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深密经语体释 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P7

  ..续本文上一页常,如以此去证成,就名一切异类所得的不清净相了。善男子至是名非圆成实相,是说以差别成立共同的固不得成,以共同成立差别的亦不得成。若于此余同类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异类相者,是明以别成同的不成。如说诸行是无常的,什么道理呢?所闻性故。所闻性是无常的,固然不错,但这所闻性,在诸行中,唯声所有。声是个别的,现以个别的声上所具的所闻性,去成立共同的有为诸行是无常,这怎么得成呢?所以说由此因缘,于所成立非决定故,是名非圆成实相。又于此余异类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同类相者,是明以同成别的不成。如说色是可见的,什么道理呢?无常性故。无常性固通可见的色上,但也通于可闻的声上,可齅的香上等,并不是可见色的专有特性。无常性是共于诸行的,现以共诸行的无常性,去成立个别的可见色,这怎么得成呢?所以说由此因缘,于所成立不决定故,是名非圆成实相。非圆成实故,非善清净观察道理。这是解释标中的第六非圆成实相。谓前所说的,不论是同类可得相,异类可得相,都不能正确的观察道理,使所要建立的道理,决定得以成立,所以不是清净无谬的,因为不是清净无谬的,所以诸有学习正确理论的不应去学习他,而应追求合法合理的正确理论。若异类譬喻所引相,若非善清净言教相,当知体性皆不清净,这是解释标中的第五及第七相。就第五相说,如立声是无常,无质碍故。这样,你所建立的理论,就唯有异类譬喻中的虚空相可得,而没有其它的事由可以证成你的声是无常的了,同时,你所说的无质碍的因,也就谬误不清净了。上来所说的六相,都是从所建立的理论方面,说明他的错误,所说的理论既然错误,能说的言教自也是错误而不清净的了,能说的言教错误不清净,也就可以证知不是一切智者所说的言论了,所以名为非善清净言教相。能说所说既都不清净,我们也就应当知道一切体性都是不清净的了,不清净,就不值得我们学习!

  卯四法尔道理

  “法尔道理者,谓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界,是名法尔道理。

  法尔,是本来如此、原来如此的意思。一切法的因、果、相、事、理,各各有他的本然性(法性),安定性(安住、法住),普遍性(法界),不是任何人所能使他这样的。如说诸行是无常的,一切法为什么会无常呢?有什么人使他这样变化不息吗?不是的!是他本身这样的,原来就这样的,所以名为法尔道理。又如缘起的因果法则,这法决由这法的因生,那法决由那法的因物,因果之间不会有丝毫的错乱。这是什么道理呢?是不是有人去把因果配合起来的呢?不是的!是他本身这样的原来就这样的,所以名为法尔道理。这本来如此、普遍如此的真理,不但如来出世以后把他说出来是如此,就是如来不出世没有人发见,他还是如此的,决不因如来的出世或不出世而有什么变动,所以说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尔道理。

  丑八总别行

  “总别者,谓先总说一句法已,后后诸句差别分别,究竟显了。

  总谓先说一句,别谓后以其它的诸句,对先所说的一句,加以差别的解释,分别的说明,使那总句的意义,究竟圆满的显了。如本经胜义谛相品的开头,先总说“一切法无二”的一句,然后根据这句,说明一切法是什么,为什么说为无二,如是次第的解释,使人明了的知道一切法无二这话的内容,说些什么。又如百法明门论开头总说句“一切法无我”的这话,接着问“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如是再顺着所问,一一的说明下去,使人知道一切法是些什么,无我是什么意义,名为总别行。

  癸五自性相

  “自性相者,谓我所说有行有缘,所有能取菩提分法;谓念住等,如是名为彼自性相。

  佛所说的法,行者依之去学习时,一方以其为所缘,一方也就以其为所修的观行。如佛说的所有能取彼果的菩提分法,就是行者所缘、所行的。所谓菩提分法,就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的三十七道品。依这而缘而行,名为彼自性相。

  癸六彼果相

  “彼果相者,谓若世间若出世间,诸烦恼断;及所引发世出世间诸果功德。如是名为得彼果相。

  彼指菩提分法,果有所断果及所得果的两种,意谓由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因缘,能够断除世出世间的一切烦恼,由断诸烦恼而得的果,名为所断果;烦恼断除以后,一切的杂染过失不现前,一切的清净功德现前,约这所证的清净功德说,名为所得果。合这断、得二果,是名彼果相。

  癸七彼领受开示相

  “彼领受开示相者,谓即于彼,以解脱智而领受之,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是名为彼领受开示相。

  彼指所断、所得的二果,由所断果而得寂灭乐的利益,由所得果而得觉法乐的利益。得此解脱利乐以后,就运用解脱智去领受他、享受他;而且在个已领受之余,复将这种种功德利益,广为他人宣说开示,使他人也能渐渐的领受这无上无穷的法乐。就自领受说,是自利;约开示他说,是利他。如是自他俱利,名为彼领受开示相。

