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圣谛 1· 苦圣谛

  四圣谛---1.苦圣谛

  (Dukkasacca)

  

  四圣谛

  

  四圣谛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圣是如实,并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之义。在[相应部.谛相应6.6经]里佛说∶「诸比丘!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沙门、婆罗门如实现等觉之所宣说,皆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所宣说。以何为四圣谛耶

  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之道,应勉励!」

  

  根据[清净道论]指出∶「苦谛,有苦难的特相,有热恼的作用(味),以继续进行为现状(现起)。集谛,有生起的特相,有不断绝的作用,以障碍为现状。灭谛,有寂静的特相,有不色的作用,以无相为现状。道谛,有出离的特相,有断烦恼的作用,以(从烦恼)出来为现状。」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 [谛分别经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里佛说∶ 「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包含广泛),广观(从广角来看),分别(从差别看),发露(把隐秘的说出来),开仰(开示令人敬信),施设(举例),显示,趣向(引导走向)。」

  

  为什么四圣谛是真理呢?因为佛所宣示的是宇宙的真相,他把一切物质与心灵的现象都清清楚楚的解说出来。为人天一切众生广泛教示,广泛显示此四圣谛,从各项差别来解说,把隐秘的说出来,开示令人生起敬信,举例说明,显示给听众明白,引导众生趣向涅槃。是那四个真理呢?这就是苦的真理,苦因的真理,苦灭的真理,苦灭道的真理。它们是圣人所通达的真理。

  

  对于四圣谛与八正道,佛肯定说∶「若人皈依佛,皈依法与僧,依于正知见,得见四真谛。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道谛、灭苦八正道,导至苦寂灭。」([南传法句经新译190,191偈])佛形容这八正道为古仙人道,古仙人道迹。在[杂阿含287经]里佛说∶「我今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

  

  凡夫的绮语多的是,浪费时间,消耗精力,招惹麻烦。佛在[相应部.谛相应10. 2经里对诸比丘说∶「勿论种种之畜生论、谓∶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论、怖畏论、战争论、食论、饮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论、亲族论、车乘论、村里论、聚落论、都城论、地方论、女人论、男人论、勇士论、街路论、池边论、亡灵论、种种论、世间谭、海谭,如是之有无论是。何以故耶?诸比丘!此论不引义利,不达初梵行,不能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诸比丘!汝等论时,以“此是苦也”应论,“此是苦集”应论,“此是苦灭”应论,“此是顺苦灭之道”应论。何以故耶

   诸比丘!此论为引于义利,成初梵行,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是故诸比丘!以“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之道”应勉励! 」我们修行人应常警觉,守护口门,避免闲谈,而应多讨论苦集灭道的道理。

  

  苦圣谛的经文与解释

  

  身苦∶

  

  [大念处经]里的经文:「然,诸比丘!苦谛者何耶?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闷是苦,求不得是苦,约略言之,五取蕴是苦。

  

  复次,诸比丘!生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生、出产、入胎、转生、诸蕴之显现,(内外)诸处之摄受,诸比丘!此名为“生”。

  

  复次,诸比丘!老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年老、老耄、齿落、头发白、皱纹皮肤、寿命短缩、诸根熟衰,诸比丘!此名为“老”。

  

  复次,诸比丘!病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病痛、头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齿痛、舌痛、腭痛、咽痛、风喘、咳嗽、喝吐、喉啤、癫痫、痈瘿、经溢、赤胆、壮热、枯槁、痔疟、下利。诸比丘!此名为“病”。[1]

  

  复次,诸比丘!死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有诸众生之消失、散灭、破坏、灭亡、消灭、死殁、命终、诸蕴之破坏、死尸之放弃,诸比丘!此名为“死”。」

  

  在这里,佛陀从世间法与佛法来分析苦谛。世间法的“生”是“生、出产、入胎、转生。”,佛法的“生”是∶“诸蕴之显现,诸处之摄受。”世间法的“老”是:“年老、老耄、齿落、头发白、皱纹皮肤、寿命短缩。”,佛法的“老”是:“诸根熟衰”。世间法的“死”是∶“消失、散灭、破灭、灭亡、消灭、死殁、命终。”佛法的“死”是∶“诸蕴之破坏,死尸之放弃。”从佛法看生命中的第一剎那为“生”,最后一个剎那为“死”,两者之间为“老”。

  

