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十方世界众生,即使统统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那个世界也看不到拥挤的现象。这个状况,实实在在说,世尊当年说法,距离我们今天三千零二十多年,在那个时候说这些话,的确大家听到还很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呢?那个时候人口稀少,所以居住的环境都非常空旷。不是在今天所说的,今天所说的,我们感觉非常的敏锐。那么佛说这些话,可能他方世界其他星球里面,拥塞的情况三千年前就跟我们今天一样,这很可能。所以这是第一个,让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这个国土广大无有边际,“终无满时”。十方世界都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看不出拥挤的现象,满就是这个意思。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前面是讲量,量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他这么大呢?原来他是称性而变现的。

  佛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为我们说明十方诸佛刹土量是有限的,西方世界叫无量。不但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个国土也是无量的,样样都是无量的。那么十方国土他为什么会有量呢?不称性,与法性相违背了。哪些与法性相违背呢?爱欲。真心本性里面没有这个东西。爱是指情爱,欲是指的欲望。佛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讲的很清楚,他讲一切众生,这是讲六道里面的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这是佛把六道那个根源一语道破,因为有爱欲,所以就有欲界了。我们这个世界,欲界的现象包括了欲界天。欲界天有六层,从下面往上去看,有四王天,有忉利天,有夜摩天,有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全是属于欲界,也就是说爱欲没断。往下看,我们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统统在欲界,都没有能够离开爱欲。几时他觉悟了,觉得这个爱欲可厌,觉得禅定清净,攀缘禅定,舍弃爱欲,喜欢禅定了,因此就有四禅天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到四禅天的时候,对于禅也厌恶了,厌禅,于是乎那个境界又提升了一层,到了四空天了。这四空天就是无色界,四禅天是有色。这是三界怎么形成的。四禅、四空天都属于天道,高级的天道,还是在六道之中。菩萨告诉我们,“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什么叫有漏呢?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也就是说情欲没断,没断就是有漏。他所修的,不能出离三界。那么,这种道就不是正道,这叫邪道。佛经里面有的时候称他做外道,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的,依旧是“长夜大梦”。这个长夜大梦,六道轮回就等于做梦一样啊,不是真实法,虚妄的呀。我们从这个事实就明了,修行,实实在在不容易。佛虽然在这个世间说了许许多多的经论,许许多多修证的方法,但是佛说了,法一定要契机,所以佛的经称为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佛说经是在三千年前,是在印度那个环境,为那些人所说的,这一点我们要清楚,不是为三千年后我们这些人所说的,这一点我们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我们在世尊这一代时教当中,才知道怎样去选择。佛所说的经,契理是决定没有问题的,合不合我们的机呢?机就是我们的程度,我们的根性。实实在在讲,那不一定。为什么呢?他不是为我们说的。佛为我说,一定契我之机,他不是为我说的嘛。《金刚经》是给须菩提说的,《楞严经》是给阿难尊者说的,不是给我说的嘛,这一点我们要清楚,要明白。我们不是须菩提,也不是阿难啊。这样的经典,我们要学习就很难了。就是依照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也不能成就。怎么知道不能成就呢?你能不能断爱欲,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果然能断爱欲,那你就是当机者了,那正是对你说的了。如果你不能够断爱欲,那这个经典、这个法门对你来讲就不契机,你就得不到利益。得不到利益,就是你还是出不了三界。纵然你得定了,得定也不行,何况得定也不容易呀。你看这个色界天,初禅以上,他这个爱欲没断,虽然没断,他有定力能把它伏住,不起作用。像石头压草,没断根,但是真的把它压住了,这叫伏住。伏烦恼,没断,他才能够生色界天、无色界天。无色界最高的一层,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这个八万大劫是怎么来的呢?是他的定功能够把爱欲伏住,能伏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之后,他这个定就失掉效果,就伏不住了。伏不住,于是这个烦恼又起来了。这一起来,他又要往下堕落了。因为他再不能上去了,就往下堕落了。所以菩萨称这个叫“有漏邪道所生”。这一句话讲的那就不错了,这才知道修行真难。我们今天凭什么?如果讲真的断烦恼,贪嗔痴慢、是非人我,我们的确没有能力。我们今天所凭的,就是凭阿弥陀佛本愿的威神,他老人家加持我们,我们不要断烦恼也能往生。这是在所有一切大小乘法门里面,只有这一门。诸位要记住,只有这一门,不断烦恼可以出三界。除了这一门之外,再没有第二门了。你们去翻翻大藏经,看看有没有第二门。没有了。自古以来,这些祖师大德多了,他们翻遍了大藏经都没找到,唯独这一门叫带业往生。带业,就是不必断烦恼,就能往生。所以净宗称之为门余大道。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余就是以外的。无量法门以外的,可以出离三界,可以永脱轮回而一生不退成佛,就这么一条路,大家都要明了哇。无住、天亲是何等人物!昨天跟诸位介绍,无住是天亲的哥哥,八地菩萨,遇到这个法门,都一心归命,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我们的好榜样。这说明了,一切众生要想出离三界,要想修成、证果,实在是非常非常之困难。

