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九品所有的这些大众,对于导师阿弥陀佛没有不恭敬的。这个恭敬,围绕瞻仰,我们在此地也要略略地说一说。为什么呢?对我们的关系太大了。什么叫恭敬?是不是每一天见到,礼拜,就算恭敬了?不是的。五念法里面第一个就是礼拜,跟诸位说过了,恭敬是依教奉行,老师给我们说的话,我们要记住;所说的意义,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把它做到,这叫做恭敬。今天在我们这个世界,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就是三经,净土三经。五经后面这两种是祖师大德加进去的,正说只有三经。所以三经这个教诲非常重要,我们有没有记住,有没有理解,有没有做到?恭敬要从这里说。绕是围绕,绕的意思是亲近的意思,时时刻刻不离开老师,绕是这个意思。这也并不是说每天围绕在老师的旁边,那老师看到你,不讨厌啊!所以这个围绕,也是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训,是这个意思。我们的起心动念、思想、言行,都要围着三经、五经,都不离开这个范围,这叫绕佛。不是天天围着佛像,早上去转三圈,晚上转三圈,不是这个意思。“瞻仰”是仰慕的意思,对于佛确确实实生景仰羡慕之心,希望我早一天也跟他一样。所以瞻仰就是见贤思齐,我要学的跟他一模一样,这才行。西方世界所有往生的人,对老师是这样的态度,如法的修学。我们今天在此地是预备去往生的,也要参与这一个殊胜的大会,我们的心想言行与经教统统相违背,那怎么能去得了呢?这个就是常说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你问他,他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念的不相应。他为什么不相应?经典里面的教训他记不住,他不了解,他没做到。所以,口念弥陀也枉然啊。这个念佛里头,要具足五门:礼拜,称赞,作愿,观察,回向,每一念里头都具足五门,这才能往生。你这个五念门里,只有一门称赞──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其他四门没有,那怎么能往生呢?这五门去了四门嘛,这是不能往生啊。五门统统都具足了,万修万人去。所以我劝勉大家,为什么开头学佛要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道理在哪里?就是便利你观察。你真的搞清楚,真的明白了,那个礼拜、作愿、观察、回向这四门才办得到。所以先把它念熟,三千遍念熟是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求解。念熟了,要明白经里头每一句话,它的意思是什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个阶段求解。第三个阶段,修行。要把佛的教训,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这样,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啊!决定得生。每念一句阿弥陀佛,净土三经里面种种教训、依正庄严都从心想生起了。所以你要不熟,不解,怎么能生得起来!末后这一首:
观佛本愿力。
“观佛本愿力”,这是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我们仔细观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遇无空过者。
若有众生能够遇到了,决定不空过。这个遇到了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能信,能愿,能行,他这一生就往生了。纵然是遇到了不相信,不肯念佛,也不想往生,也不空过。这个阿弥陀佛的种子落在他阿赖耶识里头,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跟阿弥陀佛结了这个缘了,这一生不能去,来生或者是后生,后生第三世以后,如果遇到缘,这个种子起现行,他就能往生。这是不空过啊。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速是快速,纵然这一生不往生,这个金刚种子种在阿赖耶识里面,也是未来快速成佛的一个因缘。实实在在不可思议。
此四句。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不虚就是真实。说实实在在的话,今天我们在大乘法里面,除了净宗法门之外,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在这一生当中一定是虚作住持。虚是什么?不能成就啊,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换一句话说,无论你怎么修,你还是在六道轮回。修得再好,来生不过得人天善果而已,没有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虚作住持。唯独这个净宗法门,是不虚作住持,让你这一生当中一定圆满成就。
观佛庄严八种功德讫之于上。
这是观察西方世界的人事环境,第一段观导师阿弥陀佛。下面是第二段,观海会大众。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
这是愿生偈末后的一段,教给我们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同参道友,都是我们的同学,因此我们对他们也要认识清楚。前面给诸位说过,西方世界第一殊胜之处,就是人事环境。因为这些菩萨都是从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净土去的,而到净土的条件,就是信,愿,行。这信里面包含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初发心修行,以及观察十方诸佛世界,发四十八愿,建立极乐净土,以种种方便接引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在一生当中圆满成佛,我们对这些深信不疑。换一句话说,就是对世尊为我们所说的净土三经,三经里面的道理,里面的事实真相,字字句句都是真实功德,我们深信,我们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到达西方净土,最殊胜的就是这个地方人事环境好,是十方诸佛世界都不能够相比的。