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八大人觉经讲记▪P3

  ..续本文上一页请你去把他请来,我有事情跟他交待。船长回去就找,果然有一个出家人,就把安世高尊者请到神庙里面。安世高尊者一看到管理员,这个神附在管理员身上,一看到管理员,就呵责他,他说你知道么,我们两个前生是同学。你前生就是喜欢修福报,就是十善业,当然很好了,善业召感安乐的果报,但是你在修福报的时候,你就不修智慧,你的福报没有方向的引导。所以,没有修智慧的福报,福报就容易起颠倒,你看你今生变成这样一个神的果报。这个时候,这个神,他前生还是还是佛弟子,多少听闻佛法,就起嗔恨心,就跟安世高尊者说,他说,同学啊,我当初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劝建。只修福报,不修智慧,这个福报变成一种愚痴的福报。那么我今生就仰仗今生的福报,造了很多罪业,我看到很多人没有来给我供养,我一生气,精王一怒,血流千里。就把整个船都翻覆了,就死掉很多众生,所以我今生如果我这样下去,来生肯定要到地狱去。他就向安世高尊者忏悔。忏悔以后,他就跟管理员说,你把我的仓库打开,所有人的供养我的珍宝,资具,衣服全部供养安世高尊者,作为弘扬佛法之用。安世高临走之前,就跟他说,同学,你可不可以把你的身体现给大家看一看。这个神说,我的身体很丑陋,不能现给大家看。他说,没关系,给大家一个信心,这个时候,这个神现出这个相貌,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蟒蛇。好几十丈的大蟒蛇。经过安世高尊者跟他的开示以后,他发起羞愧心,所以一个人,他是这样啊,色法是由心法的住世,所以,他心改变了以后,他的果报就改变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当心念改变的时候,他的生命就有很大的变化。所以,他因为经过真实的忏悔以后,那个神,那个蟒蛇就死掉了,就投胎做人。所以,印光大师说,修福不修慧,就会产生一种三世怨。什么叫做三世怨呢?就是你今生相信了因果,积极的修习善业,你修习善业干什么,对来生充满了期待,成就大国王,大富长者。但是,你内心当中没有产生光明的智慧,你承受福报的时候,你就容易升起颠倒。在五蕴的环境当中,迷失了自己。我们一般的没有福报的小老百姓要造罪还不是很可怕,你福报越大,你所用的力量就越强,你造的业就是更加的加倍。所以,你就会在来世享福报的时候,妄失了你的正念。在五蕴的环境当中迷失了,就造罪业。所以,到第三生,就到三恶道去受刀山油锅的痛苦。叫做三世,你的修行,给你第二生的快乐,但是第三生的痛苦。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个佛弟子,除了积集善业以外,应该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的拨出一点时间干什么呢?至心诵念[八大人觉]。这是你应该要去加强你心中的光明智慧。使令你的福报,这个方向使令你往清净的方向去成就,不要在这种五蕴的地方得果报,往安乐清净的功德去得果报。所以,我们讲善业是没有方向的。善业,它会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安乐的果报到底是一种颠倒的果报,还是清净的果报就不决定。那么,善业要得一个果报,必须要由你心中的观照来引导。这个善业力就像一个车子的动力,观照力就像方向盘。它能够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个地方是佛陀勉力我们佛弟子应该要多多的修习智慧。这个地方是一个总说,我们下堂课就正式的进入经文。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看第四页,我们看甲二的别明。本经的修学重点有两个,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广大行。甚深见就是我们应该栽培我们内心的观照力。广大行就是依止我们的观照来带动一种断恶修善的,度众生的妙行。成就一种善业的资粮。甚深见和广大行展开出来有八个主题。我们看别明分八。藕益大师他是分成八科。第一无常无我觉,第二常修少欲觉,第三知足守道觉,第四常行精进觉,第五多闻智慧觉,第六布施平等觉。第七出家梵行觉,第八大心普济觉。我们上堂课就本经做了一个玄谈。从一个大纲似的,描侃似的说明。这一下,我们就正式的进入到经文。我们诸条诸条来解释它的内涵。先看乙一的无常无我觉。无常无我就是我们对生命的一个观照力。一个无常观,一个无我观。依这两种自问来观察我们的依正恶报。

