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要一秒钟就到了。所以我们的科技怎么能跟人家相比呢!这是我常常劝学科学的这些同修们,应当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科学。这是真的。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此二句名庄严眷属功德成就。悉于如来净华中生。眷属平等。
十方世界的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莲华化生。我们在经典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他样样东西都是珍宝成就的。所以他没有四季的变化,华永远这样开,永远这么美,永远这么香。不像我们这边,这些花开几天就枯了,就谢了。显示出那个地方,确实是我们中国人俗话所讲的,长生不老。西方人,虽然是无量寿,但是他不衰老,没有一个是老相。西方世界找不到白头发的人,找不到有胡须的人,他不衰老啊。只有一个东西有变化,在西方世界只有这么一桩,什么东西呢?七宝池里面的莲华。莲华是阿弥陀佛愿力跟众生念佛的念力集合成功的,所以十方世界众生,发愿求生西方,你肯老实念佛,七宝池里面就生一朵莲华。你念的愈勤,这个莲华一天一天就长大了,光色一天一天就美了。如果你哪一天退了心了,去想学禅了、学密了,不念佛了,这个华就枯了,就没有了。只有这一样东西,在西方世界看到它有变化,其他东西你看不出变化。这是讲往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莲华化生。所以每一个人出生都平等的。文殊、普贤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莲华化生,我们这个带业去往生的,还是莲华化生。所以我们出生的身份是平等的。西方世界,平等的世界,所以到那个地方,智慧、道力、神通、能力、生活状况,样样都平等。这个平等,是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此二句名庄严受用功德成就。
受用就是享受,享受那个事情就太多了,一桩一桩地说,那就太麻烦,太繁琐了。只在享受里面举出一种来说说,以这个例子,你可以能够了解其余的了。举这一个例子,举什么例子呢?我们这个世间人,最贪爱的,吃啊。哪一个不好吃呢?古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大人、小人,没有一个不好吃的。所以在受用方面,举这一个为例子:
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
西方世界人所以不老,道理就在此地。
永绝他食之劳。
人为了饮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时间,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精力,才换得美食。仔细想想,付出的代价太多了。美食,再想想,为了什么呢?真的就是为那个舌头。舌头多长呢?三寸长,三寸不烂之舌啊。到喉咙下面,味道就没有了。那个美味就是在舌面上,就是这三寸,为了这个三寸舌的贪,贪爱,你想,浪费多少时间,浪费多少精力!到西方世界,那个地方没有饮食了。不但西方世界没有饮食,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界高级的凡夫,也不要饮食。哪个高级呢?色界天就不要了。你得到初禅以后,禅悦为食,就不要饮食了。所以到了色界,欲没有了。欲是什么?财、色、名、食、睡,五欲啊。这个五样东西没有了,不需要了,这是初禅。初禅以上的,都是这样的。所以诸位仔细去想一想,我们要想去参禅,这个五欲我们能断得掉吗?这个断,不是说形式上断,形式上断没得用处,心里头不再有这个念头了,财色名食睡念头没有了,你才能到初禅。你还会动这个念头,那么你还是欲界,你还脱离不了欲界。这才晓得修行难,出三界不容易啊。我们幸好遇到这个带业往生,五欲六尘不断还没有关系,还可以能够出得了三界。这是所有一切法门里头只有这一门,除这一门之外找不到第二门了。所以找到之后,就要专心,一心一意修学。我们看天亲菩萨,天亲菩萨通宗通教,了不起的大菩萨,他作了千部的注解,号称千部论师,千部论师没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之后,他就不再干了,他一开端就讲了:“一心归命无碍光如来”,他就通通放下了。他要没有遇到这个法门,可能还会作一千部论。他兴趣大得很啊,不只千部论师。遇到这个法门之后,才知道其他法门不管用,不究竟,没有办法叫你真正了脱生死,一生当中圆成佛道。遇到这个法门,才通通放下了。这是我们的好模样,好典型啊。在中国,莲池大师也是遇到这个法门之后,他什么都放下了,所以说了,“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通通放下了,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再也不改变了。这是叫真正聪明人,彻底觉悟的人。“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我们所讲食,食是什么?食,养分,是滋养身体。他们用佛法,用禅定,用三昧养身,
永绝他食之劳。爱乐佛法味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
这个饮食不要了。诸位要知道,饮食无论怎样的精美,都是污染,都是不清净。我们吃下去了,养分我们经过肠胃吸收了,剩下来渣滓排泄掉了,污染啊。陈年累月,这个肮脏东西愈积愈多,积了什么呢?就是一身的病痛。人年岁老了,筋骨到处酸痛了,什么原因呢?就是这些肮脏东西没有排泄干净。像那个水管一样,年代久了,里面赃的东西就多了,所以他就生病了,这个病就是这么来的。古人讲,病从口入,病从饮食来的,就这么个道理。那边的菩萨,不需要这些饮食了,他以禅定来滋养身体,那哪里会生病呢!所以他不会生病,也不会衰老。这是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生活状况。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注解:
