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尘尽光生·修心篇:智慧之光▪P3

  ..续本文上一页污染、弄脏了,那时候任凭染布师傅的技术再好,也染不出色泽很好的布来。所以,我们要像染布师傅一样,用心照顾好洁白的布料。」

  总之,「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与世无争则世安」,如果我们希望凡事都能平静无波,唯有照顾好自心,别让「贪、瞋、痴、慢、疑」这五毒污染了我们的心。

  自救救人

  佛陀时代,有位在家修行的居士,平时常常听闻佛法,所以明白人生的苦、空、无常;他一生守志奉道、淡泊名利,并且能将佛陀的教化力行于日常生活中。

  那时交通不便,必须跋山涉水、穿越沙漠,才能到达其他市集。有一次,居士随着商队到外地从事贸易,第一天走到一座山林,当时天色已暗,于是就在山林间扎营过夜。

  居士为了关照众人的安危与财物,便自动穿上防护衣,在商队的外围巡逻,一步步皆心不离佛。他用心地观想佛陀的教法,并回顾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已依教奉行?是否还有贪、瞋、痴的念头?

  夜深时分,来了一群山贼!他们拿着棍子、石头、砖块等等,准备抢劫商队。突然看到有人在商队外围走来走去,那分庄严威仪予人一种坚韧毅力的震

  慑。

  山贼远远地看着,不敢向前袭击,心想:稍等一下,等他走累了、睡着了,再来下手。于是,大伙就在远处观望,看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稳健地来回走着。不知不觉中晨曦微现,这群山贼已经没有机会下手了!

  临走前山贼们丢下棍子、石头和砖块,一哄而散。商队的人都惊醒了,赶快跑去一探究竟,发现周围留下许多棍子、石头……,又看到同行的居士自在地来回巡逻。

  大家不禁打从心底生起恭敬心,纷纷感恩他的守护,他很谦虚地说:「这没有什么啊!我只是在生活中守好自己的本分。还好,大家都能平安,真是令人高兴!」

  当商队归来后,居士虔诚地前往精舍拜见佛陀,并且详细地报告所遭遇的一切。佛陀说:「对!处人即是利己;自救即是救他。生活中若能守住岗位,顾好己心,人生就会平顺、安和。」

  学佛就是要学习去除心念的染污,远离人我是非,用清净的心接受佛法的教化。看!佛陀的在家弟子,以庄重的态度、摄心守意,竟能摄住山贼的心;所以,只要大家能守本分,就能得本事,也就能「自救救人、利人利己。」

  机智的女孩

  从前在某个小地方,常有大蛇出来作怪,当地的人都认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牠,并且每年送一位童女让牠果腹。

  过了九年,已经有九位童女丧失宝贵的生命,全乡的人都很烦恼。到了第十年,送童女祭蛇的时间又接过了!但是,哪有为人父母者愿意让女儿去送死?若有人家境穷困,逼不得已要卖女儿,也是痛不欲生啊!

  当时有一户人家非常贫困,这对父母生了六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对父亲说:「今年是第十年,乡长一直四处找人选,可以让我去,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些钱来维持家庭生活。我身为女孩不能负担家计、改善家庭的贫困,所以我愿意去。」

  她的父母亲再怎么穷也不肯让孩子去喂蛇,可是女孩已下定决心,因此就偷偷跑出去。她去找乡长说:「我自愿去蛇洞,但是你必须把钱送去给我父亲。」说完,她就往蛇洞的方向走了。

  在这之前,她准备了一些掺了香油的饭团,并且带一只狗和她同行。到达蛇洞时,她把香喷喷的饭团放在蛇洞前,不出所料,那条大蛇果然立刻爬出来了!牠一闻到饭香,立刻大口、大口地吞食那些饭团。

  当牠吃得浑然忘我时,那只狗猛然冲身前,咬住大蛇的脖子。尽管大蛇不断地挣扎,但那只狗还是将牠的脖子紧紧咬住不放。女孩顺势制服了大蛇,结束牠的生命。

  她走进洞内,果真看到九具尸骨。女孩黯然地说:「你们真可怜!不幸都丧命了。」

  她平安地回家后,地方上的人都很敬佩这位女孩,因为她竟然毫发无伤,甚至还能为地方除害。这消息传到国王耳里,他也很敬佩这位奇女子,于是便请她入宫,由于她既有智慧又时常帮助他人,深受国王喜爱,后来还被册封为皇后。

  这虽然是一则故事,但也是一种教育;面对人群或一切事物时,若恐惧怯弱,抱着逃避的心理就会迷茫。我们在人生道上一定要培养智慧、毅力和果断力,勇于面对现实,才能克服重重的困难。

  卖鱼郎与老鹰

  人能守本分,才能尽本事。就像小鸟飞翔在天空中,歌声嘹亮而悦耳,增添了大自然的生机,这就是牠们的本分、本事。

  至于人,本分是安分守己,本事是发挥良能为人群服务。但是有些人只想展现本事,却不知自己的本分,导致人生方向脱序违规,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

  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年轻人靠着卖鱼维生,有一天,他一面吆喝,一面环视四周,注意看是否有人来买鱼。突然,一只老鹰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他的鱼摊咬了一条鱼后立刻转身飞向空中。卖鱼郎很生气地大喊大叫,可是只能无奈地看着老鹰愈飞愈高、愈飞愈远……。

