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三节 皈依三宝▪P2

  ..续本文上一页不皈依外道邪众。”既有皈依的部分,也有不皈依的部分。

   “于二因中,虽外因无缺,然以内因至诚皈依之心不生,则唯是其苦矣。”皈依需要具足内外各种条件,外因为如法的皈依仪轨等,内因为强烈的皈依之心。在内外两种因缘中,虽然能够具足外因,但如果内心未能生起至诚皈依的愿望,仍是有名无实的皈依,仍将因此长劫受苦。

   皈依是我们对三宝的庄严承诺,但如果不曾认识到皈依的意义,所谓的承诺,不过是用来表演的台词,无法在内心留下多少痕迹。当我们面对三宝宣誓时,是否想到,今后将以生命来实践这一承诺?即使宣誓的那一刻是真诚的,又如何长久保持这份真诚呢?这就需要不断念轮回苦,念三宝功德。以下给大家介绍的《心匙》,就是一首震撼心灵并能引发皈依之心的长诗。作者为帕绷喀仁波切,曾被誉为民国西藏三大高僧之一。他不仅摄受了大批藏地僧俗,早期入藏求法的能海上师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译者法尊法师等也都从其受教,所以在汉地也广为人知。帕绷喀仁波切曾于1921年为数千人开讲《道次第》,共24天,后结集为著名的《掌中解脱——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

  心 匙

   仁慈的上师,请垂顾这个可怜悯者——

   我这一生的作为,是如何地自欺!

   请您慈悲,垂视这个愚痴凡夫!

   这是给你自己的至要忠告

   ──心匙──

   谨记在内心深处。

   切莫掉以轻心!切莫掉以轻心!

   打从内心最深处,慎重地省思这一生的境况。

   无始以来的轮回,直到现在还没有终止,

   虽然流转生死无数次,

   多生多劫经历种种苦乐,

   你却始终没有从中获得丝毫利益。

   虽然现在你获得这么难得的闲暇和幸运,

   可是,直到目前都是这样,

   空洞而无意义地虚掷生命。

   善业才是尽未来世安乐之本。

   你看起来很精明能干,

   不过,只要还执迷现世表相的儿戏,

   就是傻瓜。

   你会束手无策地,突然被恐怖的死神吞没,

   毫无希望,无法苟延残喘。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你一直都安排着明天、明天,

   就在那时,突然间你必须马上走了。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你杂乱无章地抛下工作,剩余的饮食,

   毫无选择地,必须离开这个世界。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从今以后,你再也没有时间铺床、睡觉了。

   你像老树般倒在最后的床上。

   别人没有办法用他们最柔软的手为你翻身,

   只能用力拉你的衣服和毯子。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最后的内外衣把你的身体全部包起来,

   从今以后,就由不得你穿这些衣服了。

   当那具躯壳僵硬得像土石,

   你第一次注视自己的尸体。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你挣扎着,要说最后的遗言,

   并表示哀伤,

   可惜舌头干燥,讲不清楚,

   你深陷在强烈的哀痛中。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别人把最后的食物、圣物、舍利子,

   和着水滴,送进你的口中,

   你却连一滴都吞不进去,

   水从尸体的口中溢出来。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四周围绕着近亲、知友以及贴心的人,

   他们怀着慈爱、眷恋,

   为这最后的相聚伤痛、哭泣,

   就在那时,你必须永远别离。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经历像浪潮汹涌般的恐怖幻相,

   饱受不堪忍受的剧苦,

   你却无计可施。

   今生的景象,像太阳一样隐没。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上师和金刚道友,

   出于忍无可忍的大悲心,

   在你耳边祈求,以期唤起一丝关键的善念,

   虽然他们满怀慈心地这么做,

   可惜无济于事,

   你就是提不起善念。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死时,你的呼吸愈来愈急促,

   发出刺耳的嗦嗦声,

   最后像琴断了弦,

   走到人生的尽头。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往昔你珍惜的可爱身躯,

   而今可悲地丧失了,

   被称为死尸,

   腐坏而令人作呕。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那连一根刺都忍受不了的身躯,

   会被剁成碎片,骨肉被撕开。

   到时候,那连虱子、跳蚤都忍受不了的身躯,

   会被鸟、狗吞食,直到一点都不剩。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虽然你噗…噗…地费力吹着,

   穿上最好的衣服。

   时候到了,

   那个躯体会被放入火化室。

   那连一支香的星星之火都受不了的躯体,

   势必要在熊熊烈火中焚烧。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那连粗糙的衣服都无法忍受的躯体,

   所有的骨肉都会在烈焰中烧成一堆灰,

   或者被紧紧楔入土中的一个洞。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宣说你甜蜜的名字时,

   首尾会冠上已故的某某,他或她。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到时候,

   到处充满你挚爱、亲密的伴侣以及仆从的呜咽声。

   这将发生在你身上。

   时候到了,

   你会面临恐怖的四大敌:

   陷在满是岩石、瓦砾的土堆,

   及埋在爆裂的崩土中,

   这样的景象出现时,你怎么办?

