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看自己是不是属于上边几类?
问:属于人道众生。
晓:既然属于上边五种内的众生,佛当然要度。佛的目的是要度你到什么地方呢?《金刚经》上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目的。下边说你的第二问,你能不能成佛,这是不一定的,佛教讲有五种种姓——声闻、缘觉、如来、不定、无。比如朱建华,跳高运动员,世界跳高纪录假如是二米,朱建华小时候也跳不了二米,但他经过训练可以跳过二米,破纪录,但我刚晓打死也跳不了二米,我天生就不是跳高的料。农民都明白,比如种玉米,同一块地里的玉米,有些结的穗子饱满,有些瘪瘦,还有些玉米是只有竿子不结穗,为什么?下的种子胖瘦不一。修行也是这样,同样修行,有的最多能证罗汉果,而有的可以成佛,至于无种姓的众生,佛说他只能在人天道中,但都得修行,不修行你就要到三恶道去了。
问:若不能成佛,那还修什么?
晓:菩提种子任何人都有,修行就是给你的菩提种子以生长的机会,若不修,菩提种子永不发芽,你永远在轮回,修行就是要跳出轮回。
问:佛说只要披了袈裟,或者念一声佛号,那怕今生不能得度,你总有得度的一天。
晓:得度幷不是成佛呀~~
问:照你这么说修行真是有点那个。
晓:拿我刚晓来说,假如说我是声闻种姓,可我现在在六道中轮回,修行就是要使我的菩提种子生长到最大极限——罗汉果。若我是如来种姓也是同样道理。
问:若我只是声闻种姓,可我却总想成佛,这不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晓:不。假如我水平不错,想成为一个一流的作家,我就得向世界一流的著作、作家学习,这样我才有希望达到世界一流的高度,也有可能我尽了最大能力才达到二流的高度。但假如我向二流作家学习,那么我最多能达到二流高度,甚至只能达到三流、不入流的高度。两千多年了,修道人有多少,但成佛的只释迦一个,成罗汉、菩萨的也只是牛角般稀少。我们现在也得向佛学,才有望成佛,或者只能成菩萨,若不学佛去学罗汉、菩萨,就亏了。
问: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种姓怎么办?
晓: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种姓,正因为不知道才天天得想成佛,这样才能使我们不致灰心丧气,才能使我们有可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使我们的菩提种子有望长到最大限度。
问:最大限度不是成佛吗?
晓:假如我是声闻种姓,但我不知道,当我的菩提种子长到声闻时就是最大限度。另外注意,佛度化众生的“度”字,是帮助的意思。
问:我是文联的,我上个月开始练气功,感到效果很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见面打招呼就是“阿弥陀佛”,这于我们的“你好”有什么不同?
晓:阿弥陀佛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曾经发了四十八愿,说任何人只要念他的名字就可得度,我们见面就念他的意思是提醒同修——共同修行佛道的人——别忘了向阿弥陀佛学习,况且念佛是净土的基本修行方法。我们见面互念阿弥陀佛已经不是纯粹的礼节了。
问:佛教基本三学戒定慧,我想一直念“你好”,不停地念,也应该可以得定。
晓:念你好也可以得定,但得定是你的目的吗?若你目的是得定,那是你根本就没有正见,无正见指导则不是正定,不能解脱的?
问:得定了,定不是功德吗?把这功德回向净土不就行了?周利槃陀念“扫帚”还能成道呢?
晓:有道理,但得定以后,安住于定境,你能出来吗?你想,一个人陷入深深的泥滩中,在还没有没顶之时,应该是能救的,但泥滩没顶之后,还有救吗?《菩提道》上告诉——已经感了果的业,就没法忏悔了——你念阿弥陀佛或念经都行,就是别去念你好,那是一条死胡同。周利盘陀念扫帚是在佛身边(密宗就很讲究上师加持),而且人家进行思维,我们呢?时间、地点变了,你还只管念你好来修定,经上不住出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你不思维行吗?
