,这样叫谦虚,谦虚是美德,可你肚中没东西,那只叫窝囊。
问:龙树与无着谁高?
晓:关公能不能打过秦琼?你这问题就象小孩子的问题,你的思维太简单了,这问题根本说不通。龙树的中观与无着的瑜伽都是来解释宇宙人生的,所不同的只是他们解释时所用的角度不同。中观是从凡夫的角度用二谛来解释,瑜伽是从圣者的角度用三性来解释。中观二谛是真谛与俗谛,谛就是真理,真谛谈空,俗谛说有,一般人认为空有是一对矛盾,其实呢,不是。在一件事物中,它既有空的一面,又有有的一面,它是矛盾的统一体,这叫真空妙有。我说空,举这张桌子做例子,你却偏来辨,非说有。我讲有,举这张桌子做例子,你却偏来辨,非说是空。其实呢,我说空,是真谛,说真谛就说真谛,你别拿俗谛来搅和,我说有是说的俗谛,说俗谛就说俗谛,你别拿真谛来混淆概念,这样我只能说你这人概念不清,头脑有问题,不能说你比我高。龙树先说空,龙树这个空在汉语中其实应翻译作“空性”才完美,佛教用语简单,但这一简单把人简单迷了,人搞不懂龙树的空,误解了,当做了“空空如也”,这叫恶取空。于是无着说三性来破空,他破的是人们的恶取空而不是龙树的空性。说穿了,龙树的空就是无着的有,没有本质的矛盾。
问:二谛圆融呢?
晓:这是中观的东西,所谓二谛圆融就是——有如是有,无(空)如是无(空);也就是该说有时说有,该说空时说空;谈真谛就谈真谛,说俗谛就说俗谛,不混淆概念。
问:法师你看我能不能成佛?
晓:能啊。众生都有佛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祖师们说,你只要念过一声佛,“一声阿弥陀,皆共成佛道”。你一定得有信心。
问:万一我是无种姓众生怎么办?
晓:你是来绕我呀~~《涅槃经》上还有一段,“善男子,若说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人名为谤佛法僧,若说一切众生定无佛性,此人亦名谤佛法僧。”《入楞伽经》上,佛对大慧说有五种姓证法。《善戒经》上也有种姓之说。这是圣言量。理解不了,应忏悔自己业障重,千万别谤法。
问:法师给解释一下。
晓:所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指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在能力,而五种姓则说的是这种潜在能力有大有小。不妨这么理解,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有跑步的能力,但王军霞可以跑世界冠军,我刚晓打死也不行。这有矛盾吗?没有!
问: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怎么不平等了?
晓:有人成佛早,有人成佛晚,这不叫不平等,这才叫真平等。因上平等。其实任何一法都有平等与差别两面。众生之间,在法性上绝对平等,都有成佛的潜在能力。但在法相上,差别也是绝对的。我们应该在平等中见差别,在差别中显平等。法性上的平等一点儿也不妨碍法相上的差别,法相上的差别也不妨碍法性上的平等。师父你就是过分强调平等而抹煞了差别,而且混淆法性与法相。这是你没有理解透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本意。这不怪你,还有好多法师在说法时也是这样,用一个法门代替一切法门,就象一个药店只卖人参一味药一样,这样的话,挺好的人参也要变成毒药,至善至美至圆满的佛法也要完蛋。一个老师教一百学生,若一百学生最后都一模一样,这个老师是最不够格的老师,好老师应该把一百个学生教成一百种不同的面目。净空法师主张佛教是教育,那么释迦就是教育家了,你想他还会让所有众生都修同一个法门?以一法代万法,外道也!是真佛子应 该努力使八万四千法门都住世!佛与佛的法门也有差别,你竟然完全抹煞这差别,不能这样干!如此干就是在修学佛法的同时却在诽谤佛法。
问:佛与佛还不平等?
晓:有差别幷不是不平等。因为佛在因地修行时他们所发的别愿幷不相同。不相同绝不是不平等,用语要准确,有时一字之差,就要堕“野狐”身的。
问:法师讲的挺好,给我们说一下你自己的私事吧?
晓:随便你猜测。你把我猜成圣贤也行,猜成恶棍也行,只是别对我说,不然我会忘形的。
问:有时求佛还无求狐仙感应灵,为什么?
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的一切与佛菩萨大致相当,就与他感应了,可你的心态现在是与狐仙相类似,自然与狐仙感应。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你自己目下的境界有 多高:与狐仙一样!狐仙是畜生道。
问:观音为什么说人有难时,称念其名号,他闻其音声而救之?
