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P31

  ..续本文上一页境里头是这个境界。可以说是接近平等,他得的是相似平等,不是真平等。突破到第八地,他得平等法身,真平等。这相似,接近平等,而不是真正的证得。这个时候很容易有个错觉。如果一个错觉现前,那个麻烦就大了。

  欲舍佛道证于实际。

  就像小乘阿罗汉入般涅槃了,灰身灭智,入般涅槃。这在大乘法七地菩萨也会遇到这个境界。这个时候,要没有人提醒他,很容易误入歧途,就是灰身灭智,入般涅槃了。

  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

  跟阿罗汉,跟辟支佛没有两样,他就入灭了。所以《金刚经》上常说,诸佛护念诸菩萨。实际上,大菩萨也护念这些小菩萨,七地以下都算小菩萨。像这个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看到七地菩萨在这个境界里,赶紧去帮助他,告诉他,你所证的这个境界不是究竟的境界,不是圆满的境界,还要往上突破。他经过这个一提醒,他就知道了。

  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

  十方世界七地菩萨修行会有这个关卡,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没有。为什么呢?他是时时刻刻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他不迷不邪不染,这个是佛力加持。纵然他化身到他方世界,乃至于恶道里面,去度脱众生,他也不迷不邪不染。这个是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显示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确确实实超过诸佛刹土。我们从这个《往生论》(虽然文字并不多)仔细去观察,实实在在超越诸佛如来。所以一切诸佛劝勉我们,菩萨劝勉我们,祖师大德劝勉我们,依然还有许许多多人还是不相信,这也证明了佛讲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一劝就相信了,那就不难了嘛。劝了还不相信,佛劝,不止一尊佛劝,所有一切佛都劝,还不相信,这就叫难信之法,真的是难。那么相信一定有相信的因缘,就是过去生中善根成熟,现前得到诸佛威神的加持,这个是很幸运。古人所讲,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我们今天遇到了,万万不能错过。错过了以后,又不晓得要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够再遇到。所以这个因缘要珍惜,要抓住,这一生当中决定一门深入,决定求生净土,这个就不错了。

