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回光返照。
那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了,诸位可以看看所谓外道的学者,外道也是深信因果,但是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比如我过去认识一个外道,差不多十年前他的个性是这样子;你十年后再看,他的个性还是这样子。就是十年前跟十年后的差别?这个人修了一点善业,如此而已。他的个性没有办法改变,他以前是什么脾气,现在就是什么脾气。为什么佛弟子能够很快的自我突破呢?因为他修我空观。修我空观,他内心调柔。就是「我不可得」,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是可以改造的、都是因缘法。我们先相信这个真理,我们先相信我们心中贪瞋痴的烦恼是可以改造的,它的本性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加持力。你一直认为你内心当中那个我──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没办法改变的,这就是我嘛!那你这样的思考,就没办法改变了,的确不能改变。这就是外道说「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由我来积集业力,也是由这个我来得果报,那这是对于爱非爱缘起的一个「愚」痴。前面的二段是法说;这以下「举」出一个譬「喻」,来看外道对生命的观察,产生的错误认知。
子二、举喻
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有触其耳,有触其足,有触其尾,有触脊梁。诸有问言:象为何相?或有说言象如犁柄,或说如杵,或说如箕,或说如臼,或说如帚,或有说言象如石山。
这个地方讲一个譬喻说:有「众多」的「生盲」者,有些人天生就瞎了眼睛,所以他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过「象」。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牵来一只「象」,告诉这些生盲的人说:这就是一只象,你们来摸摸看。这些人分别摸到「象」的「鼻」子、或者牙齿、或者「耳」朵、或者脚、「尾」巴、或者它的「脊」椎。摸完以后,这个人就问他们说:像是什么相貌呢?摸到象鼻的人说:「象如犁柄」,就像耕田器具的犁,犁中间那个直直的木柄。假设摸到的是象牙,就说:这个象就像一个「杵」,一个舂米的器具,一边比较宽,一边比较细,舂米的器具。「或说如箕」,摸到象耳朵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畚箕,扫地的时候装泥土的器具。「或说如臼」,摸到象脚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直直的木头。「或说如帚」,摸到象尾巴的人说:象呢就像这个扫帚,一根一根的。「或有说言象如石山」,摸到象「脊梁」的人,就说象就像一座石头山。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外道对生命的邪见,基本上是似是而非。你不能说他完全错了,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所有的外道,大部分都是深信因果,他们都相信有生死轮回,他们也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一部分佛法是认同的。只是,这个善业如何能够创造安乐的果报?这个业是不是可以变化?一切法最初的生因,所谓的所知依,这一部分的认知有错误了。就是什么是生命的根源?这一部分外道弄错了。但是生命的这些枝末,业果的思想,他们是弄对了。意思就是说,你说他摸到象的脚,说象它像一支木头,你也不能说错,它也是象的一部分,所以这叫做似是而非,他也讲到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全盘生命的缘起,没有完全的彻底了解,如此而已。最后的「合法」:
子三、合法
若不解了此二缘起,无明生盲,亦复如是。 或有计执自性为因,或有计执宿作为因,或有计执自在为因,或有计执实我为因,或有计执无因无缘,或有计执我为作者,我为受者。阿赖耶识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
身为一个修行者,我们对于大乘的「二」种「缘起」──分别自性缘起、分别爱非爱缘起,假设「不」能够理「解」,就像是一个「生盲」,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一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死流转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涅槃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往生净土的因缘!你不知道因缘,你就是盲修瞎练,跟着感觉走,你的修行就是靠运气,运气好一点就往生,运气不好就没办法往生。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就会执着,以「自性为因」、以所做为因、以自在天为因、或者以梵我为因,乃至于「无因无缘」,这是迷第一缘起;假设迷第二缘起,认为「我为作者,我为受者」:这二种都是对于整个「阿赖耶识」的「自相、因相、果相」「不了」解,正「如」一个人瞎子摸象一样,「不」能够全盘的「了」解到「象」的「自性」,只是摸到象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我们在蕅益大师、或者祖师的开示当中,古德经常说:我们看外道,他也是努力的在修行,你看他持戒、苦行──他能够持牛戒,他一生跟牛学习,这个人的行力也不得了,他修起苦行来的时候,一天吃一麻一麦,这个人也满有道心的,他也是想要离苦得乐。但问题是:他不知道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安乐是怎么产生的?他就是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就盲修瞎练了。在《楞严经》上说:外道修行就像这个绳结,打了一个结的绳子,他往二边拉,愈拉这个绳结愈紧;佛教的修行,是从中间把这个绳结解开来,找到真实的因缘。所以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上说:「外道修行,有因无果。」你说他有没有因地呢?他的因地比我们努力,他的持戒苦行、他的加行力、资粮力都比我们高;但是,空空的,没有结果。你说持牛戒,持牛戒结果是怎么样呢?也没怎么样,持得不好到三恶道去,持得好一点,来生做一只牛。你跟牛的思想学,顶多就是善业力,变成一只大福报的牛,就是你没有找到正确解脱的因缘。我们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虽然不可能马上断除所有的恶、修习所有的善;但是你刚开始的时候,你整个人生的布局,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你很清楚这个正确的因缘是什么,整个地图很清楚,你现在走到整个生命地图的哪一个点,你很清楚。那这就是为什么要培养甚深见的主要理由。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一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