  癸八彼障碍法相

  “彼障碍法相者,谓即于修菩提分法,能随障碍诸染污法,是名彼障碍法相。

  彼指所修的菩提分法。意谓在修菩提分法的过程中,要没有任何障碍,才能顺利的开展,而使自他得到利益,如果一有障碍现前,进修固已困难,自悟悟他更谈不上。怎样是障碍相呢?如修念住得到定乐,不能突破他而在上头生起贪着,这就是障碍法相。又如修四如意足得到神通,不能了解他是不彻底而以为是究竟的,这也是障碍法相。如是,修四正勤乃至修八正道,亦复如是,所以说能随障碍诸染污法,是名彼障碍法相。

  癸九彼随顺法相

  “彼随顺法相者,谓即于彼多所作法,是名彼随顺法相。

  随顺法,就是资助念住等的法。如修四念住,不论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或在修前,或在修时,更能多多的听闻不净、诸苦、无常、无我的教理,或多多的思惟这些教理,使所修的四念住,更得增进,名随顺法相。修四念住是如此,修四正勤,乃至八正道,亦复如此。

  癸十彼过患相

  “彼过患相者:当知即彼诸障碍法所有过失,是名彼过患相。

  过患,就是种种的过失。谓在修习菩提分法的过程中,由于有前所说的障碍法生起的关系,不特不能使所修的菩提分法得以完成,且使原来所得的戒、定退失,生起颠倒妄想,作种种的罪恶,名为过患相。

  癸十一彼胜利相

  “彼胜利相者,当知即彼诸随顺法所有功德,是名彼胜利相”。

  胜利,就是种种的功德。谓在修习菩提分法的过程中,由于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无常、苦、无我、不净的教义,资助所修菩提分法的关系,使所修习的圆满成就,由成就所行而得种种的功德,是名彼胜利相。

  己二总陀罗尼

  庚一问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诸菩萨略说契经、调伏、本母、不共外道陀罗尼义,由此不共陀罗尼义,令诸菩萨得入如来所说诸法甚深密意”。

  三藏圣教的言音差别,上面已详细的说明了,这儿当机者再请问关于不共外道的陀罗尼相。陀罗尼是印度话,中国译为总持。所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的。讲到总持,本来是很多的,通俗的说,凡是可以总持一切法的,都可叫做陀罗尼,如圆觉、法界、实相、法性等,能总持一切法,亦名陀罗尼。甚至一字、一句、一章、一偈,能总持一切法的,也叫陀罗尼,所以教法中,有字陀罗尼、句陀罗尼、章陀罗尼、偈陀罗尼等。现在菩萨所问的,是义陀罗尼,因为总持佛法要义的陀罗尼,印定佛法,简别外道,是甚深最甚深,秘密最秘密的,所以特地提出请问。

  庚二许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汝今谛听!吾当为汝略说不共陀罗尼义,令诸菩萨,于我所说密意言词能善悟入”。

  这是佛许文殊宣说的文。所以教他谛听者,因为陀罗尼的意义,是秘密甚深的,如不慎重其事的用心专听,是很难悟入如来所说的密意言辞的!

  庚三说

  辛一长行

  “善男子!若杂染法、若清净法,我说一切皆无作用,亦都无有补特伽罗,以一切种离所为故。非杂染法先染后净,非清净法后净先染,凡夫异生,于粗重身,执着诸法、补特伽罗自性差别,随眠妄见以为缘故,计我我所;由此妄见,谓我见、我闻、我嗅、我甞、我触、我知、我食、我作、我染、我净,如是等类邪加行转。若有如实知如是者,便能永断粗重之身,获得一切烦恼不住,最极清净,离诸戏论,无为依止,无有加行。善男子!当知是名略说不共陀罗尼义”。

  宣说陀罗尼义,先用散文体的长行叙述,后用韵文体的偈句重颂。全文约可分为三段说明。

  一、诸法要可分为杂染、清净两类。在世俗谛中,虽可说有染净法的相对差别,但在胜义空性中,染净法的自体,是都不可得的。由于染净的自体不可得,所以佛说一切皆无实在的作用,亦无实在的补特伽罗。自我、作用都无,可以证知一切法是本来如此而无所为的,所以说一切种离所为故。无为、无我、无用的胜义空性中,既没有染净的自相可得,当不可说谁先谁后;不特在胜义空性中不可说,就是在世俗的如幻缘起上,也不可说的,因为相似相续的因果,是无始无终的缘起钩锁,是如环之无端的,所以说非杂染法先染后净,非清净法后净先染。可是不了世俗如幻胜义性空的学者,以为诸法是先净而后染,由染而还净的。所以他们说:“心性本净,有时客麈烦恼所染”。杂染所染的客麈烦恼除了,就可还复他的本来清净。这种思想,不是佛法的正义。所以吾人应当透视缘起空寂性,不要为此所惑。

  二、未能悟解本性空寂的凡夫异生,在漫漫的生死长夜中,感受具有烦恼的粗重身,于是就外而执着诸法的实有自性差别,内而执着补特伽罗的实有自性差别。他之所以这样生起妄执,实由无始…

《解深密经语体释 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八识规矩颂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