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吗?绝对没有的!但是我做了个老虎来吃我的梦是真的,绝对有的!不信你可以在我正做梦那一会儿测测我的脉膊、心跳,保证异常,我醒过来时会吓得满身大汗。这老虎来吃我是没有的,我做了个老虎来吃我的梦是真的,这是梦观。而幻观呢,幻就是幻化师,也就是魔术师,他拿一块石头,在台上三下两下把石头变出一只鸭子来,那么这变出来的鸭子是绝对没有的,变鸭子的那一块石头是有的,这个才是幻观。下边的泡、影、露、电也与这差不多,所以说,如梦幻泡影,幷不是说把一切东西都看做梦境一样虚假。
问:那么梦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晓:词不达意,不知道大伙儿听明白他问的到底是什么了吗?我们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缘起的,那么这梦也幷不难理解。
问:缘起倒好懂,象这桌子,它就是木材、钉子、皮胶等材料组成的,这就是缘起,可梦还难些……
晓:请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问:木材、钉子、胶等众缘构成了这么一个四条腿一个面的桌子这么一个东西……
晓:停,够了。从这句话中完全可以看出,你不明白缘起法的真实意!你那观点根本还在“常”见中没跳出来,你那观点是为佛教所破斥的。所谓缘起法,就是众缘和合所生,但众缘和合生的什么?比如这黑板,它是由木板、黑色料等众缘和合才生起的,但它生起的是这么一种可以供我们写字(方便教课)的作用。所谓“作用”,就是说它是抽象的。这么一种可以供我们写字的功能,为了方便起间,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也就是假安立了个名字,叫黑板。这个才叫缘起。不管在什么地方,你一想起黑板,马上就联想到了——哦,黑板就是众缘和合所生起的一种可以供我们写字的功能。这才可以说你沾到了缘起法的边儿。可你现在想到黑板,马上想到——哦,黑板是木板、黑色料等众缘和合所生起的这么一个东西。这就错了!我们树立起一个观念——众缘和合所生起的这么一种可以供我们写字的功能作用是绝对有的,但我们认为生起了黑板这个东西,其实这就是你给供我们写字的这个功能加上了一个恒常的自性,这个东西,你给加上的这个自性是一点儿影子都没有的,绝对没有!大家记住一句话—众缘(条件)和合所产生了的只是这么一种作用,而不是众缘和合产生了这么一种东西。
问:(很吃惊)原来这样?!
晓:是的,佛教的根本教义是缘起。缘起不离性空,也只有缘起才能体现性空,缘生的这么一种可以供我们写字的功能绝对有。本来只是为了方便,我们给这些作用命名为黑板、桌子等,可我们胡涂,却把抽象的作用当做了一个个真的黑板、桌子等等的东西,用规范话叫作给它们加上了“自性”,这只是我们的错误见解而已,佛教就破的这个,佛教中称之为“破见不破法”。我们常说的真俗二谛,真谛就是讲的“诸法无自性”,俗谛就是讲的“法有作用”,因条件而生起的作用绝对是真实不虚的,而且这作用绝不会失坏变质,若失坏则就无了因果。
注意,我们还常说“万法唯识”,若说“识”,则“能认识”的心识与“所认识”的桌椅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回事儿,可我们总把它们分开。当我们说语言时,“能诠”的名言音声与“所诠”的内涵本质本来是两回事儿,可我们却总认作一回事儿。想学好唯识,这一点儿一定得弄对。
问:法师,你挺厉害的,听你讲很带劲儿的,我想问一下真如,你处处强调真如不能受熏,可《佛学概论》上讲的就是真如无明互熏。
晓:对,我们学的时候,也是那么学的,真如无明互熏。但到现在,才发现若真如无明互熏,我们就真的没有成佛的时候了。
问:你不是说成佛很简单,只须福智两种资粮圆满就行了。
晓:对的,可惜哪一个人真的福智圆满?说来简单行来难!比如净土宗,我们都知道它是易行道,弥陀经上说十念就可以往生,但哪一个人真的能十念呢?祖师大德们慨叹——万修万人去的法门却成了十修九不去。鸟巢禅师对白居易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三岁小孩都会说,可是八十老翁也行不来。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你只要照它去行,都绝对可以解脱,这是可以打保票的。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做“众生本来是佛”,我们都误解了这句话,拿天台宗的东西来说,佛有很多种。象我刚晓,也可以称为佛,但这佛应该叫“名字佛”。释迦牟尼也叫佛,他叫“究竟佛”。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佛都指究竟佛,但在“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中,“佛”字指的却是“名字佛”,也就是凡夫,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潜在能力……
问:这与真如有什么关系?
