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子。遗失掉真的,把假的当成真的,要放下、看破、认识全是假的,借假显真,万法唯心。一切不论你举哪一法,山河大地外相,内的身心世界,法在心中,这就是万法唯心。要能这样的来认识,这就成为正遍知。要把物当己,那就叫性颠倒,物非己。万法唯心是心唯万法,心能成就万法。因为迷了就有这种的迷惑,在色身之内有真心,以为心性是在色身之内。其实色跟身,外头的山河大地、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有的色也好、身也好、山河大地也好,包括虚空。这些都是真心中所包含的。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这比喻的意思。澄清了,大海里一点风浪都没有,是澄清的。就像形容你的心静了下来,一点的妄想波浪都没有,那你这个心是包罗山河大地、包罗虚空的,这个就叫真心。把真遗失掉,把这个肉体之内的心当成真心,这个心只像大海中的水泡一样的,这不是你的心,执妄为真。把海的一个泡,起一沤当成全海的海潮,这就是错误的。我们如果是把这个妄执的识心,现在我们妄执识心认为它是真心,这是完全错误的,这就叫迷了。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佛说到这就举阿难说,说你们乃至与会大众,都是迷中的倍人,加倍的迷上加迷。不认大海,只认海中的一沤,如海一沤法,只认海中一个水泡,这不是迷吗?迷了之后,把这个广大的妙明心失掉了,不认广大圆明妙心,认为你那个法尘缘影的妄心,执这个妄心即是真心的全体,这叫迷上又加一倍的迷。就像我前头比喻说垂手,佛不是举手臂问阿难是正还是倒、是迷是悟。下垂叫倒,那叫迷了;上举为正。其实这个手臂也没个正、也没个倒,假安立的。在你真心当中,就没有这个迷,也没有这个悟。
这一段经文佛跟阿难显示的,就是说你的那个真知见,见,就是显见的并没有失掉,你那个真心只是在迷悟之间而已,迷了、悟了。悟里头迷,迷上又加迷,这是颠倒,把真性就失掉了。颠倒要是停歇,把失的又还回来,就又得到了。我们在法华经讲衣里明珠,穷人他自己衣里头有个宝珠,他没认识到,就像失掉一样的。其实是你自己本具的,本来就不穷,是你自己没认识到就穷了。就像我们的心,这圆明的妙明真心从来就没失掉过,只是迷而不认识,颠倒,不了解了;等你明白了、了解了,了解就知道自己本具有的妙明真心。
这一段就是显你的那个见性并没有失掉,只是你自己迷了,其实见性并没失掉,还是原来的。这十番,从一到现在咱们讲第四个见不失,十番显见这是第四见。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这回我们耽误了很长时间。我就作如是想,假使我们烧个锅,要煮一锅饭,水开了,却停下来了,停下就又凉了,凉了就得从头再烧起了。所以过去古来的大德讲经的时候,他都叫教士,或者是讲士,不在常住里头讲经,因为常住里头有很多常住的事情,讲讲停停、停停讲讲,又得从头来,就像我们做饭似的,所以这样就会耽误很久了,把以前讲的就都忘了,连接不起来。还有我们很多在家的道友,听经是件好事情,是种善根的,但现在讲楞严经他们来听能懂吗?这个善根想种都没法种。所以讲经的时候要有当机众,专为哪些因缘说的。像这些在家的道友参加法会、参加念佛,或念念地藏经,这个就可以了。但如果要来听楞严经,或者听华严经,那是没法进入的;他就没法来理解,又怎么样来进入呢?种种善根而已。我们现在正讲的是征心显见,说你的心,现在你身体内的那个,不是你的真心,是你的妄心,另外来显真心。我们学习十几年、一二十年经的人都没办法进入,像我们这些在家的道友来听,我说心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心究竟在哪里呢?没心了,没心了就等于傻子、疯子,他怎么能理解呢?现在大家懂得了这个道理,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现在我们要讲的,阿难是证了初果的圣人了,他对佛讲经给他说的这个法他还要反复的问,他把他这个假心、妄心当成真心,佛给他破除教诲他,他都没法认取。就从凡夫地,就像我们现在或也很难进入,一下就进入菩萨圣境了,道友他们能进入吗?是非常困难的。久学的人听楞严经尚且很困难,像我们道友带着小孩子进来,十几岁的小孩子,他坐着只是难受而已。小孩子到这里来听,他能不难受吗?老和尚说什么了呢,疯子一样的,连心都没有了;心都没有了,谁还来听法呢?听法的是不是心?现在我们就讲的这一段,咱们是十番显见,说你看东西的不是眼睛,你茫然了。我看东西都是用眼睛看的,怎么说不是眼睛呢;不是眼睛,那谁来看?像这一类问题,我事先跟大家说说,你明白明白就行了,只是种个善根,不能再从头讲了。所以我说这话的意思就在于此。
