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P11

  ..续本文上一页、八音,即使能和谐并作,作兴发不出什么高低抑扬的节奏,反而觉得杂乱无章。彼极乐世界的风树之声,既不是金石丝竹,则宫商角征的安排,是谁为之工作,而能与百千种乐,同其优美。大本弥陀经上说:世间帝王之乐,百千万种,不如忉利天宫一音之美。忉利天宫百千种乐,不如夜摩天宫一音之美。如是乃至有顶之天,百千种乐,不如极乐世界,风吹罗网行树,所发出的音声中一音之美。于此可见,极乐世界的音乐,是超出人天之上,而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他那世界里的众生,特别的福德之所感召。

  还有,诸佛出世,在救度众生的方法上,有著种种不同的方便。在维摩经上曾经说过:诸佛有以香饭作佛事的,有以菩提树作佛事的,有以光明作佛事的,有以音声作佛事的,总而言之,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诸法,无一不可以运用来作度众生的佛事的。那末!极乐世界,微风吹动罗网行树,发出来的微妙音声,使极乐世界的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以音声而作佛事啊!禅宗里有所谓大用现前,不拘轨则的启示,懂得了这个道理,则瞬目扬眉,拈椎竖拂,运水搬材,咳唾言笑,无一不是佛事。必得等到法师升座,宣扬佛经,那才是佛法,则已是为愚痴人说呆笨的法了。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释迦世尊,对于极乐世界地面上的庄严,到这里为止,已经是说完了。因此以警觉的口吻,告诉舍利弗说:舍利弗!彼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内,成就了如上所说的,这许许多多的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因地修菩萨道时,大愿大行之所成就的。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财富,以及宫室庭园之美,皆是以体力精神,甚至用不正当的手腕,换取得来的。而阿弥陀佛乃是以大愿大行的功德之所成就。如大本弥陀经上,引阿弥陀佛,因中所发的愿心说:“我作佛时,我刹中人,随其志愿,所欲闻者,自然得闻”,故鸟树皆成说法的音声。又经常都以爱语和颜饶益众生,所以风吹林树,皆出妙音。于佛法僧,信重恭敬,所以众生闻者,皆悉怀念三宝。

  各位听众!阿弥陀经讲到上期,已将西方极乐世界地面上的建设,和自然界的许多优越点,都已讲过了,然而这是属于依报的。以下是讲到正报。依报,正报是佛学上的两个术语。什么叫做依报呢?依报就是世界,或是国土,因为国土是人类以及各种生物所依止的。假如没有国土,则人类和各种有生命的生物,不是要虚悬在空中么?虚空只能容受万物的生长,却不能生长万物,也不能为万物之所凭依,因此把国土叫做依报。什么是正报呢?依报因正报而有,以正报为正。正报就是人类以及有生命的生物的本身。依正的两种又为什么称报呢?报者果报,佛教于一切法,都是以因果来衡量其价值。不管是佛菩萨,或是六道众生,总离不开因果的范围。都如娑婆世界的众生,心理上具有贪嗔痴爱的染污念头;行为上发生出杀盗淫妄的恶行,这就是因。在果报上就遭遇到这土石诸山,高下不平,坑坎堆埠,秽恶充满的世界。以及血肉所成,九孔长流不净,寿命短促,老病死苦,纠缠不清的人生。这还仅就人道而言。至于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那种苦恼,就不忍多说了。极乐世界呢,那自然是大不相同。那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所感招的善果,当然是庄严无比,这在上文已经讲得不少了。正因为身相的好丑,寿命的长短、享受的高低,以及所依止之国土的清净和染污,都是与人类或生物的本身,因果相称,不爽丝毫,所以称之为报。

  那末!以下就讲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他那世界里众生的正报,是怎样的高妙了。在这二者之间,又先讲阿弥陀佛的正报。经上说: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在讲依报之初,释迦牟尼佛,也曾这样的问过舍利弗说: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呢?于是有上面的栏网行树,池阁莲华,天乐雨花,化禽风树,种种庄严的讲说。这里也以同样的语气,询问舍利弗说: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这句话的解释是:在你的意思怎么样?这是一句疑问词,应该放在所要问的问题的后面。然而印度的文法,往往用倒装的词句,所以把他放在前面。就是说:阿弥陀佛名号你是知道的了,但阿弥陀佛为什么叫做阿弥陀,在你的意思是怎样的一个说法呢?可是舍利弗和前面一样,依旧是默然不答。然而舍利弗的默然不答,我们就真以为舍利弗是不懂吗?不,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岂有不懂的道理。舍利弗知而不言,要留待释迦世尊金口亲宣,以争取天下后世,学佛弟子们的信心,这正是舍利弗聪明的地方。或者阿弥陀佛的万德宏名,意义深广,或许不是舍利弗的智慧所能了解,所以留待世尊的无上智慧和无碍辩才,来加以阐释,使众生闻者,发生晓了和向慕的殷恳。这也是一个说法。释迦世尊,因舍利弗的默不作声,乃接著说道: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彼佛,是指阿弥陀佛而言。阿弥陀佛身上的光明,是没有限量的。他这光明能照耀十方世界的国土,纵然是高山峻岭,都不能为他的障碍,可算是没有照不到的地方,所以他的名字叫阿弥陀。因此翻译家,就将阿弥陀译成国语为无量光。