问:我相信我的能力,绝对可以出来的。
晓:妄自尊大。我没能力说破你的道理,我只告诉你——理论上讲不通的绝对不会成为现实,理论上讲得通的也不一定就百分之百的是现实。你既然是文联的,水平一定不差,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本世纪上半叶出现些永动机的想法,就是想造一台机器,一直可以运转不停,这在理论上根本说不通,这绝不会成为现实。刚开始学几何,先接触的是直线,然而你能否在宇宙中找到一条直线,有人说阳光的光线是,既然它是从太阳来,就有端点,有端点就不是直线,况且光线在宇宙中的传播也不是直的。开始学物理就学匀速直线运动,但这种运动存在吗?不存在。它是科学家抽象出来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在道理上都对,它们一个是平面几何的基础,一个是牛顿力学的基石。你说念“你好”照样得定,不会有人念的。为什么?佛教讲三世,般若经中说,现在接触佛教,就说明你无量劫来与无数佛结过缘,既结过缘,阿弥陀佛的名号在无量劫来已经保存在你的阿赖耶识之中了。
问:你从道理上破不了我。
晓:我承认我水平有限。但我相信你的绝不是真理,你也破不了人家念佛。就象有人破基督教的“上帝万能”时说——上帝能否造出一块连上帝也推不动的大石头——一样,基督教幷不曾因为上帝万能被破而衰败,因为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的,这是文字游戏,这错在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而不在于真理。佛教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于是禅宗就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样吧,因为我对净土宗不透,一宗不透就是宗宗不透,你把地址留给我,以后我会给你解答。
注意:念你好一直念,那是定心所,定心所就是专注一境而心不散乱,定心所与三学的定、 禅定的定根本不一回事儿,这个你得分清,禅定之类的你看一下《瑜伽师地论》,不然你就 狂妄,无知者才狂,王朔说,无知者无畏,但屁事不顶。
问:阿赖耶识是一是异?
晓:你说的一、异具体指什么?
问:就是说是不是一人一个阿赖耶?
晓:你认为呢?
问:大概只有一个。
晓:对,但“一”不是数量一二三四的“一”,而是整体一。月亮只有一个,可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多”虽只是错觉,但不能否认长江中的月、水井中的月……
问:若阿赖耶是一,共业别业如何成立?
晓:我把脸盆装满水,你在水桶里装满水,水桶里的水与脸盆中的水没有区别,都是H2O,这不就是共业?我这水是脸盆形,你那水却是水桶状这不就是别业?共业别业都不碍阿赖耶,因为它们只是阿赖耶相分、见分在搅和。
问:真如呢?它是一还是异?
晓:当然是一。
问:对呀。真如与阿赖耶怎么区别?
晓: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只有一个地球,伊拉克打科威特,致使联合国多国部队干涉,它两国打仗,与别人何干?但有影响。阿赖耶就这样,它的相分一打仗,它就受影响,刚才我说的共业别业不碍阿赖耶,就象在牛身上拔一根毛一样,它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而真如呢,它则永远清净,不受别人影响。况且无为的真如不可以用有为的数词来界定。
问:这个问题说详细点。
晓:真如与阿赖耶它们两个是体与用的关系。真如是无为之体,阿赖耶是有为之用。我晚上在盆中得到一个月亮,你在桶中得到一个月亮,现在我把盆子中的月亮端到上海去,你把水桶中的月亮拿到新疆去,先说阿赖耶这个有为之用,盆子与水桶中的月亮的移动就是阿赖耶相分的变化。上海脸盆中的月,新疆水桶中的月,虽然距离变了,但二者的清净度丝毫不受影响,这清净度就相当于真如,那改变的距离就相当于阿赖耶。
问:你举的这例子我听不懂。
晓:那你就干脆记住,若有人问你阿赖耶是一个还是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阿赖耶,你就告诉他问题提错了。
问:刚才我还有点儿明白,这样一说我又胡涂了。
晓:这是因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不然为什么说得让你更胡涂呢。是这样,阿赖耶本是整体,你若问是一个还是一个众生一个,这是一二三四五……是数词,整体是不能用数量来加以区别的。识外无境,我们习惯上把“整体一”叫做“一个整体”,这是习惯说法,这说法不十分准确,《大乘起信论》中说——“……不一不异,名阿赖耶”,这就破斥了数量观念。
问: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晓:这问题我避免回答。我有一个原则,第一不谈“苦”,因为还年轻,对社会的酸、甜、苦、辣尝得太少,若谈苦会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若我有了六、七十岁的一把年纪,那时谈苦会好些。第二不谈“事”,因为“事”是证悟后的境界,象《普门品》中的口念观音名号,可以入水不浸,入火不焚,我刚晓若跳入大火,即使口诵佛号,保证必死无疑。在白马寺焚经台,竺法兰、迦叶摩腾把经放入大火经烧不毁,而文革时有多少经典被烧,这该怎么说?
问:法师你说远了,我只问佛本生故事是真是假。
晓:要是禅师,你这么问是要挨揍的。
问:打死我也要问。
晓:我不能判定。
问:我看你是没信心。
晓:若说信心所的“信”,我绝对有,若如净土宗信愿行的“信”,我们在座的各位都不具备,那个“信”是信心所达到极致。你问得紧,我告诉你,这答案不定,你若是佛教徒,我会这么说,从理论上说,因为我也没证得果位,只能从理论上说,本生故事绝对是实有其事。你大概不是佛教徒,我只能这么说,那只是讲明一个道理而已。此谓“欲令入佛智,先予以钩牵”,也就是说答案只能随“时势之移”。
问:法师你有没有感到现在的早晚殿徒具形式而没有实际内涵,…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