晓:观音是随时要救我们,但我们与他无缘,我们不接受,所以得念他的名号,你念他 的名号就是与他结缘。
问:他救我我怎么可能不接受?
晓:你怕他骗你!
问:我怕这干吗?
晓:比如走在大街上,你见一个老太太拿了个很重的大包,你走上去想帮助她,她不认识你,当然怕你这个年轻人拿上她的包跑了她追不上,于是就不接受你的帮助,这就是无缘。但若老太太是你奶奶,你帮她拿,她就高兴的接受,这就是有缘。菩萨也这样,若无缘,他想帮你你也怕她骗你,何况你也不认识观音菩萨。
问:法师,请再说一下往生的事儿。
晓:这个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呀~~
问:我还不大明白,你前边儿始终没给一个明确的说法,都是稀里胡涂的。
晓:哪一点儿不明白?
问:我一直是持诵六字大明咒,若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就不能再持咒了,得改念阿弥陀佛?
晓:你发愿往生是什么时候?发心持咒又是什么时候?当时愿是怎么发的?
问:学佛不久我就发愿持大明咒,当时说愿长持,往生倒是去年才有的念头。
晓:那么你还接着持咒,一直持下去,每次持咒回向时都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完全可以往生的。当然得工夫到家!
问:这样保险吗?有没有念阿弥陀佛稳妥?
晓:想往生,那么第一要件是“信”,你这一怀疑,还怎么往生?
问:不让怀疑,可老有怀疑呀,我这是真的怀疑,不是假的。
晓:记得一位居士给我写过信,他说,心是会联想的,念阿弥陀佛,可以联想到阿弥陀佛的大愿、功德等,你念唵嘛呢叭〖HT5, 7”〗口〖KG-0.2mm〗〖HT5,6”〗弥[HT]吽,它是观音菩萨的心咒,你应该想到观音菩萨的功德,观音是阿弥陀佛的胁侍,为什么不行呢?当然可以。
问:阿弥陀佛成佛了,他圆满,而观世音还是菩萨。
晓:你这么笨,你只要发愿往生,别说你念大明咒,不管你修任何法门,都不影响你往生,都可以做往生的助缘。
问:真的?
晓:当然!这就是一向专念的道理。现在我们好多居士都误解了“一向专念”,认为一向专念就是只许念阿弥陀佛,其它的法门都不准学。其实不是的。比如,在《药师琉璃光七佛功德本愿经》中,佛对文殊菩萨说——若四众弟子及净信男女,受持八关斋戒,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无量寿佛,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去处,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这不是很明显吗?念药师佛,却发愿往生者,临终时有八菩萨去送。经中有说要往生者必须念阿弥陀佛吗?没有~~
问:哪八菩萨?
晓:文殊、弥勒、无尽意、药王、药上,这才五个,剩下的三位菩萨我也记不得了,《药师经》也是很常见的经典,自己找一下,帛尸梨密多罗译的《药师经》中间有八菩萨的名号,其它的几次翻译都没有。
问:现在流通本《药师经》上有的,还有观世音、得大势、宝檀华三位菩萨。
晓:那这就够八位了,不过现在流通的《药师经》是杂牌,是相互补充汇集起来的,这个本子是以玄奘大师的译本为主,加上了帛尸梨密多罗译本的八菩萨名和义净译本中的咒语,但人们认为这加得很好,就这么流行起来了。
问:星云法师说过一个事。有一人既拜妈祖,又拜玉帝,还拜关老爷,还拜观音,多了。但这人遇到强盗时,妈祖让玉帝去救,玉帝要关老爷去救,关老爷又请观音去救,正当这些神仙们在相互客气地推让时,这人被强盗杀了。
晓:这事是星云法师编出来的,绝不会有这样的事儿,若真发生这事,观音菩萨、妈祖都该下岗了。专一与唯一是不同的,我们现在要求专一而不是唯一。
问:往生到底是什么到西方了?是不是阿赖耶?
晓:昨晚我做梦到了北京,当时我是真的到北京了,可醒来时却还在这儿。请问你,昨晚是我的什么到北京去了?这就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道理。
问:说到梦了我想请问法师,《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这“如是观”到底怎么观?
晓:这四句偈我们称做六如观,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一切东西看得象做梦一样,象幻化一样,象水泡一样,象影子一样,象露珠一样,象闪电一样。
问:你让我把这桌子看做梦境一样虚假,象露珠一样短暂怎么可能?
晓:哦,你幷没有明白六如观,没明白什么是梦,什么是幻,什么是水泡。比如梦观,是这样的。我举个例子——
我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大老虎要吃我,吓得我跑呀跑的,可是又跑不动。这时候你看,真有一只大老虎来吃我…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