   漂流在海面上,被强烈的旋浪卷走,

   这样的景象出现时,你怎么办?

   心和耳被嘶嘶劈拍作响的炽火震裂,

   那时,你怎么办?

   被劫末的黑旋风卷起、扫荡,

   这样恐怖的经验出现时,

   该怎么办?

   当你被强大的红色业风吹袭,

   被恐怖的黑暗吞没时,

   该怎么办?

   当牛头、蝎头的狱卒,

   以种种可恶的方式折磨你时,

   该怎么办?

   当你在死神阎罗王面前,

   被估量善恶的黑白业时,

   该怎么办?

   当阎罗王揭穿你的谎言,

   说你把生命虚耗在贪、嗔、虚伪中,

   那时,该怎么办?

   在阎罗王的法庭上,

   恶业成熟的果报被判决,遭受处分,

   那时,你该怎么办?

   当你光着身体,

   被摊放在热地狱炽热、烧红的铁板地上,

   那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身体被如雨的兵器切碎,

   却仍然活着受罪,

   那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被放在熔铁中煮,

   直到肌肉剥落,骨头散开,

   你依然要活着受罪,

   那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身体和燃烧的烈火难以分辨,

   你依然要活着受罪,

   那时,你该怎么办?

   当身体被冻人的寒风刺骨,

   裂成千万片,

   那时,你该怎么办?

   一旦堕落到饿鬼的惨境,

   饥渴交迫,必须挨饿好多年,

   那时,你该怎么办?

   当你变成愚蠢、痴呆、不幸的畜生,

   活生生地互相吞食,

   那时,该怎么办?

   当恶趣难以忍受的诸多苦难,

   实际降临到你身上,

   那时,该怎么办?

   现在,切莫掉以轻心!

   拉─乌─拉─乌─

   快一点!现在是你立下遗嘱的时候了。

   不但时候到了,

   简直已经太迟了!

   就在当下!就在当下!

   拉─乌─拉─乌─

   好自为之吧!

   这是上师——慈父的圣诫,

   胜者罗桑权威教说的心要,

   清净、圆满的经续道法门。

   这是在你的心流中注入实际经验的时候了!

   死神阎罗王,

   或者你每天尽力地修行心要,

   实现永恒之梦——自他的福祉,

   哪一个会先到呢?

   结合身语意三门,

   倾全力修行吧!

   经常念一念,很有警策意义,能够提醒我们不断思惟无常,思惟恶道苦,从而强化对三宝的皈依之心。我们关心什么,心就会和什么相应。不断思惟法义,才能以佛法改变原有观念,否则就很难从凡夫心走出。

   皈依是《道次第》的学习重点,也是整个佛法的修学重点。学佛就是从皈依开始,最终成就三宝所具备的无限慈悲和智慧。我们对佛法能否信受奉行,正取决于这种皈依之心的纯度和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皈依三宝的延伸。有些是建立在念佛的基础上;有些是建立在念法的基础上,如深信因果、忆念无常等。遗憾的是,很多人对皈依的认识都流于表面,仅仅将此作为一道入门手续。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宿感。即使皈依,心依然是漂泊无依的。如果三宝不能成为生命核心,我们的生活仍会沿着惯有串习进行。

   很多人皈依之后还是找不到感觉,这就需要不断忆念三宝功德。皈依修行是可深可浅的,从浅的方面来说,是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地位,生起真诚皈依之心;从深的方面来说,则是以三宝功德为观修对象,将心安住并念念融入其中。因其浅,人人可以修习;因其深,可以直抵佛果。净宗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为实相念佛;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仍属念佛和念法的范畴。所以说,如果将皈依作为重点,就能为我们的修行打下扎实基础。

  

  三、如何修习皈依

   修习皈依,包括知三宝功德、知三宝差别、自誓皈依三宝、不皈依余处四个部分。其中,又以知三宝功德为重点。为什么很多人将佛教视同迷信?这一观点虽然是错误的,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佛教徒的信仰是没有深度的。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皈依后,对三宝同样仍缺乏认识。

   按照《道次第》的架构,在认识三宝功德前,还需要具备几个基本认知:

   第一、认识到暇满人身的意义。这个意义究竟有多大?应该说,整个宇宙的财富都无法与这一身份所蕴含的潜能相比。因为再多的财富都是有为、有漏和有限的,而暇满人身却能使我们成就佛果的无量功德。皈依,正是开发人身价值的起点。

   第二、念死无常。生命如…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三节 皈依三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