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P42

  ..续本文上一页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

  这是天亲菩萨告诉我们一句真实话。我们也想往生极乐世界,也想去亲近阿弥陀佛,西方世界的状况前面说的很清楚,很明白。详细的说明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更详细的那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读了之后真正能生无限的羡慕向往,怎样才能去呢?天亲菩萨说得具体,说得清楚,使我们一点都不含糊。这个地方教给我们,要具足四种心:智慧心,方便心,无障碍心,殊胜的真心,这个样子才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维摩经》上也有这个说法:“心净则土净”。只说了一个心净,没有这个地方说得详细。心净,怎么才叫净?净到什么程度才算净?往往我们觉得我们心很清净,其实一天到晚在打胡思乱想,还以为自己心很清净。菩萨这个地方把标准说出来了,这是决定得生。其实这个地方的四种心,跟《无量寿经》经题上所标示的也完全相应。《无量寿经》经题上说的清净平等觉,这个清净心就是智慧心,平等心就是方便心。觉心,觉当然没有障碍,有障碍就不觉了。觉当然是真心,妄心不觉。所以觉心就是无障心,胜真心。我们修净土,修念佛法门,要以这三个科目为我们修学的标准。我们念佛要念到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觉心现前。这三桩事情,给诸位说明,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这三样,你只要得一样,其他两桩一定同时都得到。这三样,我们一般都是着重在清净心。心清净当然平等,当然是觉而不迷。所以我们就专在清净心上下功夫,求心清净。清净当然不能污染,污染就永远得不到清净了。什么东西会污染我们呢?前面跟大家说过了,妄想会污染你,烦恼会污染你。这是把污染分为两大类,必须要把你这两大类的污染舍掉。可是很难,很不容易舍掉。不但你清醒的时候你没有办法舍掉,你就是晚上睡觉还会做梦,还再被污染。所以可见得很难,很难舍掉。于是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念佛,就用这一句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号,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把它除掉,就是以一念止一切妄念。念头起来了,马上“阿弥陀佛”,把它换成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妙极了。宗门里头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些妄念污染。不怕,为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念头起来,那你早已经成佛了,你不是凡夫了。你是凡夫,这些妄想杂念决定断不了的,所以它起来不怕。怕的是什么呢?怕的是觉得太迟。什么叫觉呢?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觉。所以,第一个妄念起来了,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妄念伏住了。久而久之,我们念佛功夫得力,妄念就不起现行了。妄想虽然没有断,它不起现行了,是你念佛功夫有力,能控制住它。这个程度就能往生。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菩萨这个标准高,是生实报庄严土的,是一心不乱的境界。一心不乱还是从功夫成片成就的,就是从功夫得力成就的。功夫得力是我们第一步要求的,要想功夫得力,就要把世缘看淡,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看淡。不要太执著,一切随缘,在随缘里面学不变。什么不变呢?阿弥陀佛不变。在日常生活当中,心里头常常有阿弥陀佛,这是一个真正念佛人。菩萨还有详细的说明,我们看底下。

  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

  这是天亲菩萨教给我们的,也是天亲菩萨自己用功的方法。他是用这个方法得生净土的,也把他这个方法提供给我们做参考。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在中国,我们知道,昙鸾法师用这个方法往生的;善导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也用这个方法。善导非常了不起,他是唐朝时代的人,日本人对他非常崇敬。在当时很多日本的高僧到中国来留学,都是追随善导大师,也都是善导的学生。他们回国之后,为了纪念善导大师,善导大师的像在日本很多,很多石刻的善导大师的像,寺庙的名称用善导寺。我们台北有一个善导寺,是日本人建的,留下来的。你只要看到善导,一定是净土宗的道场,是修学这个法门的。

  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作愿。智业观察。方便智业回向。此五种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法门自在业成就。