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佳肴。罗列在前。
这是一回什么事呢?像我们娑婆世界的人,刚刚生到极乐世界时间不久,吃饭的习惯还没有丢掉,到时候,怎么好久还没有吃饭?会有这个念头起来。这个念头一起来,这个饭菜就摆在你面前了,心里一动念就已经在你面前了。这个时候你一看,
眼见色。鼻闻香。
这心里一想,我现在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不是凡夫了,这些东西不要了。不要就没有了。
身受适悦。自然饱足。
不需要吃的,一看,就像我们现在供佛供菩萨一样,他一看就饱足了,就是这个意思,不需要去饮食了。这是什么呢?是初到西方极乐世界,习气没有断。在西方世界住久了,这个念头就没有了,完全不需要了。
讫已化去。若需复现。其事在经。
这些事情,佛在经上讲的很清楚。这是说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享受的确是非常自在,用不着去操心,用不着去经营,不需要这么去劳苦。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受用随心所欲。这是十方世界里头所没有的。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此二句名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
这个世界所以称之为极乐,就是这两句所说的,西方世界人身心的烦恼永远没有。不但没有这些事,连些名词都没有。“受乐常无间”,常是永恒,而没有间断的,快乐无比。这些诸难,灾难太多了,无量无边。佛经里面常常把它归纳为三灾八难,在西方极乐世界,连这些名词都听不到,哪里会有这些事实呢!那么回头再想想我们这个世界,灾难太多了。我们想找一个清净的环境,躲避这个灾难,在这个地球上实在是找不到啊。而这个世间,灾难愈来愈严重。这些话,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可以相信,因为我们知道,现代的人心不善,是一年比一年增长。佛告诉我们,依报随着正报转,也就是说环境随着人心在转变。人心要都趋向善良,环境就好了。人心要不善,这个世界就会愈来灾难愈多。那么我们看看西方极乐世界,的确是我们非常向往、非常羡慕的一个地方。我们这一生有幸遇到这个法门,这个有幸实在讲不是偶然的,正如同佛在大经上所说的,我们是无量劫的善根福德,才遇到今天这个机缘。既然遇到了,我们自己得到了真实利益,我们有责任、我们有义务,把这一种殊胜的功德利益,传播介绍给广大的众生,这就是真实的报佛恩。特别是出家人,出家人就负这一个使命,要把这一个殊胜的利益、功德,向世人去宣扬,推荐,介绍。再看下面这一首偈: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此四句名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
这个大就是大乘。这一首偈里面为我们解释了不少的疑问。西方世界是纯粹大乘,正如古大德所赞叹的,极乐世界是大乘之大乘,是如来与诸菩萨善根出生的这一个世界。
若人得生安乐者。
假如有一个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
这个大义门,是大乘之门。
国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败种子毕竟不生。
昙鸾法师在这一段注解里面,注的非常之好,确实把天亲菩萨偈颂的意思真的为我们表明。
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是以唯应于净土生。
这两句,我们要牢牢记住。为什么说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十方诸佛的刹土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呢?这一个事实,生他方诸佛净土,成佛还是要三大阿僧祗劫。生阿弥陀佛净土,前面跟诸位报告了,成佛大概只要三劫、四劫,太快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西方净土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他方诸佛净土都有三乘、五乘,不是平等一味。这个要搞清楚,所以劝导我们,“唯应于净土生”。唯是唯一,应该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
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
这举一个例子。西方世界确实没有二乘,没有声闻,没有缘觉。但是他方世界的声闻、缘觉,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同样一个道理,西方世界没有女人,他方世界女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西方世界没有根缺,这个根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残障,西方世界没有残障,但是十方世界残障之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是这个意思。我们再看下面的注子:
女人根缺。亦如软心菩萨。不甚勇猛。讥言声闻。
那么这个女人根缺不是真的,而是像什么呢,像有些菩萨,心地很软弱,这个软心不是说他很慈悲,这个软弱是他不能够勇猛精进,他用功比较上缓慢一点,因为西方世界都不退转的,没有退转的,只有进得快,进得慢,对那个用功进步慢一点的,“讥言声闻”,讥笑他,你是阿罗汉…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