我们生在娑婆世界,生在这一个时代,经上常常看到,所谓的五浊恶世,的确浊恶达到了极处,使我们在现前这个世间,修行就感到非常的困难。你想要认真的修行,就有人障碍你,就有人破坏你,这个事情是起于众生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嫉妒障碍。不但现在如此,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我们在经论里面,在释迦谱、释迦方志里面都见到,对于释迦牟尼佛嫉妒的人很多,像提婆达多这一类的,想尽方法来陷害。在这个三千年当中,我们看历代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修行几乎没有一个不经过非常非常的艰难,遭遇过许许多多的障碍。能够成就的,还是业障消除,菩提道上才能够一帆风顺。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黄梅得法之后,被人家嫉妒、陷害,跑到猎人队里面躲避了十五年,一直到业障消除,这才能够顺利的从事于弘法利生的工作。固然是一些人嫉妒他,他自己也有业障啊。自己要没有业障,为什么别人会嫉妒呢?所以自己有业障,别人也在造作罪业。他躲藏起来了,让其他的人不再造罪业了,自己身心忏悔,忏除业障。所以他在猎人队里十五年,他修什么?修忏悔行,把自己业障忏除了,这才没有人再障碍他了。从前障碍他的人,也佩服他了,也尊敬他了,业障消除了。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障缘太多修行就很困难很困难。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这个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所以世尊赞叹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弥陀是佛中之王,净土三经就是一切佛经之王。这同样一个道理嘛。所以赞叹这一部经,宣扬这一部经,一定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宣扬这一部经典还有障碍,还有灾难,那就可见这个业障是真正深重。当然,阻挠的人、嫉妒障碍的人,他造的罪业是无比的深重。那么从这个事实我们能够明了,自己的愿不能够实现,即使诸佛护念、龙天拥护,自己的愿还是不能实现,就知道自己业障是多重,不能不认真的忏悔呀。因此十方一切菩萨,无不向往净土法门。他们不知道有这个法门,他们向往,就是希望修行自行化他一帆风顺,没有障碍。没有障碍,这样的情形在十方世界里头只有西方净土。西方净土里面修行,没有人障碍你。人家看到你修行,没有一个不欢喜赞叹的,没有一个不帮助你的,没有人障碍,所以西方净土修行成佛时间很短。我们从经典里面细细去观察,顶多只要三、四劫的时间。你看佛在经论上常说,我们这个世界修行证果要三个阿僧祗劫,西方世界只要二劫、三劫、四劫,就成功了。为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那边没有障碍。我们这边为什么要这么长呢?障碍太多太多了,这个嫉妒障碍太多了。诸位要知道,我们要希望自己修行将来没有障碍,你一定要记住普贤菩萨的“随喜功德”,你不要去障碍别人,将来人家就不会障碍你。你要嫉妒别人、障碍别人,必定有很多人嫉妒你,障碍你。这是因缘果报自然之理。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经言。阿弥陀佛国。有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皆当一生于他方次补佛处。
我们先说这一小段。观世音、大势至,都是候补佛。这个“一生于他方次补佛处”,全是候补佛,也就是等觉菩萨。实际上成佛了,不过没有在佛位而已。实际上,等觉就是成佛了。我们在此地特别注意的,就是那个人数有多少──无量无边。经上告诉我们,那个数目字太多了,没有法子计算,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这是经文上讲的。我们这个世间,等觉菩萨只有几个,还见不到。西方等觉菩萨无量无边阿僧祗说,太多太多了。《弥陀经》上讲的“诸上善人”,这个上善之人,就是指等觉位的菩萨,才称为上善。这些候补佛,诸位要记住,都是阿弥陀佛成佛十劫当中修成的。十劫啊,跟那个阿僧祗不能比呀。十劫修成的,可见得西方世界修行没有障缘。只有帮助的,没有找麻烦的,这是他成就的这样快速。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十方世界许许多多的菩萨,想求这个法门而不可得,没有机缘听到。凡是听到这个法门的,没有不一心归命的。就是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文殊、普贤都不例外,听到这个法门都一心归命,求生净土。那你要问,这为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十方世界当中,唯有净土修行最快,成功最快。他方世界修行,位次愈高愈艰难。像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菩萨修行这三个阿僧祗劫,第一个阿僧祗劫他可以证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证三十个位次。这是第一个阿僧祗劫。第二个阿僧祗劫,只能证七个位次,你就晓得难得多了,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祗劫只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愈往上去愈难。那么十地,再从等觉成佛,最后这一关必定是更难更难了。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经上看到了,一见阿弥陀佛,这无上菩提就得到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要一天呐。所以这些他方世界的等觉菩萨,都急着要到极乐世界去。我们看到这个事实真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一切放下了。你要不放下,…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