  这个往生论今天圆满,今天总结,把修学的方法为我们总结出来了。前面没有听到不要紧,你只听到这一段,你就晓得怎么个修法了。这个非常难得,非常殊胜。身,口,意,那么由此可知,念佛不仅仅是口念。只有口念,没有身跟意,不能往生。“身要礼拜”,礼拜专拜阿弥陀佛。大家不要误会,那我专拜阿弥陀佛,怎么对得起释迦牟尼佛啊?这个专拜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学生,乖弟子,佛怎么教我们,我们就怎么做,佛一定欢喜。佛教你拜阿弥陀佛,你偏偏不拜,要去拜他,释迦牟尼佛摇头:不听话!一定要懂得佛的意思,佛要把我们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求学。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好比父亲一样。你对你父亲很尊重,舍不得离开他,父亲要送你上学,学也不上了,你说你的父亲多难过。这个是送你去留学的呀,所以我们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专念阿弥陀佛,专礼阿弥陀佛。为什么?前面一再跟我们讲的,清净心。一心是清净心,二心心就不清净了,一才清净啊。古大德给我们说,念佛法门最忌讳的就是夹杂,二就夹杂了。所以叫你专礼,这是第一个意思。这个礼拜不能间断,五种法门都不能间断。那这个问题严重了,我们哪有时间去拜佛呢?从早拜到晚,晚上睡觉那还是间断嘛,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呢?所以要晓得,礼拜的意义在哪里。佛法不重在形式,要重实质。实质是什么呢?是恭敬。我们有真诚恭敬心,这就是礼拜。你一天拜三拜佛,你的礼佛二六时中都没有间断。你的真诚恭敬,是这个意思。不是在形式上。形式上,早晨拜三拜,晚上拜三拜,也可以了。但是那个恭敬心,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就是对阿弥陀佛、对西方世界这一种恭敬不能够退失。那么对哪些地方恭敬呢?所以你经一定要熟,《无量寿经》要念熟。我们对阿弥陀佛的初发心,对阿弥陀佛出家修学,对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种种殊胜的成就,对阿弥陀佛接引十方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一些无量的真实功德,我们对他生起真诚的恭敬心,这就是礼拜。“口业赞叹”,赞叹就是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赞叹。南无这是归依的意思。南无是梵语,意思就是归依,归命,是这个意思。我们归依阿弥陀佛,我在传授三归的时候,我跟大家说的,我们归依佛,就是归依阿弥陀佛;我们归依法,就是归依《大乘无量寿经》,就是我们现在所采取的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我们采取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在九种《无量寿经》的经本当中是最好的本子,最圆满的本子,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的。有人说它是会集的,不是原译本。那好,你念原译本也好。念原译本要念五种本子,那意思才圆满。念一种,四种欠缺,那是不圆满的。念四种,还有一种漏掉的,还是不圆满。必须要念五种本子。五种本子念起来,就太麻烦了。这个会集本是五种本子的集大成,五种本子里面的经义完全都融摄在一个本子里。所以你读这一个本子,等于五种本子统统都读了,圆满的摄受了。经念的熟,我们恭敬心能生得起来,这个赞叹呢,范围就广了。不但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也随时随地把这个净宗的好处、利益介绍给别人。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我们不能把全经讲给人听,讲个一句两句都好。《金刚经》说为人说“四句偈”,那《无量寿经》随便哪四句你能够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劝人修净土,这都是属于口业赞叹。“意业作愿”,心里头要发愿,要发真诚恳切的愿望,愿生净土,愿离娑婆。愿生净土,不但愿自己生净土,愿一切众生都生净土。“智业观察”,智是智慧,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本论前面所说的依报十七种,正报如来八种、菩萨四种,这是把经里面依正庄严归纳成这几条,便利我们去观察。这个观察就是《观无量寿经》上讲的观想。为什么用观察,不用观想?这个里头很有道理,观想怕你落在意识里头,因为想都有感情,怕这个东西。察呢,完全是理智的,绝对不是感情的。是智慧的,智慧的观察。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西方境界你很清楚,很明白。“方便智业回向”,这个回向,就是把这个法门要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上报佛恩,下济众苦。这五种一和合,所谓是一念当中这五门统统具足了,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念念这五门都具足了,这是天亲菩萨念佛的方法。我们想想,我们念佛里面有没有这个内容?假如说我们念佛,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都没有,那你就晓得,我们念佛这个力量很薄弱,跟佛很难成就感应。如果这五个意思都具足了,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个念佛就有功夫了,念佛就有力量了。因为它具足五门,“一念具足五门,念念具足五门”。这是“随顺往生净土法门自在业成就”。这个自在业是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真的了生死出三界了。

  

  十 利行满足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

  利是利益,行是修行,满足就是圆满。怎样修行,我们念佛功夫才是一个圆满的功德?这个我们从天亲菩萨这里也能够学得到。

  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五种门就是前面讲的五种法门,这个地方要告诉我们五种法门的真实利益。礼拜,刚才讲了,以真诚心、恭敬心对阿弥陀佛,真诚恭敬的目标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够这样修,那你就是入第一门。

  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这个就是称念,称名。念佛有很多种的念法,这个地方特别提倡持名念佛。这个口业赞叹是持名念佛,要“随顺名义称念”,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晓得这个名号的意思,…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