晓:你慢慢听我说。所谓成佛,成一般意义上的究竟佛,也就是彻证真如,转八识成四智究竟。
九四年时我接触了清海无上师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我差点儿跟它去了,它有这么个观点——我们本来是佛,可后来我们在佛地下到芸芸众生中弘法度众时间久了,我们被染污了。这说法也合于真如无明互熏,你看,我们本来是佛,真如彻证,后来被染污,真如被无明熏习了,现在我们又在力图修道再回到佛地去,也就是真如熏无明……
问:不对,不对,本来是佛就象镜子,后来被熏习,就象镜子上落满了灰尘,我们现在是在打扫灰尘,恢复镜子的明亮度而已。况且,佛教的互熏与清海无上师的熏习根本不同。
晓:请问有几人看过《大乘起信论》?有几个人看过《摄大乘论》?……好,把手放下,只有二、三个人看过,那这熏习就不好说。这个镜子,镜子它永远是镜子,不会改变。注意——所谓镜子,它也是缘起的,是作用,不是东西。它可比真如。灰尘蒙住镜子,使得它失去了显像的功能,严格来说是没得现行,重点词应是现行。这来模拟真如受了无明熏习已经错了,大概你还不明白阿赖耶,灰尘蒙住使镜子显像功能暂时没有现行,这是阿赖耶受了熏习,不是真如。接着听我说。
有这么一首偈子,“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重复为矿”。这是《圆觉经》中的一首偈子。我们现在是凡夫,但我们也有佛性,故尔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象因为矿中含金量丰富,因而很值钱一样。虽然说本来就有佛性,但必须得修行才可能成佛。虽然说本来就是金子,但必须得把矿石提炼加工,金子才能显现。一成了金子,就不可能再成矿石了。一成了佛,也就永远不会堕落了。八地菩萨已到不动地,不再退了。我们知道,为什么会堕落,因为造业,为什么造业,因为无明。请留心,这个无明……
问:法师你这是很平常的道理,平常到了不必要说的地步。
晓:好吧,可是你得记住。最高深的道理往往蕴含在最平淡无奇的话语之中,就象最玄奥的禅却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求一样。你看经典中的话,平淡极了,但经可是“通俗而不易懂”,也只有“经”才含有无量义,经中的真实意你只有成了佛才能真懂,我们现在所说的只是一点儿皮毛……
问:法师你讲的够深了。
晓:差得远。我就不说了,只拿你刚说的镜子做比喻,镜子再蒙灰尘也是镜子,永远不失去它显像的功能,外缘不好——蒙上了灰尘,但显像功能一点儿也没有减少。我也要提醒你,阿赖耶与真如你得搞清,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
问:法师,请再说一下,我们还要听。
晓: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对真如、阿赖耶太陌生,分不清它们的区别,你们让我解释,我只能劝你们若真感兴趣,最好把相关的经论看看。学唯识可不是只凭学过概要,听过百法就够了的。
问:那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
晓:对的,学佛是很苦的事儿。
问:能不能把它变得轻松些。
晓:可以的,但那样你永远成不了大家。我还得检讨一下,我太笨了,对你们却谈这样的问题是不对机的,没有把握好应机说法的原则。
问:真如不能够受熏与成佛后就永不退转有什么关系?
晓:请原谅,不再谈真如的问题。
问:这是我的最后一个问题,请法师一定回答。
晓:成佛后,如来如见见如来,他彻证真如,一切都清净,没有无明,自自然然,真如还能染污真如?水不洗水、尘不染尘,当然不退转。
问:《首楞严三昧经》中可是有这样的说法,文殊在久远劫前,是龙种上如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通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过去无量劫前,观音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这又是怎么回事?而且,《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上还说,弥陀入灭之后,观音成正等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这又怎么解释?这不就是一个怪圈吗?
晓:这问题毫无意义,我实在想不通你怎么会问这问题。观音、文殊可以显各种身相,他们现在显的是菩萨相而已,幷不是受了无明熏习退转了。
问:佛教讲的清净是怎么回事?
晓:一切都是清净的,这个说法不好懂。我们把清净理解成纯净会好懂点儿,纯净就是纯净物,什么东西都是纯净的。就是说,是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绝对够纯。比如水,它是H2O,纯净的。
问:那么为什么有的水好喝,有的不好喝?
晓:那已经不是水的问题,海水中就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你说的不好喝不是水不好喝。水中含有的氯化钠,氯化钠是纯的,含有氯化镁,氯化镁是纯的。还有茶水,它是纯的,到最后在茶杯上张一层茶锈,茶锈也是纯茶锈。
问:大乘经典的道理我绝对服气,可我的内心中总觉得大乘经不象佛说的,这该怎么办?
晓:又是一个老问题!这是习气。最初上座部提出大乘非佛说,唐代的玄奘大师已彻底推翻了这个观念,他是立了个论式——诸大乘经皆是佛说。这是宗,因明上的东西。因是“自许极成非诸佛语…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