  经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愿文。弥陀在西方世界示现成佛已经十劫了,当然他的愿都兑现了,决定不是空愿。那么从这个本愿上来看,我们一切的疑惑都断除了。因为没有任何经文比这个更真实。这是世尊为我们转述的,阿弥陀佛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是释迦牟尼佛转述弥陀的本愿。世尊的转述,如同弥陀亲自说法没有两样,我们一定要能够深信不疑。在这一愿当中,我们看出,往生的这一些大众们,所得殊胜的功德利益,确实是不可思议。愿文里头说,“设我得佛”,这是假设法藏比丘要成佛了,事实上他现在已经成佛了,就是阿弥陀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在这一句经文里面,也许同修们看到,这一定要是菩萨去往生的,我们是凡夫往生,大概没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愿文合起来看,它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明了。现在我们采用的经本,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五种译本的会集本,梅光羲老居士在序文里面告诉我们,夏老会集四十八愿这一段的经文,也就是现在经本里面的第六品,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的时间会集这一品经文,你就晓得他多么的慎重。同时,他还有两个帮忙的人。一个是慧明老法师,这是通宗通教的,在我们台湾有《慧明法师开示录》,有个小册子,那个就是参与这个工作的老和尚。另外一位,就是梅光羲老居士,梅老居士是台中莲社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李炳老曾经跟梅光羲学过教,所以有这么一段关系在。夏老跟梅老是同学,也是同参道友,他们两个关系非常密切。慧明老和尚就是两位大德的归依师父,他们两位都是归依这个老法师的。所以三人合力同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会集现在这个第六品。由此可知,会集经文很不容易,务必要把五译本里面的意思参透,会集出来的经文一定是五种原译本所说的意思,丝毫不能够遗漏,而文字又须要简洁通畅。所以这个本子梅光羲老居士认为是《无量寿经》的最善本,将来一直到世尊法灭之后,《无量寿经》还留一百年,必定是这一个本子。所以我们要认识清楚,要珍惜,要依教修行。那么在会集本里面,意思比这一段更清楚,更明白,那就是说,只要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都是菩萨。所以这个地方“诸菩萨众”,凡是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菩萨。因为西方世界不像他方诸佛国土有十法界,有六道轮回。西方世界不但没有六道,也没有十法界,只有一法界。这一法界是什么呢?普贤菩萨的法界。所以这个地方愿文也有一句“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所以这个净土宗跟《华严经》非常密切。实在讲,《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经》的精华,是《华严经》的浓缩。所以古人称这个经叫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叫小本《华严》,我们才晓得这一部经在整个佛法里面它所占的份量,它所占的地位。那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换一句话说,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一到西方就圆证三不退。说实在话,这个圆证三不退,绝对不是自己的能力。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你要想证得位不退,这是最低的一个阶级,那要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证得小乘须陀洹果,这才证得位不退。这个事情难呐。我们在座的同修,这是世尊说的,不是我讲的,在《无量寿经》上讲的,你能在此地坐一个半钟点,能够坐得住听这个经,听的很欢喜,佛说了,这是你过去世无量劫的善根成就。否则的话坐不住,坐在这里听两句就想跑啊。那没有善根。无量劫善根的成就,谈何容易!为什么无量劫的修行,落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呢?生生世世修行,从来没有一次证得须陀洹果。也就是好比念书,好像念的很勤快,天天捧着书本,一考试都不及格,从来没有一次考过及格的,你说糟糕不糟糕呢!我们无量劫修行,搞到今天,没有一次及格。不是没有修,是真修,就是达不到这个标准,达不到位不退的标准。如果达到位不退的标准,最低限度你已经证阿罗汉,你不是凡夫了。这就是生生世世修行,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虽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但是你修了,那个修的功德不能说没有,所以累积到今天,这个功德可以成熟了。要用这个法门成熟,带业往生。这一生西方世界,佛的愿力加持,就把我们提升到位不退。这在大乘菩萨里面来讲,初信位的菩萨。初信位的菩萨,等于小乘须陀洹。在断证功夫上跟小乘须陀洹一样,但是要讲神通、道力、智慧,小乘须陀洹那是怎么比也比不上的。所以,生到西方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萨,初信位的菩萨。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力一加持,就叫我们圆证三不退了。这个是本愿上有,经上世尊也介绍的很详细。这是佛之愿:凡是十方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做阿惟越致菩萨。这个阿惟越致,就是三不退。三不退地位高了,行不退是大乘菩萨,绝对不会退到小乘;念不退是法身大士,别教初地,圆教初住绝对不会退到权教。通常讲三不退,是这样的地位。虽然圆初住菩萨证得三不退了,不圆满。什么菩萨三不退圆满呢?严格地讲,是等觉菩萨。这是三不退圆满了。如果把标准放低一点,也是十地菩萨,法云地菩萨。所以诸位要晓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威神一加持,立刻你像十地菩萨,像等觉菩萨一样。所以古德注疏里头,很多都这么说法: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跟观音势至把手同行,手牵手一道去游玩,地位平等。我们在此地,跟观音势至地位悬殊太大太大了,没有法子比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地位一样。为什么呢?他是阿弥陀佛的学生,我也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他先来,他是学长,我是学弟,学长学弟是同辈的,可以手牵手,把手同行。你修其他的法门就不行,那是观音菩萨的弟子,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观音菩萨的兄弟,不一样啊。这说明,生到那边统统是菩萨的身份,我们有份。不要看到这个地方“他方佛土诸菩萨”,我们没份,那你把这个意思就会错了。我们有份,生到那个地方去都是菩萨。“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就是说明,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你在一生当中,不要等第二生,一生当中一定证得等觉的果位。证得等觉,实在讲就是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古大德常讲,当生成就的佛法。不要等来生,这一生就成佛。你看我们这一生往生,往生就不退,就成佛。一生成就,不要等第二生。“必定”,这个语气非常肯定,至是到达,你必定到达补处菩萨的地位。“除其本愿自在所化”,有一些人慈悲心重,虽然还没有证得补处的果位,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想去度众生。才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个面,磕了三个头,他就想去度众生了。行不行呢?行,阿弥陀佛真是大慈大悲。那你没有智慧、没有能力,度什么众生呢?阿弥陀佛加持你。所以你真正急着要度众生,赶紧到极乐世界去打个转,自己没有这个神通道力,得阿弥陀佛加持啊。如果不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要靠自己修证功夫,那就难,太难太难了。所以你有慈悲愿力,要度化众生,“为众生故被弘誓铠”,这个被字念破音字,不念[背],念[批],跟现在这个“披”字意思完全相同,音也相同,古字是一个字。被弘誓铠这个弘誓就是度众生的大愿。“积累德本”,这一句话很重要。这个德本是什么?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诸位要晓得,六字洪名是诸佛如来万德之本。知道这个事情的人不多啊,六字洪名是诸佛如来万德之本。这个积累德本,…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