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众生真实之利。这三个真实都是贯彻全经的,这一部《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字字句句都是这三个真实。“真实功德相”,这个功德相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的依正庄严,这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功德相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广度法界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得生净土不退成佛,这功德相。所以说出自己的愿望,他的愿望就是要求生净土。以偈,偈是体裁,用这个体裁说出他自己的愿望。而这个二十四首偈,总持全经的大意,与佛,这个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与佛教导我们的完全相应。所以这一首说明他自己作偈的用意。我们再看昙法师的注解:
论佛经义。与经相应。以入佛法相故。得名优婆提舍。
这是讲这个注解,这个注子要能称之为论,一定要与佛相应。换一句话说,与佛所说的完全没有差别,这个解释就等于佛自己解释一样,所以它与经相应。为什么会相应呢?“入佛法相故”。这个入就是证入。我们佛门常讲“修行证果”,入就是证,佛所说的他确确实实亲自证得,所以他说的跟佛没有两样,这样的解释才可以称之为优婆提舍。
依修多罗
菩萨造论作这一篇文章,根据《无量寿经》。
以如来即真实功德相故
刚才我说过了两种功德相的大意。
修五念门相应故
这一句非常重要。佛说这个经,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其目的就是接引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菩萨造论,依据佛在经典上所讲的道理、所讲的原则,把他总归纳出修行的要领,这就是五念门,是天亲菩萨从经典里面归纳出来的。依照这个修行要领去做,你一定能够满愿,求生的这个愿望你一定可以达到,决定不会落空。这是与佛教导的相应。底下这个功德相,是昙鸾法师的注解。功德相有二:
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昙鸾法师说的好,这是我们要想修真实功德的人要牢牢记在心里。前面我说过,为什么我们要一心归命,一心一意专修净宗,决定不可以夹杂其他的法门,原因在哪里?因为我们现在的心是有漏心。什么叫有漏的心呢?就是有烦恼,有习气,心不清净,这种心不顺法性,法性就是真如本性。因此我们所修一切善法,甚至于读诵一切大乘经论,依照一切大乘经论的方法去修行,全是用的有漏心修行,都不是真实功德。为什么呢?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这个话怎么说呢?不能断烦恼。我说这个,大家容易懂。你修禅也好,修密也好,修什么也好,你能够把是非人我断掉吗?你能把贪嗔痴慢断掉吗?果然有能力断掉,那就是真实功德。如果断不掉,那就是昙鸾法师讲的了:不实功德。所以,我不是说一切大乘经典不能修学,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们自己本身不够格。要知道这个事实啊。我们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佛的本愿威神对我们一加持,使我们就得到阿毗跋致,三不退,那个时候我们再修学一切大乘,那是真实功德。问题就在你是不是有漏心,还是无漏的智慧。果然是无漏的智慧,那是真实功德。如果是有漏心的话,修学所有一切大乘法统统是漏法。自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啊,不能不认识自己。不认识别人不要紧,不认识自己,那就糟啦。要晓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根性。所以他这个里面几句话说的真好,实在是非常非常重要,把我们真的是一棒打醒啊!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
往生论,天亲菩萨提出这个五念门,这个五念门真的是天亲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我们没有菩萨智慧清净业,我们依天亲菩萨的,那就行啊。怎样庄严佛事呢?依照五念门修学,就是庄严佛事。
依法性入清净相。
果然真依这个法门,我们心清净了,一心专念了,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依法性入清净相。
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天亲菩萨苦口婆心教我们,昙鸾法师,乃至于以后的道卓、善导、莲池、蕅益、近代的印光大师,确实是一脉相承,依照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是真正不颠倒、不虚伪,真实功德。
从第三首以下,从“观彼世界相”以下,总共有二十一首偈,是属于观察门。我们看偈颂: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彼是西方极乐世界,看看他那个世界,那个样子,“胜过三界道”。三界道是其他诸佛的国土,当然这个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娑婆世界,超过我们娑婆世界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就是超越我们这个三界六道。
此已下。是第四观察门。
从这个以下,一共有二十一首偈颂,
分为二别
分为两大段。
一者观察器世间庄严成就。二者观察众生世间庄严成就。
第一段就是我们常讲的依报庄严,后面是正报庄严,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这个二十一首偈颂,完全是赞叹西方世界的殊胜。
此二句即是第一事。