  为何生、老、病、死是苦呢?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里舍梨子(Sariputta)详细解释生苦说∶「诸贤!说生苦者;此说何因?诸贤!生者;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生则生,出则出,成则成,兴起五阴(五蕴),已得命根,是名为生。诸贤!生苦者;谓众生生时,身受苦受,遍受(普遍感受),觉(知道),遍觉(普遍知道)。心受苦受,遍受,觉, 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热受,遍受,觉,遍觉。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壮热(极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心壮 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生苦者,因此故说。」

  

  胎儿在母胎有了命根,兴起五蕴,是名为生。生苦指胎儿在母胎之苦,处母胎时如陷牢狱,日夜不停,要待期满才得出离。[清净道论]说∶「由于入胎等类的苦∶有情生时,不是生于青莲、红莲、白莲之中,但是生于母胎中,在生脏(胃)之下,熟脏(直肠)之上、粘膜和脊椎的中间、极其狭窄黑暗、充满着种种的臭气、最恶臭而极厌恶的地方,正如生在腐鱼、烂乳、污池等之中的蛆虫相似。他生于那样的地方,十个月中,备尝种种苦,肢体不能自由屈伸,由于母胎发生的热,他好象是被煮的一袋菜及被蒸的一团麦饼。这是说由于入胎之苦。」胎儿出生时,身经产道,周边如四山夹身,极端痛苦。难产时母子俱有危险,婴孩出生时,接生人员粗手接触嫩皮,犹如刀割,为了令婴儿自己呼吸而大力括皮股,使婴儿啼哭。身心受苦,热受,极热烦恼忧戚受,全身普遍感受,知道,普遍知道,这些都是生苦。

  

  [清净道论]又说∶「如果你不生到地狱里面去,怎么会受那里火烧等难堪的痛苦呢

  所以牟尼说 ∶那里的生是苦。

  

  在畜生里,要受鞭杖棍棒等许多的痛苦,难道不生到那里也会有吗

  所以那里的生是苦。

  

  在饿鬼里,便有饥渴热风的种种苦,不生在那里是没有苦的,所以牟尼说那里的生是苦。

  

  在那黑暗极冷的世间中的阿修罗,是多么苦啊 !不生在那里便不会有那样的苦的,所以说那里的生是苦。

  

  有情久住在那如粪的地狱的母胎中,一旦出来便受可怕的痛苦,不生在那里是不会有苦的,所以那里的生是苦。更何必多说,何处何时不有苦呢

  

  

  然而离了生是绝对不会有苦的,所以大仙说生是第一苦。」

  

  以上是生苦的解释。

  

  在[分别圣谛经]里舍梨子详细解释老苦说∶「诸贤!老者,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彼为老耄,头白齿落,盛壮日衰,身曲脚戾,体重气上,拄杖而行,肌缩皮缓,皱如麻子,诸 根毁熟,颜色丑恶,是名为老。诸贤!老苦者,谓众生老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热受,遍 受,觉,遍觉。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壮热烦恼 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老苦者,因此故说。」

  

  人生都要经历由少到壮,由壮到老的过程,这是无法避免的。人老了,头发灰白,牙齿脱落,体力日衰,饮食难消,身体弯曲,脚步迟钝,体重气虚,机能衰退,持杖而行,皮肉舒缓,皱如麻子,诸根毁熟,颜色丑恶,是名为老。老苦是有许多不便和障碍的,有时令人生起厌烦。身心受苦,热受,极热烦恼忧戚受,全身普遍感受,知道,普遍知道人老的情况。

  

  以上是老苦的解释。

  

  在[分别圣谛经]里舍梨子详细解释病苦说∶「诸贤!病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齿痛、舌痛、腭痛、咽痛、风喘、咳嗽、喝吐、喉啤、癫痫、痈瘿、经溢、赤胆、壮热、枯槁、痔疟、下利。若有如是比余种种病,从更乐触生,不离心,立在身中,是名为病。诸贤!病苦者,谓众生病时,身受苦受,遍受, 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热受,遍受,觉,遍觉。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病苦者,因此故说。」

  

  病者,每一个人都免不了要患病。佛经也提到人若四大不调,即有四百四十种病,诸如头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齿痛、舌痛、颚痛、咽痛、风喘、咳嗽、喝吐、喉啤、癫痫、痈瘿、经溢、赤胆、壮热、枯槁、痔疟、下利等等。重则伤害脏腑,轻则皮肉损伤,伤风感冒,大小病痛多的很,有的人长年卧病在床,更是痛苦,虽有先进的医药照顾,亦使身心倍受烦恼创伤,可知病痛的确是…

《四圣谛 1· 苦圣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