  他气愤地自言自语:「可惜我没有翅膀,不能飞上天空,否则一定不放过你!」

  那天他回家时,经过一座地藏庙,他就跪在地藏庙前,祈求地藏王菩萨保佑他变成老鹰,能展翅飞翔于天空。从此以后,他每天经过地藏庙都会殷切地祈求。

  一群年轻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萨祈求,就很好奇地相互讨论,其中一人说:「这位卖鱼的人,每天都希望能变成一只老鹰,可以飞上天空。」另一人就说:「他傻傻地祈求,要求到何时

  不如我们来作弄作弄他!」大家交头接耳,想了一个方法要欺负他。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轻人先躲在地藏菩萨像的后面;卖鱼郎来了,照样虔诚地祈求、礼拜,这时躲在菩萨像后面的年轻人就说:「你求得这么虔诚,我要满你的愿,你可以到村内找一棵最高的树,然后爬到树上试试看。」

  卖鱼郎真的以为是听到地藏菩萨的指示,非常欢喜地跑进村里,找到一棵最高的树,然后爬到树上,那棵树实在太高了,他愈往上爬,却愈觉得担心。

  他爬上树顶,向下一看——「哇!这么高!我真的能飞吗

  」那群年轻人也跟着来了,他们在树下故意七嘴八舌地喊道:「你们看!树上好像有一只大老鹰,不知道牠会不会飞

  」「既然是老鹰,一定会飞嘛!」

  卖鱼郎心里很高兴,他想:我果然已变成一只老鹰了!既然是老鹰,哪有不会飞的呢

  于是展开双手,摆出展翅欲飞的架势,从树顶跳下去。

  可是,怎么不是向上飞,而是向下坠落

  他好怕!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幸好他落在泥浆地上,陷入烂泥巴和水车之中,只受到轻伤。那些年轻人跑过来,幸灾乐祸地取笑他,他说:「你们笑什么

  我是两只翅膀跌断了,不是飞不起来啊!」

  这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一个人要守本分,才能尽本事,若只想得到大本事,却没有守好本分,盲目地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是非常危险的。学佛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心念离开了自己的本分,则修行之路就会很坎坷,烦恼也会很多!

  所以,大家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心念、言行是否已偏离本分,如此才能尽本事,充分发挥良能为人群服务。总归一句话:一定要多用心!

  女神与吉祥草

  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并且经常布施财物,帮助孤苦贫困的人,所以大家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当时的社会有明显的阶级之分,奴隶是最低的阶级,被称为「贱民」。给孤独长者虽然非常富裕、社会地位崇高,但是为人仁厚慈爱,对任何阶级的人都一视同仁,他有一位好朋友,就是地位最低的奴隶。

  这位奴隶品行端正,给孤独长者非常信任他,将财产交给他管理。但长者的亲戚朋友都很不以为然,纷纷劝告长者远离卑贱的奴隶。长者虽然以「人性平等,无贵贱之分」的道理向亲友说明,但是他们的阶级观念根深柢固,让长者感到很困扰,于是就拜访佛陀,请求指点迷津。

  佛陀赞叹给孤独长者尊重人性的美德,并告诉长者:他不只此生如此,过去生也是以平等心来待人,佛陀说起长者与那位奴隶在过去生中的一段因缘——

  很久以前,有位国王的皇宫非常庄严华丽,庭园里种植许多珍奇植物。其中,有一丛吉祥草长得茂盛可爱,随风摇曳、散发清香。还有一棵杏树枝叶繁茂、树干挺直,是庭园中最雄伟高大的树,因此被人称为「树王」。

  有一天,宫里的人向国王报告,宫廷中一座「独柱殿」因年代久远,又只靠一根大柱子支撑,恐有倾倒之虞。于是,国王指派工匠用最好的木料取代原先的柱子。

  工匠在国内四处寻觅都找不到合用的树木,后来发现只有宫廷中那棵杏树最适合。虽然这棵杏树被称为树王,国王也很喜爱它,但是独柱殿是非常珍贵的建筑,国王考虑之后,还是决定砍下杏树。

  古代人相信花草树木都有神明栖息,因此工匠们就准备了一些水果祭拜杏树神,并祈祷着:「因为独柱殿即将倾倒,所以明天不得不将您砍下做成柱子,请您原谅!」说完,拜一拜就回去了。杏树的树神是位女神,听到自己就要被砍倒了,伤心地哭泣不已,其它围绕四周的树神也纷纷悲伤叹息,但都想不出办法来帮助她。

  平常女神对吉祥草神很友善,此时吉祥草神也来安慰女神,说道:「大家光是叹息有什么用

  应该赶紧想办法来解决危机。」树神们一向轻视卑微的草神,此时更是不屑地说:「连我们都不知该怎么办,你只是个小小的草神,会有什么办法

  」草神说:「只要用心,一定会想出办法的。」

  当晚,吉祥草神召集许多虫子衔土黏在杏树上,使树干到处都是小小的土丘,看来好像长虫害的样子。隔天早上,工匠带人来砍树时,看到这幅景象,不禁惊呼:「这棵树怎么突然变成这样

  被虫蛀得这么严重,不能再使用了。」于是放弃砍伐杏树。

  女神感恩地说:「平时树神们都劝我不要和卑微的草神交往,可是当我有难时,却只有草神能够帮助我!」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后,告诉给孤独长者:「当时的女神就是如今的你,吉祥草神就是那位奴隶。事有善恶的分别,人无贵贱的区分,你们生生世…

《尘尽光生·修心篇:智慧之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