他赞叹这个依报庄严,就是世界国土的庄严,总共说了十七桩事。当然,庄严,实在讲是无量无边,他把无量无边的庄严归纳为十七类,这十七类就把西方生活的环境全部都介绍出来了。这文章实在是好,因为他的文字少,非常精简,里面的含义很周全。第一事,
观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此清净是总相。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污染。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
第一桩事是讲依报的总相。所以西方称为净土,就是那个世界生活环境无一不清净,样样都是清净的。而这个清净是不能破坏,不能污染,这叫真清净。不像我们这个世间,纵然我们这个桌椅擦的再干净,过两天它又被灰尘污染了。西方世界既然是不可污染,那么由此可知,那里不要天天去擦,不要去保养,它不会污染的嘛,它也不会变坏的嘛。我们这个世间,再清净之相,时间久了它就变坏了。像我们这个纸张,你看这个纸张很漂亮,很美,印成书很好看,一百年之后它就变成灰了。它会坏呀。西方世界东西永远不会坏,这些事我们都在《无量寿经》里面详细说过了。为什么它跟十方诸佛世界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动物有生老病死,这个生老病死就说明它会坏,它是受污染的。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乃至于地球有成住坏空,都是会破坏的,会染污的。什么原因呢?是一切众生业力所生。我们造善业,依报的环境就好,就风调雨顺。造恶业,这居住的环境就有许许多多的灾难:火灾、水灾、风灾、地震,这些灾难都来了。从哪里来的呢?业力所感。现在科学家天天在研究,实在讲,真正的原因找不到。他没有找到佛家讲的业力啊,业力才是真正的原因。西方世界为什么那么好?“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这个菩萨是谁呢?你念《无量寿经》就晓得,法藏菩萨。阿弥陀佛在因地上没有成佛之前是菩萨,是他老人家大慈大悲,发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从哪儿来的?从正观来的。正是正确,一点虚假都没有。观是什么?观察。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到,法藏比丘,他是国王,国王的位子不要了,舍弃,出家了。今天你们有几位在这里剃度出家的,这个出家的事比国王超过太多太多了,国王怎么能比呀。法藏明白这个事情,国王不要了,出家了。出家干什么呢?出家要普度一切众生。所以跟随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老师教导他,不但教导他,而且把十方诸佛世界以佛的神力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自己去观察。于是观察十方诸佛刹土,经上讲的两百一十亿,两百一十亿是表法的数字,不是数目字,是表法的,是表的圆满。一切诸佛刹土他统统见到了,十方世界,哪些优点他采取,缺点他改进,这样发愿的。所以说是“正观之由生”,他这个四十八愿不是凭空在家里想像的,是实实在在,真的。我们中国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个心得,从这里面发生的四十八愿,建造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他这个世界,是集一切世界美好的大成。一切世界里面的缺陷,他通通改进,完全没有。这在一切诸佛刹土,他是第一清净。是这么一回事情。“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这个“建”是建立的,这是把西方世界清净的原委为我们说出来了。
我们看偈子的第二: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
这是教我们观察西方世界的量。这个量有很多种,这个地方主要的是说空间。在十方诸佛刹土,大多数都是众生业力变现的境界,因此在量上来说,都很狭小,无论是在空间或是在时间上来说。我们最清楚的就是自己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特别是我们现前居住的这个地球。地球的面积似乎一天一天在缩小,这是我们现代人很容易觉察得到的。科技发达了,交通工具发达了,在古时候从中国到美国航海用的是帆船,假如一路顺风,大概要两个多月才能到。如果遇不到顺风,往往要半年多才能到达。现在,十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这个是地球缩小了。人口增加了,从前没有这么多的人口,所以现在感觉到居住的环境非常拥挤。居住的房子很拥挤,即使这个地面空间,也感觉得特别的拥挤。这个环境会影响人的情绪,会影响人的心理,所以这个身心如何能够舒畅。阿弥陀佛看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不但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其他的星球大概也好不了太多,于是乎他老人家成佛之后,所现的国土是广大无有边际,几几乎乎他这个居住,就是生活环境,确确实实是尽虚空遍法界。那么,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在不在他那个世界里面呢?这个很难讲。说真的呢,就是亦在亦不在。从事上讲,当然不在,这是两个世界。经上跟我们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去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国土。从理上讲,他是法性土,法性遍一切处,我们这一个世间国土,怎么能够超越法性?这是从理上来讲。理与事都不能够偏执,偏执就错了。偏执我们就起了疑惑了。疑惑是菩萨修行证果的障碍,纵然念佛往生,也生到边地疑城,这是很不合算的。所以我们对于经典上所说的,要有坚定的信心。那么这个世界非常大,…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