  每一尊佛都有光明,光有智光与身光,身光又有常光与放光。智光,是诸佛自受用身本体之光明。菩萨所能见到的佛身,是他受用身。二乘人以及有缘得度的一般众生,所能见到的,是化身佛。他受用身佛,化身佛,皆有身光。如释迦牟尼佛,身有圆光一寻,为弟子们所日常可以见到的。一寻等于我们的八尺,是为常光。放光者,如释迦牟尼佛,说华严经时,两眉之间,头顶上,口里,或齿牙之间,肚脐上,脚指上都曾放过光,这是因说法的需要,临时特别放出来的光明,所以叫放光,不说法,就没有了。

  现在所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指的常光,也包括著智光身光放光而言。如大本弥陀经上说:尔时阿弥陀佛,从其面门,放无量光。又说: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足见这里什么光都有。

  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国,所以称无所障碍,又称无量,无形中就表示与其他诸佛不同。如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上,眉间白毫,照东方万八千土。仅照东方,则不能遍及南西北方;仅照万八千土,则一万八千佛土以外的国土就不能照到,这分明是有量,而非无量;分明是有障碍,而不是无障碍。至于日光、月光,照此洲,则不能照彼洲,所以有昼夜之分,且不能与佛光相比,更无论阿弥陀佛的光明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彻石透壁,通幽达冥,任何的障碍,不能使他隐没,任何的阻隔,不能使他断绝。所以下文,六方诸佛,皆交口称赞阿弥陀经,那就是很显然的证据。要知道,这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之所成就,不是无因而致的啊!经上又说: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彼佛仍是指的阿弥陀佛。上面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这里是说阿弥陀佛及其人民的寿命无量。寿命就是活在世上的年代。人民,可不是像我们这里老百姓,他那世界的人民,都是大菩萨,至少是三果以上的圣者。阿僧祇,译成国语是无央数。劫是时间上的一个大阶段。释迦牟尼佛又召呼舍利弗说:舍利弗!彼阿弥陀佛的寿命,以及他那国土里,人民的寿命,皆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长久。一个阿僧祇劫已经不容易计算他的年代了,何况乎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呢?所以翻译家又将阿弥陀译成无量寿。

  寿者受也。人类的寿命,皆由善恶业之所感召,在一生数十年中,受苦受乐。我们这世界,即使身为转轮圣王,或上升到非非想天,寿命都是有限量的。

  至于佛的寿命,在法身佛,无始无终,不可言其寿命。报身佛有始无终,则寿命无量。化身佛则随机应现,或长或短。阿弥陀佛的寿命,乃混合法报化三身而言,因为彼国人民,悉皆莲华化身,不是血肉的结合,故寿命统统是无量。因之而阿弥陀佛,即使是化身,寿命亦复无量。然而这也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之所成就的。如大本弥陀经说:“我作佛时,假令十方众生,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欲计我年寿,几千万劫,无能知者。学佛的各位,你们要得长寿吗?你如要获得长生不老的话,请你念阿弥陀佛!”

  各位听众!上面已经将阿弥陀佛的名号讲过了,现在讲到阿弥陀佛的历史。这历史很简单,就是道成远劫的一句话。道就是佛道。阿弥陀佛,和我们一样的是人,因为多生多劫, 的修行,所以在久远劫前,已经成佛。经上说: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释迦世尊,告诉舍利弗说:舍利弗,彼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屈指计算,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十劫的长久了。

  十劫的劫,应当叫劫波,译成国语为时分,等于我们喊一世纪、两世纪的世纪。譬如西洋人以耶稣降生为纪元,现在是二十世纪。但一世纪只有一百年。一劫的年数可太多了,因为中国没有那末大的数字来代表,所以仍存原来的名字叫做劫。

  那末!劫在佛经上是一个什么计算方法呢?佛经上是以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就是从人寿十岁起算,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加到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这一增一减名一小劫。积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积四个中劫为一大劫。这其间究竟应该有多少年,就很难计算了。现在是说明阿弥陀佛成佛的久远,当然是以十个大劫为合理。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个大劫。至于他未成佛之前,因地的修行,那更难说了,据大本弥陀经上说:自定光佛向上数,数到五十三佛,第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当时身为国王,因听世自在王佛说法,觉悟到人命无常,世事如幻,富贵尊荣只如石火电光,一转眼即成过去。假如修行成佛,则福德智慧二种庄严,百劫千生,永远享受不尽。而且大慈大悲救人救世,比较斗争杀伐,争名夺利,要高明得多。因此毅然的抛弃王位,出家修…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