  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这是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看到这个情形,诸佛度众生那个情形,跟释迦牟尼佛差不多,所以让众生成就,是真正不容易。法藏菩萨看到这个情形,才兴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发了四十八愿,愿自己成佛的时候,“以无上正见道”,这个正见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起清净土”,起是兴起。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唯有称性,这才真正清净了,超出三界。这是“正道大慈悲”。

  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让我们明白西方世界清净广大的原因。为什么他清净,为什么他广大?他是随顺法性,不违背法性。这个法本,也就是法性的本源,他不违背。

  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无缘是大悲。即出世善。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我们世间的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顾名思义,善根能生世间一切善法,这叫善根。善根是什么呢?佛告诉我们有三种:无贪,无嗔,无痴,这叫三善根。世间所有一切善法,是从这三个根生出来的。无贪、无嗔、无痴,翻过来就是贪、嗔、痴。贪嗔痴也是根,什么根呢?那不是善根,恶根。世间无量无边的恶法,都从这三个生出来的。贪,嗔,痴,所以佛叫它做三毒,没有比这个更毒的了。如果我们这个贪嗔痴要是重的话,自己就要觉悟:我们这个心性很毒,这不是好事情,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不善,都在那里造恶业呀。出世善根是建立在世间善根的基础上,所以菩萨善根,大乘经上常讲的,菩萨善根有一条:精进。我们在经论上看的很多,听的也很多,但是那个精进的意义,的确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呢?知道了你一定会精进。你今天不精进,就是对于菩萨善根一无所知,不但无所知,世间善根还没有成就。为什么呢?还有贪。学佛了,世间名闻利养不贪了,贪什么,贪佛法。我这里劝你念佛,他还要贪著,还想参禅,还想研教,还想学密,样样都想学,样样都想会,贪心啊。因为有贪心,所以他的修学是杂修,乱修。纵然在进步,叫乱进,杂进,他不是精进,所以他不能成就啊。精进,就是像前面所讲的,“一心归命”,那就是精进。天亲菩萨不容易啊,千部论师,他真是通宗、通教,遇到这个法门之后,他能够一心归命,换一句话说,所有一切通通放下,通通舍弃,专心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才能到西方啊。莲池大师在晚年,也跟天亲菩萨一样,所有一切法都舍弃了。他老人家讲:“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放下了。“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他也放下了。晚年一卷《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这才真正成就出世善根。世间法不贪了,佛法也不贪了,这才行啊。在此地我们要真正觉悟,要认真去反省、检点,我们还贪不贪图佛法。纵然要发心度众生,度众生也是个贪心。为什么呢?攀缘度众生嘛。他不是随缘,攀缘嘛,都错了啊。那么西方世界每一个往生到那边去的人,都蒙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出世善根生”。这是我们要常常想到的。这个二十一首颂,是观察。观是我们看清楚,察就是清楚明白。我们要把它看清楚、想清楚,看明白、想明白,不要再犯过失,这就对了。底下两句: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安乐净土。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

  西方世界之为光明世界,称之为清净国土,称它为净土,称之为大光明藏,末后这一句是比喻,如镜,如日,如月,如轮。轮是表圆满的意思,日月是光明的意思。清净光明,无不圆满。这是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这说他的种种的形相。说到形相,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说的很详细。因为十六观里面,都是教我们观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的形相。《观经》可以给我们做参考。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形相我们要知道,而种种事我们更要明了。

  佛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

  这个解释虽然很简单,但是意思包括得很圆满。佛是阿弥陀佛,也是说他在因地的时候,见到许许多多诸佛国土,他们居住生活环境都不圆满。…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