  我们看经文。大家请合掌: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我们来做说明。在这一段经文当中,是在对生命的观照,经文分成两大段。从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到形为罪薮,这一课,它是一种因地的修习。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它是一个功德的作用。你们这样子的观察,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能够解脱生死的业力。那么在因地上应该怎么观察生命才是正确的呢?藕益大师把本经的观察分成空,假,中三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藕益大师说这是一种空观的智慧。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是假观的智慧。我们做一个说明。生为有情众生。我们想要破除心中的邪执颠倒,首先要去观察生命的空观。观察生命的一个本体。本体怎么观呢?这当中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观察依报的环境。依报。什么是我们依止的环境,包括我们生活的资具,我们的房子啦,车子啦,也包括我们的眷属,家庭的眷属等等。依报环境呢,就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以无常的智慧来观察我们依报的环境。凡夫的一个最严重的颠倒之一就是常见。我们总认为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固定不变的。今天跟昨天完全一样。表示明天也会跟今天完全一样。我们认为我们的房子,车子,眷属都不能有所改变。当然,这样的观察,是非常不现实,是颠倒的。这是常见。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就是观察环境它是一种生灭变异的,无常观分成两部分,第一个它是生灭相,第二个是变异相。也就是说它从无变成有,总有一天它也会从有变成无,那么这个生灭相,在佛法当中叫做败坏无常。它会败坏。你有一个车子,这个车子没有多久,就会消失掉了。我们的房子也会消失掉,我们的眷属,总有一天也会失散。跟我们别离。这样的无常就是它会败坏,本来是没有,姻缘和合表现出来,姻缘结束的时候我们的眷属,我们的这些资具也会随着姻缘,业力的消失而消失掉。这样子叫做败坏无常。这样是比较粗分的无常的观察。第二个叫做变异的无常。或者叫做刹那无常。这是比较微细的观察了。比如说我现在在这个地方,我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快乐。但是我讲我的心情很快乐的时候,我所描述的身心世界已经是前一刹那的,过去的,我现前的身心世界也变化了。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水流,它不断的流动的,严格来说,生命没有所谓的现在。因为你讲现在的时候,那个已经变成过去了。我们只能说是当下。所以生命没有所谓的过去和未来。你每一个生命都是当下当下当下。就是你的业力在释放的时候,在变成果报的时候,它都是刹那生,刹那灭。你只能够说是当下当下当下。这样子观察无常是比较微细的。叫做刹那无常。前面的生灭相是败坏无常。生灭变异就会消灭我们对一个眷属和资具的一个常见的执取。无常观特别对福报大的人就特别重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间,所累计的善业个人不同,有些人他前生没造什么善业,今生的资具也比较贫穷,眷属也比较不圆满,你要他临命终的时候,正念现前,放下一切,他比较容易做到。福报大的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临命终的时候,他任何放下这些美妙的资具,这些恩爱的眷属,就是他前生善业太强。善业太强,他今生的人事姻缘是能够随心所欲,但是当他死亡到来的时候,他这步脚就踏不出去了,说是生龟脱壳,乌龟它的肉跟壳是连在一起的,但是人要是把它的肉从龟壳里面活生生的拔出来,结果乌龟的肉就满身是血。这是比喻说一个福报大的人,他临命终的时候,他内心当中,心有所住,他平常就念念之间看到他的车子就非常欢喜,看到他的眷属也很欢喜。每一个念头当中就加强对眷属的执取,心有所住。一旦无常到的时候,他没有心里准备。他说,哎,原来这个东西我有一天会失掉。但是他没有心里准备的时候,你没有心里准备是一回事,业力不跟你客气。所以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业力就推动你要离开你现前的这些美妙的眷属,美妙的资具,那么你就容易起痛苦。因为痛苦的因素,你就失去正念。你失去正念以后,你念佛的善业就表现不出来了。所以这个地方,你应该要在死亡到来之前,你就做好心里建设,你要告诉你自己,你今生拥有的资具和眷属,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它的真实相是总有一天,它会消失败坏。这是生命的真相,本来如此。不是谁决定它的,就是说世间的本相是无常。那么,我们所受用的资具也是危脆而不坚固的,这个地方等于佛陀提醒我们预先知道这件事情,你不要等到加护病房,你才恍然大悟,来不及了。你平常就应该用无常观来观察我们依报的环境,慢慢地,慢慢地来松脱我们内心对资具的爱着,对眷属的爱着,慢慢地松脱,这就是第一个观察。无常来观察依报。第二个,我们的果报体当然不是依报,而是正报。

  我们五蕴的身心世界。这个应该怎么观察呢?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身心世界的观察,我们先观察色身,这个色身当然是气血所成的一个四大。我们的四大有四种因素:地水火风。地是一个坚性,水是一个湿性,火是一个热性,风是一个动性。坚湿热动,这四种体性,它的本质是相互冲突的,现在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当然偶尔也会产生平衡,但是只要饮食,睡眠的失调,或者情绪的变化,就带动相互冲突,坚湿热动的体性就使令我们产生病痛,所以当我们有色身的时候,我们就很难避免病痛。身是苦本,因为色身是四大,而这四大的脾性是相互冲突的。它不但是苦本,它还是空。这个空呢,藕益大师说是因缘所生,究竟归灭。这个色身,不管我们用种种的营养来滋养它,用种种美妙的…

《八大人觉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