佛教诲阿难说,你所认识的都是假的,你的见;阿难认为要照佛这样说,我的这个见不是失掉了吗?见性,性不是也失掉了吗?佛就告诉他,不是失掉而是迷了,你迷惑了,把你的心当成色身之内的肉团,肉团不是你的心。你根本就不晓得,你这个身体跟外头的山河大地、虚空大地,都是真心所成就的。那个心才叫妙明真心,身在心中,而不是心在身中。咱们经常讲华严经,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山河大地无量无边的世界,全是你心中之物。心中,可不是你身内那个心。你的真心是广大的、是普遍的、是包罗万象的,不是色法,不是你阿难色身之内的那个心。那是不是离了这个妄心,另外还有个真心所在呢?这也是错误的,这咱们前头辩论过了。佛给他打个比喻,比如那个大海,你把整个的大海,无量的大海不认,只认那大海之中一个水泡。就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真心,而把我们眼耳鼻舌身的这个心当成真心了,等于认大海中一个水泡,说这就是全部的大海,这是错误的,迷了又迷。阿难尊者就感觉到,照佛这样说,那我现在闻法、修道,乃至证得初果,都是用现在这个心证得的。在佛破除他这个心的时候,他的心里头还是不能够理解、不能进入的。他虽然是承着佛的慈悲教诲,但心里还是没办法理解。于是他向佛说,他说“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现在我们得多说很多话了,因为很多道友得让他们能懂得一点点。说如来的妙音跟我们的音声是不一样的,所以阿难尊者说,我虽承如来的妙音;如来的妙音就是说法的声音,具足很多微妙,这是阿难赞叹佛的。怎么样的妙法?佛的心是明心见性的,如来以一音说法,众生都能够理解。所以佛对阿难以上说的法,阿难还是不能理解。他说佛跟我们说,我们离开这个肉团心,还有一个悟妙明心,这个心从本以来就是圆满的、无缺无陷的,依着佛的教导说,我们从来就没失掉这个心,只是迷了。我们这个心它微妙到什么程度呢?尽虚空遍法界,是圆的;能够遍到一切法,所以叫满的。这是广大圆满,我们这个心遍满一切处,永远不灭的。但是我们的身体一辈一辈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但这真心没有失掉,真心却是从来就没失掉的;但是它又是安住不动的,尽管我们流浪了无量生,但是我们的真心却并没有动。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阿难向佛说:我又假什么来悟得我这个真心呢?佛说我现在这个心是虚假的,是妄心,我用它来听法、用它来修道,这个心的功德是很大的,可佛现在说它是假的。现在我明白了,明白什么呢?佛所说的法,我也是用我这个缘心,不是真心,就是缘心,诚诚恳恳的来在这里闻法。我悟得明白佛所说的音声,那这缘心的功德是不是也很大呀?佛说它是妄,那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现在我们用的第六意识,佛说这个识是妄识,有缘虑,有分别。阿难说就是它有缘虑、有分别,可我不假它,我又怎么来闻法、怎么来修道呢?这指的是阿难不舍他的妄心,不肯承认真心。佛批评这个心是妄的,不是常住的,是假的,但是它对我有很大的利益。
【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
所以佛说这个圆满的真心,阿难还不敢承认,还不肯舍他缘虑的那个心。但是我们一切众生,从你日常生活,从你学法入道等,全是这个缘心,不是这个妙明真心。但是这个真心既然没有失掉,我们这个妄心是依真而起的,不是突然有的。因为妙心迷了,而我们不能够知道我们的真心,但是阿难把他一切的功德,所有闻法修行的功德都归功于这个缘心,就现执著这个攀缘的心了,所以对于佛所说的真心他还不能够认取;因而就向佛表白,说我对于现在这个真心跟现在的这个缘心始终弄不清楚,就是没搞明白。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愿佛哀愍,祈佛再以圆音,拔我疑惑的这个根,我现在还在怀疑,不能归于无上道。因为阿难这样的表白,佛就告诉他了,给他解释了。这一段的意思,就是阿难对于真跟妄,既不肯舍妄,又不肯取真,决定不了,把妄当成真了,所以阿难就请佛给他说明白,他才有取有舍,取真舍妄。这一段的经文是说阿难还不肯舍妄,还不肯认取真心。
阿难是代表我们大家的,阿难是证得初果了,断了见惑了,我们是见惑没断的。阿难有这种表示,跟我们的想法是差不多的,我们总认为我们现在这个心就是我们的心了,把它舍掉,我不成傻子了、成个呆子了?就是不肯舍妄。妄既不舍,真是得不到的,道是成不了的。我们把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对着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我们中间产生一个识,那就是我们认为的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三六一十八,我们经常说的十八界,各有各的界限,有候常用是相通的。我们看见辣椒,眼睛见的辣椒,还没用舌头去尝,我们就知道辣椒是辣的,见着盐巴知道盐巴是咸的,见着醋知道是酸的,这个知是…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